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龍元閣

    司馬昭吞併蜀漢之後,孤立的東吳,為何還能堅持抵抗17年之久?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五個原因。

    第一、東吳佔據的地理位置優越,地處長江,易守難攻

    江東有長江天險,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魏國短時間內並沒有剋制的方法。而且魏國在當時的強大也只要是偏向於陸軍強大,而水軍依然十分落後,赤壁之戰就是前車之鑑。尤其是在東吳成功地佔領了荊州之後,更是獨佔長江天險,想要一舉拿下是要費一番功夫的。

    當年的長江可謂是真正的天塹,古時候不知道多少大軍在面對長江時都只能望洋興嘆,後世每次北方軍隊南下,都很難有損失較小的,所以如果魏國想要從北方南下江東,必然十分困難。

    而當時鄧艾雖然也說過應該趁著滅蜀的Regal,直接從蜀地攻入東吳。但這樣同樣有不少的困難,首先就是蜀道之難,頗為艱險,難以大量行軍,其二就是蜀國新敗,從當地難以得到足夠的資源保障。而從魏國運來,那無疑就更為麻煩了。

    所以就只剩下了最後一條南下的可行路線,那就是走江陵,而江陵卻又是出了名的城池堅固,當年曹魏的曹仁就是依靠著江陵之便,成功地抵擋了周瑜大軍近一年。而東吳一樣對此地極為重視,幾代大都督都在江陵經營了多年,貿然進攻,實在是難以功成。

    第二、常年戰爭魏國國力也有很大損耗

    當時的曹魏剛剛打下蜀國,而蜀國當地的百姓在蜀國一直以來以“”名的治理之下,一直以來都對曹魏沒什麼好印象,剛剛佔領蜀漢的曹魏必須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管理。否則,蜀國就很容易出現暴亂。

    如果在這個時候,急切地又對東吳發動攻擊,就會導致戰線拉得太長,一旦蜀國出現什麼問題,曹魏就很容易出現頭尾難以兼顧的情況。所以在這個時候,曹魏根本就做不到分散精力去攻打東吳,這樣是討不到好處的,還白白浪費人力和物力。

    第三、魏國新帝登基,需要安撫百姓和管理群臣

    當時司馬氏的老大司馬昭在消滅蜀漢後不久便去世了,而一個國家另立新主,也就是司馬炎上位,還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做的,也就無暇顧及東吳了。

    司馬炎需要對內部勢力進行安撫和整頓,司馬昭死後司馬炎上位,這個時候無暇顧及東吳,司馬炎需要穩定內務。因為當時司馬氏對國家的統治本就不算完全穩定,曹魏的舊黨實力依舊極為強大,這一點可以參考漢末曹操,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看管控制或者消費前朝勢力。因為一旦他們趁機發動暴亂,那可不是說著玩的,攘外必先安內,內部的威脅那是釜底抽薪了。一旦發生,是遠遠比外部敵人更加可怕的。

    而且當時的東吳就算短時間滅不了,也不可能對司馬氏帶來什麼威脅,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內在勢力安定好後,才能夠一致對外。比較當時的司馬炎是真正地效仿曹操取代了前朝的,如果以前曹魏的舊勢力還能忍,比較那時候的曹魏起碼名義還在,而現在是名頭都沒了。

    為了防止曹魏死灰復燃,在這一方面的工作上,司馬炎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因為一不小心,司馬氏的統治就會遭到威脅。

    第四、魏國短時間沒有合適的將領

    滅蜀國,主要靠的就是鍾會和鄧艾這兩位大將,這也就是魏末晉初天下最厲害的兩位大將,尤其是鄧艾,在滅蜀之後更是積極建議立刻興兵討伐東吳。

    可是在滅蜀之後,這兩位都都在短時間歸天了,鍾會叛變戰死,鄧艾好大喜功,在巨大勝利面前,他擅自循東漢將軍鄧禹以前的做法,以天子的名義,任命大批官吏。他拜劉禪行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他甚至還派人在綿竹把作戰中死亡的戰士跟蜀兵死者一起埋葬,修築高臺作為京觀,用以宣揚自己的武功。

    但是鄧艾也因此而被司馬家忌憚且不喜,在鍾會提出鄧艾有反心之後,就被司馬家弄死了。

    畢竟狡兔死走狗烹嘛,任何一位領導人也不會喜歡這樣一位功高蓋主且自以為是的大將,對上位者的威脅確實太大了,不管是真是假,總要以防萬一。

    第五,吳國依然具有相當的勢力

    雖然說唇亡齒寒,蜀國被滅之後,吳國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但是孫氏集團割據江東數十年,仍有一定的實力尚存,尤其是江東依然具有不少人才,首先就是陸遜的兒子陸抗。

    陸抗常年領兵打仗,鎮守江陵,和其父親一樣,多次扶東吳大夏之將傾,破碎魏晉等試圖從襄陽南下的計劃,其出色的個人能力讓晉國不得不為之忌憚。而當時晉國沒有哪一位軍事家能夠說自己能夠穩勝陸抗,畢竟鄧艾和鍾會都死了。這樣一位優秀的將領,無疑是東吳的一大保護傘。

    此外,東吳的軍事實力依然相當不錯,相對於蜀漢來說,東吳的實力也要強一些。單從人口數量來說,當時東吳有52萬戶,320萬人,而蜀漢卻只有28萬戶,94萬人。兵力方面呢,東吳有23萬,而蜀漢僅有10萬。再加上東吳的地盤也更大,所以在各方面,東吳的實力基本上都是蜀漢的兩倍以上。

    而晉國在滅蜀之後,自身的損失也不少,相比於吳國,其實當時並不佔多大的優勢,所以不急於在短時間對吳發動總攻。

    綜合來看,吳國能夠在盟國滅亡之後,獨自堅持17年之久也在常理之中。

  • 2 # 情懷歷史

    首先,對於東吳來說,之所以還能堅持17年,離不開長江之險的地理優勢。在魏蜀吳三國中,魏國在人口、士兵數量、經濟等方面均遠超蜀漢和東吳。而對於東吳和蜀漢,之所以可以抗衡強大的曹魏,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險可守。就蜀漢來說,有山川之險,也即蜀道艱險,易守難攻。而就孫權建立的東吳,也有長江天險可守,這也是赤壁之戰獲勝的重要原因。除了長江天塹之外,對於後期的東吳,還擁有陸抗等名將,這也是其得以堅守的基礎。

    其次,雖然司馬昭派遣鍾會、鄧艾等將士消滅了蜀漢,但是,到了公元265年,也即蜀漢滅亡的兩年後,司馬昭就去世了。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病逝,年五十四,葬於崇陽陵。數月後,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建立晉朝,追尊司馬昭為文帝。因為司馬昭的去世,司馬炎等司馬氏的第一要務不是消滅東吳,而是確保其內部的穩定,防止曹魏勢力的死灰復燃。即便是司馬炎成功篡位後,也需要首先維護自己內部的團結。

    再者,在司馬昭去世後,晉國作為一個新建立的王朝,不僅要處理自己的問題,安撫各方勢力,而且,對於剛剛佔據的蜀漢,晉國也需要全力安撫。對於剛剛平定不久的蜀國,因為劉備、諸葛亮的多年經營,自然在心理上是朝著蜀漢的。比如諸葛亮去世時,益州百姓就非常悲痛。由此,對於剛剛建立的晉國,需要加強對蜀國的安撫,等到能夠全面掌控蜀國後,才是對東吳進軍的良好時機。否則,一邊對東吳動武,一邊又要面臨蜀地叛亂的問題,晉國的壓力就大了。

    最後,對於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雖然魏蜀吳三家爭霸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但是,對於魏蜀吳這三個國家,幾乎都面臨邊境少數民族的問題,不如蜀漢要征討西南孟獲。而就晉國來說,北邊的鮮卑族是其重要威脅。對於歷代中原王朝,北方的遊牧民族都是一個強勁的敵人。而西晉為了對抗鮮卑族勢力,確實耗費了巨大的人力、武力。由此,司馬炎用兵北方,也是東吳孫皓可以苟延殘喘的重要原因。

  • 3 # 一縷風塵854

    公元263年,,鄧艾“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自蜀國小路,絕險之地直達蜀國都城,並且大敗諸葛瞻,同年11月,蜀主劉禪投降,蜀漢滅亡。

    公元279年,司馬炎派遣20萬大軍,兵分六路,進攻吳國,勢如破竹,次年,攻下吳國首都建業,吳主投降,吳國滅亡。

    那麼司馬炎攻下蜀漢後,東吳為什麼還可以堅持17年呢?

    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蜀國被滅之後,鄧艾,鍾會等大將相繼被司馬炎所殺,因此,對於當時的魏國而言,還沒有可以領兵攻吳的將領。

    第二:司馬炎當時剛剛登上皇位,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而且,當時內部的爭議很多,還不得民心,因此需要時間去整頓和鞏固自己的地位。

    第三:當時司馬炎除了東吳這一敵人之外,還有寧一個威脅,那就是鮮卑人,鮮卑人自古以來就是中原的一大威脅,他們佔據著遼東等地區,可以說是虎視眈眈著魏國這一塊肥肉,公元270年,鮮卑人進攻中原,同年司馬炎分別派遣胡烈,杜預等大將前去鎮壓,結果,反而連失數城,甚至連涼州都丟了,而一直到公元279年,秦涼之戰才落下帷幕。這一場戰爭很大程度上消耗了魏國的國力,使其無法在短時間內拿下吳國。

    第四:蜀國滅亡之後,當時的吳國的國力還是很強盛的,同時吳國有長江為天險,並且當時還有陸抗這些名將,可以當時的吳國易守難攻,一直到後期,出現了孫亮,孫皓這兩位敗家子,把吳國敗的差不多,這才使司馬炎可以輕鬆滅掉吳國。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三國一統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只是最後吳,蜀都成為了魏的陪襯了吧!

  • 4 # 大麗歷史說

    其實如果吳王孫皓再賢明一點的話,東吳肯定不止堅持17年。這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東吳實力比蜀國強大

    三國時期,魏國有人口400多萬,蜀國只有90多萬,而吳國有200多萬。那個時候人口多就意味著你可以種更多田,收更多稅。同時兵力也更強。可以說打戰,百姓是老本,是基礎。蜀國在諸葛亮的帶領下,連年征戰,出兵北伐,實力大大削減。東吳則在休養生息,實力不斷增強。

    二:東吳地理位置優越

    曹魏政權雖然國力強盛,但由於在北方,除了要對付蜀漢和東吳之外,還需要部署軍隊防禦草原遊牧部落。很難集結足夠的兵力一舉消滅東吳。東吳有長江天險,很多人這時候會說:蜀國也有各種關隘啊。但東吳除了有長江天險外,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魏國要想一舉消滅東吳,就要花大價錢和時間打造一支可以和東吳交戰的艦隊。而北方人是旱鴨子,造好船了還要適應訓練,這就需要很長的時間了。

    三:魏國內部鬥爭

    魏國在消滅蜀國後,軍隊已經很疲憊了。兩年之後,司馬昭又突然死亡,他兒子司馬炎逼迫魏國皇帝退位,自己建立了西晉王朝。朝廷剛建立,司馬炎肯定要把精力放在清除曹氏家族勢力,鞏固政權上面。斷不敢輕易率軍征戰東吳,不然那些魏國老臣發動政變就得不償失了。

    其實東吳實力是可以和魏國抗衡的,但可惜東吳主公孫皓是個暴君,不懂得用人之道,聽信讒言,最後西晉軍隊進攻時,一敗塗地,三國終於歸一。

  • 5 # 熊貓吃竹論史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鄧艾、鍾會兩路大軍伐蜀,冬,蜀亡。兩年後,司馬炎篡魏稱帝,建立晉朝。而僅剩一個東吳,直到280年才被晉所滅。這期間隔了長達17年的時間,是東吳實力過於強勁,還是晉無滅吳之心?實際上主要是晉陷於自身,暫時抽不開身。司馬家族篡位,內部自然是不穩定的,需要時間穩定剛建立的新生政權。

    司馬炎於公元269年,令主戰派大臣羊祜出鎮荊州,與東吳名將陸遜之子陸抗對峙,在272年的西陵之戰中被陸抗擊退,導致只要陸抗這位東吳名將只要存在一刻,晉朝就不敢輕易發兵滅吳。後來,終於274年,陸抗去世。羊祜立刻上表表示現如今陸抗已經去世,孫吳無可用之名將,吳主孫皓殘暴不仁,此時不伐吳,更待何時?礙於朝中大臣賈充等人發對伐吳,司馬炎也是有心無力,伐吳之事暫且擱置6年。

    當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晉陷於內部危機,抽不開身。公元270年,西北禿髮樹機能叛亂,佔據三州,司馬炎躊躇於此,忙著平亂,更無暇顧及東吳。而且,晉發生天災,“武帝泰始七年,五月閏月旱”“八年五月,旱”“九年,自正月旱,至於六月,祁宗社稷山川”,接連三年的大旱,需要晉朝安撫民心,休養生息,如果此刻發動滅吳之戰,要耗費大量民力、財力,對於此刻的晉來說不可取。

    發動戰爭,尤其是滅國級別的大戰,沒有充分的準備和國力是不會悍然發動的。就這樣,到了公元279年,司馬炎終於決定滅吳。羊祜年老病重,臨終前推薦杜預代替自己為帥,晉朝出動了20萬的大軍,吳依靠長江天險,於江中置鐵鏈,阻撓晉軍過江。而晉軍燒燬鐵鏈,樓船大進,攻克東吳京都,僅僅花了4個月,就滅掉了東吳,完成了統一。晉準備還是挺充分的,短時間內一鼓作氣滅了東吳。

  • 6 # 優己

    不是東吳能撐,而是司馬家族在當時發生了很多事,使得他們不敢嘗試也沒精力嘗試。在當時,司馬昭滅蜀的時候發生了鍾會叛逆獨立,直接造成了魏軍內部的火併,造成多名大將身死,比如鄧艾父子等。至鍾會被殺後當時伐蜀的正副主帥均死。而鍾會家族在關中影響力非常大,直接滅族導致司馬家族在關中相當難立足,涼州叛亂四起。

    其二,司馬炎篡位!司馬家族篡魏發生在滅蜀後的隔年,這本身就是犯天下之大不諱,又是在如此匆忙的情況下,司馬炎為了能夠成功篡位,許諾給豪強們太多的特權,整個國家府庫都被搬空了。由此可見晉武帝也是那種操之過急的人,這個操作直接導致尾大不掉,是晉國後期滅亡的主因。

    最後,水師部隊的重建。滅吳需要水軍,可是蜀魏兩國都沒有水軍。晉國需要重新打造水師艦隊招募水師人員,這些都需要時間去操作。這也就有了羊祜經營襄陽,重建造船廠,編練水軍。

  • 7 # 穿插游擊隊

    三國往事,爾虞我詐,奇處頗多。其中就有一件“稀奇事”,東吳為什麼在蜀國滅亡後,還能形單影隻地存留十七年?到底是上天垂憐,還是另有隱情?

    機緣巧合,暫避危亂

    景耀六年(公元263年),鄧艾率軍打敗諸葛瞻,攻破綿竹,直逼成都。蜀後主劉禪見狀投降,在西南存續42年的蜀國宣告滅亡。家國已破,劉禪倒沒啥,遞上降表,樂呵呵地頂著“安樂縣公”的名頭過小日子去了,悽苦全部丟給了孫吳。

    魏滅蜀之戰,圖源網路

    本來面對國力強大的魏國,吳蜀自覺搞了個鬆散聯盟,勉強維持著“三國鼎立”的局面。魏大舉攻打蜀國時,吳國最終還是出兵救援,又是攻魏,又是走水路入蜀,結果倒好,援軍還沒趕到,就等來個“蜀主劉禪降魏問至”,也只能作罷。

    吳國此時當政的,是孫權之子孫休,孫休是吳國第三任君主,也是歷史口碑最好的一位。孫休一看,引頸受戮不如主動出擊,派遣盛曼將軍向西進軍,說是救援,實際上想著偷襲永安(今四川省奉節縣)。

    影視劇中的孫休/94版《三國演義》截圖

    也怪吳國運氣不好,此時鎮守永安城的是蜀漢舊將羅憲。羅憲見狀火冒三丈——“本朝傾覆,吳為唇齒,不恤我難,而邀其利,吾寧當為降虜乎!”你這盟友,不來救我們,還想趁機撈一把,反正蜀國已亡,我寧願投降魏國,也要和你們剛到底。

    後來,魏將又在蜀國故地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孫休瞅準時期派兵增援,意圖拿下蜀國,羅憲面對來犯的步協、陸抗依然面不改色,愣是拼死抵抗,沒讓吳軍進城。沒過多久,司馬昭派胡烈前來,協助羅憲一起擊退了陸抗。

    對此時的吳國來說,時機已去,出兵成不成功還是後話,如何保住自家小命才是大問題。畢竟,三國對陣變成兩方對壘,更別說孫吳的國力差了魏國老遠一截兒。正是這時,孫休也走完了自己二十餘年的人生,駕鶴西去。

    外有強敵虎視眈眈,內是國君新喪,交阯還發生叛亂,一堆亂攤子交給誰呢?歷史選定了孫皓。孫皓,孫和的兒子,孫權的孫子。本來孫休有兒子,孫皓早早被送去封地,怎麼也不可能有帝王命,偏偏這孫皓與烏程令萬彧交好,後者極為看好孫皓,還沒事就和當時的丞相濮陽興和左將軍張布說,這兩人一合計,太子和諸皇子年齡還小,內憂外患,不如就讓孫皓坐上皇位。

    孫皓畫像,圖源網路

    就這樣,永安七年(公元264年)孫皓即位。這位被選中的統治者做得如何呢?根據記載,當政早期,孫皓幹得像模像樣的——

    “皓初立,發優詔,恤士民,開倉廩,振貧乏,科出宮女以配無妻,禽獸撓於苑者皆放之。當時翕然稱為明主。”

    孫皓認真幹了幾件大事。首先是清除權臣,尋了個理由,把扶自己上位的濮陽興、張布殺了,雖是殘酷冷漠,但也實現了政由己出,改變了孫權去世后皇權旁落的政治格局。

    手握大權,順利親政後,孫皓開始整頓朝局,找人為國賣命。一方面,軍務大事得由能人負責,孫皓立馬加封陸抗,先是鎮軍大將軍,後又拜為大司馬、荊州牧,尤其是將吳國的命門“荊州”全權託付給陸抗。事實證明,陸抗在隨後與西晉的對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僅擊退了羊祜,還攻殺了叛將步闡。陸抗的兄弟陸凱也被孫皓重用,被封為鎮西大將軍,後遷左丞相。陸凱在歷史上以勸諫孫皓而聞名,說白了就是經常和孫皓對著幹,司馬昭死後,丁忠建議趁機會偷襲弋陽,孫皓也是聽了陸凱的勸,才沒有貿然跑去招惹西晉。

    東吳名將陸抗畫像,圖源網路

    搞完軍務,孫皓也沒忘記整頓一下文官隊伍,挑選有識之士充任常侍,專門讓他們發表批評言論。據考證,孫皓當政早期逐漸形成一股“清議之風”,甚至能夠比肩東漢末年的清議風尚。

    正是這段短暫而寶貴的時間裡,東吳的朝堂沒有經歷過多動盪,人心暫穩,為其政治生命的存續打了一劑微小的強心針。

    西晉初立,獲得喘息

    真要說起來,東吳也算是被上天足夠眷顧了。本來,司馬昭滅蜀的時候,就已經提前給東吳熱好了“盒飯”。只是考慮到滅吳得造戰船、開水道,再加上忌憚吳國強大的水軍,便把滅吳的計劃延後:

    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後,在巴蜀順流之勢,水陸並進,此滅虞定虢,吞韓並魏之勢也。

    照這麼看,消滅蜀國後,魏國的刀就已經架在了吳國的脖頸上,滅吳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誰也沒料到的是,蜀國剛滅,魏國還來不及磨刀,公元264年八月,司馬昭暴斃,時年55歲。拿刀之人一命嗚呼,滅吳計劃自然暫時擱淺。不到半年,公元265年,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改魏為晉,一段新的歷史即將書寫。

    對剛坐上皇位的司馬炎來說,“滅吳”並不是頂頂要緊的事,反而要花點心思鞏固皇權。司馬炎反思了一下,覺得前朝亡在宗室受控過嚴、皇權孤立無援,自己得好好重視一下血緣宗親。

    影視劇中的晉武帝司馬炎/94版《三國演義》截圖

    頭一件事就是大封群臣。叔祖父、叔父、弟弟…… 反正但凡和自己有這麼點血緣聯絡,都得封王,之後便是封賞對自己上位有功的臣子。這麼一連串動作搞完,費了不少時間。

    此外,國朝初立,司馬炎還遇上了一些麻煩事,暫時騰不出手去收拾吳國。

    其一是不斷的天災。根據史書記載,司馬炎登位後,晉朝遭遇的自然災害不在少數,水災、旱災、螟害,幾乎樣樣都來。甚至公元271至273年,西晉連續遭受三年旱災。

    其二是少數民族的侵擾。其中最讓晉國頭疼的一次,是由鮮卑發動的叛亂,史稱秦涼之變。要說也是事出有因,早年間,鄧艾招降了鮮卑族人,並把他們安置在雍州、涼州等地,和漢人混居。本身鮮卑族平時也沒多被待見,又遇到了連年天災,雍、涼、秦三州爆發饑荒,肚子吃不飽,民眾不滿是情理之中。此時,任秦州刺史的是胡烈,不恤民苦就算了,胡烈偏要採取高壓手段,武力鎮壓。公元270年,鮮卑首領禿髮樹機能發動叛亂。這場叛亂整整持續九年之久,硬生生地阻礙了司馬炎伐吳的步伐。

    反映秦涼之變的連環畫,圖源網路

    事實上,在此過程中,司馬炎不是沒想過攻打吳國,還認真地和眾人商議此事,但一到這種時候,賈充、荀勖便會阻止,認為吳國實力尚存,時機不夠成熟,不能去自討苦吃,有時還會勸司馬炎先把少數民族的問題處理妥當,再論伐吳。總之,反對聲一陣又一陣,司馬炎便是多想給吳國致命一擊,也只能想想而已,沒法有實質性的進展。

    也正是諸如此類的麻煩事兒,束住了司馬炎的手腳,為孫吳爭得了寶貴的喘息機會。只是,上天的仁慈往往只有一次,面對這樣珍貴的生機,吳國明顯沒能把握住。

    自作自受,大廈傾頹

    上天待吳國不可謂不好,可惜的是,吳國並沒有珍惜這樣的幸運。

    前期勤勉當政的孫皓,皇位剛剛坐穩,便暴露了自己的暴虐本性。

    除了誅殺濮陽興、張布外,對其他的臣子,孫皓也沒多客氣。據記載,孫皓每次設宴款待群臣,必會讓臣子們喝醉。君臣同醉同樂也就算了,孫皓還專門找了十個人做“黃門郎”,滴酒都不許他們碰,讓他們專門檢查群臣的醉酒過失。宴會一結束,這些人就來給孫皓彙報,說大臣們都有哪些不敬之處,不管是眼神不敬,還是言語不尊,都會被記錄。官員們要是有大的過失,會被立即施加嚴刑,即便是小的過失,也會被記為罪過。

    這樣的暴政,即便是飽受寵信的臣子也無法倖免。司市中郎將陳聲就一直受到孫皓信任,看到孫皓的愛妾派人到集市上搶奪財物,氣不打一出來,把犯事之人繩之以法。小妾不樂意,去給孫皓告狀,孫皓一聽,大怒,尋了其他事由,拿被燒紅的鋸子生生割掉了陳聲的頭,還把屍體扔到了四望山下。

    這麼一搞,原本忠心耿耿的官員們如履薄冰,只求保住項上人頭,還有些將領乾脆率眾歸順魏國,早早給自己尋條生路。

    暴虐之外,孫皓還窮兵黷武,幻想收拾西晉。早期,孫皓還忌憚魏國實力,處事謹慎,甚至還讓紀陟跑去獻土特產。後來,孫皓在與晉軍的幾次作戰中獲得一些小型勝利,自此逐漸放鬆,越發不把西晉放在眼裡。後來,步闡叛亂,陸抗奉命討伐,但考慮再三,沒有主動出擊,孫皓知道後大怒,派人責問陸抗,陸抗趁勢上書,勸諫孫皓儲存實力,不要因為戰事勞民傷財。孫皓置若罔聞,我行我素。公元274年,陸抗去世。

    與此同時,對手卻開始認真搞起事業。公元272年,司馬炎開始有意識地發展水軍,幾年後,馬隆擊敗鮮卑,拔除了西晉伐吳路途中最顯眼的荊棘。

    西晉滅吳形勢圖,圖源網路

    叛亂平息,軍備充足,於西晉而言,真正的伐吳良機來了。公元279年,司馬炎任命太尉賈充為大都督,任冠軍將軍楊濟為副都督,派遣王伷、王渾、王戎、胡奮、杜預等分路而出,率二十餘萬大軍攻吳,水陸並進,來勢洶洶。

    雖說三國爭鋒,歸為一統是大勢所趨。但在蜀亡後,硬生生又多堅挺了十多年的東吳,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奇蹟。可惜的是,上天縱有好生之德,卻不會無限度的庇佑,苛政當道,窮兵黷武,東吳的悲劇落幕,在民不聊生,怨聲載道之時,便已註定。

    參考文獻:

    《三國志·孫皓傳》

    《晉書·武帝紀》

    《晉書·文帝紀》

    《資治通鑑》

    王永平:孫皓時期皇權的強化及其與儒學朝臣衝突的加劇——孫吳後期政治史研究之二[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10-17.

    END

  • 8 # 鐵馬冰河wu

    東吳在蜀漢滅亡後,已處於唇亡齒寒的危險境地。吳國的一些有識之士早已看出晉國的下一個作戰企圖在與吞噬東吳,只是由於長江天險的阻隔,加上其水軍實力暫時不夠,正在整飭軍武,休養待機。因而,這些有見識的文武大臣深深預感到局勢的危險性,不斷地進諫吳主孫皓(吳大帝孫權之孫) ,提出休養生息,清明政治,增強經濟實力,同時整軍備戰的建議,請求孫皓增加長江中上游(荊州地區)的防禦力量,以阻抗並遏止晉軍順流而下直撲東吳腹心的企圖。

    史載,晉武帝(司馬炎)泰始十年、吳鳳凰三年(公元273年),吳國大司馬陸抗(陸遜之子)上書吳主孫皓曰:“西陵、建平乃國家邊陲,地處長江下游,且有兩面受敵之虞,若敵水軍順流而下,晝夜疾進,難以抽調他處兵力馳援,此乃社稷安危之大事,非比遭受區域性侵犯之小事,臣父陸遜也曾進言,稱西陵乃國之西門,雖易於防守,但也容易丟失。若守之不住,非但失去一郡,荊州也會隨之失守 ”。陸抗建議吳主,向長江中上游增派3萬精銳,使整個防禦力量增至8萬人,同時他還建議省去各種雜務,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協力防守上游地區。否則,上游守不住,則門戶洞開,晉軍便可以毫不費力地順流而下,直取江左了。

    孫皓是個荒淫殘暴的君主。他聽不進忠臣良將的勸諫,對晉即將迫在眉睫的大舉進攻之威脅,置若罔聞,既不增兵防守各處要衝,也不與民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也不加強應有戒備,而是整日沉湎於聲色狗馬中,還嗜殺如命,弄得朝臣人人自危,為晉軍的勝利進擊提供了難得機會。

    晉武帝咸寧五年(279年)十一月,經16年精心準備,司馬炎調集大軍準備滅吳。自公元263年蜀後主劉禪舉成都降魏後,蜀漢已經亡國16年。孤立無援的吳國,在昏君孫皓的把舵下,為何還能獨自堅持這麼長的時間?主要得益於長江天險這道天然屏障的阻礙,加上司馬炎篡魏建晉後忙於整肅內部,夯實權力,晉軍力量暫時不夠,正在加緊積蓄糧草 ,打造戰船,訓練水軍,還未到滅吳的最佳時機,所以東吳能苟延殘喘這麼長的時間。彼時的吳國國勢雖已衰頹,但孫權打下的老底子還在,還有一定實力,特別是有陸抗這樣的優秀將領主持軍事,使晉軍長期無隙可乘。加上晉國名將羊祜認為滅吳的最佳時機還沒到,於是採取了韜晦之策,養軍備戰 ,兩國間打打停停,關係時好時壞,遂使東吳在蜀亡後又延續了17年國祚。

    274年秋陸抗病逝後,吳國再無良將。晉軍等待已久的伐吳的時機已到。279年11月,晉軍大舉伐吳。

    晉軍滅吳之戰,總的戰略計劃是兵分6路,從東、西、南3個方向同時向東吳發起攻擊。

    派鎮軍將軍、琅琊王司馬仙率徐州軍數萬人,從下邳攻塗中(今安徽壽縣);以安東將軍王渾率揚州諸軍十餘萬眾,自壽春向江西(今安徽和縣)出橫江渡,佔據長江北岸地區;司馬炎等制定的這一兵臨吳都建業(今南京),攻取長江北岸的作戰計劃,如果能順利實現,則其第一步便可沿長江對建業構成半圓形包圍,待上游晉軍乘勝順江東下後,便可會師秣陵,攻奪建業。

    在長江中游出動3路大軍,從西、北兩面水陸俱進,依次攻取西陵、江陵、夏口(今漢口)等地,然後乘勢順流而下,直搗建業。參戰的晉軍將領皆是彼時名將:鎮南大將軍杜預、安東將軍王渾、樓船將軍王濬、龍驤將軍王戎、鎮軍將軍司馬仙、 平南將軍胡奮、廣武將軍唐彬......這樣在東西長約千里的戰線上 ,西晉集中了20餘萬大軍,水陸並進,同時出擊滅吳。

    為了統一諸軍的行動,晉武帝司馬炎又派太尉賈充出任大都督,行冠軍將軍楊濟為副大都督,總領各路兵馬。

    翌年2月1日,王戎、唐彬等將領率軍攻佔丹楊城。3月,又攻克西陵,斬殺吳西陵都督留憲和徵南將軍王璩、監軍鄭廣。5日, 王戎率軍一舉攻取夷道樂鄉城(今湖北宜都西北),擊殺吳夷道監軍陸晏、水軍都督陸景(均為陸抗子,陸遜孫)。17日,晉鎮南大將軍杜預率軍攻陷江陵,陣斃吳江陵都督伍延。同日,平南將軍胡奮率軍攻拔江安城。晉軍攻城拔寨,勢如破竹,聲勢大振,各路乘勝前進。佈防於夷道樂鄉、荊門(均在湖北)一帶的吳軍士氣渙散,紛紛棄城出降。18日,司馬炎任命王濬指揮益、梁二州的所有軍隊,下令說:“王濬、唐彬率軍出巴蜀順流東下,掃滅巴丘(今岳陽)一帶的吳國守軍後,與胡奮、王戎會師,攻取夏口、武昌。之後,順長江長驅東進,直抵吳都建業 ” 。

    王濬率師攻佔夏口、武昌後,乘樓船順流而東,所到之處一一克復。江西路王渾、周浚率軍與東吳丞相張悌的軍隊激戰於板橋,晉軍勇銳無比, 大破吳軍。吳丞相張悌及部將孫震、沈瑩均戰死,其首級被送往洛陽。 吳後主孫皓走投無路,命人將國璽和印綬送到晉琅琊王司馬仙大營中,請求其舉國投降。

    3月21日,王濬率部乘戰船抵達吳都建業石頭城下。見江面上晉軍戰船密密麻麻,旌旗蔽日,殺聲震天,吳後主孫皓驚恐萬狀,命左右用繩索將自己五花大綁 ,用馬車載著一口棺材,親自前往王濬大營投降。王濬用節杖給孫皓鬆綁,將棺材焚燒掉,然後將亡國之君孫皓等押送洛京。

    至此,魏、吳、蜀三國均被西晉掃進了歷史垃圾堆。而稱霸江東的吳國竟是三國中最後一個滅亡的國家。

    【插圖源自網路】

    剽竊必究

  • 9 # 老夫從來不吹牛

    蜀漢滅亡之後,滅蜀的兩位統帥都不得善終,兩年後司馬昭也去世,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在這十幾年裡,司馬炎又做了什麼?為何遲遲不肯伐吳?

    滅亡蜀漢的兩大功臣鍾會、鄧艾相繼而亡

    公元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兩路大軍伐蜀,11月,鄧艾偷渡陰平,率先一步進入成都,蜀漢滅亡。

    鄧艾進入成都之後,卻做了幾件令人非常忌諱的事:

    首先,他擅自以天子的名義任命蜀漢舊臣等大批官吏,並擅自拜劉禪為驃騎將軍、蜀漢太子為奉車都尉,諸王為駙馬都尉;

    另外,他還任命跟隨他伐蜀的師纂兼領益州刺史,任命牽弘等人領蜀中各郡郡守自職。

    然後,鄧艾常常以滅國之功而自誇,居功自傲,不僅在綿竹修築京觀以自誇,而且經常對蜀漢士大夫們誇耀:“諸位幸虧是遇上我,所以才有今日,如果遇上像吳漢這樣的人,你們早被殺掉了。”

    最後,鄧艾不滿足於滅一國之功,滅掉蜀漢之後,還一心籌劃滅吳之策,並向司馬昭諫言,趁勢伐吳。

    正因為有了這些舉動,本來與他不合的鐘會便趁機向司馬昭誣告其謀反。

    於是朝廷下詔書逮捕鄧艾父子,準備將他們押到洛陽之後再嚴加審理。

    誰知道,鄧艾還在半路上,抵達成都的鐘會已經開始謀反,雖然很快被早有準備的司馬昭平叛,但是鄧艾父子也被之前參與誣告他的監軍衛瓘所殺。

    如果說只有鄧艾、鄧忠父子被殺,還可以說是被鍾會汙衊所殺,而鄧艾遠在洛陽並沒有參與伐蜀的兒子也被殺害,說明司馬昭本人對鄧艾的行徑也是非常不滿的。

    艾父子既囚,鍾會至成都,先送艾,然後作亂。會已死,艾本營將士追出艾檻車,迎還。瓘遣田續等討艾,遇於綿竹西,斬之。子忠與艾俱死,餘子在洛陽者悉誅,徙艾妻子及孫於西域。——《三國志》

    而鄧艾、鍾會可以說是司馬昭的心腹中的心腹,一個是被司馬懿一手提拔起來的人才,一個是屢屢為司馬昭獻計獻策,被譽為張良一般的人物。

    也正是因為如此信任,司馬昭才放心讓這二人率軍伐蜀,可是結局卻讓司馬昭的心拔涼拔涼的。

    不說鍾會準備據蜀自立,就說鄧艾的行為,雖然沒有謀反,可是如此居功自傲,你是準備做什麼?

    要知道現在皇位上坐的還是曹氏天子,而司馬昭還是權臣,難不成我這個權臣都還沒上位,你就已經想做下一個權臣了?

    蜀漢的滅亡,雖然給司馬昭帶來了極大的功勳,鞏固了他的地位,但是卻讓他也下定決心,短時間不能繼續伐吳了!

    對司馬昭來說,有滅蜀之功已經能穩定自己的地位,哪怕有滅吳之功也進無可進,因為有當街弒君的汙點在前,司馬昭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繼續刺激那些對他不滿的文武大臣,不敢篡位。

    所以,他決定,將滅吳之功留給自己的兒子。

    司馬炎代魏

    公元265年,司馬昭中風猝死,司馬炎繼承了相國之位和晉王爵位。

    266年2月8日,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登基為帝,建立西晉。

    在司馬炎繼位初期,因為地方世族影響力巨大,司馬氏本身就是世族權臣,為了防止西晉再出另一個權臣,於是司馬炎將主要精力放在內部整頓之上。

    為免其他世族、權臣效法自己的祖上,司馬炎從即位開始,便改革分封制度到,一直致力於大肆分封宗室諸王,同時封王者達到27人。

    這些分封的諸王開始大部分都留在洛陽,一直到277年,司馬炎擔心出現繼承人之爭,於是再次制定分封食邑制度,並改封了很多諸侯王,這才迫使這些諸侯王前往封地就國。

    也直到這個時候,司馬炎才算是徹底穩固了自己的地位,無內患之憂,這才開始著手伐吳之事。

    當然,在此之前,天無二日,晉 、吳並不是相安無事,而是一直戰事不停,不過要麼是小規模戰事,要麼是東吳主動進攻,西晉一直處於防守的狀態,想用自己龐大的體量拖垮東吳。

    事實證明,西晉對待東吳的策略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從269年開始,司馬炎派羊祜坐鎮荊州,晉軍採取了“以善取勝”的策略,向吳軍大施恩惠。

    祜率營兵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漢之心。與吳人開布大信,降者欲去皆聽之。——《晉書·羊祜傳》

    東吳雖處劣勢,卻可固守一方

    自從關羽失荊州之後,荊州大部分都被東吳佔據,又手握揚州、交州,東吳的實力遠遠不是隻有一州之地的蜀漢可比。

    而且,東吳有長江天險為屏,內部還有一代名將陸抗為帥,雖然晉朝佔據大勢,可是想要一舉滅吳並不是那麼容易的,更何況在西晉內部也有不少的反對聲音,比如西晉開國功臣賈充,就曾一度反對伐吳,認為時機不成熟。

    直到公元274年,東吳最後的名將陸抗也已經去世,東吳再無名將,加上這些年來,東吳末帝孫皓沉溺酒色,昏庸暴虐,使得國力大大下降,不時有東吳官員、將士投降西晉。

    賈充謂皓曰:“聞君在南方鑿人目,剝人面皮,此何等刑也?”皓曰:“人臣有弒其君及奸回不忠者,則加此刑耳。”充默然甚愧,而皓顏色無怍。——《資治通鑑》

    公元279年冬,司馬炎終究是下定決心,派遣六路大軍伐吳,終於將三國最後的東吳滅亡,三分歸晉,再次統一。

    從司馬昭滅蜀漢之後,其實東吳與西晉的體量已經不是一個級別,被滅亡只是時間問題。雖然東吳也有名將,有長江天險,但是這些都不是西晉遲遲不能吞併東吳的主要原因。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西晉內部,從西晉代魏,到晉武帝司馬炎穩定新朝,消除內憂,都是需要時間的,這才給了東吳喘息之機。

  • 10 # 自強不息旭日P7

    因為司馬家族自己內部也需要對集團內部的利益再分配,需要時間平衡,而剛好東吳才俊眾多,經歷了17年的時間,強弱就有分野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迪麗熱巴和趙麗穎為什麼是娛樂圈一股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