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慧某人聊三國

    說起陳到,慧直言,受各類三國遊戲影響,還是很喜歡這個陳叔叔,哦,錯了,是陳叔至。但是說是趙雲真身,這慧就不理解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謠傳了。

    首先,慧在網上瀏覽三國相關的文章的時候,也見過一些居心不良或者只為騙流量的作者高呼“趙雲的戰功都是陳到的”。慧對此只想呵呵一聲笑。胡說八道誰不會?慧也可以無德只為騙流量,寫出點什麼曹操其實是女人,孫權其實是孫策詐死冒充的等等天馬行空毫無依據只為騙流量標新立異的文章。可惜,慧某為人不敢說有多高尚,但至少也敢排著胸脯說,自己不會違心的寫一些不著四六的東西,這是對廣大劇友讀者們的尊重,也是對自己所寫文章的尊重,但求問心無愧罷了。

    回到正題,先來看看史書上關於陳到有哪些記載吧。三國志李嚴傳:以諸葛亮欲出漢中,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三國志楊戲傳: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封亭侯。楊戲的《季漢輔臣贊》(題外話,季字應該是陳壽加的,楊戲怎麼可能寫季漢呢):徵南(趙雲)厚重,徵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華陽國志卷一:嚴還江州,徵西將軍汝南陳到為都督。華陽國志卷七:以徵西將軍汝南陳到督永安,封亭侯。在三國志和華陽國志中,慧找到有陳到的記載就這麼點,而且都是關於官職變遷的,實在沒看出什麼和戰功有關的記載。可能有人會說:沒戰功怎麼可能升官。對此慧不否認,但是這個能得出趙雲的戰功其實是陳到的嗎?如果陳到升官得出趙雲戰功是陳到的,那趙雲升官得出啥?關張馬黃戰功都是趙雲的?關張馬黃:我們特麼謝你全家哦。而且,根據這些記載也看得出,趙雲和陳到明顯是兩個人,趙雲跟著北伐的時候,陳到在守永安,根本扯不上趙雲的真身是陳到。

    再看看其他的記載,在諸葛亮集中,有一篇《與兄瑾論白帝兵書》: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抱歉各位讀者,原諒慧又忍不住說點題外話了。“與兄瑾論白帝兵書”,這個標題實在覺得有些費解,雖說諸葛亮和諸葛瑾是親兄弟,然二人所效是不同勢力,如果是家書往來,自然是沒有問題,但是,論白帝兵書?這樣的軍事資訊合適嗎?而且“兄嫌白帝兵非精練”,為什麼諸葛瑾需要擔憂這些?東吳準備偷襲白帝,所以諸葛瑾偷偷報信?那偷襲荊州的時候諸葛瑾咋不報信呢?這怎麼看都不合理。而李嚴屯江州,擔心“白帝兵非精練”,就比較合理了,因此,慧認同田餘慶老先生的觀點,這是寫給李嚴的。另外書中提到的“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慧認為是這陳到出名的最大原因了。短短十一個字,卻隱約暗示了蜀漢的一支特種部隊——白毦兵。關於其兵源,一般有三種看法:一是丹陽兵,丹陽兵素以勇猛著稱,諸葛恪傳:恪以丹楊山險,民多果勁。各諸侯也有派手下到丹陽募兵的操作。曹洪傳:東到丹楊(注:丹楊即丹陽)復得數千人。先主傳: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陶謙也用丹陽兵為條件叫劉備來幫忙,先主傳: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但是丹陽在東面,若是白毦兵兵源,“西方上兵”何解?二是馬超舊部,馬超舊部主要來自西涼,符合“西方上兵”的說法,但雍涼一代也是產馬盛地,許褚傳:超將步騎萬餘人。曹瞞傳:超等騎追射之。馬超的舊部中騎兵應該不會太少。改編為白毦兵,似乎不太合適。三是西南少數民族,華陽國志卷四:移南中勁卒萬餘家於蜀,為五部,所當無前,號為飛軍。這個似乎更像,不過,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無當飛軍麼?難道無當飛軍=白毦兵?有個白毦兵的記載太少,實在不好說具體兵源如何,也可能是多種兵源混合而成。不過從“先帝帳下白毦,西方上兵也”和“統時選士,猛將之烈”來看,不管是兵還是將,都不是省油的燈。所以後人將這一支神秘的白毦兵的統帥陳到視為神秘猛將也就不難理解了。

    那麼這支神秘的白毦兵有沒有具體什麼戰功呢?對不起,就如同陳到的戰功一樣,慧沒有查到,網上云云什麼夷陵之戰白毦兵幾百杆槍頂住了吳軍的追擊之類的,不好意思,沒有論據支援的論點,在慧看來就是腦補,即使這個腦補看起來非常合理,但說到底,是一個連孤證都談不上的說法罷了。

    現在來看看趙雲的戰功吧,趙雲傳: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請問,這是陳到乾的嗎?漢晉春秋:先主入益州,吳遣迎孫夫人。夫人慾將太子歸吳,諸葛亮使趙雲勒兵斷江留太子,乃得止。請問,這是陳到乾的嗎?趙雲傳:亮率雲與張飛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縣。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華陽國志卷五:趙雲自江州分定江陽、犍為,飛攻巴西,亮定德陽。請問,這是陳到乾的嗎?

    有人說,蜀漢的史料嚴重匱乏,是導致陳到記載很少的緣故。這一點,慧認為是很有可能的。可是,缺失的偏偏是陳到一個人的記載嗎?就不會缺失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其他人的記載?顯然史料匱乏一說根本就不能成為陳到記載少的理由,也得不出“趙雲戰功都是陳到的”這一奇葩論點,更是無法和“陳到是趙雲的真身”扯上關係。

    名位常亞趙雲,這一句足以表明了,陳到的名位是比不上趙雲的,但也應該是僅次於趙雲的程度,而二人俱以忠勇稱。都可謂信得過的人。說不定趙雲和陳到還是關係不錯的同事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 2 # 歷史作者

    後人對陳到“神秘身份”的猜測,不僅因為蜀漢集團對他進行戰略上的“神秘”包裝,還因為他與常山趙子龍的神秘關係。關於陳到的很多傳說,早在明朝時就已經被羅貫中加工以後全部羅列到趙雲身上,可是趙雲在劉備時主要擔任文官的職務,怎麼可能屢次三番的救劉備於危難之中?有人說,《三國演義》裡的趙雲實際上就是陳到,歷史他們兩人有著大同小異的性格特徵,有著相同的戰鬥經歷,在劉備時期擔任職務上幾乎也都是“官小職微”。楊戲評價蜀中名臣時曾說:“徵南厚重,徵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三國志·蜀書·楊戲傳》”。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有人將他們捆綁在一起,後來成為《三國演義》裡常山趙子龍形象的基本特徵。

    那麼,陳到和趙雲究竟是怎麼樣的關係呢?他們共同參與了長坂之戰、赤壁之戰、益州爭奪戰、漢中之戰等重要戰役,但在《三國演義》中卻沒有關於陳到絲毫的記載,只留給讀者一張白紙,供人浮想聯翩。他們在劉備時期擔任相仿的職務,可在《演義》裡卻將趙雲刻畫的忠勇無比、能征善戰,由此讀者自然而然會認為陳到是否也是如此神勇?趙雲雖然威名遠播,但畢竟不是白毦統領。陳到雖然不為人所熟知,卻是貨真價實的白毦統領,整天隨侍劉備左右。在《演義》中,趙雲多次單騎救主,被曹操評價“一身是膽也”。可是陳到長期擔當白毦統領,卻沒有半點救主事蹟。這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趙雲冒了陳到的功勞,將許多陳到的英勇事蹟“佔為己有”。

    所幸的是現代史學界一般認為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對趙雲的描述有相當一部分是取自陳到的事蹟。應該說如今在民間廣泛流傳的趙雲形象,實際上是陳到和趙雲兩人合二為一的歷史形象。而隨著歷史長河的不斷洗滌,陳到這位“神秘”的三國戰將也一定會變得逐漸清晰起來,讓世人親身感受到“叔至一身是膽也”。

    陳到簡介:

    陳到,字叔至 ,豫州汝南郡(今河南駐馬店)人。

    公元194年(東漢興平元年),徐州牧陶謙舉薦劉備為豫州刺史,並讓劉備在小沛駐軍。兩年後,劉備投靠曹操,曹操讓劉備擔任豫州牧。後來,劉備衣帶詔事發,被曹操擊敗,投奔袁紹。在劉備擔任豫州刺史和豫州牧期間,陳到投奔劉備。

    陳到的名譽和地位經常低於蜀漢名將趙雲,與趙雲一同因為忠勇而聞名,並統率白毦兵。建興年間,陳到擔任護軍、徵西將軍,被封為亭侯。

    公元226(蜀漢建興四年),諸葛亮準備北伐,欲移軍漢中,於是讓駐守永安的李嚴移屯江州,留下護軍陳到鎮守永安。陳到被任命為永安都督,駐守於巴東郡,受李嚴統屬。

    諸葛亮還曾寫信給諸葛瑾(一說李嚴),信中說:“兄嫌白帝守軍並非精悍強壯,陳到所統率的則是先帝帳下的白毦兵,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軍隊。如果您嫌白毦兵數量少,當遣還部分江州兵,為鎮守白帝增添益處。”

    後來,陳到逝世於永安都督任上。

  • 3 # 一貳一橙

    不是,演義中的趙雲是屬於正史中的陳到,加上正史中的趙雲糅合為一體的,其中趙雲自身的事蹟居多。

    我們現在認為陳到才是趙雲的真身,其實是存在一定的誤區,因為真要論起來的話,陳到是比不上趙雲的。

    趙雲和陳到都是劉備親信的人,不同的是,趙雲後期已由內部轉為外部,而陳到卻始終居於內部《三國志.楊戲傳》:“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

    陳到是在劉備擔任豫州牧時跟隨的,而趙雲早在冀州之時就和劉備交好。“先主就袁紹,雲見於鄴。先主與雲同床眠臥,密遣雲合募得數百人,皆稱劉左將軍部曲,紹不能知。遂隨先主至荊州。”

    劉備在袁紹手下做事時,趙雲已經是劉備的貼身保鏢和護衛隊長,而陳到負責劉備麾下精銳——白毦兵時,至少要等到劉備定居新野之後。而且趙雲大戰長坂坡、南下定桂陽、漢水破曹軍等事都被陳壽記錄在案。救阿斗:“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

    定桂陽:“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

    入益州:“至江州,分遣雲從外水上江陽,與亮會於成都。成都既定,以云為翊軍將軍。”

    破曹軍:“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軍中號云為虎威將軍。”

    相反陳到的話,除了一句“名位常亞於趙雲”以及率領四千白毦兵去取代李嚴守衛永安,升任永安都督和徵西將軍之外,就沒有過任何一場記載於正史的戰役了。

    所以陳到並不是趙雲的真身,趙雲就是趙雲,三國少有的完人,甚至我認為就是因為陳到的史料過少,以致於羅貫中在編著《三國演義》的時候,自動忽略掉他了。

  • 4 # 北門猿

    不是。

    陳到其實算不上什麼神秘,之所以讓人有“神秘的感覺”,是因為陳壽《三國志》裡對他記載太少。

    不過這也沒什麼特別的,蜀漢史料失載是常見情況。比方做曾經做車騎將軍的吳懿,在《三國志》裡也沒啥痕跡。

    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隨先主,名位常亞趙雲,俱以忠勇稱。建興初,官至永安都督、徵西將軍,封亭侯。

    沒了。正面記載就這麼幾句話。

    我們可以知道陳到是劉備的老部下,以忠勇著稱,和趙雲大概是同一型別但是差一檔。劉禪稱帝期間也受到了忠勇。

    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史書上其他和陳到有關的文字記錄如下:

    以諸葛亮欲出軍漢中,(李)嚴當知後事,移屯江州。留護軍陳到駐永安,皆統屬嚴。——《三國志》(建興四年)以徵西將軍汝南陳到督永安,封亭侯。——《華陽國志》巴東郡,……徵西將軍汝南陳到為都督。到卒官。——《華陽國志》

    另外,在諸葛亮書信裡也提到過陳到。  

    兄嫌白帝兵非精練。到所督,則先帝帳下白眊,西方上兵也。嫌其少也,當復部分江州兵以廣益之。——《與兄瑾論白帝兵書》

    也沒其他的了。

    說到這,本題就很容易回答了,陳到當然不是趙雲的真身,因為並沒有那一條他的事蹟被安在趙雲頭上。兩人毫無關係。

    (事實上他就沒啥事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又看了一遍《喬家大院》,發現疑點,喬致庸究竟何時接手的喬家的生意?具體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