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鬼谷子大人
-
2 # 龐曉紅3
沒什麼影響。人體是個非常聰明的複雜組合協作集團軍。人體缺了誰,照樣運轉。不要擔心哪個器官丟失了就對身體有傷害。倒是以後少食油膩是必須的。有沒有膽囊:一視同仁!素食,少食,是最健康飲食習慣!
-
3 # 希望長壽
切除膽囊壞處多多,膽,志也,說膽小就是這意思,吃的食物靠膽計誚化,很多人切後幾年存在不消化反映,最主要切後,造成肝熱邪氣疫毒亂竄,可能在肝總管或其它地方安家,成長為腫瘤,造成致命影響,所以凡切膽之人,幹萬小心,速看中醫,否則後悔晚矣。
-
4 # 普外科李家大夫
膽囊切除後到底有什麼影響?我想只有切除膽囊的人,才是最清楚的,我是一名基層的肝膽外科主任醫師,不但切除過大量的膽囊疾病患者的膽囊,也因為長期隨訪,與很多切除膽囊後病人成為了朋友,我就接觸過切除膽囊後的患者反饋的情況,與大家分享下,切除膽囊後,到底會有什麼影響?
1、姐妹戲稱她的膽囊手術是減肥手術。她是我的同事,是一位膽囊息肉的患者,因為身邊的朋友患膽囊癌去世了,所以,異常擔心自己的膽囊息肉會不會惡變,最後下定決心切除膽囊,術前我們行超聲檢測她的膽囊功能是很好的,手術是我親自主刀的,術後恢復的非常順利,不到一週就出院了,出院後患者未能很好地調整飲食,此後,每當進食油膩食物後,她就會出現輕度腹痛與脂肪瀉。因為這個原因,她周邊的姐妹年齡太些的都身體變形了,而她不管如何吃,就是肥不起來,一直保持著好好的身材,科室姐妹都戲稱她做了減肥手術。
這位患者給我的體會,就是有功能的膽囊手術,術後如果未調整好飲食,是會出現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腹痛與脂肪瀉。
後來我們發現,凡是功能比較好的膽囊切除手術患者,要經過術後三個月左右的飲食調整,病人慢慢才會適應沒有膽囊的生活。如果不是這樣,部分患者是會出現膽囊切除術綜合徵表現。
2、他們切除膽囊膽囊後,不但身體沒有任何不適,反而更好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術前超聲檢測膽囊功能已基本失去功能。所以,切除膽囊後患者未發現任何不適,反而經常發生的右上腹部疼痛症狀消失,患者自我感覺非常好。對手術很滿意,這些患者是有以下特點:
膽囊充滿型結石或膽囊結石直徑≥3cm的患者;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的患者;膽囊壁增厚(>3mm)膽囊炎的患者。這些病人的情況告訴我們,已失去膽囊功能的膽囊切除手術,是有好處,沒有壞處。
3、他非常後悔未及時行膽囊切除治療。這是位反覆發作的膽囊結石並膽囊炎患者,因為擔心切除膽囊後對身體不好,反覆在我院行保守治療,已成為是我們醫院的常客了。在他患病後的第五年的中秋節晚上,他的膽囊炎再次發作了。中秋節晚上他吃月餅後,不久出現右上腹部陣發性劇烈脹痛,為了不影響家人,就吃了止痛藥去床上休息了,準備第二天一早再來醫院看醫生的。但沒想到,這次膽囊結石並膽囊炎發作的格外痛苦,不但右上腹部出現劇痛,不久後病人腹痛還逐漸向左轉移,並放射到腰背部。伴有氣促及劇烈嘔吐,家人一看形勢不對,半夜趕緊把患者送來我們醫院。入院一檢查,確定為“膽囊結石並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繼發性膽總管結石、重症(膽源性)胰腺炎”。
經過我們我們積極治療後,病人命是救回來了,但因為大量胰腺壞死,從此,患上糖尿病,不得不終生服藥了。事後患者對我們說,他非常後悔沒有早聽我們的話,及時做膽囊切除手術。要不然就不會造成這樣的不幸了。
這位患者的不幸告訴我們,反覆發作的膽囊結石,很容易繼發出現膽總管結石。由於膽囊管的直徑是0.2cm-0.4cm,而Oddis括約肌開口約0.29cm大小,反覆發作的膽囊結石患者的膽囊結石一旦從膽囊掉出進入膽總管後,由於它規則圓球形,非常容易嵌頓於Oddis括約肌開口,導致膽汁逆流至胰管而啟用胰酶,導致胰腺炎發作。所以,反覆發作的膽囊結石並膽囊炎,要及時手術治療。
4、她是保膽的死忠粉,但不幸死於膽囊癌。她是因為膽囊結石並膽囊癌晚期肝轉移從外院轉來我院住院。聽他的太太介紹,患者十多年前就患有膽囊結石並膽囊炎,每年都要發作2-3次,當地醫院的醫生也反覆告誡他要手術治療,但他就是不願意做膽囊切除手術或保膽取石手術,總認為存在就是合理,切除膽囊或在膽囊裡開個口子取石,人就一定不完整了。膽囊炎發作了,不嚴重時,就在家吃中藥治療,嚴重時就到醫院打針治療。聽太太說,此次發病前三年,超聲醫生檢查就說患者膽囊壁增厚明顯了,建議患者及時手術,避免惡變,當時他還罵醫生。不想真讓醫生一語中的說中了,患者這次真的變癌了。患者入院經過我們行膽囊癌根治術,但術後效果仍不理想,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這位病人的情況告訴我們,對於長期反覆發作的膽囊結石並膽囊炎,特別是隨訪治療中發現膽囊壁明顯增厚時,要及時手術,千萬不要有僥倖心理。變成了膽囊癌,即使切除膽囊也無濟於事。
總之,對於膽囊功能比較好,且要做膽囊切除的患者。膽囊切除後要做好飲食調整,避免膽囊切除術後綜合徵的出現,對於失去膽囊功能的患者,還是要及時手術切除膽囊,有利於身體健康。
-
5 # 武漢京都結石醫院
膽汁是肝臟產生的,肝臟時刻產生膽汁,沒有進食的時候就進入膽囊濃縮並儲存。進食的時候膽囊將儲存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脂肪。沒有了膽囊這個倉庫,肝臟產生的膽汁直接源源不斷流入十二指腸,所以沒有進食的時候膽汁在胃腸積聚,可能會導致胃部不適、膽汁反流性胃炎。而進食(特別是進食較多脂肪)的時候,膽汁又會相對不足,所以消化脂肪能力下降,導致腹脹、腹瀉。膽囊切除後可能會繼發膽總管結石,增加結腸癌發病率。 具體因人而異,也有人一點兒事都沒有。
-
6 # 杏花島
膽囊的主要功能包括:儲存膽汁:人體處於空腹狀態時,膽汁儲存在膽囊中,當攝入食物的經過十二指腸時,刺激十二指腸黏膜,產生縮膽囊素,使得膽汁由膽囊排出,幫助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濃縮膽汁。分泌粘液:膽囊黏膜分泌的粘液可保護膽道黏膜,避免被濃縮的膽汁侵蝕和溶解。
膽囊切除後常見的有傷口感染、疼痛等不適,而這兩者幾乎是所有手術都有可能發生的現象,在此並無特殊說明。
此外有手術及麻醉對胃腸道的影響,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胃腸功能,造成了胃腸功能的紊亂,還有缺少膽囊這一消化器官之後的影響,主要包括:上腹部的脹痛、肩背部不適、消化不良、食慾下降、厭油膩、噁心嘔吐、噯氣、排便習慣的改變等等;還有特異性的膽道症狀包括:右上腹疼痛、黃疸、膽絞痛、發熱等。
最後,雖然膽囊切除後會帶來一系列的影響,但是一旦出現膽囊切除適應症時還是要選擇切除,那就需要我們在切除膽囊後要嚴格控制飲食的攝入,比如忌油膩食物,宜清淡飲食,尤其是在膽囊切除後,要以半流質清淡飲食,甚至是流質飲食為主。
本期答主:郝曉婷 醫學碩士
-
7 # 榆露1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源源不斷的出現在餐桌上,導致現代很多人受到肥胖的困擾,而肥胖是誘發膽結石的一個很重要的風險因素,加上不吃早餐等不規律的飲食習慣,膽結石的發病率逐年增加。 一旦患上膽結石,很多人期望能保守治療,選擇“帶石生活”,直到萬不得已才選擇手術治療,害怕膽囊切除後會影響以後的生活質量。那麼問題來了,膽囊切除後到底會對人體有多大影響呢? 從中醫的理論來講,膽是人體五臟六腑中的六腑之一,又為奇恆之腑,除了負責貯藏和疏洩膽汁外,還具有判斷事物、作出決定的作用,膽氣虛的人則會出現膽怯易驚、失眠等一些精神狀況。因此,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膽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器官。 現代醫學認為,膽囊只是一個儲存器官,負責儲存肝臟裡產生的膽汁,在我們進食的時候,膽囊收縮排出膽汁,幫助消化食物中的脂類物質。因此,膽囊切除後,並不會影響膽汁的生產,肝臟生產的膽汁直接經過膽總管進入十二指腸,參與食物消化。總的來說,理論上膽囊切除後不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其實,在部分慢性膽囊炎反覆發作的患者中,其膽囊已經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留在身體裡面更容易出問題。長期“帶石生活”的人,隨著結石的增大,很容易反覆出現膽絞痛;慢性膽囊炎長期反覆發作,刺激膽囊出現膽囊息肉,這些息肉甚至有惡變的可能,因此,在符合手術適應症的情況下,以選擇手術為宜,雖然有研究表明,膽囊切除術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但這個結論仍有爭議,目前更傾向於腹腔鏡下膽囊切術並不會增加患小腸癌、結腸癌等消化道癌症的風險。 當然,膽囊切除後,並不是對身體一點影響也沒有,除了手術中會存在肝外膽管損傷、出血風險外,膽囊切除後,患者出現腹瀉機率較高,少數患者也會出現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等病。這可能與少了膽囊的濃縮功能,腸內膽汁不能達到足夠的濃度,以致脂肪的消化和吸收發生障礙,而產生腹瀉。但整體來說利大於弊,許多研究透過對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結果表明,膽囊切除術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也不用再擔心膽囊炎、膽結石的再次發作。如果我們還是接受不了沒膽的生活,那就從根本出發,規律清淡飲食。……本人就是今年剛做的保膽取石術。
-
8 # 家庭醫生線上
膽囊並不是人體不可以缺少的器官,因此當因膽結石、膽囊息肉等疾病,需要切除膽囊時,不要驚慌失措,也不必患得患失。
膽囊,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一個有彈性的梨形囊袋構造,有濃縮和儲存膽汁的作用。因此膽囊對於人體而言,並非沒有作用,只是因為疾病的原因,使它失去對人體的作用,還成為人體的累贅,不切除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當膽囊出現炎症以及結石時,膽囊壁就會出現炎症水腫,再加以結石的長期刺激使膽囊壁纖維化,濃縮膽汁的功能減弱或消失。感染和結石的存在,還會使膽囊貯存膽汁的能力下降,甚至因此形成膿性膽汁,對身體造成傷害。既然正常的膽囊收縮功能和儲存功能也已經消失, 這樣的膽囊繼續待在人體中,不僅不能起到它應有的作用,還會引起右上腹部疼痛不適,長期的較大結石和長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也有造成癌變的風險。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還保留膽囊,意義就不大了。切除膽囊可以消除由此引起的不適症狀和癌變風險,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不會因此對身體造成什麼不良影響。即使有,也比繼續保留膽囊的危害要小。二害相權取其輕,相信大家都明白這個道理。
切除膽囊後,肝外的膽管會擴張,會部分替代膽囊的功能,透過飲食調整半年至一年後,食泌不同步的症狀會消失。有些人切除膽囊後,會出現短期內輕度腹瀉,但可以慢慢透過肝臟的分泌和膽總管擴張來代償膽囊缺失的功能,多數腹瀉可在手術後幾個月減弱或消失,這樣就可以恢復正常生活了。
-
9 # 家庭醫生雜誌
首先,膽囊的主要功能是濃縮、貯存和排空膽汁,它可以起到調節膽道內壓力的作用。
如果切除了膽囊,剛開始那一段時間,肝臟分泌出來的膽汁會隨時、不間斷地流到十二指腸。如此一來,到了消化階段,進入腸道內的膽汁就會不夠,而在非消化階段,膽汁進入腸道內也無法發揮其作用。因此,在這段時間內,患者消化脂肪的能力相對較弱。
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膽管會代償性擴張,這樣可以部分代替膽囊的功能,而且膽總管下端的括約肌也會出現有規律的關閉或開放。在這樣的情況下,患者的消化功能會慢慢變好。
一些人擔心切除了膽囊會影響消化,事實上,醫生建議切除膽囊,通常是因為病人的膽囊功能已經很差了,還會發生膽絞痛,甚至有癌變的風險,切除了反而對消化功能有好處。
當然,要不要切除膽囊,都是有明確指徵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
10 # 龍的傳人1818
影響太大了。胃酸反流讓你痛不欲生。其次糖尿病會找上你。基本上過幾年你很多東西都不能吃。我丈母孃現在就是這樣子。生活質量大不如從前。
-
11 # 白首耕夫
我只能將自己的親身感受告訴你:如果可以保守治療,儘量不要切除。切除後膽汁可以正常分泌,但無法正常收藏,所以,攝入脂肪要適應術後的狀況。不可過多,也不能不食,要天天均衡。
喝酒的量明顯減少。我手術已近二十年了,頭幾年很不適應,現在身體很正常。
祝你健康!
-
12 # 一起聊基因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也是大家都有疑惑的地方,接下來的回答應該可以解答大家心中的疑惑。
膽囊的工作原理
先簡單科普一下:我們的膽汁是由肝臟分泌的,肝臟裡面有很多管道(膽管),這些管道慢慢聚在一起連線膽囊,膽汁透過這些管道匯入膽囊進行儲存。同時,膽囊可將膽汁進行濃縮,濃縮10-30倍,濃縮以後膽汁的質量非常高。膽汁就像肥皂液,可以去脂,膽汁和乳糜混在一起,可以使胰液裡面的消化酶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其分解功能,進而參與食物消化。
很多人認為膽囊切除後就不能正常飲食了,尤其是不能吃葷的東西,因為膽囊切除就沒有膽汁,就不能幫助消化。其實這是個誤區,膽汁是肝臟分泌的,膽囊只起到暫時儲存和濃縮膽汁的作用,因此,切除膽囊膽汁並沒有消失,長期來說不會影響消化,尤其是葷食。只不過由於短期內膽汁的濃縮作用沒有了,肝臟分泌的膽汁不能一下子大量供應以解決葷食的消化,所以可能在術後短期內出現消化不良或是腹瀉的情況,這時只需要飲食上適當控制,少油膩即可,時間長了,身體會自我調節來適應的。
-
13 #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進食後,膽囊收縮,使儲存的膽汁被排入十二指腸,幫助消化吸收食物。那麼,一旦膽囊因為膽囊疾病而被切除,膽囊切除術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影響?有沒有明顯的健康影響與變化呢?
1 、有些人在膽囊切除後感到非常的憂慮,其實這種憂慮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正確,因為膽囊並不是身體中不可缺少的臟器,不少高等動物,如馬、鹿、象、鯨等,天生就沒有膽囊,他們的生活與一些有膽囊的動物沒有什麼很大區別。還有少數人由於膽囊的胚胎髮育異常,生下來就沒有膽囊,但他們照樣過著與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對消化吸收影響不大 。
2 、做了膽囊切除手術後,病人原來的症狀隨即消失,雖然同樣也會失去膽囊的濃縮和儲存膽汁的功能,但是對病人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並無較大的影響,膽囊切除的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與正常人相比,差別不大,可從根本上解除膽囊疾病 。
3、 膽結石的病人在切除膽囊後,膽汁中膽汁酸的含量會慢慢增加,這樣就能使手術前的過飽和的膽汁逐步轉變為正常膽汁。因此,只要在切除膽囊時已經將膽管結石完全取出,膽固醇結石就不會再復發。 術後不必忌食葷油 。
4、 膽囊切除後,膽管壁會增厚,膽管的黏液腺會增多,膽管經常講膽汁排入十二指腸,以補償失去的膽囊儲藏濃縮膽汁的功能,同時也不至於影響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手術後也不必過多的忌食葷油食物。如果人體長期攝入脂肪過少,對身體健康反而無益。 切除後注意事項
5、 在進行膽囊切除手術後,身體的恢復忌補償功能的建立都需要一個過程,在此期間,動物脂肪和雞蛋的攝入量不宜太多,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也應該逐漸增加,使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回覆列表
剛開始幾年有影響,食慾不振,油膩耐受差,整個內臟機能都覺得不對勁,一般三,五年,多則十來年會慢慢恢復的,也有些人切除後沒什麼反應,這種人生病前基本上是身材較瘦的型別,術後膽管會慢慢變大,也可儲存一點膽汁,替代一部分膽囊功能,術後是可以恢復正常的,所以不用過於但心,但也切不可大意,對於油膩食品還是控制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