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斌斌小喇叭

    八戒的原名叫做豬剛鬣,法號悟能,八戒是他的別號,唐僧給他取“八戒”二字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

    唐僧深知取經路上的艱險,又恐八戒給自己找來麻煩,當八戒自己說戒了“五葷三厭”,唐僧也趁機給八戒取名“八戒”,想以此來讓八戒約束自己,可見唐僧也是用心良苦。

    “八戒”具體指

    1.不殺生

    2.不偷盜

    3.不淫慾,也就是題主說的色戒。正所謂“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4.不妄語,虛妄不實的話,謊言假話。

    5.不飲酒

    6.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指修行之人不能貪圖享樂。

    7.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指不能貪戀世間的歡娛,要時刻以“禪樂”來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

    8.不食非時食,不能在規定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一般指正午過後直到第二日黎明這段時間。

    從八戒西行路上的表現看出,八戒早把唐僧的話語當成耳旁風了,不過在當今社會八戒的形象很是深入人心。

  • 2 # 軍哥行走在大西北

    《西遊記》中豬剛鬣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渾名“八戒”。

    五葷三厭,屬宗教戒條,信徒不準食用。 五葷,即五辛,指五種辛味蔬菜。包括大蒜、小蔥、韭與渠(形似蘿蔔味如蒜)。三厭,道教把雁、狗、烏龜作為不能吃的三種動物,列為教條。認為“雁有夫婦之倫,狗有扈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故不忍食”(《湧幢小品》)。厭,在此是不忍食之意。不過,這五葷三厭是佛道二教的混合物,佛教的“八戒”實際另有所指。

    八戒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包括:1、不殺生。2、不偷盜。3、不淫慾。4、不妄語。5、不飲酒。6、不眠坐華麗之床。7、不打扮及觀聽歌舞。8、正午過後不食。

  • 3 # 熱聞視野

    有沒有跟我特別喜歡看《西遊記》的啊?我不管是《西遊記》小說還是電視劇,對讀物愛不釋手,對電視劇一刷再刷。從此二師兄豬八戒的那種胖嘟嘟,憨態可掬,看見漂亮姑娘就流口水的豬形象被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還偷偷扮過幾回呢。

    在享受經典的同時,心中不免會冒出這樣問號,豬八戒,戒的是什麼呀?有哪八戒呀?…

    豬八戒原是天庭的天蓬元帥,後因調戲嫦娥被貶下凡,錯投豬胎,成了豬模樣。自名“豬剛鬣”,菩薩為他斷了“三葷五厭”。在老丈人家高老莊遇到唐僧,便為其另名“豬八戒”

    “八戒”全稱“八關齋戒”,一般用來針對紅塵中的善男信女。“八戒”就是戒殺生。不能殺食生物戒偷盜。戒淫。戒妄語。不能撒謊戒飲酒。戒著香華。不能妝飾打扮。戒坐臥高廣大床。要謙虛,不能臥寬大的床和坐高位。戒非時食。定時吃飯。

    看過西遊記的都知道,豬八戒雖然沒有犯戒。但是在取經途中,時不時的動色心,一遇到危難就嚷著要散夥,還總是在唐僧面前打孫悟空的小報告。在我看來,豬八戒一直是在拖取經大業的後腿,為孫悟空降妖除魔帶來了困擾的。

  • 4 # 梅月竹風

    【漫話西遊記】(第5期)

    (一)“八戒”的來歷...

    我是觀音菩薩已與我摩頂受戒,起了一個法名叫豬悟能。我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

    唐僧就說: 那我給你起個別名,就叫八戒吧!

    (二)什麼叫“五葷三厭”?

    [五葷] 大蒜、小蒜、興渠、慈蔥、茗蔥。

    [三厭]雁、狗、烏龜。

    三厭為什麼是這三種動物呢?

    因為雁有夫妻之倫,狗有護主之誼,烏龜有君臣忠敬之心。因此,出家人不忍食用。

    (三)另一種說法...

    道家認為,三厭是道教的三厭,佛教沒有三厭一說。

    佛教另有“八戒”。

    (四)佛教的八戒

    哪八戒呢?

    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塗飾香鬘歌舞及觀聽,不眠坐高廣大床,不食非時食。(《俱舍論》)

    (五)《西遊記》裡的豬八戒提到的是“五葷三厭”...

    既然如此,八戒這樣說了,而唐僧因此也給他起了別名“八戒”,我們當然要以《西遊記》為主。就是上面說的那個五葷三厭。

    至於《俱舍論》說到的佛教“八戒”,那是出家人起碼要遵守的戒律。

    另外,佛教界還有很多講究,但是這裡談的是八戒,就不多說了。

  • 5 # 使用者3622064443

    不偷盜 不淫慾 不殺生 不眠坐高廣華麗的床 不妄語 不飲酒 不打扮裝扮及觀聽歌舞 不食非時食

  • 6 # 八戒的星座之旅

    《西遊記》中,天庭玉皇大帝手下主管天河的天蓬元帥因醉酒調戲嫦娥被玉皇大帝逐出天界,到人間投胎,卻又錯投豬胎,嘴臉與豬相似。下凡後,棲身雲棧洞,自稱“朱剛烈(豬剛鬣)”。豬剛鬣後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唐僧因此給他起了個別號,叫做“八戒”。他會天罡三十六變身術,能騰雲駕霧,使用的兵器是九齒釘耙。唐僧西去取經路過高老莊,豬八戒被孫悟空收服,八戒從此成為孫悟空的好幫手,一同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

    唐僧為何給豬剛鬣起了“八戒”這個別號?“八戒”的內容究竟是指什麼?

    “八戒”是佛教用語,全稱“八齋戒”,是佛教為在家的男女教徒制定的八項戒條: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不打扮及觀聽歌舞);七戒坐臥高廣大床(不眠坐華麗之床);八戒非時食(正午過後不食)。

    在佛道合一的《西遊記》中,“八戒”的內容與佛教的“八齋戒”有不少共同點,也有不同的地方。豬八戒渾身都是缺點和毛病,但最終也修成正果,被如來佛封為“淨壇使者”,這與他不斷戒掉自己的毛病是分不開的。開始時他“戒”得很不徹底,也不情願去戒。但在各路神仙領導、西天取經小組唐僧組長、孫悟空師兄、沙僧師弟的及時監督和管理、不斷敲打以及耐心幫助下,豬八戒一點一點地去實施了戒行,最終使“八戒”真正落到了實處。

    一戒貪吃。因為貪嘴,豬八戒在取經路上遇到許多麻煩,險象環生。若不是悟空及時阻止,豬八戒早已成為群妖口中的美味。在“豬八戒吃西瓜”這一段中他的貪嘴表現得淋漓盡致。後來豬八戒逐步戒掉了這一毛病,並能說出“曾被買糖君子哄,至今不信口甜人”這樣高覺悟的名言警句來。

    二戒好色。踏上西天征程的初期,豬八戒一見到美女,立馬找不著北,眼角眉梢都是愛,喜歡嬉皮笑臉地上前搭訕。多虧頂頭上司唐僧苦口婆心的教育,同事孫悟空、悟淨的善意捉弄,才使其不良行為有所收斂。尤其是四位菩薩的精心點化,讓豬八戒深深認識到自己的這一頑疾,痛改前非,見了美色的妖精也能做到橫眉冷對,釘耙相向。至於到後來豬八戒還念念不忘曾經的妻子高小姐與夢中情人嫦娥,這是正常的情感波動,不在好色之列。

    四戒嫉賢。別看八戒對除妖降魔一籌莫展,但在領導面前打小報告卻有一手,喜歡挑撥離間,玩陰的,打擊同事中諸如孫悟空這樣的先進工作者。多虧唐僧心中有數,悟空、悟淨的及時揭發譴責,才使豬八戒的陰謀一次次落空。逐漸的,豬八戒克服了這一親痛仇快的致命缺點,將自己完全融入了互助互愛的取經隊伍中,不再離心離德。

    六戒偷懶。在孫悟空被唐僧趕走的那些日子,豬八戒又因為貪睡,害得唐僧誤入妖怪的洞穴。還有,好幾次唐僧讓豬八戒去化齋,他卻躲在樹林裡睡大覺。每逢豬八戒偷懶時,悟空要麼變化成個小蟲之類的對其捉弄以示警戒,要麼以身用則吃苦在前,從而帶動豬八戒積極工作。這樣一來,弄得豬八戒心有餘悸,不敢也不好意思再偷懶。

    七戒畏難。取經路上山高水遠,更有打殺不盡的妖魔當道,其困難自然是層出不窮。每遇到困難後,豬八戒就很容易打退堂鼓,老是愛提各走各的路。唐僧、悟空、沙僧都及時從思想上予以疏導與鼓勁,從工作上為其排憂解難,激勵八戒增強信心,心甘情願的獻身於取經事業,徹底杜絕了畏難之情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一點都不虐,文筆也不錯的現代言情小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