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橘子味的霸王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黃景仁(1749-1783),字仲則,一字漢鏞,號鹿菲子,江蘇常州人。雖然現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名字,可十幾年來他一直是我最喜歡的詩人。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是黃在十七歲時寫下的名句。他的“全家都在風聲裡,九月衣裳未剪裁”寫盡寒士悲酸,曾引起了無數寒士的共鳴。當時身居巡撫的畢秋帆讀到此句,竟夜不成寐,瞿秋白也有“吾鄉黃仲則,風雪一家寒”之嘆。另外,諸如“似此星辰非昨夜,為誰風露立中宵”的名句,在他的詩作中更是層出不窮。可就是這樣一位有著“乾隆六十年第一人”美譽的天才詩人,卻時乖命蹇,落拓平生,年僅三十五歲就貧病以終。

    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幅對聯沒有:

    上聯:兩船並行,櫓速不及帆快(魯肅不及樊噲)

    下聯:八音齊奏,狄青難比蕭何(狄青難比蕭何)

    此聯坦言名人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是假,嘆息武不如文是真。故,“百無一用是書生”此眼差已!可是作者懷才不遇,遭人白眼,只能說明當時社會政治的黑暗和政府的腐敗,使其國家棟梁之才慘遭埋沒,滿腹經綸卻無力一展報復,可悲可嘆。。。

    雜感 清 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 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逢飄盡悲歌氣 泥絮招來薄倖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難成 春鳥秋蟲自作聲

  • 2 # 本樞

    這句話出自某個書生生不逢時,慨然曰:於亂軍中取上將首級可也,於亂世中持三尺法平天下可也。然生當太平之世,乃百無一用為一書生耳。

    讀書是古人出人頭地的重要途徑,主要是因為古代士農工商制度造成的,士就是讀書人,排在第一位,這是普遍性原理。書生說得氣話是個例,是特殊性。

  • 3 # 談心說理

    “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清朝詩人黃景仁(字仲則)所著的七言律詩《雜感》。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大概的意思是:我混了這麼多年,還是高不成低不就的,只能在深夜裡面獨自抽悶煙、喝悶酒。長期的北漂生活讓當年那個殺馬特變成了摳腳大哥,明明是深宅卻被誤解為隔壁老王。大家都是勢利眼,覺得我這個讀書人沒啥卵用,功名也沒有水平也不高,世間還有比我更鬱悶的嗎?不過,不要因為這些就灰心喪氣,哪怕是一條內褲都有他的價值,鳥兒可以啼春,蟲兒可以鳴秋,我也能像他們一樣發光發熱。

    你看,人家多勵志,當年他寫這首詩的時候才二十歲,還是寶寶們上大學的時候。

    關鍵是,黃景仁的確成為了一個大詩人,毗陵七子之一。而且,最終也混到了副縣長的職位。不過,可能愁苦的詩句寫的太多了,還沒來得及上任就去世了,年僅35歲,英年早逝。他的經歷告訴我們,少發牢騷少扯犢子,實幹強身,實幹興邦啊。

    沒錯,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

  • 4 # 酒騎風

    百無一用是書生出自清代黃景仁的詩作《雜感》,全詩為: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作這首詩的詩人黃景仁也算是個悲劇的角色,黃景仁,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陽湖(今江蘇省常州市)人。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負詩名,為謀生計,曾四方奔波。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後授縣丞,未及補官即在貧病交加中客死他鄉,年僅35歲。飽讀詩書卻懷才不遇,難免鬱結於心。

    古代讀書是雅事,也是正途,有人十年窗下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也能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盡長安花。但是有人能一舉中的,也有人名落孫山,而且有人是次次名落孫山,這時候,好事是人家的,悲傷才是自己的。

    有人能脫穎而出,有人就默默無名,而且在這些名落孫山的人裡,偏偏有些飽讀詩書的人,但是偏偏就不會考試,但是讀書人一旦不能功成名就,往往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其他事情,所以這就尷尬了。

    這倒是像今天的一些讀書人,尤其是專業分化這麼嚴重的時候,有人學了相關專業,卻不能從事相關的領域,最後去了個人人都能做的工作崗位,難免會心有不平。

    讀書人也是這樣,不能一舉中第,就憤懣不平,卻又不屑或者不知應該幹些其他什麼事情,這麼憤懣,總不能不讓人家罵街宣洩一下吧,自嘲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吧。

  • 5 # 墨色蒼茫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是一句文學語言,是清代一位舉人的自嘲之言。是比較誇張的。和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一樣,是一種文學手法。後來被人們斷章取義又來挖苦諷刺讀書人。

    實際上書生顯然不可能百無一用的。

    自從唐朝開始,科舉制度以後,讀書人就成為官僚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封侯拜相,手操生殺大權,治國安國安邦,高高在上,有錢有權,怎麼可能百無一用?

    再說中國5000年的文明,不靠這些讀書人傳承,靠誰呢?難道靠文盲?

    再說現在。推動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科技發展的,都是讀書人。怎麼能說百無一用呢?

    真正和百無一用,巴得上邊的,是讀書沒有讀懂讀通的讀書人。

  • 6 # 一介章民

    讀書不可脫離實際和大自然不可脫離勞動人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否則高分低能能說會道百無一用現今靠家人社會供養的讀書人對社會沒有一點貢獻枉生一世!∵

  • 7 # 槍火線上

    詩人一生懷才不遇,窮困潦倒。這首詩是詩人對世事人生的深刻體悟,透過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的體悟,詩歌中的理性思考上升到了一種宇宙哲學的高度,是對全人類困頓處境的心理描繪。“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是該詩的名句,道出了古往今來讀書人的辛酸,此句在自嘲的同時,亦寄寓了極大的悲憤力量。現在多用來形容雖有滿腹學問,可惜有志難伸的困境。

  • 8 # 綠豆侃電影

    缺乏歷練,自以為是、過於追求邏輯完美——書生無法成功的致命傷。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話耳熟,但是往往不能詳。譬如,趙括輸掉長平之戰,葬送趙兵四十萬,馬謖失街亭,斷送蜀國戰略先手,都是書生誤國的著名案例。但是,書生究竟是什麼性格壞了事?是什麼決策誤了國?人們常以一句“因為紙上談兵嘛”,輕輕帶過,糊塗一筆帳,不能詳也。

    紙上談兵,雖四字,含義卻深刻。書生在古代,不是舉人便是進士,在現代,不是專本便是碩博,都受過高等教育,不少還啃過“洋麵包”,說話做事,喜歡講道理,有根據,不像大老粗李逵牛皋之輩,一出場就“哇呀呀”,一言不合,揮手就打。

    但問題是,有邏輯講道理的書生,不知為何,總是容易折戟沉沙,大腿肌肉習慣性挫傷。想當年,韓信替劉邦賣命,攻趙地。有人勸守城的知識分子成安君堅壁清野,襲擊韓信糧道。成安君則背了一句兵法:“孫子曰,十則圍之,倍則戰”,自詡兵多將廣,準備陣地戰。確實,孫子說過,軍隊多於敵軍十倍,就可包圍作戰,多一倍,就可放膽一戰。但是,孫子也說過“兵以詐立”。成安君為何只取這條理論,不取另一條呢?這問題估計成安君沒時間思考,因為身為“儒者”的他,很快被街頭小混混韓信砍了腦袋。

    同樣的例子是馬謖。《三國演義》寫守街亭那一段,簡直是馬謖的一次兵法背誦秀。當時,副將王平一看街亭地勢,說此地險絕,應該當道屯兵。馬謖說差矣,然後背兵法一句:“憑高視下,勢如劈竹”,決定屯兵山頂。王平說山頂是死地,馬謖說差矣,又背兵法一句:“置之死地而後生也”,說死地有什麼不好,身處死地,士兵打仗,能夠以一擋百。於是,馬謖守在山上,斷水絕糧,自取滅亡。街亭一失,不僅戰役全敗,蜀漢從此失去戰略先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眼淚未必全是為馬謖揮的,也含有“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自己淚滿襟”的意味。

    決策依靠“掉書袋”,是書生誤事的核心。但是,書本上的理論很多,具體決策時,為什麼掉這個書袋而不是那個?這是千百年來困擾書生的大難題。同樣一件事,是勇敢還是魯莽?是精細還是瑣碎?是視野宏觀還是大而無當?是腳踏實地還是鼠目寸光?天下的道理往往可以正反兩頭說,紹興師爺一杆纖筆可以救人滅人,老師看到學生趴在書上睡覺,可以表揚刻苦亦可罵其偷懶。文字是弔詭的。

    但是,書生卻最易沉迷在這種弔詭之中,他們注重邏輯的自洽完美,在腦子裡轉上幾圈後,便會越想越有道理,便會忘記了現實的坑坑窪窪。譬如晚清名人李元度,曾國藩麾下文人幕僚,機緣湊巧,投筆從戎,但常紙上談兵,屢遭敗績。某日,岳陽文人吳士邁,根據二十四史編了《治軍藍本》一書,書呆子李元度一看,嘖嘖稱奇,推薦給曾國藩。曾國藩哭笑不得,回信給李元度,說這個吳士邁,還是從“點名、看操、查牆子”這些事情做起吧!曾國藩為何不屑,知軍務之艱難繁瑣也,李元度為何熱愛,因其文字美麗邏輯自洽也!

    同是讀書人,曾國藩常常以此自省為戒,謂之為“好大言也”。好大言,是因為缺乏歷練,自以為是,沒吃過苦頭,無知者無畏。而真正的高手,都是在摔打中成長的。譬如晚清幾個中興大臣,曾國藩初出茅廬時屢吃敗仗,數次自殺不得,左宗棠還未入仕途,差點被傾軋致死,李鴻章出道時,力挺朝廷同僚的重重壓力,才未崩潰。歷練多了,才知文字美麗,卻未必可愛,邏輯自洽,卻未必真實。

    想當年,紙上談兵,趙括可以把自己的老爹、趙國的名將趙奢駁得體無完膚,但是趙奢卻說:“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趙括卻輕飄飄隨口說來,不知深淺!老頭子預言:趙國若用我兒子,我兒子一準壞事。果然,趙奢死後,他兒子帶領四十萬趙兵,浩浩蕩蕩去送死,被秦將白起埋了個精光,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史學家後來表揚書呆子趙括,說他其實為中國的統一貢獻了關鍵力量。

    過於熱愛文字,沉迷辨析句讀,熱衷審定文義,人的精華氣血都被文字吸走,喪失了原始力量。所謂書生辦事,就是瞪著一雙眼睛,比趙薇妹妹的還大,卻糾纏於細枝末節,不能客觀看全域性,過於精細纖弱,缺失了粗糙的力量。所以,書生好辯論,喜歡在文字上取勝,並從心底裡相信,真理是越辨越明的,如趙括,如馬謖。其實,偉大革命導師列寧早就說過,如果光收集支援自己觀點的論據,而忽視不利的論據,也許是這世界上最簡單的事情。

    清朝思想家顏元說:“讀書愈多愈惑,審事機愈無識,辦經濟愈無力。”他的學生李說:“紙上之閱歷多,則世事之閱歷少。筆墨之精神多,則經濟之精神少。宋明之亡以此。”這世界的運轉基礎,其實是醬米油鹽醋,而不是琴棋書畫詩。書生如果不懂,便會百無一用。

  • 9 # 旋轉的貓尾巴

    脫離原詩談體會,基本不是語文老師教材要求,就是斷章取義耍流氓。

    黃仲則寫這詩,全文如下: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全詩句句有典故。

    首句說他一無所成,第二句“不平鳴”出自韓愈安慰孟郊““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所以一般都明白,這是黃仲則沒考上。

    第二聯,泥絮,典出蘇軾”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後面”薄倖名“就是杜牧那個”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還是落拓江湖漂泊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裡不是黃仲則憎恨天下讀書人,而是自嘲憤激,再說一遍,自嘲憤激。古來自嘲詩太多了,陸游還”此身合是詩人未“,蘇軾還”我為聰明誤一生“呢。別當真,情緒話。

    所以黃仲則自己都回答了。雖然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按韓愈說法:

    “草木無聲,風擾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無聲,或擊之鳴……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以鳥鳴春……以蟲鳴秋”。

    所以這詩簡單翻譯如下:

    我沒考上;心情不好;漂泊無根,到處碰壁。讀書不見用,真慘啊……但是:

    不要因為詩卷就愁,我還是找願意聽我的人,給他鳥鳴春,蟲鳴秋吧。

    雖然有自我寬懷的嫌疑,但黃仲則這話說得多好。

    他先自嘲,承認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句話帶情緒。

    但是:

    鳥都可以鳴春,蟲都可以鳴秋,何況人。你未必功名見用,卻依然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來交流。

    黃仲則自己不得志,但就這麼春鳥秋蟲,也成為有清一代大詩人了。

    周星馳《中國產007》說:哪怕是一條內褲,都有他的用處。

    黃仲則就是這個意思。哪怕百無一用是書生,咱做個春鳥秋蟲,也可以發出鳴聲嘛。

    當然黃仲則最後春鳥秋蟲鳴成了大詩人,大家還揪著他的自嘲說話。

    舉另一個例子。托爾斯泰早年在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待著時,貴族子弟嘛,花天酒地還染了病,覺得寫東西太無謂了,有些傳記說他當時最愛嘲笑作家,說寫小說沒有價值。到後來他改頭換面寫出無數大部頭青史留名時,你還去說托爾斯泰認定寫小說沒價值什麼的,就特別沒意思了是吧。

    所以還是那句,離開原文和詩人的生活來斷章取義,特別沒意思。

  • 10 # I南郭居士I

    為什麼說“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到底出自何處,又有什麼來歷呢?我們看看下面這首詩就知道了。

    雜感

    清 · 黃景仁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這裡一個叫黃景仁的人開始走進我們的視線。

    黃景仁(1749年—1783年),字漢鏞,一字仲則,號鹿菲子,常州府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縣)人,宋朝詩人黃庭堅後裔,清代詩人,文學家。詩負盛名,所作多抒發窮愁不遇、寂寞悽愴之情懷。卻終因命途多蹇,畢生落落寡合,以高潔傲世之身淪於熙熙紅塵,憤世嫉俗而英年早逝,徒留“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悄立市橋人不識,一星如月看多時”之悲鳴。著有《兩當軒集》、《西蠡印稿》。

    黃景仁的身世的確令人感嘆,他四歲而孤,家境清貧,少年時即有詩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為求生計開始四方奔波,一生窮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為縣丞,兩年後便病逝了,時年僅三十四歲。

    《雜感》這首詩,作者想表達的是因自己身世飄零悽苦,雖然很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仕途不順,6次鄉試不中,對一個自詡有才的人來說確實打擊很大,於是怒極而笑,自嘲自己百無一用。黃景仁年少就已成名,9歲有詩名,16歲在三千人中取得童子試第一名,是“乾隆六十年第一人”,這樣的人都不能取得功名,不由得便發出“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悲嘆。

    雖然“百無一用是書生”是一個恃才傲物的少年郎自嘲自諷的話,也算是一時氣話,但也表現了古代讀書人生活的窘境和求取功名的艱難。陸游也曾說自己“此身合是詩人未”,蘇東坡亦痛感“人生識字憂患始” ,杜甫更是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呼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而他寧願為此“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在當今這個知識改變命運的偉大時代,我們要抱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態度,讓“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成為一個有文化,有修養,有益於社會的人。

    最後,筆者填詞一首,以表達對這位古代失意文人的紀念。

    【漁歌子】千古一嘆黃景仁

    南郭居士

      誰將殘卷付長秋,醉與痴心共東流。歇餘恨,飲多愁。百無一用嘆未休。

      漫作佳篇重山丘,悄立危欄望西樓。弄清影,寫從頭。且擲奇句萬古留。

  • 11 # 水寒雅芙

    真的是“百無一用是書生”嗎?

    君不見,文武雙全的辛棄疾嗎?他是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有詞集《稼軒長短句》傳於後世。他不但筆上功夫了得,二十一歲便參加了起義軍奮起反抗,是南宋不可多得的文韜武略之才,試問君,“百無一用是書生”嗎?

    君可知,偉大的的毛主席,是文韜武略之奇才。他可是一日可不吃飯,但不可一日不讀書。連敬愛的周總理都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偉大的人尚且以書香作伴,百無一用的真的是書生嗎?

    為什麼古人會說“百無一用是書生”呢?還是有人斷章取義,你是否思考過這句話的出處。這句話出自清代黃景仁的《雜感》一詩,看詩名你就知道只是詩人一時的感慨,——“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絲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這詩只是他感懷生世之作。他一生懷才不遇,窮困僚倒並客死他鄉。“書生”只是他自嘲而已,非指所有讀書之人。

    讀書萬不可斷章取義,何況此時出自清代,在此詩出來之並無此一說,怎可以偏概全!!

  • 12 # 錦書寄終南

    脫離原詩談體會,基本不是語文老師教材要求,就是斷章取義耍流氓。

    黃仲則寫這詩,全文如下: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全詩句句有典故。首句說他一無所成,第二句“不平鳴”出自韓愈安慰孟郊““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所以一般都明白,這是黃仲則沒考上。第二聯,泥絮,典出蘇軾”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後面”薄倖名“就是杜牧那個”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還是落拓江湖漂泊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這裡不是黃仲則憎恨天下讀書人,而是自嘲憤激,再說一遍,自嘲憤激。古來自嘲詩太多了,陸游還”此身合是詩人未“,蘇軾還”我為聰明誤一生“呢。別當真,情緒話。

    所以黃仲則自己都回答了。雖然百無一用是書生,但是:“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按韓愈說法:“草木無聲,風擾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金石無聲,或擊之鳴……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以鳥鳴春……以蟲鳴秋”。

    所以這詩簡單翻譯如下:我沒考上;心情不好;漂泊無根,到處碰壁。讀書不見用,真慘啊……但是:不要因為詩卷就愁,我還是找願意聽我的人,給他鳥鳴春,蟲鳴秋吧。

    雖然有自我寬懷的嫌疑,但黃仲則這話說得多好。他先自嘲,承認百無一用是書生——當然這句話帶情緒。但是:鳥都可以鳴春,蟲都可以鳴秋,何況人。你未必功名見用,卻依然可以找到志同道合者來交流。黃仲則自己不得志,但就這麼春鳥秋蟲,也成為有清一代大詩人了。

    當然黃仲則最後春鳥秋蟲鳴成了大詩人,大家還揪著他的自嘲說話。所以還是那句,離開原文和詩人的生活來斷章取義,特別沒意思。

  • 13 # 歷史寶藏

    放在古代,在讀書與當官聯絡起來之前,書生還真是沒什麼用處。

    對於大多數文人來說,只會舞文弄墨。搞一些“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無病呻吟。

    不像辛勤勞作的農民,在天公作美,風調雨順之時,可以憑藉種莊稼圖個溫飽。

    如果強讓其種地,結果就是“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一天貌似很用功種地,結果還是“ 草盛豆苗稀”,地理的草比莊稼都多。

    種個地都種不好,還看什麼南山?

    不似騎馬射箭的武臣,在國家需要時,能挺身而出,抗擊外敵,收取關山,建功立業。文人只能羨慕這些建功立業者:“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想去打天下,為什麼不去呢,還不是因為手無縛雞之力。

    文人果真是一無是處嗎?

    當然不是了,文人有的是清高。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不讀書的人,在書生眼裡都是黔首,“不讀詩,無以言”,連說話都不想給你說的。

    就算經商致富,富可敵國,又有什麼呢,文人就是看不起商人,就是覺得“士農工商”,文人就是覺得會賺錢的商人地位最低下。甚至連錢這個詞都不屑於說,要叫“孔方兄”。就算餓死,也是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因此,其他階層的人也就看不慣文人的這些習氣了,故而也作出反擊:“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罵的太過癮了,直擊文人最軟弱的地方,文人你不是嘴皮子厲害嗎?能當飯吃啊,能當卡刷啊?如果找到知識變現的途徑(當官或者靠嘴皮子或者文字賺錢),文人你再囂張,也只能是個“窮酸秀才”而已。

    由此可知,古人也不是好惹的,各個階層,都是有鄙視鏈的。相互看不慣,這都很正常了,古今皆是如此。還是不要在乎這些外在的評價,好好做自己的事情,才是正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哪個音樂軟體好用?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