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知秋MMM
-
2 # 捨得zfy
重男輕女講的是一種社會現象,在家庭中一般不存在,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十指連心,咬一下那根都會心疼的。
很多地方財產留給兒子,老人也由兒子贍養,那是風俗習慣,不是對女兒的歧視。過去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別人家的人了,自家有事了自家處理不再去麻煩女兒,這是給女兒減輕負擔,也是給女兒減少不必要麻煩。女兒就專心把婆家的事,也就是女兒專心把她自家的事做好就可以了。
父母的贍養問題,不用嫁出去的女兒負擔,財產也就自然而然地給了負擔贍養父母的兒子。
這種情況是風俗習慣,不是歧視,和重男輕女扯不到一起。
所謂重男輕女是指社會上的問題,過去最明顯的就是參政問題。不論什麼政治議題基本上都是男人們的事情,女人就是在家伺候男人和做好家務的。這才是嚴重的不公平,男人能做到,女人為什麼就不能做到呢,這是社會制度的歧視。再一個就是家庭婚姻問題,一個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一個女人就絕對不能出軌。這也是社會制度造成的不公平。當然,也還有其它的一些不公平現象。
上邊這個家庭婚姻問題是社會問題,不屬於家庭中父母對孩子的問題,不屬於父母心中的重男輕女。
現在的社會,一對夫婦很可能就只有一個孩子,在家庭中更談不上重男輕女了,男孩女孩都是父母親的寶貝。
-
3 # 篤行致遠觀
不重男輕女的家庭很多的,以後隨著社會的進步會越來越多!因為女人在社會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不管在那個行業和那個領域,女人工作的比重和技術能力含金量都大幅提升了。所以重男輕女的比例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少。
至於不重男輕女的家庭,舉一個身邊的例子吧。一家四口,生活在城市郊區,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先說工作,兒子大學畢業自己在外打拼,經過努力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女兒大學畢業後待崗兩年吧,家裡努力辦到當地一所著名的醫院上班,收入十分可觀。再說婚姻,老人給兒子相對要多一些,給女兒相對要少一些,但不像有些家庭一樣相差十分懸殊。最關鍵的是拆遷得到的兩套房屋,老人分給兒子女兒一人一套,兒媳婦不幹了,因為在村裡人看來,這都應該是兒子應得的財產,女兒出嫁了就不能再想著孃家的東西了,而且這是價值百萬的樓盤,兒媳婦直接回了孃家。兒子一聲不吭的去丈母孃家裡做通了媳婦全家的工作,不但把媳婦接回來了,而且從此以後再也沒有提過房子的事情。不光是他們家裡行事如此,主要是感覺,那種平等的感覺很讓人舒服。女兒經過這件事情並不是一副感恩戴德的樣子,而是也十分平和,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媳婦也適應了他家裡的這種環境,也淡然起來。現在兒子那邊兩個女兒,女兒那邊一個兒子,全家都其樂融融的!
再說一個大家庭,生活在城市,子女共七個,再晚一輩的不到二十個,再下一輩的就太多了。人家的平等是街坊四鄰有目共睹的,最早從自己的子女開始一直到下下輩,上學,就業,工作,婚嫁,置業等都是大家一起按需分配,不管男孩女孩,一視同仁。最後老人的家產也是這幾個子女平均分配的,所有人沒有任何異議,感覺天經地義。
再說一對夫妻的事情,兩個人有一對兒女。夫妻共同創業,經營五金生意,幾年內很是成功。後來為了孩子的學業,丈夫主動退居家庭,以照顧孩子為主。後來因為妻子身體的原因來了個角色轉換,妻子在家裡照顧孩子。從始至終從未感覺人家夫妻有任何情緒的起落,兩個人不管在哪個位置上都顯得心安理得,這種狀態是裝不出來的。
男女平等在國際上都說了好多年,我感覺我們國家在這方面應該是做的相當好的。這真的不是簡單的表面文章,不是幾個組織,幾個部門嚷嚷一下就能實現的。也不是形式上做的很好,但骨子裡那種根本不認可的態度,包括那種所謂的紳士。重男輕女的思想本來是很根深蒂固的東西,它需要人們慢慢的從骨子裡化解,隨著社會進步,終會實現。
-
4 # 霧生歌
我們家不重男輕女。我93的是獨生女。爸媽家裡都是六兄弟姐妹 而且又都是最小那個 所以我從小集萬千寵愛一身。我爸說我爺爺從來沒有帶過我那些哥哥姐姐,我媽生我那年我爺都七十了。還跟我買了新的手推車 天天遛我上街玩,夏天揹我去江邊看長江大橋吹風乘涼。新衣服新玩具不用說 上小學了每週末去爺奶家 還給我十塊錢 說給我買本子學習用。大部分被我偷偷吃零食了。哈哈想想真是對不起爺奶的期望。我們家跟親戚從沒有過矛盾一直到現在。伯母 姑媽們對我也很好 沒有像有的家裡使壞的。小時候家裡跟大伯還有二姑住的近點。去大伯家大媽總說呀 我么姑娘來啦。可親了。親戚孩子那麼多唯獨喜歡我。估計小時候機靈嘴甜而且跟我大姐小時候長的特別像 所以每次各種好吃的。走還有紅包拿 大媽年輕時漂亮時髦很有氣質像趙雅芝。那時候新白娘子傳奇很熱啊。超喜歡大媽又美對我又好。一去二姑媽家就和我哥去喝汽水 橘子的 荔枝的 豆奶 可樂。最喜歡雪菲力。跟雪碧一個味兒。然後就看我哥玩遊戲。順利的把我哥的小霸王帶走了一套。 一年級開始玩遊戲。超級瑪麗 魂鬥羅 雙截龍 嘖嘖 為日後網遊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沒見過去世的外公。只有外婆每次去外婆家都從她櫃裡拿出各種好吃的,她平時舍不吃 給孫兒們存著。吃完和我哥釣龍蝦。不知道小時候鍾愛這一樣 爸要上班媽做生意暑假基本都在小姨媽家。印象中就是 碟片 雪糕 看我哥姐幹架。哈哈。愛吃小布丁和七個小矮人 沉迷神奇寶貝 數碼寶貝 蠟筆小新。 當然還有作死看恐怖片。英叔系列殭屍片那時候對我們來說賊嚇人 一邊吃雪糕一邊看 冷氣只鑽脖子。 哈哈。一晃自己都有寶寶了。 懷念當寶寶的時光啊。
回覆列表
重男輕女是中國家庭傳統觀念。
我們的家庭屬於例外了。
我在家裡排行第二,下有個小弟,上有姐姐。從小我們家庭裡父母基本平等相待,吃穿用都算均衡。悄有點傾向小弟,畢竟是家中最小。
雖然我們都生在六十年代,經濟狀況比較緊張和不足,但父母會省下好吃的留給你們三個吃。沒有太過的重男輕女思想。
姐姐雖然是嫁出近三十年了,不論是初期到現在,每年逢年過節,父母家準備的過春節東西,會一樣不少的給姐姐一份。
有時姐姐對父母和我及小弟說,以後有什麼東西多給兩個小弟點,姐姐畢竟是嫁出去的人。我們聽了即開心又痛心。姐姐是農場種田的,姐夫是建築公司上班。後來也進了建築公司做雜工。幾十年了,勞作一生,家境也不寬裕。但姐姐從不在父母那裡索取什麼。
我和小弟經常說,家裡什麼事情都需讓姐姐參與和商量。父親和母親很認同我倆的建議。感覺大家庭如此和諧團結,友愛,很是欣慰。
父母己到八十高齡了,名下有八十多平米商住房,前三年就召集我們開家庭會,對我和小弟說:你們的姐姐從小都很心痛和關照你們,在我們家庭裡,沒有重男輕女之說,我與你母親百年之後,房產及其它按三人平均,平等劃分。遺囑已經寫好了。希望你們更加團結和相互關愛。
父親與母親一生都痛愛我們三人,遇到年底哪家有困難或兩老工資節餘多了,給予幫助和分發。其實,姐姐每次都在推辭。
姐姐心很善,會不定時去看望父母,幫忙洗衣做飯,做衛生。也常去我和小弟家,買點水果牛奶類禮品給兩個侄兒們吃。
一個家庭,兄弟姐妹相互團結和友愛是家庭幸福的根本。
家庭親情濃厚是生活歡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