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樊噲
-
2 # 小和尚釋廣德
我給你普及一下佛門關於娶妻生子的問題吧,
佛教徒有七眾弟子,如果是出家弟子是不能結婚的,在家弟子是可以結婚的。
七眾弟子指出家五眾: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彌、沙彌尼;在家兩眾:優婆塞、優婆夷,就是男居士、女居士。
居士雖皈依三寶,但他們作為在家弟子,需要承擔家庭的責任,可以結婚,有正常的生活,但不可以邪淫,要積極的對待生活,對父母要盡孝,對子女要慈愛,這同樣也是在實踐佛法。至於這本《後西遊記》小說,小僧也沒有看過,不得而知。但我在網上看到是這麼評價這本小說的,《後西遊記》是一部譏佛諷儒、妙趣橫生的神魔小說,基背景為唐憲宗和穆宗之時,比《西遊記》的唐太宗年間,晚了年兩百年。唐玄奘和孫悟空把佛經從西天取回後,天下大肆講解,但未得真詮,將佛經萬善法門,度世慈悲,俱流人講經說法,果報小因,厲民害道。這不是一個歷史小說。
唐僧的原型是玄奘法師,隻身一人去取經。唐玄奘是唐代著名的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是佛家三大翻譯家之一,他很有才華,據說能過目不忘,而且不需要什麼幫助就能直接翻譯佛經,這在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玄奘,俗名陳禕。玄奘出家時,正是隋朝時期。當時對於僧人出家,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只有那些天資聰穎的人,才能被挑選剃度。13歲的玄奘,以自己的聰穎,使當時的寺院住持破格為他剃度。玄奘的聰穎,或許來源於他的家族。玄奘的家族,從北魏時期,就開始為官。
到了玄奘父親的時候,雖然只是一個普通的縣令,卻對儒家學說頗有研究。這使得幼年的玄奘,得以浸潤於儒家學說,接受很好的教育。
人生無常。五歲那年,母親去世。十歲那年,父親去世。此後,玄奘跟隨在寺院中出家的二哥,學習佛家經典。直到13歲那年,他正式在洛陽淨土寺出家,法名玄奘。
大唐新立,為了防範突厥人的入侵,加緊了對邊關的防禦。如果去往天竺,如何走過關口,就已經是困難重重。更何況西行漫漫長路,又會有多少艱險。但玄奘西行之意已決。他混雜在流民中,離開故土,前往心中嚮往的地方。
那一年是唐太宗繼位的頭一年。路途艱難,玄奘需要面臨大漠、戈壁,以及隨時降臨的危險。在大多數時候,玄奘只有孤身一人。黃天大漠,玄奘差點葬身於此。西行的艱難,也曾讓玄奘動搖過西行的念頭。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誓願“不求得大法,誓不東歸一步”。
歷經艱難,玄奘終於到達天竺的那爛陀寺。那爛陀寺是當時印度研究佛教最高的地方,這裡的大長老戒賢法師學問高深,受眾人推崇。玄奘拜於戒賢法師門下,跟他學習佛法。在這裡,玄奘受到了極高的待遇。後來甚至整個印度都十分尊崇玄奘。
印度國王一直不願意讓玄奘離開。榮耀、地位,尋常人求遍一生的東西,玄奘選擇放下。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西行漫漫,不只要解決自己的疑問。他要回到故土,告訴那裡的人們,幫助他們解決疑問。一別故土十七載,玄奘再次回到了長安。
唐太宗甚至親自接見了他。對於玄奘,唐太宗有著自己的想法。這個富有雄心壯志的帝王,正打算在西域開拓疆土。玄奘不僅熟知西域,而且才能卓著。唐太宗多次提議,讓玄奘還俗,幫助自己處理國家大事。
翻譯佛經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好在玄奘得到了唐太宗的支援,為他提供場地,以及最優秀的人才,幫助玄奘翻譯佛經。之後的19年,玄奘一直埋首於翻譯佛經,並在弟子辯機的幫助下,寫下了那本《大唐西域記》。
玄奘還將中國的《老子》,翻譯成梵文。玄奘一共翻譯了75部經論,1335卷經書。這是一個令人驚奇的數量。
但早年西行路途的艱難,以及常年翻譯工作的繁雜,都讓玄奘身體受到極大損傷。公元664年,玄奘在翻譯完《咒五首》後,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便擱筆不再翻譯。同年二月,玄奘圓寂。
-
3 # 文化快遞員
這個問題問得好,說實話以前沒想過就覺得《後西遊記》也挺好看的。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思考下,應該不是真的。
《西遊記》唐僧的一言一行都是遵從佛法戒條的,一路上讓唐僧正眼相看的妖怪沒有幾個。要說有點讓唐僧凡心激盪的人也只有女兒國國王了。但唐僧深知修佛修心的重要性,哪裡可能留下與國王長相廝守。其實這也是菩薩考驗唐僧的一道劫難,這個劫難姑且叫情劫。
至於《西遊記後傳》為何會出現唐僧的孩子?書中也沒提及是親生還是領養,很難說明唐三藏還俗成家了。可能是兩位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不同吧。還有可能的事,《西遊記後傳》是為了蹭《西遊記》的熱點,我覺得如果吳承恩老爺爺還活著非給找那個作者打架不行。哈哈
-
4 # 通天聖騎士
正經出家的和尚就不可能再結婚,更別說是取經回來被封為“論檀功德佛”的唐僧了。除非出家前結過婚的,才可能有孩子。至於《西遊記後傳》中,說他都有兒子了,這明顯與正統的佛家說法是相違背的,所以,不成立。再說電視上怎麼拍,它有戲說、胡編亂造的成分,又不是歷史。你若把它與歷史對號入座,那麼也就太認真了,甚至有些幼稚了。
-
5 # 小豬豬波米影視
準確來說入佛門的人是不能問紅塵事的,早已割斷了情緣,六根清淨,四大皆空了,因為這是佛門的規矩,有些影視劇不尊重這些事情,背道而馳,破壞應有的倫理道德,佛教是中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寶,值得我們尊重,請不要去隨便去編造。
回覆列表
不知道你看的是哪個後西遊記,續書版本太多了,沒辦法準確回答。不過金剛經裡說了: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真正的佛法是放下執念,如果是為了弘揚佛法,娶妻生子又如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