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eit
-
2 # 零基礎讀道德經劉俊傑
所以有先見之明的人,懂得道的精華所在能夠看清並抓住事物的本質、也是為人為人處世敦厚朴實返璞歸真大智若愚的開始。
-
3 # 應用國學復興文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前識,是指念頭升起之前的那個東西,促動念頭升起的那個東西。那個東西是修行人證道的資糧,也是凡人變得愚鈍的罪魁。
那個東西修行人知道是個什麼東西。死在文字上的人所不知。
-
4 # 魏永臣550
這是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的句子,整章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從道、德、仁、義、禮五者的層級關係看,道是人類最高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東西,而禮則是最次要最外在最外皮的東西,因此,道可以大力倡導發揚,而禮則應當限制,不值得提。但,周朝和孔子是倡導禮制的,尤其孔子一再強調克己復禮。由此可知,孔子禮教文化教育是重次要、重外在外皮的文化教育,這就是逐漸墜墮落後的原因。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就指出了禮或禮教是人類社會最靠不住,最不可依賴的文化教育,是引發社會動亂的根源。“亂之首”,就是言亂沒有超過禮的。因此,禮和禮教是沒有任何忠信可言的。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什麼是前識?就是前人的認識和經驗或意識,也可以理解為人們已經探明掌握了的熟知的習以為常的東西或技術,這些就是老子所稱的“常道”。“前識”與“後識”或“未來識”相對,“後識”或“未來識”就是現在還在探索之中尚未明朗明確的東西,這些東西對人類最有價值,最有希望,最值得關注;未來出現的或新發現的以前人們未知的東西就是“非常道”,其希望就是它能產生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從而拉動社會前進提升。因此,“非常道”就是最值得宣傳宣揚發揚光大的“可道”,這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非常道”最有用,最有價值,因此人類應當追求追求追遂探索後識或未來識,不應該追“前識(常道或紅塵。)”,因追前識無用,不能給人類帶來新的希望,這就是追前識愚蠢的原因。“愚之始”,就是言追前識的積累越來越多,形成的愚蠢也會越來越愚,而形成十分頑固難以撼動的“愚蠢山”。孔子春秋,司馬遷史記以及二十四史儒學史筆都是追前識的,所以他們就已經形成了“愚蠢山”。“道之華”就是言對道外表的粉飾裝飾,也即道的外在形色,不具備道的內在本質。
再說上半部分。老子為什麼不說“上道”的問題,而直接說“上德”;一是因為“道”所表達的是自然事物內在的屬性,決定自然事物內在的東西是決定製約不同自然事物的不存在高低上下之分;二是說這裡所說的“上德”就是道。什麼是“上德”?就是最好的德。最好的德而又為什麼“不德”呢?就像今天人們說的基礎科學或前沿科學,像牛頓定律,萬有引力定律和愛因斯坦這樣的物理定律法則就是大道,就是上德,這些科學基礎理論是不產生具體的生產技術的,具體的生產技術就是“德”,這就是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才孕育產生許多的具體技術。“有德”就是有技術產生,尤其有新技術產生。“下德”形容的就是落後的,低下的生產技術,“下德不失德”是言技術落後以後就更加看重現有的和舊有的古老技術,“不失德”就是不捨得丟失淘汰任何技術,就是不注重開發新技術;因此會造成人類生產技術的枯竭滯後,這就是“是以無德”。“上德無為無以為”,一指出了有重大作用的“上德”的來源,也即上德是由人們的長期的無為探索逐漸摸索驗證出來的;二是言“上德”沒有任何的人類主觀因素,“無以”就是不根據不依靠個人主觀想法的,完全是依據客觀自然存在為依據。“下德為之有以為”,就是言落後的生產技術及生產管理全靠人的主觀思想去指導組織生產。“上仁為之而無以為”,這裡必須指明儒學文化觀點對於“仁”和德,往往是把仁擺在德前,而本章則是將仁擺在德之後,什麼道理?就是告訴讀者“仁”是由德產生的,也即是由生產技術的進步發展才給人類帶來真正的恩惠仁慈。“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就是言真正的大仁上仁是由人類技術進步的客觀現實產生的,而不是人的主觀想像的仁或好心善心造成的。“上義為之而有以後”就是言最好的行善義舉救人(上義)的作為都是人們的主觀主動作為,而不能像上德和德透過科學技術的運作進展,既使沒有主觀的影響,也照樣給人類帶來好處。因此,“上義”並不是真正的上仁或仁。“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就是言為禮施行禮教沒有任何的效果相應,即使是最好的禮(上禮);所帶來的只是粗野不文明和頑固不化。“攘臂而仍之”就是粗野頑固;“攘臂”就是粗暴粗野,“仍之”就是固執。
-
5 # 南方閒雲乀
前識,指前人的認知水平,前人的知識也可能是錯的,如果當成真理便形成愚蠢的錯誤導航將後人導向錯誤的方向也易固步自封無法創新發展進步
-
6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前識,事來之前逆料之識,
這個往往依據以前的經驗或者
僅僅只是猜想,
往往只是事情的表面,
而不能認識事情的本質(道),
以之為行事之則,
可能誤事,
不足以為聰明者。
前識,當前境界之識,
基於耳目,
看到的是當下現象,
卻沒有注意到無相的實相(道),
皆由分別識而成,
是開悟的障礙。
前識,前言往識,
有聖人之識聖人之言,
然時易時移,
難以應對當下現實境況,
不足以成為普遍規律,
當然不能照抄照搬,
不然的話,愚至極也,
盡信書(原指尚書,此借用之)不如無書。
凡此種種,皆說道之體認,
須自己實證方為真知,
餘者皆其華,
或不實,
或少實也,
不足以與言道,
更非學道悟道者之所欣。
(絕聖棄智?)
-
7 # 山澗一清泉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也就是“德經”的開篇第一章,前三十七章教我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講世界萬物如何起源,講“道”是什麼。
第三十八章開始講“德”,告訴我們該如何尊道貴德。德是什麼呢?是道在萬物上的體現。道經是針對萬物的,講的是萬物執行的規律,人只是萬物之一!而德經則是把人的因素突出出來,講的是人應該如何遵循大道規律去做人做事,換句話說“人遵循自然法則去做人做事”是為有“德”,反之為“無德”!所以說“道為體,而德為用”!
簡單分析了這句話的背景後,我們再來理解“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也”這句話。什麼是前識呢?
一種解釋為前人的總結的智慧,這是從整部書的邏輯關係得出的。比如孔子推崇的“周禮”這個前識,老子就講:其人已死,其言也腐!為什麼呢?世事在變,焉有一層不變天下皆準之法呢?這些前人總結的智慧只不過是道的表象,如果我們可以“先知”,不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治理國家,如若靠這些“前識”來治國安邦,天下豈不混亂。愚蠢就是這麼開始,一味循古,教條主義,這是早期孔子的思想(當然孔子五十以後學易,思想有變化,這裡不討論)!
另一種解釋指“仁義禮”,這是從文中的邏輯關係得出的(大家可以參考原文,見下)。在老子的觀點裡,道是根本,天地萬物皆應該遵循自然法則來執行,這是最好的方法。
△退一步人類不明大道,故而只能效法天地來做人做事,這就是失道而後德。
△再退一步連天地法則都不效法,那麼就只能用“仁”了,所謂仁就是人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智慧,其本質就是從自己的角度推己及人去仁愛他人,有能力就多幫一點。那麼在仁的理念,你覺得這樣做好他卻覺得那樣做更能仁愛幫助他人,總之理論都對但都無法說服對方,比如“儒家與墨家”之爭就是這樣:儒家說要有差別的仁愛,可墨家卻說要完全平等的兼愛。
△在仁的社會里爭來爭去沒有結果,沒辦法只能劃定一條“紅線”那就是“義”,於是儒家來到了孟子時代,也就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義的本質就是不管大家怎麼搞、怎麼爭,義這個紅線不能破。比如,君王不管怎麼折騰得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不管怎麼鬧不能殺人放火。
△如果人連心中的這條“道義”紅線都不遵守了,那隻能制定“禮”來強行規範大家的行為,這個“禮”等同於現代社會的“法”。
老子說:夫禮,忠信之薄而亂之始。為什麼呢?因為在仁的社會里大家從心裡是認可的,只是在言語爭論,所謂“忠者從心”;而在義的社會里大家不僅心裡不認可,言語上也互相攻伐,所謂“信者從言”;所謂忠信之薄就是忠信皆無,於是人心混亂,只能用禮制來強行規範,比如孝敬父母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可是儒家卻把他提的高高的,你越是提倡越是說明社會缺乏。如果禮制也挽救不了就只能打架了於是兵家上場。
2000多年來,中國社會就是這樣,王朝初始仁德佈施天下,王朝末期以戰爭復歸一統,在德~仁~義~禮~兵這條線上往返,但就是無法復歸老子尊崇的大道,其本質皆在人性崇私而忘公!
道德經一書貌似玄之又玄,可教導我們治理社會的無非第最後第八十一章總結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理論上人們若皆遵循這個法則,自然復歸大道。只是人們常常慾望過頭,崇私而廢公,把握不好“度”,難以在激發慾望去追求幸福的同時做到兼顧公平。世人皆喜:損不足以奉有餘,卻難做到:損有餘以補不足!於是萬物失去平衡,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週而復始!
西方不懂其理,衰落已是必然;東方雖明其理,然總週而復始!老子一聲嘆息,騎牛西行,不知所蹤!
《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rǎng)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
8 # 認樸明心
前識者(有點先見之明的人)
道之華也(因為喜歡禮儀之道的繁雜侈華)
愚之始(也開始變得愚蠢了)
-
9 # 田奴一1
韓非子曰:先理動,之謂前識。前識者,無緣而妄意度,何以論之?
詹何坐,弟子侍,有牛鳴於門外,弟子曰:是黑牛也,而白在其題。
詹何曰:然,是黑牛也,而白在其角。
使人視之,果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
以詹之術嬰眾人之心,華焉殆矣。故曰:道之華也。
嘗試釋詹之察,而使五尺之愚童子視之,亦知其黑牛而以布裹其角也。
故以詹子之察,苦心傷神,而與五尺之愚童子同功,是以曰:愚之道也。
-
10 # 逍遙谷逍遙
老子在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中講了:上德不久去,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而不居其薄,處其實,而不居華,故去彼取此。
解釋一下:
古之得道聖君,抱道守德,其德末樸散,其德無上,故為上德。
上德之聖君以無為為宗,不以德教化子民,尊循自然,自作自息,其德不可見,而合於道,故:不德。
下德者,其德己撲散為五,仁德,義德,禮德,智德,信德。
德的完整性以喪失,惟恐失其德,行有為教化,子民可見其德,可見其功,故曰:不失德。
上仁者,行仁恩之君,其仁為上,上仁是先天本性之善,是自然流露,上仁之君有為,但並不有意表現的仁恩。
上義者,行後天意識之君,為義以斷割也。
上義之君有為,並有意表現他的義,動作以為己,殺人以為威。
上禮者,其禮無上,為禮制度,序威儀,行有為之治,而得不到響應時,就捋袖伸臂,強人就範。
因此說:道衰而德化生,德衰而後仁愛見,仁衰而後忠義明,義衰而後施禮聘,行玉帛,行禮治,是廢本治末,忠信日以衰薄,是禍亂之開始。
所謂有先見之明的智者,此種人失道的樸實,得道之虛華,是愚昧的開始。
因此,大丈夫應立身淳厚,而不居淺薄,存心撲實,而不居於虔華。
捨棄後者的淺薄虛華,取其前者的淳厚撲實。
-
11 # 待曉兒
如果想要理解這句話的涵義,需要知曉三方面的內容:
一是要知道這句話所出自的原文都是什麼,不能斷章取義二是要知道《道德經》裡,關於這一章所表露的思想還有哪些章節有所涉及,以及道家“無為”治國的真正含義。三是道家對於國家治理的真正態度第一、語句出處及含義梳理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八章,原文如下: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前識”到底指的是什麼?東漢王弼的解釋比較合理:
前識者,前人而識也,即下德之倫也。“前識”,就是能以智慧來預知別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其實就是一種對未來事件走向的推理。而這一行為,被老子放在了“道之華”的地位,認為並不值得提倡,“華”與“實”是對立的,古人一般更看重質樸的“實”而不是虛幻的“華”。
可以看到,這句話的前面有一個論證,老子認為,“前識”這種智慧是不應該出現的,是真正“愚昧”的開始。其實老子用這句話反對的是儒家以“禮義”治國的策略,並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在前半部分,老子有一個概念的設定和治亂的論證。他認為,真正的德是不求而得,即不宣揚,但存在,這就是“上德”。而與之對應的“下德”就是透過宣揚,設立了一個標準,符合標準的才能成為“德”,但實際上這是“無德”的表現。同樣的邏輯也可以用在“義”、“禮”之上。
這是在論證,當“德”不是一種品質,而是必須透過具體的要求來獲取的時候,就說明這個社會已經出現了混亂。有“德”就必然有“無德”,所以才要設定“德”的標準;有“遵循禮義”就必然有“違反禮義”,所以才要倡導“禮義。”
這就是《道德經》第二章所講的: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劉德華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講過一件事,他感覺時代變了,因為之前拍戲,10點開始,9點化妝,大家都會遵循這種規定。但是如今他9點去化妝的時候,人們會詫異他的“準時”,所以就說他很敬業。
劉德華聽了這個評價,感覺很不舒服。什麼時候“準時”都可以算是敬業了?那肯定是因為大家都開始不準時了。
老子的這段話就是論證這個觀點的,提倡“禮義”,是因為社會失去了“禮義”,而“前識”就是一種墮落的開始。需要去提前考慮事件的不同走向,說明在此之前的行為出現了問題,有可能導致惡性結果。
第二、道家的“無為”是有條件的
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其產生都是以結束亂世為目的,這一點無論是儒、墨、道、法等等都不例外,所以《道德經》當中有很多都是直接提及治國理念的,就像第三十八章這一條,就是明確反對“禮義”,而倡導無為。
在道家的思想裡,“無為”是一種狀態,但並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保持著正確的道路,形成一種本能的發展。
就像這一章中所記述的內容,它並不反對道德、禮義這種正面的事物,而是反對刻意追求道德、禮義的行為,這一點是不可混淆的。
在《道德經》第十八章裡,更是直接提出:
六親不合有慈孝,國家混亂有忠臣。透過二元對立的思想,他認為慈孝、忠貞等等品質應該是一種常態,順應這種美好的品德而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無為。而如果社會上大力提倡這些固有的品質,一定是因為出現了不符合這些品質的事端,所以慈孝被提倡是因為六親不和,而忠臣的彰顯是因為國家的混亂。
施行仁義,就意味著必須要依靠刑罰來治理,本身就是道德敗壞的體現,這不是道家所提倡的“無為”。
第三、道家的治國邏輯
綜合來看,諸子百家之中,儒家的治國理念講求“智民”,因為禮義等規則的推行需要民眾的理解,而道家學說講求“愚民”,認為智慧的出現是禍亂的根源。
所以,在《道德經》第五十六章裡,明確提出: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也。認為智慧會讓“偽善”出現,這會給國家的治理增加難度。它們企圖恢復到“小國寡民”的狀態中去,以此來保證民風的淳樸。
從這一點來看,道家和儒家又是相通的。儒家希望透過它們建立的新道德來進行國家的管理,而道家並不否認道德的作用,只是反對儒家的方法,它更傾向於讓民眾迴歸到天然的淳樸之中,所以就有了“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的說法,認為儒家的做法是“本末倒置”,正確的思路應該是迴歸到“人性之本”,而不是對人性進行約束。
但實踐證明,兩種以“道德”治國的思想,道家過於理想化,儒家的實用性更強一些。
-
12 # 明貞
不知知病,知不知尚。老子生活的年代是人類大轉折的年代,老子敏銳覺察到人類社會將進入後天道德時代,淪於迷惑和罪惡自私慾望而墮落。他是個貫通先天道德的人物,見人類耽於偽妄和自私慾望而無能為力,所以留下五千言棄世而去。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理是沒錯但大勢所驅不以人意志為轉移。三千年的迷惑和無知終於走到了盡頭,如老子在天有靈也會感動於人類邁過了偽妄的坎,正復歸初衷本心,人類的大時代來臨了。
-
13 # 微洪範
這句在通行本的第二部-德經的首章(整篇的第三十八章)。在馬王堆版本的通篇的第一章。可見其在道德經中的份量之重了。然這句話的重點無疑是對-“前識者”的理解。
筆者曾經看過13個不同版本的道德經,其中大部分超過百分九十以上都是將前識相者解作:有先見之明者。同時其中又有兩個在解為“有先見之明”之外還引據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韓非子的名著《解老》的解法,是指沒有根據的所謂的先見之明者。這個解釋顯然比光解釋作“有先見之明者”更合理些。
本人在綜合各版本的解釋並揉合自己的以為,認為“前識者”可解釋為:只對事物的表面認識者。為什麼這些解呢?因為今人對“先見之明”是指預先認知了事情的本質,因而能掌握事物的發展趨勢者。
而事物的本質無疑是無不體現了道的功能,不可能是“道之華”的。而道之華往往就是事物的表象。只能認識到事物的表象,而卻不能認識到事物的根本,甚至還自以為是,那個無疑就是愚蠢的開始了。
又可以另一個側面證明,形容有種經濟現象,有一個為人所熟知的詞語叫:前店後廠模式。這個“前”是表面展示的功能之義,“後廠”是指裡面生產商品的地方。因此“前識者”之前也是應為表象表面的涵義。
通篇道德經的一大核心也是:奉勸廣眾(尤其是君主權臣),認知天地萬物,都應該認知其本質,因為在老子看來,宇宙萬事萬物的本質都是受“道”的功能所支配的,認知本質順道而行,是整本道德經的核心,借天道,說人道是老子的真正意思。
-
14 # 毛彥民
完美的德,不是因德而德,所以有德。虛偽的德,是因德而德,所以無德。完美的德,遵從於道,所以心想事成。虛偽的德,以行為為標準,偽裝作秀,背離大道,必定會無所作為。以仁的行為為標準,用仁的形象作秀,脫離道行事而不求回報。以義的行為為標準,用義的形象作秀,脫離道行事而要求回報。以禮的行為為標準,用禮的形象作秀,脫離道而行事。當他們得不到迴應的時候,就生氣,抱怨、發牢騷,摔東西。所以,失去了道,德也就不存在了。德不存在了,就會行假仁。仁是假的,就會行假義。義是假的,就會講虛禮。虛禮,是沒有靈魂的行為外殼,是禍亂天下的首要因素。德、仁、義、禮這些東西,只有發乎於慈愛之心的誠意,才是有價值的。當它們失去了慈愛的誠意,便會成為營私舞弊的作秀工具,猶如沒有靈魂的行屍走肉,是愚蠢的開始。所以大丈夫以道為本,用慈愛天下的誠意去行德仁義禮之事,不屑於沒有誠意的作秀表演。追求內在的完美,而不屑於外表的華麗。
-
15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對於這段話,我的解釋與其們學者有點出入,僅供路過的朋友參考,若有冒犯,先行謝罪,請多諒解,不喜勿噴!
我認為“前識”並不是一般經典上註解的提前預知、未卜先知等含義,三十八章整個順下來看的話,“前識”的“識”是個通假字,不念(shí),而是應該發(zhì)音,通“誌”這個字,是記錄,或做標記的意思,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一下。
前識,就是指前面的認知。“前識”,具體的講,是指前面的那一大段陳述,即: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關於這一段,我們可以用《莊子·內篇·大宗師》裡的一小段內容燒下腦,《大宗師》裡提到“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這是說在魚兒生活的水域非常安全的時候,魚兒根本不知道“水”這麼個玩藝兒,後來出問題了,“泉涸”,就是水乾了,魚兒沒有了水,感到痛苦了,這時候才意識到原來有種它們不可或缺的東西叫做“水”,但這時候已經晚了,只剩下抱在一起苟延殘喘了。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看“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就容易理解了,“前識”的識,就是對前面的“道”啊,“德”呀,還有什麼“仁”、“義”等一堆藝所做的標誌,這些標誌之所以會出現,和上面魚兒失去水之時的情景一模一樣。
失去之後才知道珍惜以前大家都有“道”,就象魚兒有水一樣,所以根本不知道還有一個叫“道”的東西,當然就沒必要去“識”它,給它做標記,後來失去了“道”,後悔了,我們當然比魚兒要聰明一些,相信還能再把它找回來,所以起個名字作記號,把它叫做“道”。
事情不斷的惡化,人們在不斷的退步,標記越來越多,從“德”退到“仁”,再退,一直退到“禮”,事情的經過就是這個樣子。
這樣我們就能理解,為什麼要講“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道也。”前面做的那些標記,只不過是“道之華”,這個“華”,指的就是對“道”的追憶,只是一些模糊的外表而已,但失去“道”的同時,也正是“愚”的開始,所以叫“愚之始”。
總結總之,人類的物質發展與精神境界是相反而行的,物質一直在前進,但精神一直在失守,老子在三十八章要告訴我們的,就是這樣一個情況,當然,這只是一家之言,解理的不一定對,有不同意見的朋友,還請多多指正!合什!
回覆列表
這是真理,妙不可言。“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如果有人標榜知道“天之所惡之故”,那他一定是騙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裡的“常”是指大機率,能佔有大機率就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