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聽說那些因為婆媳關係不好而導致婚姻出現問題的現象,那麼婆媳難相處的心理根源是什麼?
3
回覆列表
  • 1 # 藥行得天下

    婆媳之間難相處的根源就是缺乏有效的溝通和相互的理解與包容!

    本不是“一家人的男女,由於相愛走進一家門”的時候,婚姻不僅帶來了夫妻關係,也帶來了一大串家庭關係,新娘子一下掉進了一張關係網中,需要四面應付。婆媳關係就是其中最難應付的關係。媳婦只是看在愛人的面子上對婆婆關心僅僅是義務,很容易讓人言不由衷或敷衍了事。媳婦心裡會想,我們之間沒有交感情,我不是你從小養大的,因為我和你兒子結婚,但我憑什麼對你百般照顧,我自己的父母我還沒來得及孝敬呢,能做到現在這樣我就很不錯了。婆婆心裡會想,你在我家裡出出進進,就是一家人了,你就應該有個兒媳婦的樣子!兩方都不滿意。當婆媳雙方混淆了婆媳關係與母女關係時,會因為對方無法滿足自己的預期而心生不滿。然而,抱怨婆婆的媳婦或抱怨媳婦的婆婆常常忽視一個現象,那就是無論婆婆還是媳婦,她們的母女關係一定比婆媳關係要好。被兒媳婦看作是“惡婆婆”的人,卻對自己的女兒疼愛有加,在女兒眼裡,“母親”、“孃家”都是無法替代的情感港灣。反過來,被婆婆認為不懂孝順的媳婦,卻總是對自己的母親時常惦念,關懷備至。婆婆看到媳婦與自己的兒子結婚,走進自己的家,就會本能地形成一種預期,那就是兒媳婦應該像女兒、兒子那樣對待自己。兒媳婚後改口稱婆婆為“媽媽”,也會本能地將婆婆的行為與自己的母親相比,並且想著婆婆就應該像媽媽一樣關心疼愛包容自己。形成婆婆應該像母親這種預期。當雙方混淆了婆媳關係與母女關係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彼此無法滿足自己的預期而漸生不滿。不滿的情緒出現後,婆婆會說:“無論你怎麼對她好,她也不會變成你的女兒的。”媳婦就更容易說:“哪個兒媳婦是婆婆養大的?她怎麼會對我像對她女兒那麼好呢!”她們都不懂得透過彼此的母女關係來看對方的情感和人品,來體會對方的真情。如果用真情來換取真情,婆媳關係就一定會與母女關係一樣,成為家庭關係的新的情感支柱。

    婆媳之間如何相處才能美滿幸福呢?婆媳之間要透過促膝長談認真交流耐心傾聽,來改變惡化的婆媳關係。婆婆心裡有話,儘量讓她說完,媳婦應以最大的耐心去傾聽。婆婆人生活閱歷豐富,或多或少對年輕人是有所啟發的。婆婆也要接受媳婦的新思想新觀念,坦誠不公暢所欲言,彼此諒解接納對方的觀點。作為媳婦作為小輩要尊老愛老。主動出擊緩解婆媳關係,免得愛人受夾板氣。在適當的時機引導婆婆談自己要聽的事,使這些問題引起婆婆的興趣,媳婦又從中得益,融洽了關係。有時候婆婆自己都覺得太嘮叨,媳婦可說:“沒關係,我喜歡聽”。婆婆見媳婦這麼說,嘮叨乏味的話反而會減少了。不懂得問題多向婆婆虛心請教,融洽的交流,暖心的話語,真誠的關懷,坦誠直接的溝通,彼此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問題,替對方著想。親情感情會融化心裡障礙和心裡鴻溝。

       只要有良好的溝通,就能消除一切婆媳之間的問題,建立美好和諧的關係。

  • 2 # 蘇老師的心理課

    我來從心理學角度說說我將近十年處理家庭矛盾和家庭教育問題中總結出的一些結論吧,不一定權威僅供參考。婆媳難相處的心理根源在於兩個女人之間的不安全感、控制慾和佔有慾、相互共生的糾纏。先說不安全感:這一點來自5000年中華文化的積澱,自古就有女子是賠錢貨、三從四德: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教育。封建社會里婦女沒有地位也不能獨立生存。需要依賴某一個男人(父親、老公、兒子),婆婆要依賴老公和兒子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媳婦兒同樣也要依賴老公和兒子才能生存下去,這裡就形成了一個矛盾點,那個既是老公又是兒子的男人,就成了兩個女人本能的去爭搶的目標。從而形成了女性無意識中的巨大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根植在潛意識裡。

    還有,雖然當今社會中女性已經相當獨立,無論文化還是學識都不輸男性,但是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以及社會上約定俗成的一些風俗造就了我們民族的無意識:“天下的婆婆都是《孔雀東南飛》裡拆散鴛鴦的惡婦”、“媳婦兒都不是好東西,再說我是當了媳婦兒就受氣熬到現在的,現在我是婆婆了,她也得受點氣才公平!”。所有類似情況的認知造成了婆媳矛盾的根源。

    再說控制慾和佔有慾:人一旦沒有了安全感,就像溺水一樣,一旦發現一棵稻草如果可以救命就會死死抓住。所以媽媽想死死抓住兒子;媳婦兒想死死抓住老公,一棵稻草決定兩條命的生死,那誰都會拼了命的去搏對不對?很多婆婆見不得兒子兒媳感情好,你們兩情相悅恩愛有加,我豈不是失去了話語權和影響力?我要干擾一下你們找點存在感!

    最後就是相互共生的糾纏了,什麼是共生?聽說過藤纏樹嗎?藤依賴於樹才能生長,離開樹小命兒就玩完了。聽說過連體雙胞胎吧?她們依靠一套生理功能生存,沒有邊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心理學在咱們國家剛剛普及,大家都沒有意識到,很多人在心理層面是在和他人共生,生理上看起來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心理和情感上是互相糾纏的分不清我與非我的共生關係。母子共生的現象就更普遍了。這樣的心態下,媽媽把兒子當成了自己,跟媳婦兒搶重要性,搶位置,搶關注度!媳婦兒本性裡也是女性,也繼承了這樣的無意識,本能的和老公想要共生,像藤一樣去緊緊纏住老公這棵樹,這樣就像兩個同時溺水的女人在搶一根救命稻草!那矛盾不激烈才怪!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我分析的都是共性問題,每家都還有每家的獨特性,還有一些特定原因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淺識拙見,不一定準確,僅供參考!如果不對,權當小女子的黎明夢話,一笑了之!

  • 3 # 文史大世界

    婆媳矛盾是歷來爭論不休的話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家庭的事是最難處理的。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每家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無論是家庭條件好的,還是家庭條件不好的。那婆媳非常難相處的根源到底在哪裡呢?是怨婆婆多呢?還是怨媳婦多呢?到底是因為什麼讓這對矛盾終究得不到解決呢?今天我們可以來一起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想問的是,婆婆真的把兒媳婦當成閨女了嗎?如果說婆婆真的把兒媳婦當成了閨女。那問題就好解決了。因為就算母女之間也會平常的有一些小矛盾,小摩擦的。但是由於母女連心。所以這些小矛盾小摩擦都不是問題。有的時候女兒給母親鬧彆扭或者是爭吵。當母親的還以為是女兒在撒嬌呢。所以說這些問題,母親就不會放在心裡。但是兒媳婦呢?如果說兒媳婦剛進家門,就把這些小的問題提出來以後,當婆婆的會不會覺得兒媳婦太挑剔?會不會覺得兒媳婦故意找茬?如果婆婆有這種心理因為當婆婆的從心裡邊兒,根本就沒有把兒媳婦當成閨女去對待,去接納。所以說後續的問題就會很多。

    我們再來看一下兒媳婦這邊。兒媳婦真的把公公婆婆當成自己的親爹媽了嗎?當兒媳婦稱呼婆婆為媽的時候,你是不覺得叫你自己的親媽一樣的感覺親切呢?我想恐怕不是吧。從這一點上來說就說明兒媳婦沒有從心裡邊兒去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另外就是一些生活中日常瑣碎的小事。你會覺得婆婆很多事兒,平時也不願意跟他們溝通和交流。所以說問題會越積越多,矛盾會越來越大。而且這個時候兒媳婦會不會經常對自己的老公說,你媽你爸,估計很少會有人說咱爸咱媽。所以說從這些表面現象來看的話,兒媳婦根本就沒有把自己融入到這個家庭中來。所以說婆媳矛盾,這些問題就出現了。

    說白了,婆媳問題根源就是雙方都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家人。如果把這個問題徹底的解決,那就按照上述的方法進行吧。

  • 4 # 家居工匠

    矛盾一:婆婆總覺得我不夠好,婆婆畢竟不是親媽,很多事情也不會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事事包容。對於90後女生,又怎麼受得了婆婆的指指點點?

    矛盾二:婆婆處處向著老公,家裡的事情都要我來做。很多90後的女生就會想:我嫁到你們家又不是保姆,你兒子是家裡的少爺,我還是家裡的千金呢!憑什麼讓我做,所以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矛盾三:婆婆喜歡干涉我們的生活 很多90後男生就算結婚了,婆婆都沒有避嫌,不管媳婦在沒在房間隨意進入房間走來走去,跟他兒子總有說不完的話,就讓媳婦覺得自己永遠都是個外人,矛盾就發生。

  • 5 # 平凡陌生人

    兒媳婦不想老公做兒子該做的事,婆婆不願兒子做老公該做的事。這就是最最最根本的原因。

    首先說明一下在這篇回答裡說的都是通事理、曉明義的人,真是遇到了蠻不講理,四六不懂,胡攪蠻纏,為非作歹什麼辦法都沒用的,就一條,分家,搬得遠遠的,眼不見心不煩。

    但是大部分都是比較好的,都是懂得好歹,知道好賴的。你送倆瓜,她還仨桃,你做麵條,她買水餃,你一口一個媽,她能滿世界誇你好。人心都是肉長的,哪有那麼多的吃人不吐骨頭的大灰狼?真要是感覺遇到一個老巫婆,也想想自己是不是魔法師?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話雖然有和稀泥的成分,但是仔細考慮考慮還是有道理的。

    多理解,多尊重,多思考,多體貼。換位思考一下,她需要的是什麼?投其所好,肯定不鬧。胡攪蠻纏,度日如年。針尖對麥芒,她可是你老公親孃。退一步海闊天空,退半步風平浪靜,不退不進啥事沒有。

    婆婆不是媽,嘴上叫叫就完了,不要當真媽。你和親媽能撒嬌,和婆婆試試?把關係分清,主次理順,好好的過日子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晁蓋出征曾頭市之前,大風吹倒了軍旗,晁蓋為什麼不聽勸阻執意要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