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分鐘看世界
-
2 # 冬雨冬天
古代人吃什麼這個問題於是查資料,《清史稿》,《清實錄》,記載。一等席設鵝,鴨,雞,魚豬肉等,二十八碗,蒸食三碗,蔬食四碗。二等席中無鵝,三等席無鵝,鴨。食材象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等。
-
3 # 孫工的文話旅行筆記
我來答:
先查一下“古代”的定義,百度上是:歷史學上通常指奴隸制時代,……,在中國史學上,中國古代也包括封建社會。按此定義在中國清朝屬於古代。如題答案如下:
皇帝在宮廷裡的御宴,文人墨客津津樂道、磨磨唧唧、不厭其煩地寫在影視作品、小說、雜誌上了,讀者早就知道了,我不在此贅述。我要告訴大家的是民間的。
中國這麼大,現在的菜餚八大菜系都裝不下,清朝時期估計也是如此。清朝的發源地在東北遼寧撫順的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我在撫順上學的時候去過,工作之後也去過。人人都喜歡美食,我也不例外,我很好奇,在參觀“赫圖哈拉老城”時候,還真的注意那個時候他們吃什麼了。
當時主要吃粟米,粟米是把糜子、粘谷、稗子、穀子、高粱等去殼。也有玉米,那個時候這裡沒有水稻。
用大黃米做粘食,主要有大黃米乾飯、大黃米小豆乾飯、粘糕、油炸糕、粘火勺、粘豆包、豆麵卷子、灑糕、蘇子葉餑餑等;用小米麵做餑餑,主要有牛舌餅、碗坨等;還有用高粱米麵甜餑餑,用粟米做炒麵和炒米。
薩其瑪和酸湯子是特色食品,薩其瑪原料是以雞蛋和白麵做成的細條,過油煎炸,再加蜂密、白糖、瓜子仁,成金糕條;酸湯子也叫湯子,把苞米浸泡多日,待米質鬆軟,磨成水面,發酵成酸味。然後用特製的工具或用手攥從手指縫中擠出,直接下入沸水中。
菜餚主要有白肉血腸、酸菜和火鍋,滿族人喜歡吃血腸。白片肉並非指肥肉切片,而是將豬肉方塊煮熟後趁熱切成薄片,不做任何加工,不加調料。
吃火鍋是滿族的傳統食俗,銅鍋炭火,雞湯沸騰,湯中下野雞、狍子、鹿肉及飛龍肉。還吃牛、羊肉及河魚、哈什螞(一種蛤蟆)等。蔬菜主要是採的蕨菜、刺嫩芽、大葉芹、槍頭菜、柳蒿、四葉菜等野菜及木耳、各種蘑菇等。冬季主要是吃酸菜和小豆腐。
滿族人不吃狗肉和烏鴉肉,狗和烏鴉救過滿族人祖先的命。
-
4 # 綜藝線上
首先要說的是我們在市場上常見的水果蔬菜基本上都不是我們本土的品種,我們按年代來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最常見到的蔬菜共有五種,稱之為“五蔬”,分別是葵、蔥、韭、藿、薤,《齊民要術》曾記載“葵者,五菜之首也。”。至於後兩樣是啥,我也不知道。最早引進中國的是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很多人都覺得藕來源於中國南方,其實藕是從印度引入的,引進時間大約是3000年。 到了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不僅向西域輸出了中原文化,還引進了各種西方的蔬菜水果。例如,蠶豆,又稱“胡豆”,原產於蒙古;葡萄,又稱“蒲陶”,原產於小亞細亞的裡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蒜,古代稱為“萌”,原產於義大利的西西里島;黃瓜,又稱“胡瓜”,原產自東印度的西北部;西瓜,原產於非洲。 南北朝時期有茄子,印度傳入;扁豆,東南亞傳入;五代十國,菠菜,尼泊爾傳入;隋代,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亞一帶。 到了宋代,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水果和蔬菜的種類已經非常多了,基本上和我們現在常見的果蔬差不多。在清朝,有西葫蘆、生菜、菜花產於地中海地區。自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凡是絲綢之路引進的,都會帶個“胡”字,例如花椒,又稱“胡椒”;如果是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都會有一個“藩”字或是“洋”字,例如土豆又稱洋芋,產自美洲,明末清初傳入中國。
-
5 # 二億六老人
古代是什麼時候?我權把它定在1911年以前吧。
不知清以前到秦朝是否畄下宮庭菜譜?
明清小說中對菜譜的描寫。
《紅樓夢》中對菜譜的描寫。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不知道哪個菜屬於古代菜。
回覆列表
周朝,美食烹飪!還有奇葩的動物菜餚!猩猩的唇,獾的腳掌。。。
從古代留下的古籍中可以發現,
西周時期開始我們祖先的烹飪已經多樣化,
食物的種類也非常豐富。
據《周禮·天官》記載:
“凡王之饋,食用六穀,
膳用六牲,飲用六清,
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
醬用百有二十甕。”
這裡記載的是當時君王享用的食物,
肉類選用六畜,
主食就是六穀,
這些食物搭配出來的美味有120種。
最後一句“醬用百有二十甕”,
說明西周時期已經掌握了醬的製作方法,
《周禮》並沒有明確指出這120甕醬是什麼醬,
但可以肯定這是屬於調味品。
在食物處理方面,
《周禮》也有詳細記載:
“凡用禽獻:
春行羔豚,膳膏香;
夏行腒鱐,膳膏臊;
秋行犢麛,膳膏腥;
冬行鮮羽,膳膏羶。”
這裡說的是肉與油的搭配,
春天的羊羔肉和豬肉,
必須要用帶香味的牛脂油來料理;
夏天的雞肉和魚肉,
就要用帶臊味的狗脂油來料理;
秋天的牛肉和野獸肉,
要用帶腥味的雞脂油來料理;
冬天的鮮魚和鵝肉,
則要用帶羶味的羊脂油來料理。
這裡我用“料理”這個詞來解釋文中的“膳”字,
但很多人認為這裡的膳就是煎,
因為用不同的油來處理不同的肉,
只有煎才能達到相應的效果。
如果當時處理的方式確實是煎,
那麼用於“炒”菜的鍋在西周就已經有了。
西周時期的菜譜已經多樣化了,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
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呂氏春秋·本味篇》
原本是想表達仁義的重要性,
卻在不經意間透露了當時的“菜譜”:
“夫三群之蟲,
水居者腥,
肉玃(音覺)者臊,
草食者羶。”
這是對肉類味道的定義,
水中的肉是腥的,
吃肉的動物肉是臊的,
吃草的動物肉是羶的。
那麼最美味的是什麼呢?
文中列舉了幾種美食,
現在看來相當奇葩:
肉類有猩猩的唇、
獾獾的腳掌;
魚類有洞庭的鱅魚、
東海的鮞魚;
蔬菜有華陽山的芸菜、
雲夢湖的芹菜;
調料有四川陽樸的姜、
大夏國的鹽;
主食有玄山的禾、
不周山的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