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帝國的興盛
蒙古帝國是以鐵木真為首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它的成功興起是時機的成熟和努力拼搏造就的,蒙古征服的區域,幾乎包括整個亞洲,橫跨歐洲的一部分。
唐朝安史之亂後,中國放鬆了對西域管理,之後兩宋時期,西域一帶成為飛地,遼國被金國所滅後,其宗室耶律大石率領一支軍隊西遷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當時西域一帶為大食國管轄,此時大食國已經衰落,無力控制,耶律大石於是滅掉當地有實力的國家,並降服了花剌子模等國,最終建立了西遼。西遼建立不久後,成吉思汗鐵木真正馳騁於大草原上所向披靡,統一了大草原,之後向西遼用兵,運用計謀,與花刺子模裡應外合滅了西遼。成吉思汗考慮到草原統一時間不長,擔心大本營不穩,於是帶領主力北歸,派部將哲別、速不臺繼續消滅西域一帶不聽話的國家,後來天山南路的畏吾兒和西部的哈剌都歸順了蒙古,蒙古至此控制了西域。後來花剌子模神經過敏殺掉蒙古四百多個商人,成吉思汗很重視西域一帶的通商貿易,雷霆大怒,不顧與金國的交戰,進攻並滅了花剌子模為首的國家,成吉思汗進攻西域,發現西域國家抵抗力非常薄弱,於是激起了蒙古人繼續進攻西方的慾望,成吉思汗去世之後,繼承者窩闊臺(太宗)繼承遺志,繼續命諸王西征,打到今天波蘭、匈牙利、威尼斯附近。後來蒙哥(憲宗)繼承漢位,又派遣其弟弟旭烈兀西征,打到裡海南岸,將帝國疆域擴大好幾倍,帝國的西征到此為止。
唐朝末年,北韓半島上三足鼎立,為高麗、後百濟和新羅。北宋時期,北韓半島北部由新羅統治,但控制力不強,而高麗也未重視盡力經營,女真族由此崛起建立了金國,之後北韓半島臣服於金國,金朝末年,蒙古族也由此地興起,後來反抗金國的殘酷統治,並滅了金國,此時半島上由高麗掌控,迫於蒙古的強大,甘受蒙古人節制,元世祖忽必烈時,政權穩定後,又要求高麗傳話讓日本來大都朝貢,日本不當回事,於是忽必烈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兩次遣兵渡海東征,由於天氣原因,蒙古大敗,有二十餘萬大軍為日本所虜並殺害,忽必烈想要第三次東征,因為西南一帶出現不穩,只得作罷。
蒙古帝國對西南的進攻,開始於憲宗蒙哥時,蒙哥戰死後,西南得以喘息一段時間,之後忽必烈登上汗位後,又大舉攻伐,佔領雲南,滅掉大理國(南詔),為保汗位,帶兵北還,留部將繼續向南方侵略,後來攻佔了安南和占城,由於蒙古的政策不當,在忽必烈東征時兩國發動了叛亂,於是忽必烈東征不利調轉馬頭,又三次發兵南征,因天時地利原因,始終未能完全攻下安南國,而其在南洋,曾一度用兵打到爪哇島,讓南洋群島和印度沿岸的國家臣服於大元。
從成吉思汗崛起到忽必烈滅宋,共歷時112年,蒙古取得的功績,達到極盛,興盛的原因在於蒙古人勇於戰鬥,征服各地之後,比較注意穩固統治,此外蒙古興起時,大部分國家,如金國、南宋、西夏等,都已經衰頹,抵抗力變弱 當然無力抵禦蒙古鐵騎。
蒙古廣大的疆域,不是一個皇帝坐在龍椅上就能遙控治理的,本來開始蒙古主要就是以征服掠奪為主,一旦封建制度建立,中央政權穩定後,就要封功行賞了,於是就有了類似西周分封諸侯的行為了,蒙古的宗室、外戚、功臣都是各有分地的,而以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為最大,長子朮赤,所得的是花剌子模和康裡、欽察一帶。次子窩闊臺(太宗)得到的是乃蠻之地,三子察合臺,封地在西遼一帶。大本營和林歸於小兒子拖雷。剛開始中央還能節制各地,後來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穩定局勢不在,比如之後帝國西北一帶,以朮赤之子拔都馬首是瞻,不再聽從中央命令。西南的平定,歸則功於拖雷之子旭烈兀,其後代也獨佔其地,儼然成為一個個土皇帝。這就是大家熟知的窩闊臺、察合臺、欽察、伊爾四個汗國,蒙古帝國的分裂從此開始。
主要的分裂源頭來自於,兄弟之間的猜忌,朮赤作為成吉思汗的大兒子卻被他的兄弟懷疑他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從而遭到兄弟的歧視,於是他西征之後,一去不歸,獨立經營帝國西北邊疆。後來成吉思汗去世,由二兒子窩闊臺繼承汗位,其他兩個兄弟並未有異議,窩闊臺死後,他的後人和拖雷的後人都開始爭奪汗位,窩闊臺的大兒子貴由爭得汗位,但因身弱多病,不久死去,拖雷之子蒙哥被擁戴為汗,窩闊臺的親信不服 另外擁立他的二兒子失烈門,不久被蒙哥所殺,並奪去窩闊臺後代的大權,禍起蕭牆,蒙古帝國的內爭,逐漸加劇。蒙哥死後,爭奪汗位的主要是蒙哥的親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後來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自立為汗,此時窩闊臺的小兒子海都又鑽出來自立於西北,察合臺、欽察兩大汗國都附和於他。伊兒汗國站在忽必烈一邊,形成二比二局勢,在忽必烈在世時也未能統一蒙古的三大汗國,可以說蒙古帝國在忽必烈(世祖)時達到頂峰,同時也開始走下坡路。
蒙古帝國的興盛
蒙古帝國是以鐵木真為首建立的世界上最大的帝國,它的成功興起是時機的成熟和努力拼搏造就的,蒙古征服的區域,幾乎包括整個亞洲,橫跨歐洲的一部分。
一、進軍西方唐朝安史之亂後,中國放鬆了對西域管理,之後兩宋時期,西域一帶成為飛地,遼國被金國所滅後,其宗室耶律大石率領一支軍隊西遷至西州(今新疆吐魯番),當時西域一帶為大食國管轄,此時大食國已經衰落,無力控制,耶律大石於是滅掉當地有實力的國家,並降服了花剌子模等國,最終建立了西遼。西遼建立不久後,成吉思汗鐵木真正馳騁於大草原上所向披靡,統一了大草原,之後向西遼用兵,運用計謀,與花刺子模裡應外合滅了西遼。成吉思汗考慮到草原統一時間不長,擔心大本營不穩,於是帶領主力北歸,派部將哲別、速不臺繼續消滅西域一帶不聽話的國家,後來天山南路的畏吾兒和西部的哈剌都歸順了蒙古,蒙古至此控制了西域。後來花剌子模神經過敏殺掉蒙古四百多個商人,成吉思汗很重視西域一帶的通商貿易,雷霆大怒,不顧與金國的交戰,進攻並滅了花剌子模為首的國家,成吉思汗進攻西域,發現西域國家抵抗力非常薄弱,於是激起了蒙古人繼續進攻西方的慾望,成吉思汗去世之後,繼承者窩闊臺(太宗)繼承遺志,繼續命諸王西征,打到今天波蘭、匈牙利、威尼斯附近。後來蒙哥(憲宗)繼承漢位,又派遣其弟弟旭烈兀西征,打到裡海南岸,將帝國疆域擴大好幾倍,帝國的西征到此為止。
二、用兵東北唐朝末年,北韓半島上三足鼎立,為高麗、後百濟和新羅。北宋時期,北韓半島北部由新羅統治,但控制力不強,而高麗也未重視盡力經營,女真族由此崛起建立了金國,之後北韓半島臣服於金國,金朝末年,蒙古族也由此地興起,後來反抗金國的殘酷統治,並滅了金國,此時半島上由高麗掌控,迫於蒙古的強大,甘受蒙古人節制,元世祖忽必烈時,政權穩定後,又要求高麗傳話讓日本來大都朝貢,日本不當回事,於是忽必烈自尊心受到嚴重傷害,兩次遣兵渡海東征,由於天氣原因,蒙古大敗,有二十餘萬大軍為日本所虜並殺害,忽必烈想要第三次東征,因為西南一帶出現不穩,只得作罷。
三、南下攻略蒙古帝國對西南的進攻,開始於憲宗蒙哥時,蒙哥戰死後,西南得以喘息一段時間,之後忽必烈登上汗位後,又大舉攻伐,佔領雲南,滅掉大理國(南詔),為保汗位,帶兵北還,留部將繼續向南方侵略,後來攻佔了安南和占城,由於蒙古的政策不當,在忽必烈東征時兩國發動了叛亂,於是忽必烈東征不利調轉馬頭,又三次發兵南征,因天時地利原因,始終未能完全攻下安南國,而其在南洋,曾一度用兵打到爪哇島,讓南洋群島和印度沿岸的國家臣服於大元。
從成吉思汗崛起到忽必烈滅宋,共歷時112年,蒙古取得的功績,達到極盛,興盛的原因在於蒙古人勇於戰鬥,征服各地之後,比較注意穩固統治,此外蒙古興起時,大部分國家,如金國、南宋、西夏等,都已經衰頹,抵抗力變弱 當然無力抵禦蒙古鐵騎。
蒙古帝國的衰落一、帝國的分裂蒙古廣大的疆域,不是一個皇帝坐在龍椅上就能遙控治理的,本來開始蒙古主要就是以征服掠奪為主,一旦封建制度建立,中央政權穩定後,就要封功行賞了,於是就有了類似西周分封諸侯的行為了,蒙古的宗室、外戚、功臣都是各有分地的,而以成吉思汗的四個兒子為最大,長子朮赤,所得的是花剌子模和康裡、欽察一帶。次子窩闊臺(太宗)得到的是乃蠻之地,三子察合臺,封地在西遼一帶。大本營和林歸於小兒子拖雷。剛開始中央還能節制各地,後來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穩定局勢不在,比如之後帝國西北一帶,以朮赤之子拔都馬首是瞻,不再聽從中央命令。西南的平定,歸則功於拖雷之子旭烈兀,其後代也獨佔其地,儼然成為一個個土皇帝。這就是大家熟知的窩闊臺、察合臺、欽察、伊爾四個汗國,蒙古帝國的分裂從此開始。
二、帝國的衰落主要的分裂源頭來自於,兄弟之間的猜忌,朮赤作為成吉思汗的大兒子卻被他的兄弟懷疑他不是父親的親生兒子,從而遭到兄弟的歧視,於是他西征之後,一去不歸,獨立經營帝國西北邊疆。後來成吉思汗去世,由二兒子窩闊臺繼承汗位,其他兩個兄弟並未有異議,窩闊臺死後,他的後人和拖雷的後人都開始爭奪汗位,窩闊臺的大兒子貴由爭得汗位,但因身弱多病,不久死去,拖雷之子蒙哥被擁戴為汗,窩闊臺的親信不服 另外擁立他的二兒子失烈門,不久被蒙哥所殺,並奪去窩闊臺後代的大權,禍起蕭牆,蒙古帝國的內爭,逐漸加劇。蒙哥死後,爭奪汗位的主要是蒙哥的親兄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間,後來忽必烈打敗阿里不哥自立為汗,此時窩闊臺的小兒子海都又鑽出來自立於西北,察合臺、欽察兩大汗國都附和於他。伊兒汗國站在忽必烈一邊,形成二比二局勢,在忽必烈在世時也未能統一蒙古的三大汗國,可以說蒙古帝國在忽必烈(世祖)時達到頂峰,同時也開始走下坡路。
結語:蒙古帝國的衰落來自於內部不團結,來自於親屬關係的疏遠,來自於蒙古人的性格——以利為重,導致帝國衰落的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帝國疆域太廣闊,成吉思汗將兒子們分封在各地,互不統屬,時間一久,誰都以為自己才是正宗,後代的爭權奪利就在所難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