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憑欄翠袖
-
2 # 瀟湘水雲Miphoie
探春雖然是一個庶女,但是她追求的是賈府上層領導者的認可。所以在賈赦要鴛鴦的時候,也是探春出面幫了王夫人。所以在夜宴的時候,探春並不會在賈母還沒離席之前離開,一來為了孝順賈母,二來為了給自己博名聲。
-
3 # 滿月尋桂子
因為探春活的辛苦!
探春是庶出的小姐,親媽趙姨娘是賈府的家生奴才,不僅出身低賤,而且行動著三不著兩,賈府中從主子到奴才就沒人喜歡她!
探春生的好: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黛玉初進府時之所見)。探春不光生的好,且百伶百俐,尤其口齒利害,是有名的"刺玫瑰"。
探春生性要強,把自己當作王夫人的孩子,親近寶玉,疏遠環兒,稱王子騰為舅舅,趙國基就是奴才。探春時時要擺脫庶出的身份與親媽趙姨娘時時要顯擺自己生了小姐、公子的矛盾有一次集中爆發。
第五十五回《辱親女愚妾爭閒氣.欺幼主刁奴蓄險心》:趙國基死了,李紈說襲人的媽死了賞的四十兩銀子,也按四十兩賞,探春卻要依例賞二十兩(因趙國基是家生奴才)。趙姨娘來撒沷哭鬧,說探春踩她頭。
趙姨娘:“這屋裡熬油似的熬了這麼大年紀,又有你和你兄弟,這會子連襲人都不如了,我還有什麼臉?連你也沒臉面。"
探春:“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太太如今看重我,才叫我照管家務,還沒有做一件好事,姨娘倒先來作踐我……"
趙姨娘:″太太疼你,你越發拉扯拉扯我們,你只顧討太太的疼,就把我們忘了。"
探春:″我拉扯誰?誰家姑娘拉扯奴才了?……"
總之,趙姨娘處處要把探春和他們綁在一起,而探春是拚命地要甩開他們。
探春要擺脫趙姨娘,只有努力的靠近討好正經主子。鴛鴦拒婚,賈母生氣發怒,衝王夫人發火,沒有一個人敢吱聲,只有探春等眾人出去後為王夫人說話:"大伯子要收房裡人,小嬸子如何知道?"替王夫人解了圍,也緩和了賈母與王夫人的矛盾,同時討了賈母與王夫人兩人的喜歡。
中秋節家宴,因鳳姐病著,賈母本就覺冷清,後半夜,天氣涼了,眾人皆慢慢散去(黛玉與湘雲在凹晶館聯句),唯有探春苦撐著陪著賈母,最後連賈母都說:"三丫頭可憐見的,還在這兒陪著。"
探春如果不是如此辛苦,努力的活著,只怕也會落得與迎春一樣,連奴才丫頭都會來欺負!
用鳳姐的話來說就是:′好,好個三丫頭,可惜沒託生在太太肚子裡。″
用趙姨娘的話來說就是:雀兒揀著旺處飛。
-
4 # 大野澤的風
因為探春是所有人中,最愛自己家的一個女孩子,而正是這個中秋節後,賈府開始走向了嘩啦啦大廈傾的地步。
她深愛著大觀園,深愛著賈府,但是面對賈府的沒落時卻恨自己能力有限,在賈母去世前度過的最後一箇中秋節,賈母好似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即便是磕睡著,也在院子裡久久不肯離去,有些不捨,在院子裡待到四更天,她遣散了所有陪伴的人,於是大家各回各房,都散了,賈母迷糊過來後,發現只有探春在陪著的,其實我們想想這個場景蠻動人的,沒有所謂的貴婦人與富家小姐,只有相依相偎的祖孫二人,相互取暖,這裡很動人,探春不捨得自己的老祖母,陪她到最後,畫面很美卻有些淒涼。
而探春是一個勵志要支撐賈府的人,她曾經說過,但凡一個男兒,總不至於困在這牢籠之中,所以說,如果探春是個男孩,她會撐起復興賈府的大業,可惜不是,只好遠嫁他鄉,看著賈府的傾頹。
-
5 # 明月照紅樓
因為探春是個精明人,聰明人,話雖不多,但卻是個能抓住一切機會表現自己的人。
那次賈母因鴛鴦之事怪罪到王夫人頭上,正是因探春的有心得體之話,讓眾人都對她刮目相看的,這大家都知道的。
且說那年中秋賞月,缺了在家中養病的鳳姐,缺了薜姨媽,寶釵等人,本就已顯出了繁華過後的落寞,席中沒了鳳姐的妙語趣言,插科打渾,沒了薛姨媽的奉承圓滑之語,也沒了姑娘中的中心人物寶釵的凝聚力,只剩下了木訥的王夫人,說不出得體話的刑尤二人,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寶玉因晴雯之死也已早早退席,縱有一個活潑的史湘雲,也熱鬧不起來,那尤氏講了一個笑話偏偏主角盡是缺耳少眼的,讓賈母聽了只想裝睡,賈赦偏又講了個偏心的故事,更讓賈母心煩,如此種種賈府的這個中秋節更顯現出無盡的落寞和淒涼,籠罩著一種說不出的不祥之兆來,一向處事不驚,遇事不亂,一向樂觀的賈母居然席間墮下淚來,眾人也都沉浸在淒涼寂寞之中。黛玉勉強被湘雲拉著聯詩,卻終究寫出了不祥之語: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都無不預示著賈家即將到來的衰敗!
那探春早早就已感知了家族的衰敗,更早已品出賈母及眾人的傷感,安心要陪著賈母到散場之時,一為顯示出自己的處亂不驚,二更為讓賈母知道自己的苦心,果然賈母贊她道:“也罷,你們也熬不慣夜,況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這三丫頭可憐見的,尚還等著”
只賈母這一番誇獎,足以讓探春的苦心得到了回報!
-
6 # 潤楊閬苑
賈府中秋節家宴,儘管大家極力製造喜慶的氣氛,可是氣氛依然悽清。只有賈母強撐著賞月聽笛,後半夜,天氣涼了,眾人漸漸離席散去,唯有探春陪著賈母,賈母說:"三丫頭可憐見的,還在這兒陪著。"
探春一貫是一個懂事的孩子,沒有長輩允許不會自行離席。探春事事以賈母、王夫人馬首是瞻,她們喜歡的,探春努力做到;她們厭惡的探春絕不涉足。即使中秋夜,探春覺得無趣,依然委屈自己,陪著她們,目的就是讓她們高興。
探春之所以如此努力的奉承賈母和王夫人,就是因為她“沒託生在太太肚子裡。″不能任自己的性子幹自己喜歡的事。
探春對她生母趙姨娘說過,偏我是個女孩,一句話沒有我多說的。探春對自己的處境非常清醒,因此她努力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探春敏銳的感覺到賈府大廈將傾的危險 。探春是一個理智的人,抄檢大觀園時,她就預感到賈府離抄家不遠了。今年的中秋節,過得清清冷冷,就是因為賈府的政治同盟甄家被抄家,其他同盟軍也過得不順遂,賈府也有自身難保的顧慮,所以無論賈母如何張羅,氣氛始終熱鬧不起來。
探春敏感的意識到,也許這就是賈府最後的歡宴了,因此她陪著賈母一直到最後。
暗示探春是最後一個離開賈府的姑娘元春死後,姑娘們一個一個的離去,探春可能是最後一個離開賈府的姑娘。正應了“三春去後諸芳盡”。
-
7 # 少讀紅樓
《紅樓夢》中曹雪芹給探春的判詞是“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探春自己也說過“我但凡是個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業,那時自有我一番道理。”可見她是個有抱負的人。
鳳姐病後,探春協助管理大觀園,鳳姐與平兒背後誇她,卻還是嘆息著說“只可惜她命薄,沒託生太太肚子裡。”連興兒向尤氏姐妹誇她,也不忘來上一句“可惜不是太太養的。”眾人惋惜她的庶出身份,而這種身份也如枷鎖一般,讓她不時處於尷尬之中。
她無法擺脫這個身份,唯有表現出才幹,與眾不同,才能讓賈母、王夫人等高看一眼,為自己施展抱負爭得一席之地。
賈赦想要鴛鴦,惹惱了賈母,她當眾遷怒王夫人,眾人迴避,只有探春站出來為王夫人分辨,“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此舉讓王夫人著實感激,到她協助管理大管理時,先是怒斥吳新登家的,後因趙國基死了,趙姨娘過來想多要點銀子,探春說道“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並未破例多給燒埋之銀。
這兩件事,雖未寫賈母對探春的態度,但其處事公正,有決斷之力,自然會讓上層高看,且興兒向尤氏姐妹誇她時,所說的兩個外號是“鎮山太歲”和“玫瑰花”,說明探春已憑著自身表現,脫穎而出,庶出身份仍在,但卻有了幾分威嚴,讓人不敢輕視。
賈府中秋夜宴在文字第七十五和七十六回,此二回,賈府衰敗之勢越見明顯,笛音悲怨,讓“眾人彼此都不禁有淒涼寂寞之意”,探春向來有遠見,抄檢大觀園,只有她能說出“你們別忙,自然連你們抄的日子有呢!”“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必須先從家裡自殺自滅起來,才能一敗塗地!”的話,也惟有她給予了王善保家的一記響亮的耳光,此舉既是對自己自尊的維護,又是對王夫人下令抄檢大觀園的不滿和無聲控訴。
在這悲涼的中秋夜宴中,她又如何能沒有不詳的預感?探春最後離席,是她給賈母的一份溫情,感激賈母往日對她的憐惜和看重;亦是她怕“歡”聚難再得,對眼前一點時光的珍惜。
-
8 # 蘇小妮
這個中秋節是在《紅樓夢》的第七十五回,回目為“開夜宴異兆發悲音,賞中秋新詞得佳讖”,我們看看,在這之前,歷過怎樣的事?
書中第七十四回“惑忠奸抄撿大觀園,矢孤介杜絕寧國府”,也就是說,在中秋節前,大觀園剛剛因王夫人授意,王熙鳳和王善保家的等帶隊抄撿過,這樣的一次抄撿,徹底打破了大觀園的寧靜,也讓原本神話一樣的世界,青春美麗的王國突然一夜之間跌落至泥淖。人心慌慌,莫名悲哀。
然後,寶釵毫不猶豫地搬了出去,寶釵可以說是第一位主動離開大觀園的,這一舉動,似乎也在宣告著曾經的青春王國即將散場。
可是,這時候江南甄家被抄的訊息又傳了過來,用尤氏的話說:“昨日聽見你爺說,看邸報甄家犯了罪,現今抄沒傢俬,調取進京治罪。”而甄家來的女人,“氣色不成氣色,慌慌張張的。”這些不詳的訊息像一重濃霧籠罩在賈家人的心頭。如果我們認同江南甄家就是賈家的另一種真實存在的話,這時候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賈家會是這樣的氣氛。就像是天氣預報一樣,那雨隨時就會在頭上落下。
年邁的賈母對這個家族的走向已經無能為力。賈母點頭嘆道:“咱們別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們八月十五日賞月是正經。”賈母說賞月是正經,有人會批評賈母,說這大廈將傾,她還有心思享樂。可是,我不這麼認為。這時候的賈母,恰恰是這個家的定海神針,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淡定,她這種淡定不管是發自內心的,還是裝出來的,都能起到一種鎮定作用。她不能亂,她若一亂,其他人將如何是好?賈母的這種泰然處之的態度恰恰與王夫人抄撿大觀園的昏招形成鮮明的對比。
而我們知道,在賈府的年輕一代中,探春是唯一在整個家族的命運系在心上的人,這一刻的她,一定也有著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受,可是,面對此情此景,她同樣無能為力,她陪著賈母,她們內心都有著共同的感受,卻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只能這樣靜靜地坐著,聽嗚嗚咽的笛聲傳來。我們在這裡看到了賈母的再一次落淚(禁不住墮下淚來),而她上一次落淚是黛玉初進賈府的時候。
中秋節本是團圓的日子,是大家應該圓滿的日子,然而,這種圓滿已將不再屬於她們,這一老一少就這樣默默地感受著,一直到了四更,團圓的日子即將過去,不知道什麼樣的暴風雨在等著她們。
回覆列表
<紅樓夢>第76回,講的是賈府中秋賞月的事。
這次賞月,是賈母籌劃已久的,為了這次活動,連甄家被抄的事情也不許再提,生怕擾了賞月的興致。
但是這次賞月效果並不如預期那樣好,賈家家業日益衰敗,悲涼之霧遍佈華林。上下人等都有些強顏歡笑的意味。
抄檢大觀園之後,一些丫鬟和老婆子都受到了處罰,有的被打,有的被攆,所以整體氣氛都比較壓抑。
抄檢大觀園之後,寶釵為了避嫌,就搬出了大觀園,薛姨媽母子三口加上薛蝌兄妹,就自行賞月,並未參加賈府宴會。
王熙鳳是最受賈母寵愛的,她也最善於講笑話,活躍氣氛。可是中秋節正值她因為抄檢大觀園而累病,所以賈母頓覺不如往常熱鬧。
賈赦出言諷刺賈母偏心弟弟,後來就在下山路上崴了腳。賈母命樂師奏樂助興,不料那笛聲太過悽美,反而令人傷感。
只聽桂花陰裡,嗚嗚咽咽,嫋嫋悠悠又發出一縷笛音來,果真比先越發淒涼,大家都寂然而坐。夜靜月明,且笛聲悲怨,賈母年老帶酒之人,聽此聲音,不免有觸於心,禁不住墮下淚來。眾人彼此都不禁淒涼寂寞之意,半日,方知賈母傷感,才忙轉身陪笑,發語解釋。又命暖酒,且住了笛。
尤氏笑道:“我也就學了一個笑話兒,說與老太太解解悶。”
賈母勉強笑道:“這樣更好,快說來我聽。”
尤氏乃說道:“一家子養了四個兒子:大兒子只一個眼睛,二兒子只一個耳朵,三兒子只一個鼻子眼,四兒子倒都齊全,偏又是個啞叭。”正說到這裡,只見賈母已朦朧雙眼,似有睡去之態。尤氏方住了,忙和王夫人輕輕的請醒。
賈母睜眼笑道:“我不困,白閉閉眼養神。你們只管說,我聽著呢。”
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風露也大。請老太太安歇罷。明日再賞十六,也不辜負這月色。”
賈母道:“那裡就四更了?”
王夫人笑道:“實已四更。他們姊妹們熬不過,都去睡了。”
賈母聽說,細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賈母笑道:“也罷。你們也熬不慣。況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頭可憐,尚還等著,你也去罷。我們散了。”說著便起身,吃了一口清茶,便有預備下的竹椅小轎,便圍著斗篷坐上,兩個婆子搭起,眾人圍隨出園去了。
於是,這個中秋夜宴,就在尚未盡歡的情況下,無奈散去了。
其實,最後剩下這些女眷,只有迎春和惜春是真的熬不過,回去睡覺了。因為她們倆才貌皆不出眾,所以在賈府中一向不受重視,屬於邊緣人物,連詩社都覺得有沒有她倆無所謂,寶玉的怡紅院群芳夜宴也沒有邀請她們。所以,她們對集體活動也不甚熱衷。在這個淒涼又無聊,人人沒興致的中秋節宴上,她倆本來就是來應個卯而已,一旦有機會,她們自然會走掉。
寶玉是因為晴雯病重而鬱鬱寡歡,王夫人以為他累了,所以反覆催他早睡。因為王夫人自己清心寡慾,對一切玩樂都沒有興致,也無法理解賈母為何這麼大年紀還享樂心如此重,所以她希望寶玉早點回去休息。要不是為了伺候婆婆不失禮,她自己也早就去睡了。
黛玉和湘雲的提前離席卻並非為了犯困。
只因黛玉見賈府中許多人賞月,賈母猶嘆人少,不似當年熱鬧,又提寶釵姊妹家去母女弟兄自去賞月等語;不覺對景感懷,自去俯欄垂淚。寶玉近因晴雯病勢甚重,諸務無心,王夫人再四遣他去睡,他便去了。探春又因近日家事惱著,無暇遊頑。雖有迎春惜春二人,偏又素日不大甚合。所以只剩了湘雲一人寬慰他。
黛玉離席,是因為傷感人少,往常不愛熱鬧,喜散不喜聚的她,遇到人少淒涼,反而比別人傷感得更厲害,這是她的敏感之處。湘雲過來安慰她,因為湘雲善良,也因為這宴會確實無趣。
所以,這兩位才女就自己另外去水邊賞月聯詩去了,她們不是賈府的人,又有情致,所以更善於自己找樂子。
只有探春一直堅持陪伴賈母和王夫人。
探春是庶出,是趙姨娘的兩個孩子之一,倆孩子在賈家因為是庶出,所以得到的待遇和重視都不及嫡出的孩子們。這是封建時代不合理的制度。通常人們如果受到強大而又不合理的制度的壓迫,往往有兩種選擇,一是拒絕遵守制度,甚至造反、反抗——這是趙姨娘和賈環的做法;另一種選擇是比其他人更加順從和遵循這種制度,提升自己,使自己被強大的壓迫階級所接納,成為這制度的一部分。探春選擇的是第二條路。
探春在三春之中是最聰明漂亮的一個,但是由於她的庶出身份,在家裡很難有較高地位和寵愛。她身上一半是榮國公孫子的高貴血統,另一半是家生女奴的低賤血統。
探春像她母親一樣,刻意強調自己高貴的那一半,故意忽略和淡化自己庶出的身份。
所以,在各個方面,她表現得比嫡出的小姐還要好,永遠用最高標準要求自己。
她努力讀書,才華勝過了迎春和惜春,她聰明能幹,能擔起理家重任。她敢為天下先,能當眾質疑寶玉杜撰,也敢首開詩社,敢在大觀園興利除弊,還能公然替王夫人說話。她比任何人都更愛著自己的家族,比任何人都恪守祖宗家法,也比任何人都主動靠近和取悅家族的上層人物。
如此,在這中秋夜,大家都離去的時候,只有她恪守禮儀,依然陪伴在賈母身邊,努力做一個乖巧孝順的孫女,這也是很自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