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冠軍勝似冠軍
-
2 # 劉爽講歷史
學而第一第11章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三年,並非具體的三年,而是表示很長時間。
這章翻譯成白話文是說,孔子說,當他父親活著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了,要考察他的行為;如果他很長時間都不改變他父親行為中好的一面,就可以說做到孝了。
-
3 # 王營評教育
孔子這段話大體意思是:“考察一個人是否有孝心,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父親去世後,觀察他的行為。如果能做到多年不改變父親指引的正確道路,這樣的人就可以說是孝了。”
這一章講得是“孝”的具體行為。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道” 有“道路、道理、道德”之意,這是個中性詞,無所謂“正確”與“不正確”。但這樣一來,問題就來了,“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如果父親生前指引的道路是錯誤的,違背道德的,比如讓兒子殺人放火,兒子繼承父親遺志,堅持殺人放火,這也算是“孝”嗎?可見,這裡講的“道”,應該指父親生前指引的正確道路,或者是父親生前教育兒子如何做人、做事的正確道理。
其實,在這一章裡,我們沒有必要在“孝”字上兜圈子,孔子只是講了古代“孝”的一種具體表現。但是,透過這一具體表現,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要從小讓孩子樹立遠大抱負,並且要教育孩子為了實現理想堅持不懈,牢記父母的囑託,奮發向上,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既是對父母的“孝”,也是對國家、對民族的“忠”,是一種超越父母之孝的“大孝”。
理想教育的缺失是當今教育的一大弊端。有一則報道說,一所小學讓學生寫“我的理想”,80%學生寫得是當經理、當老闆、當影視明星、當歌星,或者是當國家幹部,因為這些職業有權有勢,賺錢多,很少有學生寫當科學家、藝術家、教師之類。可見,由於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孩子心目中已深深打上了“金錢至上”的烙印,崇高的理想變得低俗,變得有“銅臭”味道了。
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證明,有“大志”者,才可能有“大成”。理想是燈塔,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能給人以力量,鼓舞人為之不懈奮鬥。茅以升11歲時看到秦淮河上的橋被蜂擁的人群擠蹋,便立下將來為人民建造結實大橋的理想。從此他刻苦學習,終於成為中國橋樑建築的一流專家。
理想是燈塔,但是如果不能做到“篤行”,缺乏堅強意志,或者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天想當科學家,明天又想當哲學家,這樣的理想就會失去現實基礎,變成空中樓閣,永遠不可能實現。所以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有“志”固然好,但如果無“行”,沒在腳踏實地的奮鬥精神,並且不顧父母的囑託,隨意將理想更弦易轍,這樣的人孔子認為是“不孝”,最終也難成大氣候。
-
4 # 李爾勳1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父之道,可謂孝矣?"父親在時,做人辦事有父指導,雖窮但要有志氣,父親不在應意想其行,以父親以前教誨指導的意圖行事。三年不變者表示孝道,父親的好兒子。
-
5 # 命理師陳一宏
《論語》中的“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這句話一般人沒解釋好,狗屁不通。如果很直白的去依字翻譯也是對的話。那顯然,孔子是大白痴。而《論語》在錯誤見解之下也能繼續傳播,顯然,幾千年來的人們,也是大白痴。
單單一句“三年無改於父之道”,這句話,很多人就沒解釋好了。父之道是什麼?是父親的事業?是父親的理想?是父親的志向?怎麼可能!?
完整而且正確的解釋是這樣的:父親在的時候,要看這個人有什麼想法和思想,是不是被約束的很不爽?父親不在了的時候,就要看這個人的行為,他是怎麼做的?是不是一下子就變樣了?如果父親不在了,他能做的和之前父親在的時候表現的一樣,這個人就算是好兒子。
孔子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很多人,有父親在的時候,有約束督促,就表現的比較好啊比較乖啊。可是沒人約束督促的時候,就變天了。比如某人好賭,可是父親在的時候,會罵他說他,他不敢啊,雖然被管的不爽,沒辦法之下有所收斂。如果父親不在的時候呢,沒人約束,他就回歸好賭本性了,玩的不亦樂乎。因此孔子才說,如果一個人父親不在的時候還能保持三年能和父親在的時候一樣,言行一致,他才算個好兒子,父母沒白養。
大家覺得這個解釋靠譜嗎?
-
6 # 陳廣逵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是孔子說的話,意思是:“父親在世時看他的志向,父親去世後看他的行動,三年對父親的原則不更改,可以稱做孝子了。”沒,音mò。 三年,按周禮規定,父親死後,兒子要守孝三年;也可解釋作“多年”。無改,不更改。
《中庸》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所謂孝,就是要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完成先人的事業)。”這與“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意思是一脈相承的。
在孔子思想中,孝的表現之一是繼承為父之道,我想這裡的“父道”應該是一個泛指的正確之道,“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應該是一般意義上的要求,如果父親的道不正確也遵循,肯定不行。《四書集註》說:“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遊氏曰:‘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從一定意義上說,“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就是因循已有的制度,不急著改變。它的好處是可以維持現狀,保護原來的班底,保持政策的延續性,保持當前的穩定。它可能的壞處是,積弊不能革除,壓抑新人的積極性。當然,“三年”可以是考察期,可以是改革的準備期和過渡期,“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利大於弊。
-
7 # 百勻胡老
天之在我者德也 地之在我者氣也 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天地一家 天為父 地為母
父親對子女的教育
在德(思想與規矩)
母親對子女的教育
在氣(行為上)
父在觀其志(父親一直都在觀察我們的思想與志向)
父沒觀其行(而沒有越範母親對我們行為上的教育)
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我們做到三年不改變父親對我們在思想與志向上的教育)
可謂孝矣(則稱得上孝順)
回覆列表
孔子教誨世人忠孝仁義,這個就是孝道了。
從字面上理解,孔子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晚輩對長輩的無條件服從才能做到真正的孝道。通常,在現代人看來,這句話不僅過於迂腐,而且不可理喻,經常做為儒家教條主義思想而受到批評或者無視!
我不這樣看,看歷史不僅要公正,還要辯證!
孔子所處的先秦時代,是典型的封建時代,封建時代的社會階層結構,是固定而不流動的,諸侯及士農工商都是世襲,除了建功立業,底層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太可能改變身份。
這樣的社會結構雖說僵化也無公平可言,但也有其合理性。階層的固化,使得各個階層安守本分傳承優良,在民族成長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現代化的歐洲及日本,在其主流歷史上,均以階層固化的封建社會為主。
以華人文化及血緣最近的日本為例,日本人什麼都學中國的,但是至少兩個方面沒學,至關重要!一是官僚體制,二是科舉。所以古代日本政體一直是分權的封建社會,天皇並無實權或者是隻是神職,徵夷大將軍行使最高統治權,大小名和武士構成地方諸侯,農工商形成平民階層,所有階層包括兩個賤籍階層全部世襲制,階層固化不流動。
這種制度造就優良文化的傳承,培養了日本人各階層安守本分恪守規則的文化。直至今日,坦率地講,日本社會嚴謹和諧,社會道德水準極高,民眾沒有動歪腦筋的習慣。再看大陸,自秦以降廢除了封建諸侯,建立起皇權獨大的官僚中央集權體系。除了皇族身份在一個朝代內固定,管理社會的官員則透過舉孝廉和科舉從民間產生,社會階層流動。
在民族文化成長期間,可流動的階層社會,為了獲得更高的社會地位,各種腐敗潛規則層出不窮,民間也沒有了守規則的習慣;加上集權社會原本就是勝者為王的叢林社會,王朝不斷變更,戰爭殘酷且頻繁,內耗極大,人口數度被消滅九成以上,終於在與遊牧民族數千年纏鬥中逐漸落於下風,三次被迫南遷,二次被滅亡,文明衰落……
所以說不能以現代人的價值觀衡量孔子的孝道標準,更不可妄自菲薄先賢的智慧。歷史不可假設,如果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個分權且固化階層的社會,那麼一些優秀的文化是不是可以原汁原味的留傳下來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