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老師講數學
-
2 # 香草蘭老師
針對此次突發的新冠疫情,其實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的衝擊,比如顯而易見的就是與外貿出口相關的行業公司遭受了毀滅性打擊。同時孩子們不能開學,那麼對於教育其實也存在著隱形的衝擊,這期間孩子們就要依賴於線上教育,那麼大家說的培訓機構的寒冬也就來了。寒冬也罷冰霜也好 其實也是一種機遇
首先我們先說一下它的寒冬吧,我們都知道公立學校是有編制的,有國家扶持著所以疫情這些領域的工作者的的影響稍輕,另外線上教育因為出現的比較早並且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所以對於此次突發的疫情也能夠從容的應對。而對於線下運營的實體經濟便會遭受到重創,而大部分的培訓機構都是面授課的形式,因為疫情學生無法開學上課自然會使培訓機構遇冷,另外相比線上的各種教學裝置以及很多創新形式,很多培訓機構並沒有很多技術上的優勢。
凡是有利有弊,說完寒冬,我們談一下機遇吧!疫情把老師逼成了主播,於是我們便看到了各式各樣的線上課堂誕生了。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那些魚目混珠的所謂的名師課程是否經得起學生們的推敲了呢?由於不受場地和物件的限制,那些真正的深入人心並且適合孩子們的課程自然會備受歡迎,迎來自己的春天。
從狹義上講是幾個教育培訓機構的競爭,從廣義上講這就上升到了教學質量和教學創新的競爭了。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很多培訓機構同樣也是一種機遇,如果能度過這段困難的時期,那留下來的培訓機構也將會有更強大的優勢和競爭力。畢竟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培訓機構也只是面臨著短期的劫數,最終是否能夠跳脫出來那就在於每個機構是否能夠有創新高效的學習方式方法了。
2.寒冬過去必是春暖花開
在此期間,我們每一位老師能夠做的就是疫情期間不斷的去提升自己,去學習優秀老師的經驗。多讀教育相關的書籍,熟悉學生的課本,做到每一次的備課都能夠給自己帶來一個全新的體驗。而培訓機構同樣如此,應該積極的學習借鑑其他機構的優秀的管理方式。最後,請相信寒冬終會過去,疫情也終究會過去,這個時候不是我們戰勝它,就是他戰勝我們,只要還有一絲絲機會,必會一拼到底。
-
3 # 易旗54
教育培訓必須根據社會的形勢,進行調整!對傳統培訓確實是寒冬,不必多說,身在其中的培訓機構負責人都明白,所面對的幾大難題,繼續撐下去是有多難。
但不得不看很多線上培訓機構正如火如荼的開展著工作,忙的不亦樂乎。
社會逼著各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不隨勢轉型。但大家現階段還是觀望的比較多,其實情況也趨於明朗了,線下是剛需,線上也是必有的發展趨勢。
寒冬過後還是要有暖春,積極嘗試,做好轉型吧!
-
4 # 恆睿教育李老師
疫情期間不能正常開學上課。整個的春季招生已經完全過去,確實影響了正常的執行。但是現在都說的線上暖春和線下的寒冬也不太確切。我是做幼兒識字、數學及拼音培訓的。結合個人這個疫情期間的經歷來說一下。
1、學校一直沒有開學,春季招生完全錯過。以前每年的2、3月份都是招生的旺季。今年真的是顆粒無收。
2、我們課程一直是小班化教學,而且是包教包會。所以疫情開始後,我們針對以前繳費課程沒有學完的孩子,開始了一對一的網路教學。雖然效果沒有面對面的好,但是也沒有落下太多的課程。
3、對於疫情過後的發展,我們是很樂觀的。首先利用這次疫情停頓的時間,我們把自己的課程進行了細化整理,加強了業務水平。現在已經積累了很多有意向的學生,疫情一過,就能正常報班。
4、因為機構比較小,所以沒有開展線上教學。主要也是考慮不和孩子學校的教學衝突。本來學校裡各種網課,各種打卡,已經弄得家長筋疲力盡了。所以我們就沒有過多的進行線上培訓。但是一直和家長保持著聯絡和溝通。從家長的反應中看出孩子的線上培訓效果不是太理想(可能和我們針對的孩子有關,我們針對的是5到7週歲的孩子,可能自制力差一些),都期盼著早點開學。
所以我覺得這次疫情期間是寒冬,但是疫情過後必定春暖花開!
回覆列表
先看第一個問題:教育培訓機構的寒冬來了嗎?
準確的來說,應該是部分教育培訓機構的寒冬來了。我們將教育培訓機構一分為二,按線上和線下機構來分析吧。
首先看看傳統的線上機構。
對於原本的線上機構來說,不是寒冬也許更是春天。從疫情一開始,線上巨頭如學而思網校,猿輔導等就已經開始了線上課程的佈局。先是慈善捐款,再是推出春季同步課線上免費課程,然後與央視合作,與“學習強國”合作加大線上課程的推廣。在二月初,學而思和猿輔導的每天使用者註冊量都是百萬級的(是每天哦)。具體的可以看看下面這兩張圖。
聽說去年暑假,學而思網校花了10個億才收到100多萬的學生量。相比之下,這場疫情的影響給這些線上巨頭帶來了加速的發展。說是“春天”不為過吧!
再來看看傳統的線下培訓機構吧。
首先我們思考一個問題。上面說的線上巨頭機構他們的每天百萬的學生是哪裡來的?整個教育培訓市場的學生總量基本是固定的,就是大家宅家裡,也浮動不了多少。那麼很顯然,他們百萬的學生量都是從線下機構轉過去的。這是一場攻城略地的戰爭。我們作為線下中小機構的是腹背受敵,真的可謂是寒冬了。
所以,一夜之間幾乎所有線下機構都在被逼著轉線上。對於線下機構,我們再來細分一下:加盟的連鎖機構品牌或本土的十年老機構和個人的中小機構。
首先,連鎖機構或本土老的培訓機構,他們有完善的系統和部門架構。能對停課不停學做出快速反應,做出轉線上的一系列工作。他們也有這個能力去轉線上(主要是技術和專業的直播平臺)。總體來說,影響不會太大。雖說不能招到多少新生,但在這場戰爭之下起碼不會損失太大吧。
然後,對於個人的中小機構來說,那是真正的寒冬了。被逼著,我們小機構也想轉線上。但是頭疼的是一:沒有好的平臺,不熟悉技術,二:教師沒有線上授課經驗,幾乎沒有名師。最後硬著頭皮上,平臺選擇騰訊會議或是釘釘(像class in這些平臺都是要收費的),勉強能把課程維持著。效果就看個人能力了。還有一些遲遲不敢隨便轉線上課程,怕搞不好砸了口碑的,真的就是靠著情懷在生存了。相比之下,中小機構真的 是在夾縫中求生存。大家相互加油^0^~
再看看第二個問題: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幼教機構該如何度過疫情期間這段時間?我們是小學文化機構,大家情況應該差不多。雖然是寒冬,但終會是有冬去春來的一天。我們現階段能做的就是盡最大能力的服務家長學生。讓家長學生感受到我們機構一直存在,持續在服務,沒有置之不顧。家長要的就是一個態度。我們要的是留存,要的是一個都不能少。
對於幼教,我建議你們可以開一些線上手工直播課。如貼紙畫一類的,最好是跟疫情相關的。做成一元公益課的形式,既能與老生互動也能過得一些新生資源。我有個朋友的美術機構就是這樣做的,他們有兩個系列:環遊世界和成語故事。都是用手工畫展現各地的特色和成語故事中人物或情節。整體效果很好,孩子不僅豐富了宅家的生活也學習到了很多知識。主要是家長看到了老師的用心。
以上都是一些個人見解,希望對您有幫助。寒冬總會過去的,春天定會是花開滿園的。加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