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萌哥蛋蛋看世界

    秦朝丞相李斯並不是簡單被夷三族,秦二世的殘酷無道超乎你的想象;

    一、被夷滅三族有多殘酷?

    夷三族(即滅三族)也是族誅,這種刑罰處罰非常殘酷。但是族誅(滅族)並不等同於滅三族這個刑法,滅族很有可能還有旁系後代;但是滅三族啊,就是父族、母族、妻族三系所有家人親戚基本都給滅絕了,就是不但斬草除根還把土都給刨了。歷史上關於滅三族的說法也有很多種,一般認為是父族、母族、妻族,最早出現在商代,而後又發展成了滅五族、滅七族、滅九族。別看數量好像增加了但其實刑罰是減輕了,因為滅九族是從自身開始上至高祖、下至玄孫九代(即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自身、子、孫、曾孫、玄孫九代),這裡主要是父族而已;而誅三族是父族、母族、妻族,基本上整個宗族血脈就斷絕了,也就是說滅三族範圍要比滅九族大的多。隋朝以前有滅族(即滅父族)滅三族(即滅父族、母族、妻族)兩種族誅方式,隋朝後採取了減輕刑罰的措施,滅三族也就變成了滅九族,母族和妻族就很少被牽連。但是族誅這種刑罰一直存在歷代封建王朝,很多人因為族誅而無辜獲罪被殺。再來看秦朝丞相李斯被誅滅三族,你看屠刀之下,有多少無辜的人白白犧牲性命。

    二、丞相李斯為何被滅三族?

    李斯很早就跟隨秦始皇,為秦始皇出謀劃策,助秦始皇滅六國完成統一;統一天下後李斯更是協助秦始皇治理國家(提出廢分封、行郡縣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官拜丞相。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三十七年),在外巡視的秦始皇病逝沙丘,李斯怕引起動亂,於是秘不發喪。隨行的中車府令趙高欲擁始皇幼子胡亥繼位,並且以長子公子扶蘇繼位會用蒙恬為丞相為由,對李斯進行威逼利誘。

    李斯遂和趙高合謀謊稱秦始皇遺詔,立皇子胡亥為太子;並且矯詔斥責遠在邊境戍邊的長子公子扶蘇、蒙恬,令始皇長子公子扶蘇自盡蒙恬、蒙毅也相繼被逼自盡。同年二世胡亥繼位後,重用宦官趙高等人,殘害宗室子弟,秦始皇二十多個子女都被殘害致死;同時趙高等人更是開始陷害大臣剷除異己。二世胡亥的昏庸殘暴縱情享樂,導致秦末農民起義開始爆發。但是二世胡亥沒有反思自己的問題,反而向李斯詢問長久享樂的方法。這時候的李斯為了迎合胡亥,提出了透過嚴法重典壓制百姓,酷法治民的治國方法。

    國家弄得越來越動盪不安、民不聊生,李斯等人就上書勸諫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減輕徭役;但二世胡亥終日在宮內尋歡作樂根本顧不上這個,李斯屢次上書都見不到二世,就只得衝進後宮勸諫。二世大怒,把李斯下了大獄。趙高又藉機誣陷李斯與其子李由謀反,暗通李斯和陳勝吳廣等;李斯在獄中受盡嚴刑拷打,最終忍受不過,承認謀反。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供詞拿到後,李斯被秦二世處以腰斬,同時夷滅三族。這個時候他兒子李由領兵在外,不久兵敗於項羽、劉邦起義軍,在雍丘被義軍斬殺。秦二世胡亥是個連自己兄弟姐妹都用酷刑殘殺致死的人,何況你李斯。

    而且李斯的死可不是腰斬這麼簡單:先被黥面,就是在臉上刺字;然後割鼻子、砍掉左右腳;再處以腰斬,最後還被剁成肉醬;同時夷滅三族;

    秦二世胡亥更加寵信趙高,並任趙高為丞相,趙高更加肆無忌憚搜刮錢財、濫殺無辜;天下起義軍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秦公元前207年,秦二世胡亥被趙高逼死;趙高也被秦王子嬰誅殺,並被夷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不久,劉邦起義軍攻佔咸陽最終秦王朝滅亡。

  • 2 # 麻辣一加一

    李斯是一個時代感很強的人物,他的主要政治生涯,基本上和秦帝國的興亡過程相始終,可以概括為創世之重臣,毀業之罪人。李斯的死,按現在話來說,是自己作死的。

    李斯出身閭巷布衣,年輕時曾做過郡裡的小吏。很偶然的一次觀察奠定了他處世的宗旨,他見到舍廁中的老鼠,吃的是不乾淨的東西,看到人和狗就驚恐無比;而糧倉中的老鼠,吃的是糧食,生活在遮風擋雨的倉庫中,沒有人和狗來威脅。李斯從中深深領悟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所在自處耳”。在他看來,區區郡中小吏,不就是“舍廁中鼠”嗎?於是,懷著做“倉中鼠”的慾望,李斯投師於當時著名的大學者荀子門下,“學帝王之術”。

    此時正是群雄對峙、列國紛爭的風雲時代,李斯看準了秦國“足以滅諸侯、成帝業,為天下一統”的巨大潛力,於是西奔函谷關,投奔秦國去了。

    到秦國以後,李斯先是做了當時相國呂不韋的舍人,後來得以見到秦王嬴政,陳說天下大勢,秦王很以為然,拜官長史。李斯又向秦王獻策,暗中派謀士用重金收買遊說諸侯、名士,凡是可以用錢買來的,都用錢結交;不能收買的,就利劍刺之,離間其君臣。秦王很高興地採納了,再拜為“客卿”。至此,李斯就扶搖直上,把自己的命運緊緊同秦國綁在一起了。

    李斯在秦國剛剛站穩腳跟,恰巧碰上南韓派鄭國(人名)到秦國當間諜的活動案被披露,秦王下了一道十分嚴厲的“逐客令”:“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

    作為楚人、“客卿”的李斯,當然在被逐之列。眼看自己的前途將被斷送,李斯自然是不甘心的,即使是在被逐的路上,也斷然向秦王呈上了著名的《諫逐客書》。此諫書中,李斯用透徹、明快、雄辯、激切的言詞,連物比類,就秦國本身發展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闡述 “逐客”與秦王的政治理想是背道而馳的。

    秦王頓時醒悟,判明利害得失,終於收回成命,並派人追回被逐的李斯,復其官,加拜為廷尉。正是由於秦王採納了李斯的意見,國門大開,廣泛地招攬當時列國欲建功立業的佼佼者,在這些人的幫助下,才完成了統一大業。

    秦統一後,李斯出任丞相,實行大刀闊斧、除舊佈新的政治變革,為了鞏固統一的政權,李斯發表了著名的《焚書議》,同時參與了“明法度,定律令”和“外攘四夷”等軍國大事的計議。至此,李斯達到了他一生中“富貴極矣””的黃金時代,他的“倉中鼠”的理想算是實現了。

    以秦始皇病死沙丘為轉折,秦帝國迅速滑向了覆亡的道路,李斯個人的命運也開始了它的悲劇階段。從李斯的個人理想看,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沙丘政變中,他屈服於趙高的威迫利誘,篡改秦始皇的遺詔,廢扶蘇、立胡亥。

    李斯配合趙高把胡亥推上臺,很快就給本來就隱伏嚴重危機的社會,帶來更大的動盪和不安。胡亥不僅是個暴君,而且是極端奢靡主義者。為了迎合胡亥,李斯阿順苟合,上《論督責書》,向胡亥灌輸陰森刻毒的獨夫民賊思想,終於把人民逼上了反秦的道路。

    李斯助紂為虐,把胡亥推上皇位,給陰謀家趙高篡權創造了條件,也給他自己套上了絞索。趙高為了專權自恣,對曾助他矯詔廢立的李斯也不放過,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論腰斬咸陽市”並且“夷三族”。

    對於李斯之死,有人同情說“李斯竭忠,胡亥極刑。”其實,李斯後期之所作所為,完全是咎由自取。司馬遷說“人皆以斯極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與俗議之異”。李斯助紂為虐而身死名裂,是其應得的下場。

  • 3 # 奇聞話古今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蘆岡鄉李斯樓村)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徵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華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夷三族。而其子李由仍將兵在外,不久,與項羽、劉邦戰於雍丘,大敗,被義軍斬於雍丘。

  • 4 # 蕭湘居士__

    降大任於斯人,恰與其分。李斯有大才,但無德耶,妒賢忌能,專政朝綱,落得三族精光。

    古人有忠厚傳家久,文章可傳世說法,目前有才必先有德。有德無才可培養,有才無德沒商量。

    教育須轉變啟蒙立德,長成立功,我為人人,助人為樂的方針。

  • 5 # 北疆同心聊歷史

    李斯在秦朝建立後,為了國家的穩定、鞏固統一以及秦朝典章制度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但是他卻有逢迎君主,不能堅持正確政治立場的重大缺陷!因此才造成了其悲劇性結局。

    秦始皇為了加強對新統一的東方六國故土的影響力,而幾次東巡。在最後一次東巡時,因病重而將亡。在臨終前寫信暗示公子扶蘇返回都城參加葬禮——這應該是讓扶蘇繼承皇帝之位。此信尚未發出,秦始皇就一命嗚呼了。信落在了另一位公子胡亥的師傅,趙高之手。

    趙高為了保住自己的權勢,並且可以更進一步擴大權力,而對一起隨駕同行的重臣李斯施展了欺詐和誘騙手段——曉以利害,激起權欲。使政治立場不明確的李斯落入圈套!李斯利慾薰心,居然同意了趙高的陰謀,並配合趙高賜死了扶蘇等人,扶持胡亥即位。希望可以長保榮華富貴!

    可是一輩子掙扎在政治漩渦中所李斯哪裡料到:自胡亥上位起,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胡亥寵信的是趙高!並且對他是言聽計從。在趙高的唆使下,胡亥幾乎殺盡了宗室和老臣。李斯孤立了!而受到了孤立的李斯也試圖採取逢君之惡的手法來自保,但卻不成功,反倒是越發引起胡亥的反感和趙高的妒恨。

    最終在趙高的構陷下,李斯及其家人、親族在咸陽城被處決了!這就是李斯從天堂跌落地獄的經過。

    李斯之死,實為咎由自取!從他看錯胡亥、誤信趙高鬼話的那一天起,其實就己經註定了他的悲劇性下場!更確切的說是:功成而不知身退,過份迷戀權勢的虛榮心害了他!

  • 6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他擋了趙高的升遷之路,而他手裡的武力資源又沒有趙高豐富。趙高在秦始皇時代就是中車府令,管理秦始皇出行時的所有護衛(秦始皇在皇宮中的護衛歸屬郎中令管轄),沙丘之謀時正是執掌了秦始皇隨行侍衛的趙高找上了李斯,讓李斯扶持秦二世登基,李斯如果不答應就可能有性命之憂。加上李斯對蒙恬兄弟非常嫉妒,李斯才上了趙高的賊船。秦二世登基後,集中五萬大軍組成新的禁衛軍,升遷趙高為郎中令,以此完成了對宗室和軍隊的大清洗。陳勝吳廣起義後,李斯也不甘心大權旁落,和章邯結盟。章邯當過少府,這個職務還負責徵收工商稅,和丞相李斯的稅務職責有合作的地方;在修建始皇陵墓時,兩人同樣合作伙伴。而李斯也需要章邯解救自己在三川當郡守的兒子,對章邯的需要也是盡心盡力。但是章邯大軍遠在千里之外,在咸陽附近,李斯沒有其他的武力。趙高對秦二世的瞭解也更深,對他的影響也更大,所以在趙高向秦二世那裡進讒言後,李斯就必死無疑了。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李斯: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公元前209年千古一帝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在那個七月流火的日子裡大秦帝國的丞相李斯與秦始皇身邊的一個宦官趙高合謀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殺死長公子扶蘇和大將軍蒙恬擁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登基為二世皇帝。

    按照正常情況李斯應該得到了秦二世的封賞,因為秦二世之所以能成為皇帝,李斯可以說是居功至偉。可令人唏噓的是,在秦二世登基為帝的第二年李斯卻被秦二世腰斬於咸陽市並滅其三族。這是為什麼?

    秦二世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徵發徭役,把人民推向苦難的深淵。當時華人民的反秦起義已經風起雲湧,為了統治階級的共同利益,李斯同右丞相去疾、將軍馮劫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等人上書十分惱怒, 下令將他們逮捕入獄。李斯在獄中多次上書,都被趙高扣留。趙高藉機說李斯與其兒子李由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刑訊逼供。李斯被迫承認謀反,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七月被殺死。夷三族。

    李斯之死是由於兩個方面的作用力,相互擠壓的結果。他擁立胡亥為秦朝的二世皇帝但是秦二世卻根本就不像一個皇帝,根本就不處理政務只會吃喝玩樂,驕奢淫逸。大秦帝國建立起來十分不容易而且這個龐大的帝國凝聚著丞相李斯大半生的心血,他不願意眼睜睜的看著這一份偉大的基業,葬送在秦二世手裡。所以上書勸諫,可是他不知道或許是忘記了秦二世不是秦始皇更不是長公子扶蘇。

    另一方面,李斯雖然和趙高合謀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但這也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從根本上來講,李斯和趙高他們都不是同一類人。雖然在特殊時期由於特殊的利益走到一起,但是一旦這個特殊時期過後,他們兩個必然分道揚鑣。只不過李斯太高看自己,小瞧了趙高。由於自己的疏忽和失誤,最終被趙高陷害,身首異處。

    李斯是是中國封建歷史上的第一個開國丞相以他的豐功偉績和智慧才具本來可以以一代賢相之名流芳百世。但是在大家的印象中李斯只是一個能臣卻不是一個賢相,甚至有人說李斯只不過是一個趨利的小人。其實,當時李斯之所以與趙高合謀那也只是偶一失足,可是這一失足不要緊卻為他自己,他的家族,他所花費半生心血建立起來的豐功偉績留下了千古遺恨。

  • 8 # 保護韭菜不被割

    主要原因是趙高想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還差一大截,要想當上丞相就必須把李斯干掉。於是趙高專挑秦二世玩的盡興地時候,讓李斯進諫,使秦二世掃興,之後誣陷李斯其實內心對皇帝不滿,想要謀反等,激怒秦二世,最後導致李斯被殺。其實趙高是借刀殺人,他先殺了秦始皇長子扶蘇,之後殺了將軍蒙恬等人,又殺了李斯,這才能夠大權獨攬。 至於沙丘是否同趙高篡改遺昭,據考證,秦始皇本身就是傳位給胡亥,我們可以想一下,法家思想的秦始皇怎麼會傳位給儒家思想的扶蘇呢!

  • 9 # 穿越再現彼岸

    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 上蔡 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這是秦朝宰相李斯被夷三族時李斯的臨終遺言。當時他對自己二兒子說的,我和你想再次牽著黃狗出上蔡(李斯的家鄉是上蔡)的東門去打兔子,還可以嗎?

    李斯的話後來也成了一個成語——東門黃犬,比喻做官遭遇災禍,抽身太遲的典故。(李斯被腰斬劇照)

    李斯被殺的根源在哪裡?

    李斯和趙高都是秦始皇信任的官員,不然不會出巡帶著這二位一同前去,秦始皇在沙丘病重之時,遺詔就委託這二位執行了。

    秦二世胡亥和趙高是師徒關係,李斯是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老丈人,李斯長子李由娶了秦始皇的公主,關係比較複雜。改動秦始皇的遺詔主謀者應該是趙高和胡亥,當時秦始皇巡遊隊伍的大權掌握在趙高手中,李斯應該是被脅迫參與修改遺詔,如果不參與,趙高會動用秦始皇的印璽出假詔書,誅殺李斯的家族,李斯也被迫同意了。相比於公子扶蘇和自己女兒的命運,李斯更傾向於儲存家族的生存。(秦始皇出巡,趙高隨行劇照)

    洞悉趙高和胡亥修改秦始皇遺詔這樣的絕密大事,對李斯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況且是被脅迫參與的,胡亥和趙高在心理上都忌憚李斯家族,說不定隨時可以翻盤,這就為李斯家族被誅殺埋下了禍根。不過李斯在秦朝的威望和派系也根深蒂固,趙高一時還不敢動手滅了李斯。

    李斯被夷三族的經過如何?

    胡亥本身能力不強,不能讓群臣看到胡亥的短處,趙高忽悠秦二世住在深宮,所有國家大事都是趙高和胡亥二人決斷,這就為趙高專權提供了豐富的土壤。趙高如果想控制秦朝的大權,必須除掉左丞相李斯這個絆腳石,況且胡亥對李斯也心存忌憚。(李斯、馮去疾、馮劫聯合進諫劇照)

    秦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湧,胡亥還徵調了大批的民眾服徭役,參與秦始皇陵的建設工作。對國家局勢深感擔憂的李斯於是聯合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聯合上書,要求秦二世減少秦始皇陵的徭役,減輕民眾負擔,積極對抗農民起義軍。

    秦國以法家治理國家,秦二世對李斯、馮去疾、馮劫說道:

    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竟,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毋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

    進諫暫緩秦始皇陵的修建被駁斥,責怪他們三人不能盡忠報國,就把他們三人同時下獄了。

    馮去疾、馮劫二人稱:“將相不辱”,隨即自殺。他們二人所說的“將相不辱”就是指一個國家的宰相和將軍不能受這樣的侮辱,自殺也是保全家族的一種方式。反觀李斯卻不願意自殺,李斯自認為對秦朝的功勞很大,況且還抓住了胡亥和趙高篡改遺詔的把柄,在獄中上書秦二世請求赦免。趙高對此說了一句話——囚犯還有什麼資格 上書皇帝?就把所有的上書都壓了下來。

    其實趙高和胡亥對沙丘政變一直惴惴不安,為了保證秦始皇的其他子女將來因修改遺詔洩露而繼承皇位,趙高和胡亥出手狠辣,將秦始皇的幾十個兒子、女兒全部誅殺了,李斯掌握的這個絕密也就失去了作用。(李由像,他娶了秦朝公主)

    趙高藉機進言胡亥,李斯和長子李由(秦朝將領,率兵與項羽等作戰)意圖謀反,李斯被屈打成招,承認了謀反的事實。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被腰斬,家族被滅,在前線與項羽等作戰的李斯長子李由一個月後被項羽打敗,斬殺於雍丘。

    除掉根深蒂固的李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趙高已經控制了秦朝都城的實權後才敢動手,時機成熟了,李斯家族也就被滅了。

  • 10 # 賣萌的肉丸子

    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病倒了,秦始皇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當務之急是趕快確定立儲之事,後決定傳位於長子扶蘇,秦始皇讓趙高帶擬詔書,趙高卻將詔書藏匿,秦始皇駕崩以後,趙高串通丞相李斯,假傳詔書,傳位胡亥,賜死扶蘇,胡亥登基之後,趙高成為胡亥的心腹,而胡亥也是貪圖享受,不理朝政,這就使趙高逐漸把持朝政,後趙高開始大肆排除異己,殺害忠臣,隨著權利的擴大,趙高開始覬覦李斯丞相之位,最終設計陷害李斯,說其謀反,胡亥聽信趙高,將李斯腰斬,誅三族,李斯死後,趙高如願以償的當上了秦國丞相,

    雖然李斯是遭到趙高陷害,但是我認為,其根本原因是咎由自取,如果李斯沒有和宦官趙高同流合汙,假傳詔書,讓本不該座上王位的秦二世登基,自己也不會招來殺身之禍還累其三族,人往往就是因為一念之差,鑄成大錯,李斯如果支援扶蘇當秦國皇帝,秦國也許不會那麼快走向衰敗,乃至亡國,而李斯自己也會是名流青史的功臣。

  • 11 # 水墨鄂州

    秦帝國興也驟,亡也促,短短几十年,從一統環宇,到喪失天下,其興亡成敗與丞相李斯有著莫大的干係,說“成也李斯,敗也李斯”,大概一點也不為過。

    李斯的一生是一個追逐權勢、機關算盡的政治家的典型生命歷程。他是楚國上蔡人,年輕時是一個在鄉間管理文書的小吏,後來師從荀卿學帝王之術,學成後便遠赴秦國,先投奔權勢正隆的丞相呂不韋門下,之後由長史而廷尉,而丞相,位極人臣,但在與宦官趙高的鬥爭中慘遭敗北,於公元前208年七月,受盡五種酷刑摧殘後,被腰斬咸陽,誅滅三族。

    (秦始皇)

    一、李斯的四個鮮明的特徵

    李斯其人有五個鮮明的特徵。

    一是絕頂聰明,思維獨特。

    司馬遷的《李斯列傳》開頭便講述了一個李斯與老鼠的故事:他看到,公廁裡的老鼠食物骯髒,人畜一來便驚恐萬狀,而糧倉裡的老鼠則飲食起居條件優渥,且沒有人畜之驚,他竟然由此而發現了一個重要的人生定律:“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大概只有因看到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牛頓才能比媲。

    二是利慾薰心。

    他在辭師遠行時說:“故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所以他要棄卑賤而就權勢,避窮困而尋富貴,他以後的所作所為無一不是在遵循這條宗旨。

    三是妒賢疾能,這兩點從他殺害韓非一事可窺一斑。

    李韓同為荀卿門下,老同學也,而韓非出身貴族,學問高深,所以“斯自以為不如非”。

    贏政讀過韓非所著《孤憤》和《五蠹》之後,感慨地說:“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

    後來韓非來到秦國,李斯唯恐韓非受到重用,便進讒言叫贏政殺掉他以絕後患,其所持的根據是:“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並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李斯身為客卿,竟說出這種不怕引火燒身的話,與他在《諫逐客書》中的立言自相牴牾,大相徑庭。

    贏政開始以為有理,便命令殺掉韓非,李斯立刻給韓非送去毒藥,逼他自盡,韓非請求面見贏政,李斯不允。

    贏政轉念一想,此舉甚為不妥,“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一代英才如贏政也被李斯耍了一把。

    四是貪生怕死。

    在胡亥下令將左右丞相李斯、馮去疾和將軍馮劫逮捕下獄時,馮去疾和馮劫說:“將相不辱”,拔劍自刎,即使千百年後,平庸如我輩讀史至此也感受到一股浩然之氣。

    而李斯則俯首就縛,還指望憑自己的雄辯之才,“幸得上書自陳,幸二世之悟而赦之”。司馬遷在此連用兩個“幸”字,褒貶之意自明。

    但李斯這次算是碰上了剋星,趙高叫手下裝扮成御史、謁者、侍中等,反覆審訊,李斯一為自己辯解,就遭到一頓毒打,到胡亥真地派人來時,皮開肉綻的李斯已經嚇破了膽,老老實實地畫押承認趙高羅織的各種罪名。

    胡亥看過李斯的供辭後,感慨地說:“要不是有趙高,我差點被李斯出賣。”

    二、李斯為秦始皇幹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還在呂不韋門下時,找機會面見贏政,獻了一條“錦囊妙計”。

    偷偷派遣謀士刺客,攜帶大批金玉之物,遊說諸侯名士,能夠用財物賄賂者,不惜重金收買,忠心事主、拒不受賄者,叫刺客殺掉。

    此計為秦滅六國從內部掃清了障礙,李斯自己也官拜長史。

    雖說“兵以勝為功”,不必迂腐得像宋襄公那樣“不鼓不成列”“不擒二毛”,充什麼“仁義之師”,但李斯此計確實下作,可見其人絕非善類。

    (趙高)

    第二件,上《諫逐客書》。

    逐客之時,李斯也被罷官,名在被逐之列,但他偏能翻雲覆雨,化險為夷,一篇上書,引經據典,洋洋灑灑,侃得贏政撤回逐客令,自己也官復原職,重被啟用,甚至加官進爵,升為廷尉。

    《諫逐客書》義正辭嚴,確屬雄文,但對比一下他殺韓非時的言行,便不難窺見其下掩覆的小人之心。

    第三件,焚書之議。

    這是他獻的又一條“愚百姓”的“妙計”。事情的起因是,贏政並天下、尊皇帝后,心情愉快,於是置酒咸陽宮,大宴群臣,博士僕射周青臣等人歌功頌德,大拍馬屁,淳于越在一旁實在看不下去,於是發言說:應該分封子弟功臣,否則強幹弱枝,萬一有人造反,難以相救,“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現在這些人當面阿諛奉承,只能使陛下錯上加錯,所以這些人不是忠臣。

    贏政命令對此進行研究。

    “廢封建,建郡縣”是當時李斯力排眾議所倡言,現在見到有人反對當然怒不可遏,於是立即上書痛斥,他在今古關係上大作一番文章後,忽然筆鋒一轉,提出焚盡除“醫藥卜筮種樹”之外的天下之書,今後有人即使偶然提到《詩》《書》,也要殺掉棄世,如果以古非今,處以族刑。

    李斯這一堵塞言路、破壞文化的創舉,只是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所謂“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李斯應該分擔一部分秦始皇揹負的千古罵名。

    三、李斯在胡亥朝也幹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參與沙邱政變。

    贏政一死,作為丞相,李斯的作用舉足輕重。當趙高代表胡亥來與李斯商議時,李斯根本沒有把趙高放在眼裡,斥責說:“安得亡國之言?”

    但趙高一連五問:“丞相您自己掂量一下,才能比得上蒙恬嗎?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深謀遠慮比得上蒙恬嗎?不被天下人仇恨比得上蒙恬嗎?和扶蘇交情篤厚、深受信任比得上蒙恬嗎?”

    嚇得李斯一身冷汗,之後趙高一番威逼利誘,李斯乖乖入彀,開始積極策劃和參與他早已明知將會導致“亡國”惡果的政變行動。趙高正是抓住了李斯的致命弱點,成了李斯克星,在二人的爭鬥中,李斯屢戰屢敗,以至一敗塗地,身首異處。

    (秦二世)

    第二件,建議胡亥“獨斷督責”。

    胡亥即位後,為鞏固地位,採納趙高的計謀,殘殺了二十幾個兄弟姐妹和大批贏政朝的功臣勳將。“斯長男由為三川守,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諸公子”,所以李斯身受胡亥的屠戮之害,但“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欲求容”,他再次劍走偏鋒,不是規勸胡亥,而是助紂為孽。胡亥大悅,照章辦理,於是“刑者相伴與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殺人眾者為忠臣”,胡亥喜滋滋地說:“若此則可謂能督責矣”。

    平心而論,當皇帝之前,胡亥只是一個貪享富貴但並無大惡的紈絝子弟,當上皇帝后也並非天良喪盡,正是由於趙高、李斯一夥人的慫恿放縱、推波助瀾,才使胡亥肆無忌憚,暴虐天下。僅此一條,李斯也罪莫大焉。

    (趙高)

    第三件,負隅一抗的兩次上書。

    李斯死時已經七十三歲,他對同赴死難的兒子李由說:“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我想和你再牽著黃狗,一同出上蔡東門去打獵,追逐狡兔,還哪能辦得到啊!”《史記李斯列傳》)

    此時悔恨,豈非太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xboxnoe遊戲機下載遊戲花錢嗎,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