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島主說事

    丘吉爾作為挽救英國的二戰功臣,在協調盟軍戰勝德國方面是立有功勞的。但是為什麼在戰後大選中落敗卻是出人意料。

    一方面,丘吉爾作為英國少有的主戰派,他在當選英國海軍部長時,就對張伯倫的綏靖政策持反對態度,直到他上臺公開對德宣戰,表現得非常強勢。但丘吉爾的上臺是有客觀背景的,他並不是票選上來的總統,雖然在二戰中他的表現不錯,卻並不代表可以繼任總統。因為英華人從一戰以後都反對戰爭,二戰雖然英國也是戰勝國,但英國的地位被美國取代,英國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損失。

    另一方面,丘吉爾太過自信。由於丘吉爾上臺以後,加大了對蘇聯和美國的合作,促使盟軍開闢第二戰場,而且英軍還贏得了北非戰爭的勝利,客觀上丘吉爾認為英國無人能及他的領導才能和地位。但這都是他一廂情願,因為英國民眾需要的不是政治,而是迅速恢復經濟,對這一方面,丘吉爾似乎欠缺得太多。

    而當丘吉爾在為個人榮譽和英國戰勝國四處奔波時,他的競爭對手艾德禮卻在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選舉方面丘吉爾一點宣傳都沒做,人們記住的只有戰爭的創傷和大量平民傷亡,客觀上,戰爭使丘吉爾贏得了讚許,也是戰爭讓英國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習慣了綏靖政策的百姓,對丘吉爾並不看好。

    對英華人來說,二戰結束以後,人民需要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而不是丘吉爾的強硬政策,當丘吉爾試圖加強軍備和與美國蘇聯展開競爭時,人們就已經拋棄了他。

  • 2 # 戈壁灘駝鈴

    丘吉爾因戰爭需要而上臺,戰爭結束則下臺,所以丘吉爾是“成也戰爭,敗也戰爭”,這就是時勢造英雄。

    二戰爆發後幾小時,英國當時首相張伯倫馬上召見丘吉爾,邀請他加入戰時內閣,被重新任命為海軍大臣。由於張伯倫政府一直採取綏靖政策,戰事進展不順利,下院議員們在1940年5月對張伯倫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案,張伯倫被迫向國王提出辭呈,並建議由丘吉爾組閣。1940年5月10日下午6時,國王召見丘吉爾令其組閣。

    丘吉爾任首相後,面對的是德國突破馬其諾防線,戰火正向法國北部蔓延,而英國遠征軍有被殲滅危險的糟糕情況。在丘吉爾帶領下,英國政府千方百計延長法國抵抗德軍的時間,盡力爭取對德造成最大打擊。同時也加強英國的防禦計劃——訓練陸軍、空軍,併為戰爭生產武器贏得時間。不久,在法北部英法聯軍被德軍截斷,經過苦戰,最終英國遠征軍和法軍雖然撤了出來,但是所有武器裝備被丟棄在法國,英國同德國作戰前景暗淡無光。丘吉爾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堅定和勇敢。他向英華人民發出團結起來、共同抗敵的號召,穩定和鼓舞了英華人民計程車氣。

    當時的歐洲戰爭,德國所向披靡,法國戰敗,英德之間矛盾公開化,希特勒發動空戰突襲倫敦,著名的不列顛空戰,丘吉爾帶領倫敦人民保衛了倫敦。13日,丘吉爾在下院發表了簡短演說,他說:“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貢獻給你們。”接著他又說:“你們要問,我們的政策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竭盡一切可能和投入全部力量在海上、陸上和空中進行戰爭,這就是我們的政策。你們要問,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和艱難也要去爭取勝利。”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大舉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丘吉爾就對民眾發表了著名的廣播演說,表明了英國將援助蘇聯抗擊德國法西斯的決心,指出了蘇聯與英美之間休慼與共的戰略關係,並號召全世界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敵人。

    丘吉爾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帶領英華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偉 大勝利的民族英雄,是與斯大林、羅斯福並立的“三巨頭”之一,是矗立於世界史冊上的一 代偉人。

    可是就是這個人,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快結束時,英國首相選舉時競選失敗,黯然下臺。其主要原因是時代不同,人民的需要不同。英國在丘吉爾手裡,雖然是戰勝國,但卻輸掉了一個超級大帝國的地位。雖然英華人對處於戰爭中的首相要求有些苛刻,但丘吉爾不能不尊重這一事實。

    戰爭結束,丘吉爾所代表的保守黨並沒有在二戰後把握潮流,其執政理念和對內對外政策已經不符合英華人民的期望。和平年代需要一個懂得發展經濟、給人民幸福生活的首相。

    1951年的英國大選,保守黨改變選舉政策,從民意出發重奪政權,丘吉爾再度出任首相。1953年,伊麗莎白二世即位,授予丘吉爾最高榮譽嘉德勳章,並有意封丘吉爾為倫敦公爵以表彰其為英國所做出的貢獻,但最終丘吉爾接受了其子倫道夫的建議,拒絕了倫敦公爵的封號。

    1953年12月10日,丘吉爾又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他精通曆史和傳記的藝術以及他那捍衛崇高的人類價值的光輝演說。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

  • 3 # 商務新觀察

    丘吉爾贏得二戰的勝利靠的是英華人民全力以赴地支援,戰後的敗選同樣歸功於民心所向!

    丘吉爾作為一位有遠見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強人!

    但是最可惜地是他忘記了一點,戰爭已經給英華人民造成了創傷,人民需要休養生息!這種國民情緒的變化,丘吉爾視若無睹。

    丘吉爾以及其所在的保守黨仍在致力於戰後的國際形勢,忽略了國內民眾在戰後的訴求,可以說是促其下臺的主要原因。

    此時,英國工黨抓住了國內老百姓的這種心理,並提出來《貝弗裡奇報告》對英國中下層民眾很有“殺傷力”。在大選時,更是提出了“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大不列顛共同體”!

    工黨領袖艾德禮能接替丘吉爾成為戰後英國的新一任首相,其實就是人民呼喚和平,需要休養生息更要發展經濟,提高社會福利和創造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渴望!丘吉爾違背了戰後的民意,因此被選民拋棄!

  • 4 # 雲中史記

    問題有些不對,丘吉爾一直是英華人心目中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華人,1945年的選舉麼,因為保守黨整體的沒有把握好潮流所向,輸掉了選舉,但丘吉爾還是可以當議員,換一種身份繼續對國內外政治發揮他的巨大影響力,再說,他1951年不又重新競選上臺了麼。

    其實對於丘吉爾這樣貴族出身的人,權力名望真的不算什麼,他在一戰前就是內政大臣,後來做了海軍大臣,一戰中後期又做了軍需大臣、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等,內閣重要職務幾乎做了個遍,此後20多年,他一直都是英國政壇的重要人物,為了大英帝國的榮耀而奔波勞碌。

    二戰爆發後,丘吉爾的上位是民心所向,他幾乎是孤獨的主戰派,也只有他把維護大英帝國的榮譽作為畢生的使命,以其一人之力最後推動了英國對抗德國,也因為二戰的傑出貢獻,他得以成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華人。

    至於二戰後麼,大英帝國的解體其實已經不可避免了,但丘吉爾和保守黨還是熱衷於維護帝國的榮譽,保守黨的競選綱領充斥著外交,帝國和國防戰備等字眼和主旨。而相對應的,工黨卻提出“戰爭中的勝利必須伴隨著繁榮的和平”,突出民生,主張和平,對於農業、教育、住房、福利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施政計劃措施。

    英華人民經歷了幾年的戰爭,生活苦不堪言,迫切希望恢復正常的生活狀態,顯而易見的,保守黨的競選綱領是讓老百姓厭惡的,而工黨的競選綱領讓英華人感覺親切溫暖,那大選的結果自然也是意料之外,其實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丘吉爾是個戰爭英雄,說他拯救了英國也不過分,可人們渴望變革啊,而且英華人民對於維持大英帝國也真心沒啥興趣,麵包和英鎊才是真的,這讓丘吉爾真要哭了,本來自我感覺極其良好,畢竟,戰爭英雄繼續領導國家和人民這個應該是政治正確的事情,但是,然而……

  • 5 # 歷來現實

    1945年二戰勝利,丘吉爾首相競選議員成功,當上丘議員,按照英國政黨組閣模式,丘首相所在的保守黨在競選中大敗,丘首相的隊友們很不爭氣,只獲得197個議會席位,只好把組閣權力拱手相讓給準備更充分的工黨,工黨領袖艾德禮成為新首相。丘首相自我解嘲:“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一個偉大民族的特徵”。英華人民自我解嘲:“我們正是因為熱愛我們的偉大人物,愛他才要保護他,讓他在獲得最高榮譽時下臺,讓他繼續接受我們愛戴!”丘首相的心裡話:“什麼?我帶領你們打贏了歐戰!”英華人民的心裡話:“少來,你也帶領我們吃不飽飯!”

    丘首相心裡很委屈,我將要帶領你們走向另外一個勝利!我們將踩扁蘇聯,我們將鎮壓印度,我們將重建大英帝國的輝煌!

    英華人民心理更委屈,我們受夠了戰爭時期的烏鴉肉了,我們受夠了深挖洞的日子了,我們更加受夠了大英帝國的日子了!我們只想吃飽飯,蘇聯人的主義和印度人的獨立,我們都不關心,我們只關心我們餐桌上的麵包!

    最後丘首相禮貌的接受了敗局,至少你們要承認,“我所捍衛的,正是你們罷免我的權利”。全世界的小清新聞之,哭的稀里嘩啦。

    而英華人民明顯更上道,5年之後,又把灰頭土臉的丘議員從塵埃裡拿出來,撲撲撣撣,重新放回到首相的寶座上。

    1945年這一次國內選舉,為什麼丘吉爾“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保守黨和工黨的競選綱領不同。

    保守黨的競選宣言,套路比較老,全是高大上的國際關係、英聯邦世界的內部關係、國防建設、大英帝國的光榮傳統之類的政治口號,丘吉爾本人不擅長搞經濟,當年他在鮑德溫政府裡擔任財政大臣時不僅政策方面乏善可陳,與工會還嚴重對立。

    保守黨競選的路線還是試圖複製一戰勞合·喬治成功連任的套路,包裝丘吉爾這位英雄人物,希望英國民眾會在英雄人物的帶領下,走向一個又一個勝利。在競選過程中,把競爭對手汙名化,指責工黨將把英國“布林什維克化”。

    而對手工黨在二戰這幾年已經摸清了英國民眾的民心,在戰爭期間的1942年,主匯出臺了《貝弗裡奇報告》,就英國民眾關心的社會保障問題給出了詳盡的規劃解答。在大選中,工黨的競選宣言主要議題包括食物和農業、充分就業、住房保障、社會保險這些更加接地氣的內容,哪個對英國民眾更有吸引力,一目瞭然。

    最終,工黨戰勝了保守黨,建成了英國式的社會主義制度,放棄了圖謀聯美抗蘇、打壓印度獨立這些主張,也是因為英國民眾厭倦了大英帝國不著邊際的輝煌,寧可選擇關起門來過自己的小日子,寧可承認美華人的主導優勢,安心從父親的角色變為兒子的角色,絕不打腫臉充胖子。英國民眾的選擇,是務實主義的選擇。

  • 6 # 青年維也納

    我發現這個問題下的回答都集中在邱吉爾個人我過去也從這個角度寫過一個回答,確實英雄帶領人民走過戰爭的艱難歲月卻在勝利前夕被人民拋棄是一個非常有戲劇性和感染力的事情。從這個角度說也更容易打動人,但是我覺得解釋歷史應該有一個更客觀的角度。

    首先1945年到底是邱吉爾敗了還是保守黨敗了,1945年大選的失敗固然是邱吉爾個人的失敗,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從1931年以來持續執政的保守黨的失敗,只不過邱吉爾的個人形象太高大甚至壓倒了他的黨,所以很多人只記住了邱吉爾的黯然離開,而沒有記住保守黨遭到的這個巨大失敗。

    而如果我們暫且把被拋棄的英雄邱吉爾放在一邊研究1945年保守黨為什麼失敗,那原因其實就清楚多了。總結起來主要就是以下幾點,第一保守黨依賴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不正常的大選卻實現了長達十四年的連續執政。第二保守黨因為連續十四年的長期執政而變得日益顢頇官僚主義盛行。第三連續十年沒有大選讓缺乏青年組織和群眾基礎的保守黨人才凋零。第四保守黨得以執政是因為他們熟悉國家的運作方式,也正因為他們熟悉國家財政的遊戲規則所以他們對社會福利問題採取了一種官僚主義的冷漠態度,但民意已經隨著《貝弗利奇報告書》而全面轉向支援福利政策。第五是張伯倫的失敗讓保守黨內的主流派失勢,而邱吉爾作為黨內少數派為了扶持和拉攏自己的班底而對保守黨進行了改革和派系傾軋,讓保守黨主流派失去了戰鬥力。

    一個經常被人忽略的事實是1945年的大選其實是1935年以來英國舉行的第一次大選。1935年選出的那一屆國會任期到1939年,但是因為戰爭爆發的緣故沒有組織大選,而是組成了戰時內閣。所以1945年的大選實際上是十年間英國選民第一次有機會發表自己的意見。

    但是一個更加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是1935年的大選其實也不是一次普遍意義上的民主競選,英國的三個主要政黨並不是自由的競選,而是圍繞已經執政了四年的國民內閣的合法性進行的一次公民投票式的大選,雖然1935年有317個保守黨人當選,但事實上他們是作為國民政府的支持者當選的。也就是說1935年英華人民投給國民政府的信任票,讓這些人一直在威斯敏斯特宮裡坐了十年。

    而說到國民政府就必須再向前追溯到1929年,1929年在今天的大部分歷史愛好者眼中僅僅意味著大蕭條和經濟危機,事實上1929年在英國還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英國曆史上第一次女性作為和男性擁有同等選舉權的選民參加了大選。英國1918年承認了女性選舉權,但法案規定男性21歲以上擁有選舉權,女性30歲以上擁有選舉權。到1928年女性終於取得了和男性一樣的選舉權,1929年她們參加了選舉,英國選民達到創紀錄的2885萬。

    這次選舉的結果也證明了進入二十世紀以來英國政黨政治發展的兩個方向,第一是自由黨的徹底沒落,不過公平的說自由黨在1929年其實比1924年的得票還要體面那麼一點點,1924年他們只拿到40個席位,1929年他們增長了將近50%拿到了59個席位。沒落是相比曾經能夠獨立過半數的黃金時代而言的。

    (1929年第二次組閣的溫和的社會主義者拉姆齊-麥克唐納)

    另一個方向就是工黨的崛起的,工黨從英國工人吹著喇叭把第一個議員送進威斯敏斯特宮以來還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已經從無關緊要的點綴變成自由黨的小夥伴、再從自由黨的小夥伴進步到自由黨的幕後老闆,現在徹底拋棄了自由黨成為英國政黨政治裡的一極。1924年大選裡保守黨和工黨的議席比是415比151,而1929年的大選保守黨和工黨的議席是260比287。拉姆齊-麥克唐納先生第二次組織政府。

    但這屆工黨內閣生不逢時,本身就缺乏執政經驗的社會主義者們一組成內閣就遇上1929年的大蕭條,嚴重的失業率壓垮了社會保險金庫,給整個財政帶來無法負擔的壓力。但是社會主義者又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壓縮開支,所以到1931年麥克唐納的財政大臣承認赤字不低於1億2千萬鎊。而他能夠找到解決方法的只有7千多萬。於是麥克唐納只能面對現實選擇辭職,但是1931年的局勢已經到了不可能依靠具體的某個政黨來解決的地步了。於是9月24日以麥克唐納為首工黨、保守黨和自由黨組成了國民政府。政府在10月7日解散了議會,在之後的選舉當中政府要求選民把大選看作是對政府的信任投票,賦予政府以全權來“醫治”英國的局面,這次大選當中工黨發生了分裂,工黨建制派加入國民政府,而反對派則作為社會主義者而不是工黨參加競選。結果毫無懸念的以政府大獲全勝告終,615名議員的議會里國民政府派多達554席。

    (麥克唐納的國民內閣,當內閣的核心人物其實是鮑爾溫和他背後的衛生大臣內維爾張伯倫)

    國民政府以張伯倫的財政政策,比如廢除金本位和關稅還有緊縮開支逐漸遏制了經濟危機,但當英華人民逐漸從經濟危機的恐慌當中走出來的時候,1935年的大選卻依然是國民政府的信任投票,這一次國民政府得到的支援就發生了顯著下降。尤其是參加國民政府的工黨的得票數慘到只有8席位,而反對派的社會主義者卻增加到154席。工黨事實上已經從1931年的失敗裡走出來了只是他們還沒有恢復工黨的名字而已。而國民政府整體雖然得到了431票,但其實國民政府已經失去了“舉國一致”的色彩,開始出現明顯的保守黨色彩,因為431個國民政府派議員當中317個都是保守人。

    換而言之保守黨和工黨之間僅僅因為1929年的經濟危機和1931年的財政破產而保持了四年的合作,他們的聯合陣線在內閣層面還勉強保留,在議會層面早就不復存在了。而隨著鮑爾溫接替麥克唐納成為首相,連這種國民政府的姿態也被保守黨內閣所取代。所以如果1939年沒有爆發戰爭那麼1939年的大選就會成為1931年以來時隔八年的又一次保守黨工黨大戰。但是世界大戰在這一年爆發讓大選一下被推遲到1945年。

    1931年英國選民對國民政府的信任投票在1935年已經非常勉強了。但是這種非常勉強的授權竟然又持續了將近十年。保守黨人連續在英國掌握了將近十四年的政權,即使他們打贏了戰爭,也已經非常讓人不耐煩了。1943年的民意測驗告訴我們1943年6月保守黨工黨和自由黨的支援率為25%比38%比9%。到1943年八月已經變為23%比39%比9%。保守黨的長期執政已經讓英國選民完全厭倦了。

    (邱吉爾首相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勳爵曾經試圖組織保守黨的青年運動,結果卻形成了一個和自由黨統一派關係曖昧的第四黨)

    保守黨的長期執政讓選民對他們越來越不耐煩的同時是保守黨內的人才凋零。保守黨和工黨不同,保守黨一直到二戰前其實都沒有一個嚴格的黨組織和青年組織。對這個問題溫斯頓邱吉爾的父親倫道夫-邱吉爾曾經試圖以“保守黨全國聯盟”來加以彌補,結果卻險些搞成青年保守黨。保守黨內的很多重要人物都是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選舉當中進入國會的。比如日後的保守黨總理道格拉斯-霍姆就是1931年大選進入國會的,而他自己說1931年的那次選舉只要候選人說自己站在國民政府一邊幾乎都能當選。二戰後的工黨領袖當中出現了很多新生力量,而保守黨卻幾乎都是這兩屆議會的議員。

    保守黨內青年政治家的缺乏所帶來的影響是間接的,但主流派的衰落帶來的影響卻只直接的。我們知道1931年和1935年的兩次大選保守黨之所以能夠獲勝是因為保守黨比工黨有更多的執政經驗,簡單的說就是更懂經濟。所以保守黨內也嚴重得依賴於懂經濟的政治家,而這個政治家今天除了“綏靖政策”之外其他的功績都已經被人遺忘。內維爾張伯倫是保守黨內最有才幹的財政大臣,他也因此在保守黨內建立幾乎壓倒性的優勢。在鮑爾溫辭職之後毫無爭議的繼任首相,但是他在外交上搞砸了。1938年他簽署的《慕尼黑協定》讓他顏面掃地,不得不對波蘭提出無條件的擔保,從而讓英國捲入了世界大戰。

    (張伯倫先生其實在1938年和1939年各搞砸了一次,但是1939年的那次因為戰爭的爆發已經被人忘記了)

    當張伯倫1940年辭職的時候,他實際上是替搞砸了的海軍大臣邱吉爾背了黑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保守黨內再也找不出一個能夠讓工黨接受的戰時內閣首腦了。張伯倫是保守黨內毫無爭議的“大佬”,但張伯倫自己搞砸了,工黨拒絕和他合作,那麼就必須舉行大選,但是戰爭時期沒有舉行大選的條件,所以要麼保守黨自己執政要麼就必須和工黨妥協。而工黨不願意接受張伯倫系的人出來繼任,這也就給保守黨的衰退和混亂埋下了定時炸彈。張伯倫1940年已經71歲,邱吉爾只比他小六歲。邱吉爾一方面要代表保守黨穩固戰時內閣,一方面又要為了穩固戰時內閣而批評保守黨內最強勢力的張伯倫派。同時邱吉爾還要逐漸在保守黨內拉攏出自己的班底,比如說奧斯丁-張伯倫爵士的國會私人秘書出身的安東尼-艾登日後就成了邱吉爾的王太子。

    (安東尼艾登原本是大帥哥奧斯丁-張伯倫的追隨者,但是之後佔到了邱吉爾一邊)

    保守黨被迫自己180度大轉彎,同時讓黨內邊緣派系的邱吉爾上臺,讓黨內派系出現傾軋和換血。另一方面則是整個戰爭時期都沒有大選,所以無法準確的估量保守黨內的團結和選民的認可。而工黨則作為戰時內閣的合作者重新恢復了團結和戰鬥力。

    所以1945年趁戰爭還沒有結束就急忙舉行大選其實是邱吉爾選擇的一個正確戰術。那就是利用戰爭時期還沒有結束,人民還記得邱吉爾這個戰爭英雄的時候舉行大選,為保守黨再爭取一屆議會的會期。同時利用戰後的恢復和穩定為保守黨挽回十四年長期執政當中,因為官僚主義、戰時管制和長期沒有大選而失去的民心。

    (艾德禮和他的黨沒有保守黨的任何優點,他們不瞭解政治不熟悉財政也沒有管理國際匯兌的經驗,但他們瞭解英國選民,知道人民想要什麼)

    也就是說邱吉爾其實是保守黨手裡最後的一張王牌,在1945年的選舉當中保守黨的競選政策完全圍繞這位英雄邱吉爾。其實這也是幾年來對社會公平和民眾福利漠不關心的保守黨唯一現實的競選策略。因為在1943年關於社會福利的《貝弗利奇報告書》的表決當中,保守黨幾乎是孤注一擲的反對了在戰爭勝利之後對社會福利進行改革。所以邱吉爾內閣根本不可能正面迴應艾德禮和工黨所提出的社會公平和福利問題。保守黨只能打意識形態牌,但他們卻忘記了1919年的勞埃德-喬治內閣就是依靠打意識形態牌贏得了大選,但卻把英國拖進戰後時期的黑暗歲月的。當大選結果揭曉的時候保守黨得票率下降到39.8%,而工黨的選票一躍為47.8%。

    其實公平的說還有將近40%的英國選民把票投給已經執政了十四年的保守黨,就說明英華人民是懂得感恩的,因為如果沒有邱吉爾這樣一位戰爭英雄,保守黨只會輸的更慘!

  • 7 # 晝冕

    這問題,一看就是拿華人的奇怪思維看別人的。具體原因的解釋多了去了,想找的自己去百度、知乎、論壇,相比這個,當年威靈頓的執政經歷不更得愁死你。簡單來說,即使極端點的解釋,保守黨已經執政了十多年,議員和很多官員也都幹了十幾年,會被換掉太正常了。還有1951丘吉爾和保守黨重新執政,你看正常操作不是麼。

  • 8 # 睿恪煦

    丘吉爾之所以會輸掉1945年大選,原因並不僅僅在於他個人。丘吉爾個人的戀戰情緒、保守黨的自大陳腐以及工黨的審時度勢共同造成了這次大選出人意料的結果。

    如果沒有丘吉爾,二戰中英國的命運如何無人可知。丘吉爾改變綏靖政策,積極投入戰事,最終帶領英華人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然而,戰後他並沒有重新審視國內的時局、重視厭戰情緒,依然將“國家安全”放在首位,不僅沒有勒住戰馬的韁繩,反而掉頭衝向蘇聯,製造了冷戰危機,使得英國再次處於戰爭的邊緣。即使在大選之後,丘吉爾仍然將政治中心放在外交而非內政上,在1946年發表了“鐵幕演說”,進一步激化了西方同蘇聯的矛盾。

    戰後一個月的民調顯示,民眾對於保守黨的支援率高達83%,這給予了保守黨極大的信心,工黨內部出現了分歧,甚至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由於丘吉爾在二戰中的功績,保守黨對於此次大選掉以輕心,沒有對競選策略進行嚴密的規劃。因此,兩黨的競選宣言中政策的翔實程度相形見絀。工黨的《讓我們面對未來》中,關於經濟發展計劃、國有化、就業率、住房政策以及至今英華人仍引以為傲的NHS等福利政策面面俱到。相比之下,保守黨的《丘吉爾先生對選民的宣言》中相關政策則模糊的多。此外,保守黨在位十餘年,既有功勞,也有汙點。二戰初期的綏靖政策,還有經濟危機餘波應對不利導致的通貨膨脹以及高失業率難免會讓選民心有餘悸。

    工黨的審時度勢,靈活應變是另一重要原因。在外交政策上同保守黨硬碰硬無異於以卵擊石,因此抓住國民的痛點,宣揚和平政策是工黨的救命稻草。福利政策既可以將工黨捧上執政黨的寶座,也可以將其拖下。由於英國經濟遭受到了二戰的沉重打擊,單單國債就欠了200多億英鎊,1945年工黨的承諾並沒有完全實現,這讓當時支援工黨的選民大失所望。丘吉爾和改革後的保守黨再次上位,贏得了1951年大選。

  • 9 # 北玄武

    話說把丘吉爾稱為二戰英雄不為過,在希特勒對英倫三道狂轟亂炸,英國生靈塗炭的情況下,丘吉爾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帶領英國撐過了最艱苦的歲月,最終迎來了二戰的勝利。人的思維有慣性,尤其是大人,思維基本都已經固化,丘吉爾一直以來就是應付戰爭,形成了鬥爭思維,即使戰爭結束後,還要繼續鬥爭下去,真要繼續鬥爭下去,恐怕找不到外部敵人該把自己內部人當敵人了,這個問題確實不小。

    按說立了這麼大功勞,媒體一宣傳,肯定更加建立起偉大丘吉爾偉大形象,那就一直幹下去唄。但是可惜,英國體制並非如此,在英國來說,實行議會制,即使是一個大人物,即使有豐功偉業,也要參選,自己黨派佔多數才能當首相,不能因為戰功就一直坐在首相位子上。而選舉由人民投票進行,人民肯定拿選票選出自己最需要,最中意的人。

    那人民確實敬仰丘吉爾,但是敬仰不能當飯吃,敬仰也解決不了英華人的需求。二戰中,英華人面臨生死存亡,最大的需求是保命,而丘吉爾應對戰爭能力強悍,不是軟蛋,符合人民需求,那就來當首相吧。但是二戰之後,人民安全有了一定保障,這個時候需要啥?需要發展,需要吃好飯,穿好衣,看好電影,蓋好房子,娶好媳婦。這個可不是丘吉爾的長項,一旦丘吉爾再幹下去,還要鬥爭,外面沒敵人就該在內部找了,即使找不到,啥也不鬥,但是丘吉爾也不是發展經濟的人才。這嚴重不符合英華人民的需要,而英華人民也有投票的機會,於是乎,一投票,就將丘吉爾一把拉下首相寶座。

  • 10 # 靜夜史

    這個問題真是一言難盡。

    簡單說來,丘吉爾之所以“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根本原因不在於丘吉爾老了,或者說英華人民更明智了,而是因為世界大戰徹底將西歐摧毀,世界舞臺的重心開始向西歐兩翼的美國和蘇聯移動,英國再也不是舉足輕重的超級大國!

    也就是說,丘吉爾的失敗,是大英帝國整體的失敗。所謂贏得了戰爭,更多的是一種英國的自我安慰。因為在艱苦卓絕的二戰中,贏家有且只有兩個,那就是美國和蘇聯。英國雖然大規模參戰,但是卻因為二戰再次元氣大傷,海外殖民地再也難以維持。而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也被美國的佈雷頓森林體系所取代,這個曾建立日不落帝國,在全球呼風喚雨的國家,至此徹底成了二流國家。

    應該說, 作為英國的戰時首相,丘吉爾毫無疑問是深得民心的,他的“V”型手勢,他的雪茄造型,他的那句“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被很多人奉為金科玉律,他的鐵幕演說開啟了冷戰的世界格局......

    總之,丘吉爾很有名,彷彿他無所不包,無所不能!

    但是,他還是將英國搞砸了,或者說因為他,英國倒下得更快!

    今天的我們,提起張伯倫和他的“綏靖政策”,首先就是一句MMP,因為這個和德國法西斯委曲求全的政策註定會將英國推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就和嗟來之食,雖然面子上過不去,但是可以維持生命一樣。綏靖政策雖然看起來極其不光彩,特別是拿東歐小夥伴的存亡餵飽德國,但是它卻最大限度地將英國置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外。

    張伯倫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讓德國和蘇聯死磕,維持所謂的大陸均衡政策。

    從英國的發展來看,這一出發點絕對無可厚非。因為正是一戰的沉重打擊,使得元氣大傷的英國雖然坐擁戰勝國的位置,卻開始對全球殖民地力不從心。

    《威斯敏斯特法》是日不落帝國崩潰的開始,英聯邦的誕生,宣告了不可一世的英國開始解體,英國的國際地位已經大不如前。

    到張伯倫這裡,雖然更加力不從心,但他還在努力!努力讓英國置身事外,和德國議和也比戰爭結果更好。

    但是丘吉爾的上臺改變了這一切。在丘吉爾這裡,不用猶豫,不用等待,就一個字:“幹”!兩個字:“勝利”!

    那句名言還在迴響:“我沒有別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獻給大家。你們問: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我可以用一個詞來答覆:勝利,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豪言壯語是必須的,消滅德國法西斯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為了消滅法西斯就搭上所有英華人的幸福生活,英華人民是不傻的!

    政治家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他的伶牙俐齒已經為所有的受眾限定了條件:勝利=生存!

    就和傳銷一樣,在這樣亢奮的氣氛下,沒有人去選擇冷靜思考。只要仇恨的火焰被點燃,他就可以燒燬一切理智!毫無疑問,丘吉爾做到了!

    然後,無論大家是否真心實意,英國都被綁上了戰車。不列顛之戰使英國損失慘重,在英軍轟炸了柏林後,惱羞成怒的希特勒隨即開始了對英國居民區的轟炸,對英國造成了巨大的財產傷亡。

    此時的英國,因為英吉利海峽的天然阻擋以及強大的英國皇家空軍和皇家海軍的有力阻擋,使得德國不能跨越英吉利海峽一步,在這樣的情況下希特勒雖然陸軍無比強大,但是他們最希望的是和英國取得妥協,在媾和後將主力投向東歐的蘇聯戰場。

    而此時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正處於光榮孤立的階段,美國的所謂中立使得戰場形勢更加不明朗。就像丘吉爾說的那樣,“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雖說美國和英國同宗同源,但是在關係美國生死存亡的原則性問題上,美國不一定只看血緣條件。

    在這樣的情況下,媾和對於英國來說無疑是有利的。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可以減少英國的損失,保留英國相對強大的力量。即使後期英國在德國剩半口氣時再參戰,也不會耽誤英國奠定在二戰之後的大國地位。

    不過英國還是選擇了抵抗到底。當然這個抵抗到底是需要代價的,代價就是全體英國國民必須適應戰時狀態,為了抵抗德國而犧牲掉自己的幸福生活。

    今天的我們,沒有人能夠否認英國積極抵抗德國法西斯的巨大歷史貢獻,但是對於當時的英華人而言,戰爭確實讓他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而且是他們時刻處於膽戰心驚的戰爭威脅中。

    所以英華人民最希望的就是時間過得快一些,快點兒使英國擺脫戰爭的泥潭,而不是長久的處於戰爭狀態。這種求變的思維,使得丘吉爾繼續執掌英國政壇的設想化為泡影。

    丘吉爾意志堅定,但並不代表丘吉爾及其保守黨能夠完全應付英國衰落的基本現實。事實上丘吉爾根本就無法清醒地認識到英國此時已經今昔不同往日,再也無法同美蘇兩國相抗衡。而臨近大戰結束,丘吉爾還在幻想著英國能夠鎮壓印度,恢復日不落帝國的榮光,聯合美國抵制蘇聯。

    而此時英華人民終於受夠了。他們只是簡單的想要吃好穿好,對於國際地位的衰落,他們的感受明顯比丘吉爾更加明顯。所以英華人民最終選擇了工黨,黨魁艾德利出任英國首相。

    不過就和黯然下臺的麥克阿瑟一樣,在離開政治舞臺前,他們也不忘留下一句類似於遺言的東西,以表示我曾經來過,我努力了,勿忘我什麼的。

    在這丘吉爾說了兩句話,第一句是:“英華人民成熟了,他們學會了選擇,他們不需要一個英雄,領導他們重建家園。”

    第二句話是:“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利。”

    如今這句話也和麥克阿瑟的那句“老兵不死”一樣,被很多人奉為經典名言警句,併成為攻擊所謂獨裁的有力武器。但這些名言在主人公說出口時內心的心酸,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不過此時的工黨對於英國的衰落似乎更不敏感,他們制定的所謂社會福利政策和英國衰落的現實嚴重脫鉤,工黨的政策讓民眾更加失望。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華人民發現保守黨其實還可以搶救一下,於是1951年保守黨再次擊敗工黨,丘吉爾再次成為英國首相。

    所以不存在所謂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的說法,因為英國在二戰中確實輸了,稱其為最大的輸家也不為過。因此在英國輸了戰爭的整個大環境下,丘吉爾輸掉地位也就令人毫不意外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1 # 蜀北一

    對於這個問題,嚴格意義上來說,在二戰之後“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的並不只是丘吉爾代表的英國,還有法國等傳統的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強國!

    而另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強國如德國,義大利等則是“輸掉了戰爭又輸掉了地位”!

    當然了,英國是最具代表的,也是最衰的,因為在二戰之前,英國乃是號稱“日不落”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存在!“日不落”一詞最早是出自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的論述“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在英國打敗西班牙無敵艦隊成為海上霸主後的19世紀,“日不落帝國”則成為英國的別稱!

    到了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期,“日不落帝國”進入到最強盛的時期!

    到1938年,處於英國統治下的人口達4.58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大英帝國的國土面積達到3367萬平方公里,約為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4.75%!

    地球上的24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

    但隨著二戰的爆發與結束,大英帝國漸漸無力支撐其“日不落帝國”的稱號!二戰中,英法兩國在與德國的戰爭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這時候的美國,卻靠著販賣武器不斷的發著戰爭財,直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才真正加入到二戰同盟國之中!

    整個二戰期間,當時世界上超過一半的黃金儲備流入美國,同時,無數科學家為了躲避戰亂也進入美國!

    由於大量遭受德國對其本土的空襲,二戰後的英國為了進行本土重建,不得不加入美國的馬歇爾計劃,並在佈雷頓森林體系後徹底淪為美國的小跟班!二戰後的世界,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強國逐漸衰落,而美國和蘇聯則迅速崛起成為當時世界上兩個不同陣營的老大!

    且隨著綜合國力的不斷下降,大英帝國在海外的殖民地如印度,南非等也紛紛脫離其獨立。英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迅速下降!

    大英帝國的軍艦離開一個又一個軍港,返回英國本土,而取而代之的,則是美國軍艦出現在各大洋之上,成為新的海上霸主!因此,二戰就是一個轉折點,是“日不落帝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雖然丘吉爾帶領英國贏得了二戰的勝利,但是卻丟掉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當初的“日不落帝國”就此沒落!新的世界霸主美國由此誕生!

  • 12 # 555實話實說

    由於丘吉爾過於強調自己在二戰中的豐功偉績,引起了選民的逆反心理;另一方面丘吉爾猛烈攻擊競爭對手工黨,使自己淪為自私自利的黨派利益維護者,讓選民無法接受。丘吉爾在大選中失敗,辭去首相職務。

    這或許是丘吉爾一生中最無法接受的一次失敗,但丘吉爾畢竟是丘吉爾,面對失利依然豁達大度。斯大林曾對丘吉爾說:“丘吉爾,你打贏了仗,人民卻罷免了你。你看我,誰敢罷免我!”丘吉爾淡淡迴應:“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利。”

  • 13 # 夢話春秋

    第二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丘吉爾就下臺了。1945年7月戰火猶酣之時,英國舉行大選,工黨在選中獲勝,得到393個席位,執政的保守黨只得到了213個席位。保守黨卻大選中失敗,這讓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毫無思想準備。

    當時,美、英、蘇三國正在柏林附近的波茨坦舉行首腦會議,制定二戰後的世界秩序。丘吉爾因參加競選而中途回國,等英國大選結束三國會議復會時,回到會議桌旁的卻是英國工黨新首相艾德禮。

    丘吉爾帶領英國取得二戰的勝利,卻輸了自己在英國首相地位,這是為什麼呢。

    一,英華人的選擇。

    1942年12月,英國經濟學家貝弗裡奇爵士發表一份報告,這就是著名的《貝弗裡奇報告》,這份報告為戰後建立“新英國”勾畫藍圖,是建設“福利國家”的指路標。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建立一個包羅永珍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所有的英華人不分階級、不分貧富都有權享受社會福利制度的保護,“從搖籃到墳墓,永不受貧窮疾病之苦!”這樣一個前景顯然為千百萬普通的英華人打開了通往光明之路,從今往後,英國將消滅貧窮。

    一年中,幾十萬份《報告》被售出。到年底95%的英華人都知道這個報告,包括正在前線打仗的普通士兵。人們懷著無比期待的心情把戰爭進行到底,他們相信,戰爭之後,新的曙光一定會到來。

    那麼英國普通民眾期望,都是想建立一個“福利國家”,如果哪一個政黨迎合民眾的心理,那麼就會得到英華人的支援。

    二,工黨積極響應建設“新英國”。

    早在1943年2月,英國工黨議員發動議會辯論,要求政府接受《貝弗裡奇報告》。1945年大選前工黨又發表競選宣言,其中說工黨將在英國“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大不列顛共同體”。 工黨在積極的迎合英國民眾的心理。

    特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華人普遍認為國家干預的重要性。第二次世界大戰幾乎一切活動都需要國家出面加以組織,比如應對敵機轟炸組織疏散,食品和生活必需品定量分配,勞動力和原材料需要排程等,令人吃驚的是,由於國家干預,戰時物價平穩,而且工資還不斷上升,儘管戰時物資匱乏,但人民生活並沒下降,沒有出現飢餓現象。而工黨繼續執行這種國家干預的政策,進行“福利國家”制度的建設。用國家力量來調節財富的分配,這是許多英華人所期盼的。

    英國工黨是代表著大多數普通民眾的黨,工黨在戰後重建英國,將能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所以工黨能贏得這次大選。工黨提出戰後大規模的國有化程序。

    三,丘吉爾代表保守黨沒有重視民眾的心理變化。

    丘吉爾代表著英國貴族,保衛黨多數議員與貴族都有關係,他們對於戰後重建英國,希望恢復到二戰前的時候。對於國家利益分配由國家精英進行安排,普通民眾將減少國家事務中。保守黨漠視了普通英華人對於戰後建設“福利國家”的態度。保衛黨也給予普通民眾一定福利待遇,但是屬於恩賜的心理,並不是民眾應當享受的心理。這與工黨態度不一樣,工黨認為普通民眾有權利享受“國家福利”。

    丘吉爾認為國家福利不應該人人都享受,只是一種最低生活保障。所有人都應該憑著自己的才幹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靠吃國家福利活著。他對工黨提出大規模國有計劃,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官僚難道不私人僱主更低效、更昂貴、更專橫”。當時丘吉爾已經71歲了,許多英國民眾也有這種心理,該讓好戰的丘吉爾休息了,我們也需要休息。許多人認為,丘吉爾應該體面的下臺,享受戰爭所帶來的榮譽,英國戰後重建應該讓更有作為的人來幹。這就意味著,丘吉爾漫長而輝煌的政治生涯在英華人的心裡已經畫上了句號。

    雖然好戰的丘吉爾一百個不認輸,並相信自己一定會返回唐寧街10號的,他自己說道:“工黨政府不會永久存在,上帝保佑,在我們返回之前,國家不要遭受更多損害。我們應當回去。我們一定回去,這是必然的,就像太陽明天必然重新升一樣”。

    丘吉爾落選的的訊息傳到波茨坦,斯大林用諷刺的口吻向丘吉爾問候道:“丘吉爾,你打贏了戰爭,人民卻罷免了你。這在蘇聯是不可能發生的事。”而丘吉爾卻留下一句留存後世的經典名言:“我打仗就是保衛人民有罷免我的權力。”

  • 14 # 獨舌視界

    古往今來,但凡有戰爭,就會英雄輩出,戰爭似乎成了誕生英雄的催化劑。但是,二戰中赫赫有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卻落得個兔死狗烹的下場,戰爭剛結束就被趕下了臺!這是為什麼呢?

    出生於1874年的丘吉爾曾被評為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並且兩任英國首相,尤其是1940年-1945年,丘吉爾領導英華人民奮力抗擊德國法西斯,不僅挫敗了德國的空襲和海上封鎖,更是攜手美國、法國等反法西斯國家成功的將德意日法西斯徹底擊敗,起草成立了影響至今的聯合國,並保證了英國的常任理事國的地位,丘吉爾可謂功勳卓著,是英華人眼中的英雄。

    然而,峰迴路轉,丘吉爾帶領英華人民贏得了二戰,卻被英國民眾徹底“拋棄”。而說到被趕下臺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丘吉爾野心太大了。

    據悉,在剛結束二戰的1945年的競選臺詞中,丘吉爾攜二戰勝利之威主張要恢復和維護英國的日不落帝國的地位,透過建立強大的殖民地,並且要成為世界強國。

    很多人說,力主恢復英國昔日霸主的國際地位,這不是很好嗎?在今人看來,國富民強沒錯。但是1945年英國大選時,對手工黨提出的競選口號是,要讓民眾幸福,建立從生到死的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這個口號將民眾的幸福指數放在首位,這在當時是很有誘惑力的,畢竟經過幾年戰火洗禮的英國太需要和平了,受苦受難的英國民眾自然希望可以早日恢復和平踏踏實實過日子。

    作為二戰主要的交戰國,英國被德國炸的稀巴爛,百姓困苦不堪。在戰時尚且可以忍耐,戰爭結束後,英國民眾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而丘吉爾的口號雖然好聽,但是要想維護日不落帝國,必然增加軍費,花費巨大,哪裡還有錢改善民生,因此,必然下臺。而工黨上臺後,英國400多萬軍隊立刻被裁撤,殖民地也允許獨立,將錢財都用在建立完善社會保障上面,才有了現在的英國。

  • 15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因為二戰英國贏的也很慘啊,本土被德國是炸了又炸,戰後英國需要的可以帶領英國搞經濟的首相,而丘吉爾直接搞了鐵幕還要玩對抗,那英華人民自然就得讓丘吉爾下臺了啊。

    要知道,在二戰中英國本土被德國那是炸的極慘啊,倫敦都快成廢墟了。英國的黃金儲備都被美國這個大軍火商給掙完了。整個英國那也是一窮二白的存在,並且隨著戰爭的結束,軍人開始大量復員,整個英國的失業率那是坐著火箭似的向上升啊。幾乎所有的英華人都要考慮下一頓飽飯要怎麼吃的問題了。

    而丘吉爾這時候卻要搞東西方對抗,還要遏制蘇聯的擴張。這英華人一看直接就用選票拋棄了丘吉爾,畢竟英華人現在需要的是就業和吃飽飯啊。剛打完德國,還沒喘口氣呢,你丘吉爾就要打更加強大的蘇聯?這明顯是不把國民的肚皮當回事啊。選民們很自然的就把丘吉爾這個首相給弄了下來,畢竟在英華人看來,無論是遏制蘇聯還是維持殖民體系,那都得先吃飽飯,現在自己連下頓飯怎麼吃都不知道,那任何事情就都得往後排。

    不過丘吉爾也沒有輸的一塌塗地,畢竟1951年丘吉爾就再次出任首相,一直幹到1955年因為建康原因才不得不辭職。所以丘吉爾雖然輸掉了戰後的選舉,但人家也在幾年之後就又殺了回來,所以地位也沒丟。

  • 16 # Lihongjiu99

    那一年,德國軍隊攻進法國,英法聯軍敦刻爾克大撤退,形勢十分危險。在英國政界高層,以張伯倫為代表的妥協派名譽掃地,危難之時丘吉爾挺身而出,強烈主戰。最後,他帶領英華人民守住了英國。這樣看來,似乎是丘吉爾拯救了英國?

    不過,二戰前英國還是大英帝國,擁有對世界的控制權,仍然保留著世界上最大的海外殖民地,二戰結束後,英國雖然贏得了戰爭,但是卻輸掉整個世界,大英帝國徹底衰落,英國“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

    全球最大的一份家業被敗盡了,這又怨誰呢?

    這其中張伯倫固然有一份“功勞”,但同樣也不能忽略了丘吉爾的那一份“功勞”。二戰英國的戰略選擇,可以說是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英國最初的想法是禍水東引,武裝德國進攻蘇聯。因此,德國重整軍備,英國熟視無睹;德軍重返萊茵蘭,英國聽之任之;德國吞併奧地利,英國視它為理所當然;德國要從捷克斯洛伐克奪取蘇臺德地區,英國委曲求全。這些帳自然要記到張伯倫的頭上。

    到希特勒吞併捷克斯洛伐克時,英國看到自己在中東歐支配地位將不復存在,這才如夢初醒,變綏靖為封堵。

    僅僅半年後,阿登森林的突破,宣告了英法主宰歐洲大陸的格局結束。對於英國來說,從這一刻起,能扳回的只是顏面,至於歐洲大陸上的實利,則是一分也要不回了。

    英國此後再無選擇餘地,它只能遵循“若魔鬼與希特勒開戰,就與魔鬼結盟”的原則,跟著美國後面亦步亦趨,至今做了整整七十餘年的小夥計。真是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我們也恍然大悟:原來被英華人民奉為英雄的丘吉爾,他的秘訣只有簡單的四個字——“繫結美國”。除此之外,這位丘吉爾沒有太多的長處。

    要說群眾的眼睛還是雪亮的:二戰後,丘吉爾在戰後重建和治理國家方面實在是乏善可陳,所以沒有多久,對他失去耐心的英華人民就把他從首相的位置上解僱了。

    應該說丘吉爾是短視的政治家。單從丘吉爾為了英國在緬甸利益,反對中國遠征軍出國作戰,就能看出他的政治短視。

    丘吉爾海軍大臣出身,他帶領英國在處於劣勢的時候,有效地抵抗住了納粹的侵略,從發報機到北非到火炬到霸王行動,都有丘吉爾的身影。

    但作為一個政治家,不僅要關心戰爭本身,更應該關心如何戰爭才能在戰後贏得最大的國家戰略空間。在這一點丘吉爾是不合格的。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羅斯福,在戰略眼光上,丘吉爾和羅斯福比起來差了好多。

    必須承認,羅斯福是一個極富戰略眼光的人,日本偷襲珍珠港後,羅斯福抓住民眾的心理,巧妙地參與戰爭。當美軍將領的絕大多數都希望以太平洋作為主戰場打擊日本時,羅斯福力排眾議將歐洲作為主戰場,把手伸進了歐洲,才有今天美國的國際地位。

    美華人對英華人評價最高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丘吉爾,一個是凱恩斯。丘吉爾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英華人,凱恩斯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經濟學家。

    丘吉爾為什麼最偉大,當然是因為他把大英帝國給整破產了,那麼凱恩斯憑什麼就那麼偉大呢?原來是他把大英帝國的遺產最後廉價賣給了美華人。

    英國的衰落,很大程度上就是美國造成的,甚至是故意造成的。自參戰到戰後,美國一系列的戰略方針不論有意或是無意,實際上都在削弱英國,最後把英國變成自己的小弟。

    二戰極大的削弱了英國的國力,英國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趨於沒落,英國的優勢蕩然無存,被迫將權杖交與美國,這就是丘吉爾給英國帶來的戰勝國待遇。

    丘吉爾為“繫結美國”付出的代價是沉重的:“贏得了戰爭卻輸掉了地位”;影響是深遠的:今天的英國,不僅失去了大國的尊嚴,而且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攪屎棍子........。

  • 17 # 琺大庶吉士

    英國前首先丘吉爾是歷史上著名的領導人之一,可以說沒有丘吉爾,英國可能不會在二戰中堅守如此長的時間。丘吉爾已經成為當時英國的“國民偶像”,成為戰時英華人民的精神支柱,但在戰爭結束之際,英華人民還是放棄了丘吉爾,選擇了工黨的艾德禮擔任新的英國首相。

    英華人民作出這一選擇的根本原因還是英國為了贏得戰爭失去了很多。比如英國當時的已經出現嚴重的物資短缺,人民不要說福利,就是日常的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當時聯合戰時內閣中的工黨和保守黨都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同時,由於工黨和保守黨的政策分歧,維持執行多年的聯合戰時內閣宣佈解體,作為戰時首相的丘吉爾不得不宣佈辭職,並宣佈進行新的大選。可以說,丘吉爾有信心在辭職之後,依靠戰時的影響力,再度當選為首相。然而,接下來保守黨的失策斷送了這一光明前景。

    以丘吉爾為代表的保守黨制定的競選策略並沒有關注英華人戰後的生活,簡單說更多是賣丘吉爾的名望,但對手工黨卻沒有忽視這個機會。整個工黨的競選策略都是圍繞如何實現戰後社會經濟復甦,增加英華人民福利等事宜。這無形中提示英華人民戰爭已經要結束了,開啟新的生活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在積極的宣傳下,工黨的綱領為民眾所接受和期望,這是工黨這次大選上臺的根本,也是丘吉爾輸掉了地位的重要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解釋一下,一些人為啥一天三頓吃的不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