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永言雜說

    政治一詞是近代中國即19世紀90年代維新變法期間從日本引進的一個外來詞。自從這個詞出現以後,它一直被作為上層建築的一個具有崇高含義的詞語,如政治是靈魂,政治是生命,等等。那麼這個詞又與中國傳統文化中哪個詞可以匹配呢?

    古人在《易經.繫辭》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形而上者”是否就是古人觀念中的政治權力上層建築呢?也即古代的“道”或說“道統”便是現代詞語中“政治”。

    在清末近代第一次中西文化碰撞的年代中,19世紀70年代開始形成的“中體西用”,其中“中體”也可以理解為“政治”,而“西用”則可以解釋為“西器”,“中體西用”用現代語言可以解釋為:用本國的政治來指導西方科技的具體應用,也即“政治掛帥”。這幾乎就是對中國古人“道”、“器”觀的繼承與發展。

    同時,在現代人的文字表達中,常見這樣的句子:政治為社會現實服務,政治為經濟服務(非指具體、微觀的人品道德)。這樣的句子結構,卻分明在說“政治”只是服務者,現實與經濟才是本質。在這裡,政治成了“器”(曾有“思想武器”一說),而社會現實和社會經濟則成了“道”,器為道服務。

    對於這種思想,中國的先人有沒有相同的表達呢?

    清末“中體西用”本來是繼承了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道器”觀而強調“中體”的重要性,但是,那位“戊戌六君子”之一、有名的維新志士譚嗣同,恰恰在道和器的關係中,發現了現代人的思想,與現代人有了幾乎相同的表述。他在1895年7、8月出版的《報貝元徵書》中說:“故道,用也;器,體也。體立而後行,器存而道不亡。自學者不審,誤以道為體,道始迷離倘恍,若一幻物,虛懸於空謨無朕之際,而果何物也耶?”這裡,譚嗣同幾乎就是在用現代語表達:道為器服務,政治為現實社會與現實經濟服務,他批評了“誤以道為體”,認為“體立而後行,器存而道不亡”。它是現代社會的一個理論:一個社會的物質文明體現了其內的精神文明,社會的物質文明程度愈高,社會的精神文明也愈高,物質文明正是精神文明的形態體現者。物質文明滋生於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涵養物質文明;落後的精神,只會產生落後的物質,反之亦然。這是譚嗣同對清末落後現實的批評。他以現代人的思維,把歷史社會長期顛倒的“道器”、“體用”關係重新顛倒過來,並提出:脫離社會現實與經濟發展的“道”為“若一幻物”,“ 果何物也耶?”這種“誤以為”的顛倒,正和現代很多史學者指出的“封建皇朝倒立著看待社會”意思表達一致。

    其實,現代社會發現並形成了“政治”是一種工具的思想,時代偉人鄧小平“發展才是硬道理”已經斷然否認了所謂“政治掛帥”;只是固有的傳統觀念,還在不時地以它的悖論形式影響著人們的思維,使這種發現成為了歷史社會認知觀的迴圈與斷層,即放棄了這種發現和覺醒(唯我性人治原因)。確實,社會科學文明觀念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才是政治背後那個真正的本質,而決非是所謂高於一切的“虛懸”和“掛帥”中的那個“政治”。

  • 2 # 樓外長江空自流

    政治一詞並不是秦始皇的名字演變而來的

    中國的先秦古籍就就有政治一詞,其中“政”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指管理和教化人民,也指安定的狀態。

    當英文的“Politics”傳入中國時,孫中山認為應該使用“政治”來對譯,認為“政就是眾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眾人之事,即是政治”。

  • 3 # 夜魔86

    《尚書》中有一句話,叫“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多被看作中國“政治”一詞的最初來源。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治國之道正確了,政治就能治理得好;恩澤散播開來,民眾就能安居樂業。文言文是單音詞,“政”和“治”的概念也不相同。“政”的意思是指國家的權力秩序或制度、法令;“治”則指統治、治國等治理活動。一種安定祥和的社會狀態,也被稱為“治”。 在古漢語中,“政”就是今天“政治”的意思,而“治”則有今天“行政”的意思。最早建議用“政治”來翻譯西方政治一詞的,據說是孫中山。這個詞雖然翻譯得很好,但也容易讓今天的人們模糊了“政”與“治”的差別。 所以政治的政並不是秦始皇嬴政演變而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考和省考,哪個好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