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芬芳隨筆

    劉姥姥就是一個農村老婦人。作者為什麼要安排她三進榮國府。

    按作者的說法,光是榮國府上上下下就有三四百人,每天的事”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於是就挑選了劉姥姥來提綱挈領。

    但是這個七十多歲的農村老太太能夠承擔這個重任嗎?

    回答是肯定的,我想劉姥姥具備三個條件。

    一,她和榮國府”略有些瓜葛。”

    當初狗兒的父親和金陵王家如何連宗,2O年前去過王家的情形記得一清二楚。

    當初的王家二小姐即今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即王夫人。

    劉姥姥就從這裡開啟缺口,既務虛,又務實。

    二,劉姥姥是個局外人,她既不是賈府奴僕,又與賈府多年沒有來往,所以才處處新奇,從而才能仔細觀察並向陌生讀者起到介紹賈府的作用。

    三,劉姥姥是小人物,地位低得連賈府任何一個僕人都不如,起到了很好的陪襯作用。

    但更主要還是透過劉姥姥的眼睛,進一步向讀者具體介紹榮國府。

    那是怎麼介紹的,比如《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中,冷子興己經對榮寧二府著重從人物關係作了介紹,那是總體性敘述,而現在則透過劉姥姥的直接接觸寫出榮國府僕人,丫環,特別介紹了小說中的極為重要人物王熙鳳。

    雪芹先生以劉姥姥這樣一個角色穿針引線,實在是高明令人歎服。

    首先,作者讓劉姥姥一進榮國府起的第一個作用,就是透過她的眼睛和活動比較具體地寫出賈府之大,之顯赫,之奢華。

    ”來至榮國府大門石獅子前,只見簇簇轎子”可見來榮府拜會的盡是達官貴人,而且很多以至於轎馬都一堆一堆的。

    官轎一般都是四人抬,大的要”八抬大轎。”如二十九回賈母率賈府女眷去清虛觀打醮”賈母坐乘八人大轎,李氏,風姐,薛姨媽每人一乘四人轎。”

    那就說劉姥姥來這天,榮府門前光是轎伕,馬伕,隨從少說也有一二十個,還不算榮府大門前自家的僕人。

    又如”從這邊繞到后街上後門上去問”劉姥姥終於”繞到後門上。”寧榮二府前面佔了大半條街,加上兩個”繞”字就寫出了榮府之大,劉姥姥要走一會兒。

    再如,繞到後門上了,劉姥姥”只見門前歇著些生意擔子,也有賣吃的,也有賣頑耍物件的,鬧吵吵三二十個小孩子在那裡廝鬧。”

    要知道這些生意擔子不是做賈府主子們的生意,而是做後門僕人們的生意,這三二十個小孩子應該是他們的孩子。

    果然榮府女僕多,一問,光姓周的女僕就有五個。

    其次,劉姥姥一進榮國府的第二個作用是透過她的活動介紹王熙鳳。

    我們大家都知道《紅樓夢》的故事兩條主線,一條寶黛釵愛情悲劇線,另一條是以賈府由盛轉衰為代表的社會沒落線。

    寫賈寶玉偏重青年男女悲劇線,而寫王熙鳳剛側重於社會沒落線。

    前五回對寶玉作了大量敘述,第六回就側重寫王熙鳳了。

    正因為風姐的作用如此重要,所以展開她故事之前,作者透過三個人之口介紹她。一,冷子興說她”模樣,”,”言談”,”心機”都極其出眾”竟是個男人萬不及一的。”

    第二個人是巜紅樓夢》中第三回黛玉進府時寫了一個廣為人稱道的風姐出場,著重刻劃了王熙鳳的能說會道和善於逢迎的特點。

    第三個人就是劉姥姥了,借她的活動和眼光,寫王熙鳳。

    什麼先是自嗚鐘響了幾下後,小丫頭們亂跑,周瑞家的與平兒忙起身,遠遠聽到有人笑聲,約有一二十婦人,衣裙窸窣,漸入堂屋等等。

    風姐尚未出現,她手下人馬之多權力之大,威嚴之重,己經充分顯現出來。

    劉姥姥和周瑞家的對話把風姐的身份,小名,容貌,年齡,個性口才,心計,能力以及口碑作了全面而生動的介紹。

    如果說劉姥姥一進榮國府處於外圍,那麼劉姥姥二進榮國府,一下就進了腹地。

    由於賈母”我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說話兒,請了來我見一見。”所以劉姥姥很快進入榮國府的腹地,來到大觀園受到賈母的親切接見和多次款待,接觸了賈府權力中心和幾乎所有的女眷,劉姥姥也由配角成為了主角之一。

    劉姥姥在”一進”中只佔了第六回這一回,而”二進”則佔了三十九,四十,四十一回和四十二回的半回。

    劉姥姥的作用是牽線搭橋。在”二進”中發揮得如魚得水,起到了三個重要作用。

    一,介紹了大觀園的巨大和奢華。

    二,作者把群體活動,許多人物都寫活了具有豐滿立體。

    三,把貴族大家的規矩和講究表現得相當充分。

    巜紅樓夢》中劉姥姥二進榮府風姐曾經”濟困扶窮”而”積得陰功”也正是在為她第三次與賈府打交道埋下了伏筆,兩處在四十一回和四十二回中有暗喻。

    一是王熙鳳的女兒大姐抱大柚子玩,見板兒手裡佛手,便要,這就結下了緣。

    二是風姐請劉姥姥給大姐取名叫個”巧姐”,這就積了功。

    劉姥姥第三次就不是進榮國府了,而是重情重義和賈芸小紅等人設法救王熙鳳,並不忘風姐委託四處尋找救下了巧姐,令人敬佩。

    綜上,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對巜紅樓夢》起到提綱挈領和牽線搭橋之作用,透過她的眼睛見證了賈府的興衰。

    我是芬芳,隨筆生香。請紅學愛好者不吝賜教。

  • 2 # 春華秋實qiufen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揭示寧榮二府從興盛到衰敗的遞進全過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每回都是一個對全域性逐漸最好的鋪墊。

  • 3 # 一蒼耳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

    第一次出現在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是為了去榮府討點恩典,因為女婿女兒一家日子過的太緊巴,此時也正是榮國府看似繁榮昌盛之時,劉姥姥如願討得了幾十兩銀子,只見了榮府的璉二奶奶。

    第二次去榮國府,出現在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劉姥姥這次進榮府是為了表示孝敬,帶著自己家的土特產棗子、倭瓜並些野菜來了榮國府,這一次,劉姥姥在大觀園裡大放異彩,並見到了榮府的賈母、王夫人、寶玉、黛玉等人。作者也透過劉姥姥,詳細介紹了大觀園各小姐、少爺的房屋陳設。與上次賈政遊大觀園不同,這次是在元妃省親後的大觀園。此時的賈府已經到了頹敗的邊緣。

    第三次進賈府是第一一三回,這次劉姥姥帶著自己的外孫女青兒來的,此時的賈府已經頹敗,王熙鳳臨終將自己的女兒巧姐託付給了劉姥姥。其實文中劉姥姥在第一一九回又來過賈府,這一次一個掉包計救了巧姐,巧姐被邢夫人以及賈環等人設計外嫁,劉姥姥將巧姐扮成青兒帶離了賈府。

    劉姥姥四進榮國府,恰好是賈府由盛到頹敗的轉折點。

  • 4 # 心靜如水84669

    劉姥姥在整個《紅樓夢》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榮國府是大府,在當時的朝代屬於那種榮華富貴的一種,太奢華了。

    而劉姥姥是當時平民中的一個,她進榮國府和府裡的生活與狀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她一個平民靠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與榮國府的生活,待人,接物,是一種很強烈的對比。劉姥姥一進榮國府,是開始;二進榮國府引出賈府的衣食住行方面;三進榮國府,搭救巧姐,以報當年救濟之恩,同時親眼看到了榮國府的蓑敗。

  • 5 # 旁觀者嵐

    一、小說結構的需要,穿針引線作用。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是在前五回介紹了榮寧兩府主要情況和人物之後的第六回開始一進榮國府的,這是正文的開始,用劉姥姥這樣一個和本書稍有關係,但地位相差懸殊的老農婦展開情節,而不是平鋪直敘,讓劉姥姥起穿針引線的作用。一進榮國府時,是興盛時期,給我們看到的是賈府的權,賈府的看門人讓劉姥姥去牆邊蹲著,借周瑞家的光,平兒免強讓了個坐。王熙鳳則撥著小手爐中的灰,半天不說話,這對普通老百姓都是極大壓力。二一進榮國府則是引我們看賈府的富貴,也是賈府的鼎盛時期,作為賈母的主賓,吃穿玩樂,參觀了比畫兒還好看的大觀園,展示了賈府的富貴和奢侈。三進榮國府則是賈府的衰敗,看門人沒有了,見到的王熙鳳骨瘦如柴,奄奄一息,這一次還救了巧姐。

    每一次賈府的重大轉折時期,劉姥姥總會出現,所以劉姥姥是開啟全文的引子,也是引領貫穿全文的線索。

    二、一面折射的鏡子。

    尤其是劉姥姥二進大觀園,許多我們熟悉的面孔又重新出現了,王熙鳳、鴛鴦、賈寶玉、林黛玉、妙玉,在這一面新的鏡子,一個窮苦的老太太面前,他們的另一面展現出來了,王熙鳳初見劉姥姥時的雍榮華富貴,鴛鴦的富貴不淫,卻顯示出為博賈母一笑,拿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當清客取笑的不堪的一面,如再對照王熙鳳的臨終託孤,誰高誰低一眼可見。妙玉信佛,可是一個定窯茶杯,寧可砸了,也不肯給劉姥姥。而寶玉紈絝不堪,卻不因小善而不為。林黛玉和賈府的其它小姐們,儘管也是封建制度的受害人,但念著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遇的林黛玉,卻給劉姥姥起了個母蝗蟲的綽號,尖酸刻薄之態盡顯,劉姥姥三進大觀園還從另一個角度,豐富了許多人的性格,構建出更立體的人物形象。

  • 6 # 武夷山獨行俠

    我個人理解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講的是因果,及果報必有因的關係。

    第一次、劉姥姥的女婿家揭不開鍋,劉姥姥上榮國府求助,王熙鳳送給了二十兩銀子,相當於王夫人一個月月例錢。

    第二次、劉姥姥家日子好轉些,送些時令蔬菜給賈府償鮮,正趕上賈母想找個上了歲數的老人家聊天,劉姥姥便陪了賈母聊天和遊了大觀園,賈母很開心,賈府上下共送給了劉姥姥一百多兩銀子及一些衣賞,讓劉姥姥的女婿致辦些田產,以改善生活。

    第三次、劉姥姥聽到榮國府敗落,來探視賈府情況,正趕上環兒要把巧姐賣到外蕃王府,劉姥姥巧妙的把巧姐接走。並做媒巧姐嫁與當地一大戶人家知書達理的少爺,巧姐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三次劉姥姥進榮國府,書中貫穿著榮國府由盛轉衰,王熙鳳無意間接濟了劉姥姥家,以致劉姥姥家改善了生活,當賈府落敗,劉姥姥把王熙鳳的女兒巧姐救走,使巧姐不致受難,後來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縱觀全書除了劉姥姥這條線索,其實很多地方都有寫因果及善惡果報關係。

    這件事同時也告訴我們,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無論再繁華的府邸,傾倒只需十年間。

  • 7 # 屏山品紅樓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這一次,劉姥姥只為全了王熙鳳的恩義,救出巧姐。巧姐當然有諸多的不幸,但相比其他諸釵,巧姐又是大幸之人。

    巧姐之幸在母親王熙鳳無意間的積德行善,挽救了劉姥姥一家的生計,讓這個知恩圖報的村嫗二進榮國府,與鳳姐和巧姐結下更深的緣分。

    在賈府敗落之際,相關者都唯恐避之不及,甚至有棄主搖尾攀附新權貴的。醜陋的人性在關鍵時刻展露無遺。

    賈芸、劉姥姥、小紅、茜雪、蔣玉菡和襲人,是眾多受賈府之恩或是之難,關鍵時候保留了人性至善的幾個人物,無一例外的也都是小人物。在非常有限的受幫助之人裡,巧姐是最有福報的人,劉姥姥這個年近八十的老太太,拼盡全力,將巧姐從骯髒之所救出來,全了一個善良又良心老人對王熙鳳當初的援手之恩。

    劉姥姥搭救出巧姐對《紅樓夢》的意義,或者說對於小說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

    巧姐最後成為一介農婦,紡績織布,和往日國公府錦衣玉食的小姐相比,她的人生過得是簞食瓢飲、繩床瓦灶的相對貧苦的日子。這種巨大的落差是巧姐的不幸嗎?

    屏山個人理解,曹雪芹之所以偉大,《紅樓夢》之所以不朽,相比賈寶玉、甄士隱、柳湘蓮等人的遁世,巧姐的結局更加為作品填上厚重的砝碼。

    為什麼?

    《紅樓夢》要講一個大主題,就是一場大夢,一場空,一切的繁華榮辱,人世悲歡,都頭來不過一場大夢。縱然《紅樓夢》是在講末世,是說腐朽糟透,是在講毀滅。但是《紅樓夢》不是在說世界末日,不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一切煙消雲散了。他在講新舊更替,是打碎一箇舊世界,隨之而來的是一個嶄新的新世界。在這樣的鉅變裡,誰是真正的主人呢?當然不是帝王將相,因為他們恰是必須要被打破的舊世界,只有真正有生命力、只有真正值得歌詠的生命形態才是最有力量的,這個力量就是腳踏土地的力量。而這個力量的代表,在《紅樓夢》裡,就是劉姥姥和板兒這樣的人,還有像村姑二丫頭這樣的人。帝王將相們雖說可以登上最耀眼的舞臺,但讓他們能登上舞臺的力量,是千千萬萬個劉姥姥們、板兒們、二丫頭們。

    巧姐是幸運的,沒有在舞臺傾覆時隨著大勢湮滅,而是平滑的進行了階層的轉換,她終於雙腳踏在了最堅實的土地上,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和耕耘自己的人生。

    曹雪芹的“一場空”的大悲劇結局,他保留了社會迭代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以劉姥姥為代表的最普通也是最有力量的人的人性大美。他把最溫暖和最美好留給劉姥姥,讓讀者看到了希望,也感受到大悲劇裡保留著火種和希望。

    巧姐的結局,是曹公的大愛,也代表了《紅樓夢》最偉大的思想之一。

  • 8 # 少讀紅樓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是一個鄉村老嫗,與榮國府略有些瓜葛,用大白話說就是八竿子才能夠著一點兒的親戚。

    在《紅樓夢》的通行本中,她三次進入榮府,前兩次是在八十回前,第三次是在八十回之後。劉姥姥只是個鄉下窮婆子,曹雪芹為什麼要安排她三進榮國府呢?曹雪芹如此安排,絕非泛泛之筆,而是大有深意的。

    作為一部描寫貴族興衰過程的小說,書中人物大多數是官宦富貴階層的,劉姥姥作為一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能三進榮國府,也是從另一個視角見證了榮府從尊貴榮寵到潦倒敗落的過程。

    第一次進榮府:透過劉姥姥撩開了深深侯府簾縵的一角

    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府發生在《紅樓夢》的第六回中,她去榮府的目的是“求助”。劉姥姥去榮府求助的過程,主要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和影響。

    一是她的求助動因反映了當時農村經濟狀況,為賈府敗落原因之一埋下了伏筆。

    劉姥姥之所以去榮府打秋風,原因就是“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為此事她的女婿在家吃杯悶酒,閒尋氣惱。

    為此,劉姥姥想起了與榮府那八竿子才打的著的關係,在女婿的慫恿下,帶著外孫板兒進城到榮府打秋風。農村經濟的連年不景氣,也是導致像賈府這樣的貴族家庭經濟基礎逐漸薄弱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從黑山村的烏進孝送年租一事也有所體現。

    二是她的求助過程,撩開了賈府深宅大院的一扇簾縵。在劉姥姥進賈府之前,曹公通過了兩個人由遠及近地讓看官們對賈府有了初步的印象。

    其一是冷子興,透過他與賈雨村的對話,描摹出了賈府的輪廓。其二是林黛玉,透過她的眼睛,以官宦小姐的角度,對榮府的一小部分人物、佈局、擺設等進行了初步呈現。

    此次劉姥姥進榮府過程中,活動的主要區域是鳳姐的居所,從外至內、從前門到後門她見到了挺胸疊肚的豪奴,“遍身綾羅,插金帶銀,花容玉貌”的平兒,粉光脂豔的鳳姐,“輕裘寶帶,美服華冠”的賈蓉,以及那寧榮街上簇簇的轎馬、鳳姐屋內那耀眼爭光的,使人頭懸目眩的物件。

    如果說,冷子興帶給讀者的是局外人遠鏡頭中的賈府全貌,黛玉帶給讀者的是同等階級平視角的賈府區域性,那麼,劉姥姥給讀者呈現的就是底層人物仰視角的榮府區域性人和物近景特寫。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也是曹公由遠及近、有面有點、有起有伏的巧妙有筆。

    第二次進榮府:透過劉姥姥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榮府奢靡的生活場景

    劉姥姥第二次進榮府,賈母留劉姥姥在榮府住了幾日,所以二進榮府的過程橫跨了第三十九到四十二回四個回目。劉姥姥二進榮府的目的是“回報”。

    劉姥姥雖是一個鄉下老嫗,但是卻是有情有義、知恩圖報的,“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嚐嚐”。

    她樸實的行為,既投了鳳姐的“緣”,“大遠的,難為他扛了那些沉東西來,晚了就住一夜明兒再去”;又投了賈母的“緣”,“正想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

    如此一來,劉姥姥便在賈府裡住了兩三天,逛遍了大觀園,“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過的,都經驗了”。

    在吃的方面,吃到了需要十來只雞來配的“茄鯗”。在用的方面,見到了大觀園庫房內“烏壓壓的堆著些圍屏,桌椅,大小花燈之類”,皆是五彩炫耀,各有奇妙;還有那黃楊根整摳的十個大套杯,沉甸甸的不伏手的四楞象牙鑲金的筷子等等。

    在行的方面,乘坐了專門由姑蘇選來的駕娘撐的棠木舫。在人物方面,更是見到了“神仙託生”的會畫畫的惜春,擁有“上等的書房”的黛玉,還有紗羅裹的美人丫鬟鴛鴦等等。

    這奢華的一切已經讓這個來自鄉村的老太太眼花繚亂,瞠目結舌。曹公還是意猶未盡,他還以“酒醉誤闖”的方式,讓劉姥姥近距離的見到的大觀園的奢華極處--像天宮一樣的怡紅院,“四面牆壁玲瓏剔透,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下踩的磚,皆是碧綠鑿花”。

    如果說劉姥姥一進榮府只是掀開了榮府簾縵的一角,那麼二進榮府就是身臨其境,看到了榮府的“核心”。透過劉姥姥的親身感受,更近距離、更大範圍、更全形度地展示了榮府極盡奢華的日常生活和形形色色的男女老少。

    同時,劉姥姥二進榮府的過程中,還為板兒和巧姐的“佛柚”姻緣做了伏線,“那大姐兒因抱著一個大柚子玩的,忽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便也要佛手”。

    第三次進榮府:透過劉姥姥揭示了榮府敗落後的悲慘處

    劉姥姥前八十回中進入榮府兩次,在高鶚續寫的後四十回中,劉姥姥進榮府的次數嚴格意義上來說,應該也是兩次,分別是一百一十三回和一百一十九回。

    由於這兩次進榮府的時間間隔不長,且有不可分割的聯絡,暫且歸為一次。這一次劉姥姥進榮府的作用已經由第一次的“求助”變成了“救助”,由“受惠者”變成了“施惠者”。

    在一百一十三回中,心性善良、知恩圖報的劉姥姥聽說“姑奶奶這裡動了家”,又聽說“這裡老爺升了”,還“聽說老太太沒有了”,便急匆匆地趕來探個究竟。

    此時的榮府已經是頹勢盡顯,劉姥姥第一次進榮府時粉光脂豔、風風火火的鳳姐,已經成為了骨瘦如柴、神情恍惚的病人。病入膏肓的鳳姐,褪下手上的金鐲子給劉姥姥,讓她替自己禱告,還囑託說:“姥姥,我的命交給你了。我的巧姐兒也是千災百病的,也交給你了”。

    一個曾經在榮府呼風喚雨、發號施令的的鳳姐,如今卻只能求助於一個鄉下婆子,可見赫赫揚揚的榮府已經今非昔比了,可悲可憐!

    接下來在一百一十九回中,鳳姐去世,賈璉外出,榮府內群龍無首,賈環、賈薔等心性不純的人便打起了巧姐的注意,他們蠱惑了巧姐的法定監護人,就是她的祖母--愚蠢的邢夫人,打算把巧姐賣給藩王作妾。

    平兒、王夫人等一干人手足無措、一籌莫展之時,恰好劉姥姥攜外孫女青兒再次拜訪榮府。劉姥姥得知巧姐的危難,便與王夫人、平兒合謀將巧姐扮做青兒模樣,帶出了榮府躲過了一劫,真可謂“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

    劉姥姥作為封建社會最底層的一個小人物,本來與榮府這樣的富貴家族沒有必然緊密的關係,曹公卻讓她與榮府的那麼一點點細絲一樣的瓜葛,用她的眼睛作為一臺攝像機,從另一個角度由遠及近、由點及面、由淺入深地展示了榮府從盛極奢極到潦倒頹敗的全過程,再次為曹公的神筆和妙思點一百個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寶媽們是如何進行時間管理的?帶好娃,又能自我充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