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文二三子

    諡號是對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後世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

    諡號制度形成,傳統說法是西周早期,即《逸周書·諡法解》中提到的周公制諡。但是近代以來,王國維等根據金文考釋得出的結論諡法應當形成於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階段,這一說法得到廣泛認同。

    秦始皇認為諡號有“子議父、臣議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廢除了。他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就將“皇”、“帝”連起來開始稱“皇帝”。“皇帝”比上諡更加溢美,所以歷朝最高統治者欣然接受。西漢又恢復了諡號。

    諡法制度有兩個要點:一是諡號要符合死者的為人,二是諡號在死後由別人評定並授予。君主的諡號由禮官確定,由即位皇帝宣佈,大臣的諡號是朝廷賜予的。諡號帶有評判性,相當於蓋棺定論。

    最早的經典文獻《逸周書·諡法解》開始歷朝歷代的諡法著述在百種以上,載錄諡字約四百個,每個字都有特殊限定的意義。

    諡號分為有褒揚性的美諡、憐惜性的平諡、貶義性的惡諡三種:

    1、美諡,如:莊、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諡:如:懷、悼、哀、閔、思、殤,有點同情的意味。

    3、惡諡,如:厲、靈、煬,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於惡諡是對死者的批評,這在古代是比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規定:不立惡諡,只作美諡、平諡。

    唐朝時,諡號最好的是“文貞”。魏徵、張說諡“文貞”。宋朝時,因為宋仁宗叫趙禎,為了避諱,“文貞”改為“文正”。

    《明會典》記載,以"文"字為第一字的諡號,等級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貞",正、貞之後,依次與"文"搭配的字為成、忠、獻、端、定、簡、懿、肅、毅、憲、莊、敬、裕、節、義、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潔、敏、達、通、介、安、烈、和、僖、榮、愍、思。

    諡號不僅具有特定的涵義,而且具有特定的等次。

    清代皇帝諡字為21字(光緒帝)或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

    康熙帝的諡號為: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咸豐帝的諡號為: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恭親王奕訢的諡號為:忠

    曾國藩的諡號為:文正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諡號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武功成者,如左宗棠)、文恭、文成等等。

  • 2 # 靠譜的歷史

    諡號是人死之後,後人給予評價的文字。諡號是周開始的,除了天子,諸侯、大臣也有諡號。

    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諡號來進行概括。總的來說,古代歷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諸侯大臣等社會地位相對較高人物或相對,在其去世之後朝廷會依據其生前所作所為,從而給出一個具有評價意義的稱號,這就是通常意義的諡號,用來高度概括一個歷史人物的生平。

    諡號有等級之分。對於文臣來說,最高等級的諡號是“文正”。正因為“文正”是一種極高的榮譽,統治者很少將這個諡號賜予給大臣。明朝內閣首輔大臣李東陽在即將去世之際,得知自己死後將得到“文正”諡號,竟然喜極而泣。清朝在近300年時間裡,總共只發出了8個“文正”諡號,分別是湯斌、劉統勳、朱珪、曹振鏞、杜受田、曾國藩、李鴻藻、孫家鼐。

    「文正」很重視文名和科甲出身,滿清貴族沒幾個真的去考了科舉,因此整個清朝,諡號「文正」的沒有一個旗人。某種程度上,諡號「文忠」可以說是滿族文臣的最高諡號了。其實比起「文正」而言,清朝諡號「文忠」的大臣,相信是大家更加熟悉的;終滿清一朝,諡號「文忠」的共9人,包括:索尼,傅恆,林則徐,榮祿,李鴻章,駱秉章,胡林翼,陳寶琛和梁鼎芬。除了最後兩位清朝滅亡才受封的遺老之外,前面七位在各種清宮劇裡都算是熟臉。

    也有種說法認為,因為滿人文臣最高諡號便是「文忠」,因「文正」需要皇帝特批,更多的是官家的意思;而「文忠」算是群臣推定,似乎更能表示故者在官員中的地位。諡號「文襄」的說法是這樣:「闢地有德曰襄,取之以義。甲冑有勞曰襄。亟征伐」所以縱觀歷史,「文襄」向來授予有大軍功的文臣。在清朝諡號「文襄」的大臣也有不少熟臉,除了赤老師提到的福康安,左宗棠和洪承疇之外,還有張之洞、兆惠和李之芳等。

  • 3 # 譚伯牛

    清代以前,文武官員,三品以上例可得諡。但是清朝改革了,只有一品官員才能予諡,並須禮部請旨批准,才由內閣擬諡,經皇帝圈定。咸豐三年,規定凡二品官殉難者悉照一品官奏請可否給諡,候旨遵行。這是因為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不得不更改舊章,激發士氣。至於二品以下偶有予諡者,就更是特旨批准了。

    凡奉旨給諡者,先讓內閣侍讀學士認真閱讀體會諭旨裡的褒嘉語,然後得諡“文”字者擬八字,由大學士選四字,不得諡“文”字者,則擬十六字,由大學士選八字,最後請皇帝圈定。

    “文”字為什麼重要?因為這是孔子提出的傳統中國文明的最高標準。《論語》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又曰:周監於二代,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又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章太炎做了總結,謂“古時所謂文章,就是禮樂,後來範圍縮小了,專指文學而言”。

    因此,人臣予諡“文”字,是高階的表彰。清代諡法規定:“道德博聞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勤學好問曰文。錫民爵位曰文”。而能諡“文正”,則是最高階的表彰。諡法雲:“守道不移曰正。心無偏曲為正”。而且,“文正”二字,不由內閣擬定,“悉出特旨”。整個清代,只有八人得諡文正,可見二字的尊貴。

    而在實際操作中,清代大臣能諡“文”字,主要看他的資歷,那就是必須出身於翰林院。曾國藩李鴻章都是翰林院出身,因此得諡“文”字。

    然而左宗棠不要說翰林,連進士都不是,仍能予諡“文”字,就是特旨褒獎了。

  • 4 # Wan156005358

    中國傳統文化裡,帝王將相追求的人生成就概括為文治,武功兩項,所以諡號中最常見的是文帝,文王,武帝,武王,文武兩字常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為晚清重臣和中興名臣,又都是讀書人(曾李是進士出身,左是名譽進士出身)兼具武將出身,戰功卓著,後都參與洋務運動,治理國家成就斐然,是當時出將入相,能文能武的全才。但是晚清國力衰落,飽受外國軍事欺負,外戰鮮有勝績,武功就明顯成色不足,所以這些武將們都在淡化自己的武功。曾是李的老師,左的前輩,湘軍創始人和開山鼻祖,為人師表堪稱聖人,以文正這種最高諡號最為準確。李是淮軍北洋創始人,以自己嫡系武裝拱衛京師和大清中央近30年,洋務運動外交成就最大,對大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忠烈遠超古人諸葛亮,諡號文忠也是恰如其分。左是名將,滅太平軍,收復新疆功在當代利在中華千秋,與前兩位開山鼻祖相比,左不是開山鼻祖的人物,文治也稍顯不足,左也始終沒有執掌朝廷中樞,朝廷褒獎為文襄也是準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聯儲開啟無限量QE後美國經濟面臨的威脅消除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