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分停留
-
2 # 離桑
還有今敏的電影,分鏡頭很棒《千年女優》《紅辣椒》《未麻的部屋》虛實結合,讓你懵到找不著北,而且畫面感很強,想象力豐富。今敏和宮崎駿大師的電影一樣也是一定要看的。
再推薦一部比較老的澳洲粘土動畫《瑪麗和馬克思》。作者苦口婆心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網友還是要儘早見面哇!
最後推薦箇中國產的麥兜系列,個人比較喜歡《麥兜我和我媽媽》暖暖的,很治癒。開頭曲子是《Down by the sally gardens》
暫時想到這麼多。
-
3 # 一十士口吉
說到有深意的動畫電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wall-e,小傢伙獨自生活在地球,與蟑螂為伴,也能活的那麼精彩。遇到了eva也也努力去爭取對她的感情。從地球上逃出的人類後代,知道母星不負當年模樣後,也沒有選擇放棄,這方面很有感覺!
-
4 # 蒽大喵
作為一個動漫控,應該說看過各種型別的動漫了。而比較有深意一點的,就有宮崎駿的作品。其實很多人都認為宮崎駿的作品沒有什麼深度,其實並不然。因為只有好好把握裡面場景的變化,心理的轉變,以及動漫之後專門設計的劇情,才能夠懂宮崎駿的想法和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今天我就先在這裡介紹幾部宮崎駿經典又有深意的動漫。
第一部是《千與千尋》這部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子的奇妙經歷。乍看這個動漫很簡單,很抽象,但是,我們可以在千尋身上飽含堅強與執著的光芒。動漫之中體現出來的對父母的情愛與小白之間的朦朧友誼之愛,是使觀眾最打動的地方。就是這樣的一種感覺,讓《千與千尋》成為了宮崎駿的巔峰之作。
第二部是《等風來》這部動漫講述的是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這部動漫有兩個主線,一是二郎的夢想,二是菜惠子的情感,而這是兩條矛盾之路。宮崎駿動漫中的《起風了》裡面雖然沒有戰爭的殘酷,但是卻給人一種更加壓抑的情感。
“起風了,草能怎麼樣?”
第三部是《哈爾的移動城堡》主要是城堡裡面的愛情故事。可能大家一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這只是普通的愛情故事。其實仔細一想,正是他們之間的相互拯救才能夠在一起,其中包含兩個人的信任感,兩個人的責任感。
-
5 # lemon203322499
說到動畫電影,宮崎駿的動畫,想必只要是漫畫控的肯定都知道,其中有幾部令我印象比較深的:
就像電影裡說的“名字一旦被奪走了,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所以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能忘本,忘記了就再也記不起來了!
這部電影其實關於龍貓的場景並不是很多,但是我覺得吧,龍貓就像是一種象徵,存在於我們的內心那些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
給人以火星者,必懷火炬,那是一個年紀輕輕就幹大事的年代,也是一個年紀輕輕就丟性命的年代。勇敢的少年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賭他能否救回希達。最後少年還補上了堅持刻苦,努力,鎮靜和愛,最後少年贏了,成功了。所以說不管社會如何,只要有愛,文明是需要愛來滋養的。
大團圓的結局雖然老套,但還是很感動。以戰爭為背景,男女主人公沒有卿卿我我的糾纏,也沒有分分合合的誤會,著重描述了戰爭對於人類的創傷,哈爾為自由和愛情而戰,蘇菲也為自由和愛情而戰。也許只有愛情才能拯救為世所不容的理想主義,只有愛情才會讓沉浸於英雄夢想的男人回家。每個理想主義著的心裡應該都有一個哈爾,有的人已經找到愛,有的人還沒有。期待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美好的感情。
用一個很簡單的童話故事,卻詮釋了社會上很多人都有的通病,沒有自我,只會讓自己在無聊中失去本身,淪為貓的一族。
元氣少女結緣神也是我很喜歡的動漫哦,看完我都想嫁給巴衛了。雖然巴衛已經有了奈奈生,但還是好喜歡!一遇巴衛誤終生吶!
哈哈哈,個人觀點啦,一起分享哦!希望大家都能遇到屬於你的巴衛哦
ps:男孩也能娶到你喜歡的女孩
-
6 # 神的電視機
推薦一部來自新海誠的作品《你的名字》
本片講述了一位來自村莊的少女三葉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而時不時的與來自東京的高中少年互換身體,並在這段奇幻的歷程中對彼此產生了青澀且微妙的感情,但當少年來到這個村莊時卻發現,自己與三葉的時間線是有幾年差距的,這便直接影響了兩人的相遇。
新海誠在大部分影迷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位重視炫彩畫面而非故事情節的人,但《你的名字》則是新海誠的一大改變,他讓動畫中的角色同一個身體軀殼中住著兩位截然不同的靈魂,三葉與少年雖然每天都在交流心情、互換生活、感知靈魂,卻總是沒有在同一個時間相遇。
這份遺憾在彗星過後戛然而止,當春去秋來,他們在城市中再度相遇時,二人對著彼此淚流滿面,這份感情的純粹使電影的結尾達到了高潮。
很值得一看。
回覆列表
提起動畫片,不得不提女盆友,是她在大學讓我接觸的宮崎駿的電影,也重啟了動畫電影的心思。宮崎駿的電影很適合成人看,都講了些剛進入社會的困惑和奮鬥,當然還有一些關於和平和保護自然的電影。像《側耳傾聽》,《千與千尋》,《哈兒的移動城堡》,《風之谷》,《幽靈公主》,等等都是比較經典的!雖然我到大學才接觸,但是這些還是感觸比較深的!。。。我兒時也挺喜歡動畫的,就像現在的孩子喜歡小豬佩奇一樣!繼續倒著說,我在初中的時候,準確來說實在初一,看了動畫片《怪獸俠》,但時上晚自習時候,一屋子人都在吃飯的食堂看!《怪獸俠》對我震撼很大,就是今天也沒有忘記它。前幾年我費了好大勁才在網上搜到它。裡面的老鼠,豹子,老虎,獅子都會變身,一路上險阻不斷,最重要的是它們能走到一起,是一直在尋找自然和自我,不過很遺憾,我至今沒看到結局,也不敢看!。。。小學時記憶最深的還是《鐵臂阿童木》,阿童木雖然是機器人,但是他有人類一樣的感情,一直在為保護自然和人類做鬥爭!充滿血肉!《奧特曼》系列,最好看的還是雷牧奧特曼,他會武術,變身動作特別好看,每集的故事部劇相當感人!最後還出現了奧特曼之母之父!。。。可是當今社會,動畫片的質量和深度反而不如以前,創作者缺乏工匠精神,像宮崎駿這樣的大師,五百年也難出一個。特別提到日本社會,這個國家雖然發動了二戰,備受爭議!但是日本是一個低頭實幹的國家,尤其是文藝!特別是動漫和音樂,工匠大師很多,像《故鄉的原風景》等音樂,絕對經典!雖然有點跑題,但也言盡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