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科技部網站釋出通報,披露9起涉及購買論文、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套取財政科研資金的違規案件處理結果。相關責任人分別被處以終止承擔的國家專案、追回專案資金、停止研究生招生資格、終止或撤銷相關榮譽稱號、追回科研獎勵資金等處罰。通報內容顯示,9起案件中有7起涉及論文買賣。
8
回覆列表
  • 1 # 硬核博士

    學術造假事件屢見不鮮,特別是論文買賣等,產生上述事件的根源還是中國評價體系的問題。

    長期以來,不管是高校、科研單位還是醫院,評職稱,申請專案,晉升等等都得看發表得文章數量,進而造成了唯論文論,也就是說,缺了論文,你啥也幹不了。

    這種評價體系導致每個需要經歷上述階段的人都得要有論文,逼迫他們必須發表。那麼問題來了,很多人在一定期限內不一定有學術成果,或者說因為是應用型的工作,很難發表文章,但評職稱等又需要,他們就只能鋌而走險,讓別人幫忙掛名,或者說買文章等等。

    要想改變現狀,真實讓科學家出成果,就不要給他們這麼多限制或者打怪升級,給他們更輕鬆的科研環境,不唯論文,那麼一切就解決了!

    很多時候,不是別人願意昧著良心去造假,是完全被環境所逼迫。當然,不是為他們開拓,只是想以後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 2 # 天眼查

    學術造假現象不僅僅存在於各大學術機構中,天眼妹知道最著名也是影響範圍最廣的就是“翟天臨”事件,一個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博士竟然連知網都不知道??

    此次事件後,學術圈爆炸了,各大院校更加嚴格監察畢業生論文重複率。翟天臨也算是為學術圈進步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啊~

    前有翟天臨直播說不知道知網,後有仝卓直播說自己從往屆生變成了應屆生。這難道是直播的問題?直播表示:我不背這個鍋。

    雖說明星學歷翻車事件總是能引發軒然大波,但這些可能都只是學術圈混亂的冰山一角,希望這些案例都能起到警醒的作用,還學術圈一個該有的風氣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表達盼望領導回覆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