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綜改1

    黃河鬚根治,黃河能根治,但只能達到區域性通航,不可能達到第二個長江!

    根治黃河,綜合施治,必建四大工程!

    第一是留住黃河水於上中游和大西北,水沙不再流入下游!斬斷地上河的沙源!

    在黃河中上游大興水利工程,大興植樹種草工程,把全部水土留在中上游,或調往大西北,配合大西線南水北調每年八百億方,保障中上游耕地及大西北新增十億畝耕地旱澇保收!斬斷整個黃土高原的沙漠,消除整個中國的沙塵暴!

    第二是完善大西線南水北調工程,把調水量提高到每年調水一千二百億方,用其中的四百億方從渭河進入黃河沖刷黃河下游泥沙到渤海灣,變地上河為地下河,二十年後恢復渤海灣到西安的航運!

    第三是發揮三峽工程的偉大作用!

    把三峽工程每年攔截下來的上千億方洪水從巫山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調往大華北新增五億畝旱澇保收的機械化耕地!一是取代黃河水灌溉,二是取代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全線自流,大幅度降低調水成本價!三是取代漢江水,支援漢江流域的耕地旱澇保收和航運!四是把長江中下游的防洪安全標準從百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四是建設渤海灣內陸淡水湖工程!每年節約洪水八百億方保障兩蒙旱澇保收,築壩建閘建設東北到華東的高速交通!克服在強烈地震海域建設隧道和橋樑的毀滅性災難!同時克服在渤海灣沿岸的海水對土地的鹽鹼浸泡!大幅度提高耕地的產量!把整個渤海灣變成淡水養殖!達到整個東北同內地一體化發展!

  • 2 # 地理有意思

    如果不計算成本,單純改造黃河的通行能力,絕對可以變成第二個長江,甚至可以超過長江,但如果改造成本高於可以帶來的價值,那就變的沒有意義了。

    首先從黃河的水量說起,雖然黃河的徑流量只有長江的七分之一, 但黃河源頭周邊有多條大河,完全可以串聯將水調入黃河,著名的“紅旗河工程”其實就可以實現向黃河調水。如果水量還不夠的話,當年傳的沸沸揚揚的“引渤入疆”工程,也可以反過來充當黃河源頭水量的補充,這些在不計成本的工程下都可以實現。

    再從黃河的河道說起,雖然黃河只有在下游地區河道平緩,中上游地區既有高落差瀑布,又有黃土高原,不具備大型的通航條件,但修築大型河壩就可以解決,像長江三峽那般雙線五級連續梯形船閘,一級一級過渡,無非就是級數的增加。再配合河道挖深清淤、混凝土鞏固,絕對可以實現通航。

    當然,以上僅僅是建立在不計成本的基礎上,實際過程中絕對不會這樣操作,長江三峽大壩修建時周邊遷移人口將近150萬,而用在整個黃河河段上,遷移人口會呈幾十倍增加,而黃河中上游地區人口稀疏,只有下游河南、山東人口密集,通航至上游沒有什麼實際的利用價值。

  • 3 # 哈密瓜的家鄉

    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之一,也是中國的第二長河,總長度達到了5400多公里,但是我們鮮有聽說黃河的內河航運,可以說黃河的內河航運極不發達,不用說和長江相比,連珠江、黑龍江、松花江等河流也比不上,這是為什麼呢?

    黃河雖然長度很長,但是其他條件卻不理想。

    首先,黃河的年徑流量很小,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大約只有580億立方米,不及長江的十分之一,也不如珠江、黑龍江等河流,甚至有時候還不如福建省的閩江徑流量大,此外黃河徑流量的季節變化極大,有些時候甚至會發生斷流現象。

    其次,由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地區,使得黃河中下游河水中含沙量極大,特別是黃河下游地區,大量的泥沙淤積,使得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河道淤積變淺,不適宜航運。地上河導致黃河下游沒有支流匯入,無法形成內河航運網路。中游段進入中國第二級階梯黃土高原,地勢較陡流速快,多急流淺灘,也不適宜航運。

    其三,黃河每年都有結冰期,還有凌汛現象,都是阻礙航運的因素。

    在歷史上,黃河當年幾番改道,最近一次改道是奪山東的大清河入海。山東境內除了大清河以外還有一條小清河,這兩條河流當年的基本是同源,小清河後來經過梳理成為山東地區重要的通航河流,小清河都能通航,更何況當年的大清河,只不過大清河因為黃河的奪道,目前河床也淤積抬高了。

    國家也想過讓黃河通航,1998年黃河水利委做過9次挖槽試驗,但每次一放水就回於了。可見如果工程實施起來,也要面臨無間斷的挖沙工作。就算工程完成了,每年還要面臨4億噸泥沙清淤工作,當然你可以想用水沖刷的方式比較方便,但4億噸的沙需要571億立方的水沖刷完成,而黃河是缺水的。所以挖沙通航的這種方式不僅投資大,維護難且成本高,有巨大的可能是“打水漂”的工程。

    所以,黃河通航目前還實現不了,除非以後有了新的開發思路和新的技術支撐。

  • 4 # 渤海觀潮

    不太可能,第一個,黃河及其附近水系降水不穩定,季節差太大;第二,黃河流域冬天寒冷封河難以寒行;第三,土質問題,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流失性強,疏通困難,容易導致河道堵塞;第四,黃河流域地勢高,無論建港口還是通航都存在先天難度,這些因素導致黃河流域很難建成北方航道,特別是長江那樣的黃金航道。

  • 5 # 柏門珠昭

    有鐵路網的發展,高成本改造黃河通航就顯得不值得。黃河還是生態,工農業用水為首要,如果有的河段適合通航,順勢而為略加改造即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資產?資產的內涵是什麼,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