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這張照片舉個例子。
對上海名勝風景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能看出這就是豫園,看照片中人物裝束,可以判斷拍攝時間應該在民國初年,至於作者,這是一張美國公司發行的明信片,那麼大致可以判斷作者為旅華外國攝影師。
只是,明信片的圖片說明,卻說這就是那個在中國幾乎無人聽說而在歐美卻家喻戶曉的“東方愛情故事”的發生地,並未註明豫園,甚至連上海二字都沒有。
經過考證,大致理清了頭緒。
故事大意是一位少女愛上父親的會計,卻被強迫嫁給不愛的公爵。她與情人在婚禮前夕私奔,帶著公爵送的首飾,跨過一道曲橋,乘著公爵來迎的遊艇,逃到一座小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幾年後,他們被公爵找到,眼看就要殞命,老天爺大發慈悲,將他們化作兩隻鴿子,永不分離。
其實,這是英國瓷藝師Thomas Minton在1790年代虛構的中國民間故事,歐美人耳熟能詳,在中國卻罕有所聞。
至於這張照片上的豫園湖心亭,與此有何關係?原來,中國向歐美出口青花瓷器,常用這個故事的場景作為裝飾圖案,而少女與情人經過的曲橋,更是必不可少的構圖元素,以致當外華人見到亭前的九曲橋,莫不想起“東方愛情故事”,於是以訛傳訛,將豫園當作悲劇的遺蹟。
最後,我寫了一篇《虛構的柳如是樓》。
我拿這張照片舉個例子。
對上海名勝風景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能看出這就是豫園,看照片中人物裝束,可以判斷拍攝時間應該在民國初年,至於作者,這是一張美國公司發行的明信片,那麼大致可以判斷作者為旅華外國攝影師。
只是,明信片的圖片說明,卻說這就是那個在中國幾乎無人聽說而在歐美卻家喻戶曉的“東方愛情故事”的發生地,並未註明豫園,甚至連上海二字都沒有。
經過考證,大致理清了頭緒。
故事大意是一位少女愛上父親的會計,卻被強迫嫁給不愛的公爵。她與情人在婚禮前夕私奔,帶著公爵送的首飾,跨過一道曲橋,乘著公爵來迎的遊艇,逃到一座小島,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幾年後,他們被公爵找到,眼看就要殞命,老天爺大發慈悲,將他們化作兩隻鴿子,永不分離。
其實,這是英國瓷藝師Thomas Minton在1790年代虛構的中國民間故事,歐美人耳熟能詳,在中國卻罕有所聞。
至於這張照片上的豫園湖心亭,與此有何關係?原來,中國向歐美出口青花瓷器,常用這個故事的場景作為裝飾圖案,而少女與情人經過的曲橋,更是必不可少的構圖元素,以致當外華人見到亭前的九曲橋,莫不想起“東方愛情故事”,於是以訛傳訛,將豫園當作悲劇的遺蹟。
最後,我寫了一篇《虛構的柳如是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