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初中數學李老師LL
-
2 # 候佳年
你喜歡的那個人是閃閃發光優秀的存在對吧?
那麼如果有一天他知道有你這樣一個粉絲,你覺得他知道的是一個庸常的你自豪,還是知道你也是一個優秀的人更自豪呢?
偶像和粉絲是相輔相成的關係。你以他優秀自豪,為什麼不做一個優秀的粉絲讓他也驕傲呢?
世界上確實有很多方法可以變得優秀,但是學習是最輕鬆的一種。
好好學習,也做一個閃閃發光的人。
-
3 # 毛八發
其實有些明星也很勵志,所以追星也要了解他們身上令人喜歡或崇拜的優點,給“明星”做出正確的評價,不要盲目崇拜。要用一些“明星”的優點和刻苦、好學、勤奮上進的優秀品質和成功經驗來鼓勵自己學習,樹立正確的偶像觀和人生觀。
-
4 # WS賣火柴的老男孩
這是不對的,這是因噎廢食。
可能有你本身自制力弱的原因,但另一方面,我認為你的愛豆沒有起好榜樣作用。
優秀的愛豆,他是和粉絲一起成長的。
他會以自身言語,行動引導自己的粉絲熱愛工作,熱愛生活,心中向善,成為更好的自己,而不是為了一己之私,讓粉絲變得盲目,偏激,愚昧。
確實,在我們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人心難免變得浮躁,抖音短影片的崛起正是例證。
各種網際網路技術的突破和網路平臺的崛起,生產了一批又一批的“網紅“,尤其是其中的小鮮肉群體。
這些以流量為王的流量“明星“,很多時候為了商業利益的最大化,例如接到更多的廣告代言,他們瘋狂追求自己的流量,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因為愛豆的行為在粉絲眼中簡直就是金科玉律,那麼粉絲的一系列瘋狂操作也就是意料之內的。
愛豆更重視撈金,而不是專精與自己的業務領域,粉絲於他們只不過就是可利用的一顆顆棋子,他又怎麼會在乎粉絲健康成長與否呢!
追星,本質就是一種情緒的投射,情感的寄託。
所追的星,如果讓你逐漸失控,如
不想學習,不想工作,好高騖遠,那麼你就要轉為路人了。
成為更好的自己才是我們一生的課程,如果偏離了,要堅決糾偏!
以上。
-
5 # 船長不想開船了
虛假的追星十級玩家,不請自來。
我覺得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首先,是過度依賴追星沒有時間去學習還是從心底裡就不想學習?
前者的話因為每天在追星上花費太多時間並且已經沉溺的情況,我的建議是迴歸現實生活。不必每分每刻關注自己的偶像的一切動態,儘量使自己從虛擬的網路世界中脫離出來,多出門看看,堅持一段時間,讓追星的熱情冷卻一下。
後者從心底不想學習,我的建議是先端正自己的態度,因為過度追星的而不想學習的想法是不成熟的。追星的意義在於你從偶像身上能找到你的自我想法的投射,你喜歡的一定是他身上閃光的地方,偶像存在的意義也是因為能給喜歡他的人帶來正能量。我們不能因為追星而不想學習,我們應該因為追星更願意學習。掌握優秀的寫作能力可以為偶像產出優質安利文案,掌握高超的ps技術和剪輯能力可以給偶像產出美圖好頻等。我是一個追星愛好者,在追星的過程中,我找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願意去學習剪輯,願意去學習一門語言。我不能說我是正確的追星代表,我認為追星給我們的力量是正面的。
總的來說,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要找到一個追星和學習的平衡點甚至是因果關係,追星和學習是並不矛盾的在我看來,好的追星方式可以使人多學習到許多額外的技能甚至因為追星會變成一個優秀的人。其次在於你的自制力的問題,要意識到追星永遠只是生活的調味劑,有了追星會更快樂,你的生活、工作、學習這一切現實的問題才是應該受到最多關注的。
最後,希望你能夠平衡這兩者的關係,讓自己成為因追星而變得更優秀的人。
-
6 # 春光園丁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明星成了年輕人追捧的偶像,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針對你提出的問題,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解決問題。
1.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每個人的審美觀點不同,喜歡的明星也就不同,可以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歡的明星,這是無可非議的。因為這些明星確實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同的樂趣,透過看影視劇,透過看小品等文藝節目,歌星、影星等星光燦爛,俊男靚女更成為年輕人追求的偶像。
對於你來說,喜歡明星是可以的,但是不能達到痴迷的狀態,不能因為追求明星耽誤自己地學習,你應該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培養自己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長大以後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圓了父母的大學夢,你也取得了學習上的成功。
作為一名學生,現在正是你求學的階段,一定不要因為追星影響你的學習,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如果走錯了這條路,等你長大了,後悔都來不及了,可以說抱憾終生。
希望你從現在做起,調節好自己的心情,放棄追星這件事情,把心思用到學習上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透過你的努力學習,實現你的人生夢想,成為父母的驕傲。
在此祝願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鵬程萬里,學業有成。
回覆列表
你跟孩子說,喜歡他嗎?想不想見他?知道怎麼樣就能見到他了嗎?見到他你要怎麼介紹自己呢?想不想讓他對你印象深刻?那你需要足夠優秀,你現在是足夠優秀了嗎?如果沒有那需要怎樣做呢?個人覺得藉此機會激勵孩子學習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