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塵觀自在
-
2 # 吟海聽風
社會地位我們此處不談,因為我們生活的社會和《西廂記》的社會背景有了截然的不同。
那就說說關於兩人結合的家庭地位。現在我們在談論家庭地位,更願意理解為,家庭帶給婚姻中的一方的教育,認知和素養。
愛情是詩意,婚姻是實實在在的生活。
兩個人共同步入了婚姻的生活,既要共同面對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瑣事,又要面對雙方的七大姑八大姨,帶來的各種家庭關聯問題。
當雙方的教育,認知和素養差異很大,必然有不同的意見,一旦處理不好,日積月累,會成為雙方生活裡的定時炸彈。
所以,現代社會,婚姻裡的門當戶對,是指雙方的家庭教育,認知和素養的一致。
-
3 # 笑冰
婚姻不能說必須門當戶對。但應當說:門當戶對的婚姻是理想的婚姻。門當戶對是婚姻穩固的基礎,只有基礎牢了,婚姻才能牢靠。
婚姻摻不得半點假,不存在禮讓和發揚風格。有時能忍,忍是有度的,也有忍無可忍的時候。
尤其金錢之上的今天,不可能再有胡適、江冬秀那樣的婚姻。因為現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經沒有了三十年代的威力。何況雙方的父母也希望攀高枝呢。他們權衡輕重、利弊、得失及其精細、周全。我要好同學病故後,想給同學兒子說個媳婦兒,同學兒子骨科醫生,條件也可以了。在物色物件時,我想到了表哥小學教師的女兒,我覺得門當戶對。誰知過幾天表哥與我說:“你同學是43歲死的,聽說你同學的父親也是年輕輕死的,到時候遺傳因素大。”,我說:“同學父親是被打成右派折磨死的,沒有病,不會遺傳?”。後來媒事還是黃了。
門當戶對的意思:一是家庭條件相當,社會背景相似。二是男女年齡相近,身材容貌相配。三是學識相應,性格脾氣相適。四是三觀相合,能說一塊去。說是說,婚姻中的男女雙方真正相同的很少,也有你甲方面強些,他乙方面強些,互補結合,組成婚姻。也有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過的不錯的例子。但還是門當戶對的婚姻恰當一些,順眼一些,穩固一些。
回覆列表
愛情是一時激情,婚姻卻需要適度匹配
我自己老師的女兒,衛校畢業後在地方國企做廠醫,面龐清秀、身材窈窕,不知怎麼的就看上了廠裡一個臨時工。
一農村小夥子,自稱在當地鎮上是混得最好的。
80年代末的時候,農村人敢出來打工,打工之餘還在批發市場進點服裝,然後拉回老家墟市零售賺些差價,在村裡人看來,的確算有些見識的 。而且還能結交城裡街面上一幫子朋友。
老師卻不同意,因他沒有正式工作,初中沒畢業。
那個年代,卻正是新舊文化激烈衝突的時候。年輕人追趕潮流,喇叭褲、流行音樂、迪斯科等時尚元素催動著青春的荷爾蒙;混社會、做生意賺錢的觀念衝擊著傳統的讀書至上理念。
老師一直看好我,雖然沒說,但我明白他的心意。但這個時候,我已經到武漢讀華中師範大學。
後來聽說,父女倆因婚事鬧彆扭,小夥子上門被拒,火氣上來就拿磚頭砸破了老師的腦殼……
最後還是奉子成婚了。
老師拿一生積蓄給小夫妻倆買了廠子裡的公房。
90年代末的時候,老師在學校門口車禍而死,老家的同學們傳言是自己尋死的。
婚姻需要與時俱進我大學畢業後先是留省城當老師,後去廣州做地產銷售、開公司,妻子一直在身邊陪伴。
她是農村女子,高中畢業,幼年時父親早死,跟她交往的時候,親戚們頗多不屑。
但是我可能有灰姑娘情懷,就是想要很好的照顧她,讓她擺脫貧窮無助。
雖然她那時一樣覺得大學生都看起來很傻、不懂社交。
在南方打工的日子裡,我邊賺錢邊自學過了律師。
她則安靜在家帶孩子,自考過了武大的法律專科和心理諮詢師,現在廣州的一傢俬立學校工作。
做房產生意,我堅持一個原則,賺到的錢每積累到一定數額就買一套房。
因為這樣自己立刻就身無餘錢,內心就不會浮躁,尤其在南方,這個也許很重要。
而且供樓真的很省錢,也很給壓力。
但每當看到兒子在花園小區裡無憂無慮地玩耍、上學、長大/父母在老家大花園社群裡散步、聊天、養老/看到妻子每天追著肥皂劇,心裡就想:一切都值。
兒子高考成績不好,可選擇餘地不大,我竟然給他報了偏遠的黑龍江大學和西藏大學、新疆大學。
因為不想讓他留戀廣州大城市的舒適。一心想把他趕得越遠越好。
可惜他連這幾個大學都沒錄上,後來錄了北京一所二本。
這樣也好,畢竟所處的環境又上了一個層次。
去年考研沒過,我不建議他馬上就業,而是跟他商量好了選擇二戰、甚至是跨考(化工專業改考法學)。
因為年輕的時候學習效率高,就要趁著年輕多學知識。賺錢不須趁早,厚積薄發。
我告訴兒子:你現在的學習是為了自己未來的妻與子。
【探討】:
1.結婚是不是一定要門當戶對呢?而門當戶對是指狹義的社會地位還是更廣義的家庭文化教育層次呢?
2.婚姻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觀點】:
1.婚姻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增長見識和學識。
2.門當戶對有一定的正確性,但不絕對,絕對的是知識。有知識的人才有可能改善社會地位,無知矇蔽一生。
總結:與時俱進的婚姻蒸蒸日上,沒有規劃的婚姻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