-
1 # 半卷
-
2 # 華山劍客
“讖(chen,去聲)緯”,是經學與迷信相結合的產物。“讖”是指一種帶有神秘性質的預言。“緯”出於“緯書”,“緯書”是相對於“經書”而提出的名號。
“經”與“緯”的本義分別指絲織物上的縱線與橫線,因緯書依附於經書,就如絲織物上縱線與橫線相配一樣,因此得名。
緯書是假託孔子的釋經之書,由於其中也含有讖語,所以後來將“讖”、“緯”合稱,這就是“讖緯”一詞的含義與由來。
西漢思想家董仲舒,用陰陽五行學說來推知災異,預測吉凶,成為讖緯之學的嚆矢。由於讖緯常與迎合或勸諫君主有關,到了西漢末年,具有御用色彩的今文經學演變為讖緯之學,讖緯成為政治迷語的代名詞,在改朝換代之際,往往被圖謀帝位者大加利用,王莽篡漢與劉秀復漢均有讖緯在先。
東漢末年,分立三國的曹、劉、孫三家也紛紛引用和製造讖語以自命。到了南朝,官府開始禁止讖緯之學。後來,隋煬帝在全國範圍內搜查讖緯之書,一律焚燬,並且治重罪懲戒私藏者,經此劫數,讖緯遂成絕學。
(圖片源於網路)
-
3 # 好玩的國學
讖緯之學,這個比較複雜,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講清楚的。我們儘量簡單些。
有些朋友可能去算過卦求過籤。在那個簽上有一段話,你可能不大懂,那是你求到能預示你的未來的話,這些話基本是隱喻或者隱語,你自己是不懂的,必須要老和尚或者老道士給你解釋,這個話其實就是讖。如果還沒有說清楚的話,我們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表達。這個成語就是一語成讖。就是說別人說的一句話(一般是不好的話),後來真的變成現實了,變成悲劇了的意思。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讖,就是預言,是一種隱語。
緯是什麼呢?我們常說經緯度,常說某人是經天緯地之才。經就相當於規律,是經典,是不好改變的。在中國文化中就有四書五經之說。這個五經,基本上是《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等儒家學說。由於在漢代以後把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這個是不好改變的。而緯,則是對經書的解釋。既然經書不能改變,那就用緯來解釋經書,表達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這叫做緯。
看起來,讖緯之學好像是迷信,是純學術的東西,事實上,這個是標準的政治,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因為這個讖,就是對未來的一種預言,大家都相信這個。今天大街上可能流行一種預言,說某個皇帝要死了,某個朝代要滅亡了,這個對統治秩序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東漢的皇帝特別重視這個,將這個列入國家意識形態範圍,是不好亂說的。一方面這個學說對新君上位有好處,因為你看預言中都說了,我要做皇帝了,另一方面,也是對君主的一種威脅。
其實這個學說,和董仲舒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董仲舒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學說,是讖緯之學的理論基礎。董仲舒認為,人和天其實是一體的。天有威嚴有感情有價值判斷,一個朝代、皇帝搞得好不好,上天就會降下一些特殊的天象,去提醒你懲罰你。
您要是感興趣,您就去看看王莽和劉秀之間的鬥爭,他們都是以讖緯之學為武器的。說到底,這就是封建時代官方的大忽悠!
回覆列表
其實,哪怕是一個名字,可能也有不同的意義。經學作為一種思想學說是一個東西,經學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則是另一個東西。關於意識形態與思想學說的探討很多,我們這裡姑且規定,思想學說是一種假說,意識形態是官方強制力推行的思想學說。思想學說的活力在於爭論與質疑,在此不斷髮展完善,而意識形態則是不容置喙的。
所以,客觀說,同一名字的東西可能是不同的性質。古文經學更加類似於思想學說,而今文經學接近於意識形態。
讖緯之學,讖緯一般一起出現,但是二者起初並不是一種東西。讖緯屬於古文經學。
有一句話叫“一語成讖”,不好的東西言中了。讖的意思是,《說文解字·言部》:“讖,驗也,有經驗之書。”相傳的《河圖》、《洛書》都是讖書。類似於一個預言,預言具體不確切的意味,並不是一看就明白的那種預言。東漢王朝建立起來,劉秀就是得到了讖語的幫助,讖語“劉秀髮兵捕不道”。而,讖至少在戰國就已經出現,而秦代的“亡秦者胡”,有助於我們理解“讖語”,這句話“胡”你可以理解為“胡人”(北方少數民族),也可以理解為“胡亥”。這就是那種不確切的意味,看你怎麼理解了。而這種東西就是“信則靈,不信則不靈。”甚至,我懷疑古代讖語十分多,留下來的是應驗的,而不靈驗的都已經無影蹤了。(這麼多預測,總有一兩個預測準吧!“倖存者偏差”給人一種讖語都很準的感覺)
緯,相對於經,是對儒家經典的解釋。緯書都是假託孔子及其弟子所做。主要指的是《易緯》、《尚書緯》、《詩緯》、《禮緯》、《春秋緯》、《樂緯》、《孝經緯》這七本。當然,具體還有其他解釋,但是主要囊括這些是無疑的。緯書一部分是記錄或編造一些古代帝王、聖人的符瑞故事,以說明“聖人感天而生”的道理。這一點和讖很像。(這些東西得益於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然而,讖與緯最終在東漢二者都在很像的這部分合流。一起變成了為意識形態服務的工具,你與其理解這是當時的儒學、經學,不如理解成作為意識形態的儒學、經學。(意識形態不容置疑、具有國家強制力,規範訓誡人)
可能簡單說,大家還是不明白具體讖緯之學如何為官方服務。簡單舉一個例子,《儀禮》和《禮記》裡面都有關於古代婚禮的記載,有六個步驟,納采,問名,納吉,納徴,請期,親迎。除了納徴以外,都需要用到一種禮物“大雁。”,而東漢官方意志是這麼解釋的,《白虎通義》:“贄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納徵,玄纁、束帛、離皮,玄三法天,纁二法地也,陽奇陰偶,明陽道之大也。離皮者,兩皮也,以為庭實。庭實,偶也。”這裡對大雁的習性觀察的很仔細(南來北往,成行成列),但是,解釋完全是帶有“迷信色彩”和濃厚的儒家禮教色彩。這大概就是讖緯之學的特點,對於自然界萬物觀查仔細,卻用儒家倫理三綱五常去那一套解釋,並且為統治服務。
我們談讖緯之學,更多人認為是當時流行的讖緯迷信與儒家經典糅合為一,使儒家思想進一步神學化。很多人摒棄這種所謂的迷信色彩,然而我們拋棄今天的科學的觀點與思想,去看看這些“迷信”。看看讖緯之書的《春秋元命苞》“(月亮)體自無光,籍日照乃明。”古人對於很多東西的觀測是準確的,描述也是及其準確的,但是,原理卻變成了陰陽五行那一套。讖緯構建的世界,能夠很好的符合當時人的認知,而且具體一些問題結論也是正確的。(至於具體的解釋嘛,呵呵。)所以,我們不能簡單解釋讖緯之學就一定是迷信的東西。
順便說一句,儒學在先秦就和道家、法家牽扯不斷,董仲舒的思想更是把“陰陽五行思想”加入儒學,儒學是不斷髮展更新的一個東西,而不是一塵不變的。正統地位依靠的是官方支援,儒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官方支援下,儒學在這個階段形態會成為統治思想(今文經學、宋明理學),而因為無法質疑,很快下一個朝代就會被民間對於儒學的新形態取代(比如,朱熹思想在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成為統治思想,屬於民間發展出的思想)。由此可見,質疑與爭論是學術發展的不竭動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