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就是愛看電視劇
-
2 # 厲害了word娃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這是典型中國父母對孩子表達愛的一個口頭禪。
孩子成為了家庭的中心,這是我們中國家庭最場景的場景。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要圍著寶寶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哭鬧啥願望都可以實現,無條件的滿足。這種愛是過度了,無形中也在阻礙了孩子自立自強的可能性,一貫的滿足,孩子也就覺得自己是家裡的皇上,慾望就越來越大了,更嚴重的是得不到孩子就會失控,發脾氣。這種極端的情緒很容易造就孩子急躁,無耐心等劣質性格。
更有甚者,影響到了孩子的人身觀,價值觀,等到孩子長大了很容易成為一個媽寶男,媽寶女,一個標準的巨嬰。到時候父母責備孩子不成器,孩子也反過來責備父母沒有好好的教育自己。而父母往往就無奈的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啊!”
我這都是為了你好,目的是對的,但是方法一定要正確,我們既要愛孩子也要培養孩子,要適度的給予愛。
首先,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愛媽媽營造氣氛,要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愛”,那麼父母就要以身作則,給這個家庭一種愛的氛圍。一個原生家庭的主要關係是夫妻。就算是有了孩子,也是一樣的,爸爸愛媽媽是一個家庭和睦的基礎,也是孩子學習的標杆。
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小不懂事兒,在孩子面前做事不避諱,其實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觀念的樹立。比如在家裡不尊重爺爺奶奶,那很有可能等你老了,孩子也不會尊重你。家風是脈脈相傳的,要想讓孩子樹立更好的世界觀,那父母就要做好自己,做正確的事情,也要正確的做事兒,讓孩子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其次,給予適度的愛,樹立孩子自強自立的觀念爸爸媽媽愛孩子,那是我們的天性。但是我們要把控好尺度,不能一貫的順著孩子,這無形中助長了孩子的自戀能力,和慾望的擴張,處理不好往往會讓孩子長大後患巨嬰症,所以我們要給予孩子適度的愛,讓孩子儘早樹立自強自立的觀念。
隨著孩子的長大,可以逐步的讓孩子承擔一定的任務。在生活中孩子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做,比如幫媽媽做簡單的家務,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走路跌倒了可以站起來。可能一開始孩子會很無助,一味的希望爸爸媽媽幫忙,父母要引導,多鼓勵,要是孩子完成了一件事兒那就給予口頭的鼓勵,甚至可以給塊糖。讓孩子懂得要想獲得,那就要付出,時間長了就容易形成了好的習慣。孩子也願意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無形中也鍛鍊了孩子來的獨立性,責任感,成就感。
如果家庭裡有多個孩子,父母也要適當的給予每個孩子相應的愛。不能有了二胎就忘了大寶,要分清愛的份量和責任,比如可以引導教育大寶在生活中多讓著小寶,教育小寶也可以多跟大寶學習,建立一個平衡的關係。這樣整個家庭的愛的氛圍才是穩定持續的哦!
為人父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本來就是一個長期的大投入,這個一點都不能馬虎,因為孩子的幸福也是我們的幸福。爸爸媽媽在愛孩子的同時,希望多想想,該如何用合適的方式去培養孩子對於愛的理解,以及孩子的責任心,獨立性。
希望“我都是為了你好”,不僅僅是為了“好的”目的,更是要看重過程哦!
回覆列表
臺灣作家龍應臺有一段廣受追捧的金句:
「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其實不光是學習,在生活中,做人做事都要像學習一樣努力,人生才能充滿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