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女孩可心
-
2 # 姚安迪
一、從環境變化解讀行為
同樣的打人行為,背後意涵可能完全不同,這次和下次動手的原因也可能完全不同。建議你先觀察孩子出手的前幾秒,周遭環境出現什麼變動,是不是有新的或喜歡的、不喜歡的事情出現。比如說,孩子看到姐姐玩他喜歡的玩具,他去打姐姐一下,背後隱含的可能是我要那個東西;也有可能是姐姐搶了他的東西,他不高興,所以打人發洩;或是看姐姐大叫好痛,覺得很好玩等。
二、搶先中斷打人行為
當你發現孩子和某個人相處時,或想要某個東西就會打人,必須在孩子出現打人的動作前,搶先一步中斷錯誤的行為,並協助他找到替代方法來表達意圖。例如,他想要姐姐手中的玩具,可以帶著他的手拍拍、摸摸姐姐,幫孩子講出:姐姐借我玩。教導的時機點很重要,必須在他打人前就要中斷,否則等打完人再教,通常作用不大。
三、冷處理獲得注意行為
如果孩子動手打人後,會看看你的反應,通常用意是為了引起注意,這時最好採取冷處理,他要是覺得無趣,下次就不會繼續這樣做;但若是被打的人反應愈大,愈會增強他下次打人的動機。
四、平時要鼓勵正向互動
若孩子是想找人玩,卻不知怎麼開口,而胡亂打人、推人,建議平時製造一些遊戲的情境,或帶簡單的遊戲,提供正確的互動示範;或當他與其他孩子有適當的身體接觸時,例如擊掌,就要給予鼓勵,讓他知道原來可以這樣互動。
五、特別注意
切記別在孩子打人後對他做出相同的動作,並對他說:你現在知道這是什麼感覺了吧!這個年紀的孩子同理心尚未發展,無法理解他人感受,這樣做只會強化他打人是可以的心態。
此外,家長以懲罰做為禁止的工具,或許當下有效,但通常孩子沒多久又會再打人,因為你沒有教他下次碰到同樣的情境可以怎麼做,因此,教導正確的替代行為,會比懲罰更重要。
-
3 # 健康加油
沒有天生愛打架的壞孩子,若孩子愛打架,首先要問清楚打架的原因,跟孩子說明打架的弊端,再引導、啟發孩子合理處理類似的事件,最後,讓孩子提出一個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這樣,教會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對待他人。
回覆列表
就告訴他,你就這麼處理問題的,以後我也這麼處理你,那咱倆以後就以打架方式相處了,自己想想打架對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是別人這麼多對你呢,所以是君子就要講道理,凡事都有個對錯,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