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補刀

    說也奇怪,華山論劍就是五個人參加,然後不論勝負如何,這五個人都是天下前五名。五絕並非在海選中一路過關斬將的殺到華山的,憑什麼他五個就可以自封五絕呢?

    按照後來楊過和大雕認識推算,雕的壽命一般也就是十年以內。考慮大雕特殊,給它五十年壽命計算,後期陪了楊過十來年,透過大雕對獨孤求敗武功的熟悉,估計陪伴獨孤求敗也有十年以上吧。也就是說楊過遇到大雕的時候獨孤求敗也就去世二十年。楊過遇到大雕時二十歲的樣子,郭靖四十多歲,黃藥師六十多歲,王重陽比黃藥師大二十歲左右,活著該有八十多歲。那麼獨孤求敗去世時應該就是楊過出生前後,郭靖二十出頭,四絕四十歲年紀依然武功大成,王重陽在世的話已有六十多歲。第一次華山論劍,王重陽五十歲了,四絕三十歲左右,這個時期獨孤求敗應該活的好好的,而且正是巔峰狀態,而且作案那麼多,江湖五絕名冠天下,咋就沒有獨孤求敗的傳說呢?他說敗盡了天下英雄,咋在他鼎盛時期出了天下五絕,咋沒見他去挑戰呢?

    獨孤求敗的無劍狀態感覺就是天龍里高手赤手空拳的狀態。獨孤求敗的天下第一應該和沒有遇到虛竹的卓不凡一樣自命不凡,不過獨孤求敗比卓不凡運氣好,沒有遇到虛竹們就死了。所以說坐井觀天的人應該是獨孤求敗。

  • 2 # 燈閱泰山

    射鵰英雄傳中,五絕是江湖上的總統山,五絕就是武功最好的五個人,所以不存在坐井觀天的說法,這五個人是公認的最強者。江湖上當然也有其他不露面的強者,但數量很少,並且那些不露面的強者,最多和五絕持平,不可能有穩壓五絕的人。

    五絕的由來,是源於九陰真經。九陰真經在江湖上出現之後,因其強大的威力,都想據為己有,圍繞著九陰真經發生的爭鬥不計其數,死傷不計其數,很少有人能擋住九陰真經的誘惑,包括王重陽黃藥師等人全都席捲其中。

    爭奪到最後,就只剩下五絕,五絕相互欽佩,為了定下九陰真經的最終歸屬,所以才有了第一屆華山論劍,華山論劍時五人各施手段,相互較量。這次比試,並不是生死相搏,更像是相互之間的交流切磋,切磋到最後,公認王重陽的武功最強,九陰真經就由他掌管。

    華山論劍之後,西毒不甘心,隱匿在終南山附近,伺機搶奪。王重陽深知自己一旦西去,就沒有誰能穩壓西毒,所以詐死引西毒上鉤,一招破了他的蛤蟆功。如果當時江湖上有比五絕更厲害的人物,王重陽根本不需要作此謀劃。

    在倚天屠龍記中,講到了九陽神功的來歷,是當年有一位斗酒僧,與王重陽斗酒時獲勝,得窺九陰真經,看過之後,斗酒僧覺得九陰真經的武功有些陰柔,所以創出了一套九陽神功,原本是為陰陽並濟,但還是陽剛大過了陰柔。

    斗酒僧顯然是世外高人,但是否能夠勝過王重陽卻在兩說。首先他既然對九陰真經感興趣,當年為什麼不參加華山論劍?其次,如果王重陽認定他武功高強,又是正派中人,那麼就不會過多擔心歐陽鋒會作亂。

    綜上所述,射鵰英雄傳的世界中,五絕就是天花板,並沒有坐井觀天。

  • 3 # 金曲小管家

    還記得第二次華山論劍嗎?一群不入流小丑在華山論劍被楊過一聲大嘯驚走,或許東邪西毒等五絕在獨孤求敗眼中也只是不入流之輩,自然不會現身。其實我一直覺得吧,獨孤求敗是個金庸小說裡的古龍小說角色。追求一招制敵,追求無劍,年輕氣盛卻中年了無敵手。

  • 4 # 狗嘴裡的象牙gdwy

    沒想到有這麼多長篇大論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射鵰是金庸的第三部武俠小說,也是真正的成名作(它之前的是書劍恩仇錄和碧血劍),神鵰、倚天和天龍都是射鵰出名後才延伸寫的。成書在後面的當然應該比前面的武功越來越神奇,否則怎麼吸引讀者?

    所以何來射鵰五絕坐井觀天一說?

    金庸再後面的小說比如俠客行的石破天可以吊打射鵰五絕了,越女劍的阿青更是到了類似劍仙的程度,再往下寫就不是武俠小說而是修仙文了,所以才有巔峰之作--不像正統武俠小說的鹿鼎記後封筆。

  • 5 # 英年早肥的影音世界

    那個年代沒有網路,有可能你一輩子能知道最厲害的高手就是村南頭兒拉車的鐵胳膊趙六~所以五絕裡面能包含了中原、大理、白駝山等等這麼大一片地域的頂尖高手,那就絕不是坐井觀天,因為它基本上把當時華語武術圈的版圖全涵蓋過來了。相距那麼遠的高手能切磋一次不容易,在當年“華山論劍”那肯定是全國武術界最大的大事兒。要說有不愛熱鬧不參加的那也是極少數,所以這個“五絕”評出來還是很有含金量的~

  • 6 # 乘風追雲

    一個人從成年起就天下前五,一直到老?這個可能性不大,但是武俠小說就喜歡這種排字號的寫法,也會讓讀者看起來津津有味,比如什麼兵器譜,排行榜,都是抓住了讀者這種心理。事實上完全不符合客觀規律,但是武俠小說本就是虛構,當成年人的童話來看就好了,別太認真

  • 7 # 我的嗚嗚嗚

    應該不是坐井觀天。當時,少林因為“火工頭陀”事件衰弱。像什麼華山、武當、峨眉都沒出現。崑崙崆峒估計就不怎麼樣。(除了何足道、木靈子這兩派就沒出過絕世高手。)江湖上除了五絕還真找不出高手。你要說覺遠,這個,按照金庸寫的,雖然覺遠應該在第二次論劍的時候已經練成了《九陽神功》可是,覺遠年齡在那裡。張無忌沒人打擾還得練了五年左右才練成,還不是大圓滿。覺遠學了數十年。再出來已經是三論(已經完了)。所以,五絕真不是坐井觀天。江湖上是真沒有高手,但凡有高手也被五絕滅了,比如“鐵掌殲衡山”連衡山派都趴下了,更何況別的派。

  • 8 # 孫少俠品金庸

    《射鵰英雄傳》裡的五絕,絕非是坐井觀天。長久以來,人們太過於誇大《天龍八部》裡的人物武功,而不允許別人能超越他們,尤其是蕭峰和掃地僧。

    其實射鵰五絕雖然不是金庸武俠小說裡最頂尖的高手。但他們是一種完美的設定:金書第一次有了絕頂高手的理念。

    而且尤為重要的是,五絕的後期,洪七公和歐陽鋒比武的時候,當世所有的武功招式包括前人能留下來的,都不起作用了。他們只能半天才出一招,彼此臨場發揮了。

    試問這需要多麼精深的武學修為。

    不要太絕對的說,金庸武俠的武功按照朝代越往後越差,也不要太過分的強調全套的降龍二十八掌非要比降龍十八掌要強。要知道降龍二十八掌的所有精華,都在降龍十八掌裡面。還有全本的《葵花寶典》就一定比殘篇的辟邪劍法強?這倒未必,關鍵要看什麼什麼樣的人去練,去學,也要看什麼樣的人來使。

    沒有射鵰五絕這塊金庸武俠大廈的奠基石,就絕不會有後來《天龍八部》登峰造極的奇偉瑰麗。

    射鵰五絕不論放到金庸武俠哪部書裡,武功都是名列前茅的。

    絕頂畢竟是絕頂,其他不多解釋。

    何雲坐井觀天呢?

  • 9 # 羽菱君

    有這個問題,主要可能是因為當年華山論劍時,參與論劍的只有五人,他們論劍之後把自己合稱為五絕,而在之後又不斷的爆出彼時的武林之中,還有比五絕更厲害的人物存在,比如說林朝英和斗酒神僧。實際上,隱世者們不出,當時的武林中,包括王重陽在內受邀論劍的六名高手,的確是僅有的絕頂高手。不過,在華山論劍之後,曾受邀卻沒參與論劍的裘千仞,江湖上的名號明顯不及五絕響亮。

    事實也是這樣,到二十多年後,當年四絕的武功,均已到了大成的時候。歐陽鋒和洪七公在桃花島的一戰,不但是兩人知道彼此武功俱已大進,更令黃藥師驚歎可敬可畏。而黃藥師在牛家村曲三酒館,對尚未擺出“天罡北斗陣”的全真七子,一現身就把七人給打懵了,身法和速度之快,根本讓他們猝不及防。丘處機等人剛出場的時候,郭靖尚未出生,那時的他已是江湖上名號響亮的一位高手,經過差不多二十年的修練,武功依舊與黃藥師的差距那麼大。已出家的段智興,當郭靖看到他與黃蓉療傷時的手法,已是見識頗深的他驚佩不已地感嘆“天下竟有這等功夫”。這些都可見二論時期四絕的武功有多高。

    假如在當年,四絕的武功有這麼厲害,那麼王重陽想得“天下第一”,怕還要難上加難。後來的洪七公就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從這方面來說,當年的裘千仞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受到論劍邀請的他知道自己的“鐵掌功”並未大成,自認不是王重陽的對手,因而放棄了赴約,把目標鎖定在了二論。

    當年在華山絕頂與王重陽、黃藥師等人論劍之時,這套掌法尚未完全練成,但王重陽等言下對這掌法已極為稱道。後來他常常嘆息,只要早幾年致力於此,那麼“武功天下第一”的名號,或許不屬於全真教主王重陽而屬於他了。修訂版《射鵰英雄傳•第十二章》

    但即便是當時的四絕武功尚未大成,可在彼時的武林之中也已是難逢敵手。當年《九陰真經》突然出現,引起了血腥的江湖紛爭,到後來王重陽、洪七公和黃藥師等人都被捲了進來,整個當時的武林都因《九陰真經》而震動。這些知名的人物,為此約定舉行華山論劍,論出“天下第一”,以確定《九陰真經》的最終歸屬。試想一下,爭奪《九陰真經》已是當時的武林中的頭等大事,各路爭奪經書的勢力,層出不窮,但到最後有論劍資格的卻只有六個人,說明這六人的實力定是大家公認的。

    因為這六人當中必然有一人,最終會得到《九陰真經》,《九陰真經》人人覬覦,假如江湖上還有對他們不服的人,勢必會對他們發起挑戰,爭取參加論劍的機會。但很明顯並沒有,最終除了未赴約的裘千仞,其他五人在並未受干擾的情況下,完成了第一次華山論劍。可見在當時,以五絕的實力在江湖上的確已是難逢敵手,大家對他們是心服口服的。

    五絕在當時的武林中,不僅是絕頂的高手,更各代表著一方的江湖勢力。

    按照小說中的相關描述,王重陽是為了平息江湖的紛爭,而捲入《九陰真經》的爭奪之中,也是他出面奪下了《九陰真經》,才有了後來的華山論劍。王重陽之所以會出面並有實力號召論劍,是因為當時他的全真教已經代替了武學衰落的少林,成為了新的武林泰山北斗。他有維護武林秩序的義務和責任,更有提出論劍以定《九陰真經》歸屬的話語權。王重陽早年抗金,晚年佈教,他的仁義之名譽滿天下,再加上他的武功高強,這一些都讓他的名望在武林中一時無二,為黑白兩道所敬仰。這一點跟後來“倚天時期”張三丰的情況相似。

    除了王重陽的其他四絕,桃花島主黃藥師早在少年時期就敢大鬧臨安府,批判朝廷畏懼金廷,朝廷為了以正視聽,派出官兵追捕他,重重圍困愣是連他的一根毫毛都觸控不到,也因此闖出了“邪怪大俠”的稱號。洪七作為丐幫幫主,丐幫向來有第一大幫之稱,他一直在北國,帶領群丐以抵禦外敵護國為己任,一身正氣的他就是正義的化身。而來自西域白駝山莊的莊主歐陽鋒,還有來自南國大理的皇帝段智興,他們兩人能在遠離各自的地盤來到中原武林爭雄,也是說明了他倆在各自的地盤中都已是一等一的高手。

    即便是最終未參加論劍的裘千仞,他的實力也是不容小覷。裘千仞是鐵掌幫幫主,鐵掌幫作為能與當時的北國丐幫分庭抗禮的江南第一大幫,但在裘千仞接任前卻是一個遭受過朝廷重兵圍剿重創過元氣大傷的幫派。裘千仞以一己之力重振了鐵掌幫的聲威,其實力絲毫不在讓丐幫中興的洪七公之下。而且他以一雙鐵掌殲衡山,讓衡山派在很長一段時間一蹶不振,更是響動江湖。這也是他會被王重陽等人邀請參與論劍的原因。不過在論劍之後,裘千仞的聲名明顯不及五絕響亮了。

    所以說,就當時有論劍資格的六人而言,他們不僅僅是武林中的絕頂高手,更都代表著一方的江湖勢力,他們的地位,在當時的江湖中都能稱得上是首屈一指。作為各大勢力的頭頭,在華山論劍之後他們自稱“五絕”,雖有自我修飾的嫌疑,但卻絕非是坐井觀天。

    至於當時的武林中,有比他們六人更厲害的人物所在這件事,這在每個時期的武林,是歷來都有的事情。不但是“射鵰時期”的林朝英和斗酒神僧,還是後來“神鵰時期”的覺遠大師,亦或是“倚天時期”的黃衫女,這些人作為隱世的高手,他們雖然武功高強,卻沒有過多的去江湖上追逐名利,並不會太大的影響武林秩序。因此這些高手,實際上可以忽略不計,能夠影響當世武林並有一番作為的五絕,絕對是名符其實的絕頂高手。

    (圖片來源於網路)

  • 10 # 影視劇小哥

    我認為射鵰五絕不是“坐井觀天”。

    首先金輪法王的師傅,根本沒有金輪晚期的實力。

    而“金剛宗功”只有金輪能練成。而第九層也是很少有人能夠煉成功。就連金輪的老師到死都沒有練成此功。

    老頑童周伯通武功達到最高峰時,他要比其餘的四位武功高處那麼一點點。但是他還是照著金輪要差一個檔次。金輪要打周伯通,可以說輕輕鬆就能取勝。

    武學之道的功夫,都是學無邊際的。

    五絕如果活得時間越長,他們創造的功夫就會更加的厲害。也就是說自己的獨門絕學越練越精。因為他們各自創辦了自己的武學招數。自己提高了武學境界。 郭靖也在這部劇一開始就說過:武功練得越高,就越是感覺自己的武功還是存在不足的地方。

    如果有人即使能不知不覺中練成神功。但是跟五絕比起來。那都是不值得一提的。拿不上臺面。只有乖乖認輸的份。不說別的。光比各自的招數。就註定得輸。

    對於在修煉武學的道路上來說,最難的就是自己能在自己武功高強的基礎上,能夠更上一層樓,更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

    為什麼五絕會一起爭論搶九陰真經。我想就是這個原因。如果說一旦練成九陰真經,天下無敵。那都是虛的。但是如果是五絕級別的高手,能夠看到九陰真經一眼,能夠仔細琢磨,就會領域裡面的高深奧妙之處。從中彌補自己武功的不足之處。 如果讓郭靖自學,那可能郭靖一輩子也練不成真經。,因為郭靜腦子不是太靈活。還得說五絕。

    因此,五絕不是徒有虛名,射鵰五絕,更不是坐井觀天。而是名副其實的“五絕”。

  • 11 # 青衫亦可換布衣

    雖然說號稱天下五絕口氣也忒大了,但是絕對不是坐井觀天。大家聽我分析分析。

    為什麼說不是坐井觀天呢?首先看看五絕都有誰,都是什麼身份。

    1、就身份而言:全真派掌教王重陽,丐幫幫主洪七公,出身武林的大理皇室段幫主,另外一位島主,一位山主,全是雄霸一方的武林巨擘,個頂個的英雄好漢。

    2、再說江湖影響力:王掌教年高德劭,開宗做祖,江湖上人人敬服;洪幫主更是天下第一大幫幫主,威懾天下,號稱,天下雖然南北劃分,可是自己管的了兩國的叫花子;段皇爺更是大理一國之主,雖然以武林身份和大家平等論交,實際上是自降身份的可以影響天下形勢的大人物;另外兩位一位用毒宗師,另一位是數數高人,皆是出類拔萃的頂尖人物。

    3、再談武功:王重陽是江湖上已經萬古長青的前輩高人,蓋棺定論,由其他四絕公推第一;洪七公平生殺過二百多個大奸大惡之徒,江湖一流高人樑子翁也是畏之如虎,其功力可見一斑;段皇爺一國之君沒機會和別人動手,島主山主的專業名氣雖大於武功,但是武功著實不弱,都和楊康網羅的江湖高人動過手,都是碾壓姿態勝出。

    綜上,這幾位無一不是影響力巨大且造詣非凡的大宗師,絕不是坐井觀天。

    但是,你若說天下武功以五絕為首那就是言過其實了。當時社會南北分裂社會動盪,英雄好漢不計其數。首先,拋開林朝英不說,裘千仞武功也在伯仲之間,當時五絕華山論劍其未參加,不然天下高手豈不是六絕了麼?其次,少林寺是武林的泰山北斗,高手輩出,諸如“掃地僧”、“覺遠”之流肯定也是不乏其人,只不過出家方外之人不爭這個虛名,聲名不顯罷了。然後,這個五絕比拼都是熟人邀請,而這五位仁兄要麼嫉惡如仇、要麼陰狠毒辣、要麼性格狷狂、還有身份高貴,交友著實不怎麼廣泛,以至於這場比武與會英雄著實不多,代表性不強。

  • 12 # 咕咕咕呃1001

    絕!對!不!是!

    華山論劍是王重陽為終結武林紛爭,決定《九陰真經》歸屬而舉行的一場比武。華山論劍不是一場小圈子內的坐而論道,它是江湖爭奪九陰真經爭鬥的大結局,而五絕是這爭鬥的最終優勝者。

  • 13 # 人間毒物

    這是上帝視角的看法。

    我們從金庸的武俠小說體系來看,比《射鵰英雄傳》更早的就是《天龍八部》,五絕之一的一燈大師段智興是段譽的孫子輩,所以題主說的這幾十年,大致就是天龍和射鵰中間的那些年頭。

    這些年頭髮生過什麼不得而知,跨書論武也的確很難講清楚。

    不過《天龍八部》裡的武功頗多玄幻,如逍遙派的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可以返老還童,北冥神功無線吞噬他人內力,六脈神劍可以無形劍氣商敵於幾丈之外,這些到了《射鵰英雄傳》的確都消失不見了。

    所以,如果說的確有一個斷層存在,也未必沒有可能,雖然這也只是主觀的猜測而已。

    但金庸設定五絕的稱號,本來就是一種硬性的標準,意思就是,這個世界上,這個江湖裡,到了五絕這兒就是武功最高了,沒有更高的了;當然這也是所謂的中土江湖,如果考慮到其他地域,到底有沒有其他高人存在,那也無法得知;至於金輪法王及他師父,那是神鵰俠侶裡才存在的人物,金庸在射鵰時期並沒有考慮過,屬於後加的人物,並不會影響前書的劇情。

    所以五絕並非坐井觀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叫鬍鬚,跟胡人有關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