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喜陽羊
-
2 # 小宇宙心理健康009
相信自己,相信專業。每個人面對這種情況,都會有反應,不僅僅是你。因為我們的生命可能遇到了潛在的威脅,是人都會有擔心或壓抑的感覺,只是這種感覺會因人而異。
面對這種應急反應,首先感恩身體的智慧,讓我們有了保護生命安全的警覺。
另外呢,就是做好自我和家人的防護,每個人宅在家裡,都是在奮鬥,包括此刻的我一樣,還有千千萬萬的你和我都這樣。
第三呢,人類自古以來,就練就了面對危機的積極應對智慧,可以從深呼吸,練習八段錦,做做艾灸,練練書法,和朋友影片下,每天呢堅持寫三件好事,相互鼓勵加油,看看電視劇,看看書等。總之,有很多很多的智慧,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己的免疫力,一起加油。
-
3 # 開心醫生六哥
疫情當前,大眾都在焦慮狀態,如果一般的焦慮,擔心是正常的,畢竟遇到疫情,人的安全需要受到了衝擊,做出焦慮反應是人的本能,即躲避危險,珍惜生命。
如何走出恐病焦慮情緒那?
建議你:
1、首先,接納自己的恐懼擔心情緒的存在;然後靜下來問問自己,到底擔心什麼?恐懼什麼?病離你多遠,也就是患病的機率是多少?就算那些感染了疾病的人,絕大多數都能夠經過治療恢復正常,全國因疫情死亡率很低,清楚的瞭解了這些你就會感到原來自己是被無名的恐慌情緒裹挾了,事實並不值得你把每天的時間都耗在恐病中;
2、在你周圍尋找使你安全的支撐:如:隔離在家,降低風險;大家都有了防控意識,增加了安全性;各級政府全力以赴投入防控疫情中,應對有力;醫務人員積極投入疾病救治,科技人員積極投入疾病防控研究等等,這些都是正能量的資訊,給你安全感和足夠的信心;
3、放下手機,不去過分涉獵有關疫情負面的訊息,人焦慮擔心時往往會更多的關注負面訊息,請你從中脫身出來;
4、保持如常的生活規律,讓自己有事可做,哪怕是在家,根據你自身及家庭情況做到也有事可做,而不無所事事;
5、每天做2次呼吸放鬆,調整一下緊張的身體及心理;每天給自己個擁抱,關懷自己內心的不安情緒,告訴自己堅持,加油,我能和大家一樣攜手走出恐懼,走向希望的春天。
加油!你一定能行!
-
4 # 賢惠151688966
現在那個社群都在嚴防死守。這是疫情,誰也不敢掉以輕心!小區若出現一個?那麼多的人辛苦工作就會前功盡棄。這些工作人員比我們要辛苦!比我們還緊張!壓抑!大家都要體諒一下,做好自己的防護,關鍵時刻不給政府找麻煩就是好國民。
-
5 # luhuiqiong
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內心深處焦慮的原因。或許是因為買不到防護效果好的口罩?或許是因為家人咳嗽、發熱的症狀?或許是不能按期上班、上學、外出的急躁?或許是害怕病毒下一秒就將生存希望淹沒,絕望的窒息感?或許。。。
反思一下,我現在能做些什麼呢?
無非是做好一切防範措施,儘量少出門,不聚集,出門佩戴口罩,回家之後全身消毒,勤洗手,多開窗通風。相信官方媒體的資訊,不要輕信謠言,相信國家和政府,積極響應。
當然,在家也不能除了吃就是睡,每天的移動路線就是兩點一線:床上和桌上。也要抓緊時間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這樣病毒才不會找上你。
若是自己或家人出現了新冠肺炎的症狀,在家好好觀察幾天,若情況加重,及時就診。退一萬步講,就算自己不幸被感染,家人也會是你堅實的後盾!
-
6 # 中華遼參守護大使
壓抑的心情是正常反應,但不能過度壓抑。1.首先要按照正確的防疫方法做好防疫。2.合理的安排自己飲食和作息。3.合理在家裡做些鍛鍊。4.找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去專心完成。5.和親人或好朋友多溝通。6.多關注新聞和外界資訊。7.關注正能量的事蹟。8.生與死,是正常的自然規律,我們要正確面對,鼓勵自己,相信國家,相信那些奮戰在一線的可愛的人,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沒有銷煙的戰役。
-
7 # 瑪麗BaBy
這個時候你就更應該放鬆心情,好好的響應號召呆在家裡足不出戶,和大家等待春暖花開。如果壓力太大,儘量就先別關心疫情了,找點自己喜歡做的事做做,別讓自己閒著,找點自己喜歡聽的音樂聽聽,愛看的節目看看,也可以在家做做運動,總之儘量不要讓自己閒著。最後願疫情早日結束,國泰民安,我們大家都能早日回到自己熱愛的生活當中去。
-
8 # 靜謐落花
你不必過分壓抑,調整心態!相信國家,相信政府,做好自我防護,鍛鍊身體,提高免疫力。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轉換角度想事情,你就會柳岸花明瞭!開心快樂每一天!祝福你,一切都會過去的!面對疫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家裡靜待,不傳謠,不製造恐慌,及時關注官方訊息,不要過分擔憂,春天來了,病毒自然無處遁形!
-
9 # lyz48317170
呆在家裡,做你最想做的是事情,或者做你以前沒有去做的事情,看書 聽歌 追劇 養花 烹飪,總之去做讓你充實不去亂想的事情。
回覆列表
一、有較大壓力,擔心自己被感染,心情可以理解。
二、既已發生,焦慮無用,直面現實吧。
三、平復心情,沉著冷靜應對。
1、自我排查。本人及家人近期是否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是否有疑似症狀?如果有,自覺報告。如果無,恭喜自己,無須擔心。
2、自我隔離。居家隔離,請遵守有關規定,做好防護。
3、積極診治。如果不幸染病,積極配合治療吧,一般都能治癒,不必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