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表達、描寫和人物塑造方面有哪些區別?
11
回覆列表
  • 1 # 雜感閒談

    餘華的原著就像是一杯烈酒,甘洌咂舌的同時後勁十足。張藝謀把它拍成電影,並不是用新瓶裝老酒,而是用同樣的原料,釀出一瓶同樣烈的酒,但兩瓶酒裡,各有各的凜冽,各有各的喝法。

    原著的“活著”側重的是歷經磨難後對存留在這世界上的一絲責任。書裡的福貴能夠向過路人講述自己多苦多難的一生,對所有悲情的懷緬,對活著與死亡的麻木。餘華老師在書裡傳遞的是那個時代背景下,底層百姓的生活縮影,描繪了各式各樣的苦難。政治只是他想表達的一個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是對生命的思考,對人生的感慨,對活著的致敬。原著用真實的描寫塑造了福貴誇張的人生際遇,讓人們相信且思考。

    而電影卻別出心裁,故事遵循原著,但要超越經典,總歸要有些創意。張藝謀很聰明地抓住了這個最佳契合點,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作品。

    如果說原著是在描寫那個時代背景下民眾的悲哀,那電影就是用民眾的生活狀態在反思那個時代。餘華只是想用那個時代背景寫個故事,希望引起人們的思考和共鳴。張藝謀不會這麼溫和,他是用所有的故事在指向著那個時代。

    電影裡死的每一個人,都印上了時代的烙印。福貴的父親,龍二,有慶,鳳霞...福貴的父親死在舊社會的末端,被不中用的兒子氣死,帶著遺憾與不甘離開。而龍二死在新社會的開端,頂著地主頭銜,吃了五顆子彈。有慶死在春生的車底,鳳霞死在醫院的床上。每個人死的時候總能看見在那個時候,死一個人是多麼簡單的事情。那個時候對待生命既然是這麼隨意,而有人又想好好活著。是什麼造就了這一切?時代背景。只有那個時候,才會是那個樣子。所以,電影《活著》的好,好在它不是在複述原著的故事,不是在簡單呆板地滿足人們對把原著搬上銀幕的想象。而是用新的媒體,藉助舊的故事原型,傳遞了引起人們思考的內容,表達了對那個時代的態度,創造出了一部非凡的經典。

  • 2 # 空思

    小說更悽慘,電影版我記得好像姑爺和小外甥沒死,小說全死完了,小外甥是吃豆子脹死的,姑爺怎麼死的忘了。電影解放後的很多情節有修改,估計按照小說來拍過不了審查

  • 3 # 山東泰安特發心音

    餘華寫的活著是一個發生在民國一直到文革的論證絕望的不存在的故事。兒張藝謀所演繹出來的卻是一個發生在民國一直到文革的關於絕望的故事,還有就是電影並沒有把故事全部拍完只是一個小說的一半,

  • 4 # 逍遙莊周

    餘華寫的《活著》更接近那個時代的人物,經歷戰爭、文革、飢餓、疾病、逃難、死亡,那個時代在那個年代的人的記憶裡留下烙印,那個年代的小人物唯一的追求是活著、吃飽,我奶奶是1924年的,小時候母親死了、中年時丈夫死了,生了10個孩子長瘡害病死、餓死也就剩下3個,我爸、大伯、姑媽,打仗的時候跑日本,飢餓的時候啃樹皮,農村合作社的時候搶公分,後來饑荒的時候吃野菜、喝菜湯。《活著》裡的福貴就是那個時代人物的寫照,父親被氣死、母親病死,妻子病死、兒子獻血過度而死、女兒難產而死、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夾死,唯一的孫子苦根吃豆子撐死,剩下福貴一人,哎!張藝謀的《電影》選了一部分,而且加了一些溫馨的場面進去,沒有完全把書裡的意思搬到電影上去,不過人物臉色選的還比較適合。

  • 5 # 米高楊貳佰

    最重要兩點。首先,電影裡的情節是不全的,在一百多分鐘的電影裡肯定不能把書中的內容表現完全。

    第二,電影沒有書中的故事絕望。這部電影和小說都是很久以前看的,到現在依然還記憶的就是電影沒有把文革十年表現得很殘酷,但在書中讀起來是會令人顫抖的。最後的結局也不盡相同,電影裡的結局會讓人看到一絲希望,主人公和自己小外孫女一起活了下去。而書中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全死了,讓人讀起來有種冰冷的絕望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提到國產拍照好的手機,大家首先想到的會是vi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