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飛出亞洲走向世界

    這是你奶奶愛你妹妹的表現。你奶奶害怕你妹養小倉鼠被它咬傷;亦或是擔心你妹妹被小倉鼠傳染上疾病;也可能是你奶奶不喜歡小倉鼠,或怕你妹妹玩物喪志,影響她。總之,你奶奶是為的妹妹好。不過你奶奶這種做法有些不妥,會傷你妹妹的心。她應該給你妹妹講道理,勸你妹妹放棄養小倉鼠,而不應該不顧及你妹妹的心理感受揹著她扔了小倉鼠。

  • 2 # 夢姬

    奶奶這種做法是欠妥當的. 奶奶是個成年人,妹妹是未成年人. 假定這個倉鼠是她的兒媳婦養的. 而且她兒媳婦又是強勢的主,就算奶奶有種種必須扔的理由,奶奶在扔倉鼠之前必定思慮再三不敢冒然行事的. 因為她會害怕仍扔倉鼠這件事情引發的後果自己是否承受得了. 所以奶奶必須採取成年人對待成年人的方式,同對方商量著解決辦法. 如果對方不接受,說不過打不過,可能自己要被迫接受養倉鼠這個事實,與倉鼠和諧共存.

    顯然倉鼠是妹妹的心愛之物. 這點奶奶看在眼裡,心裡是一清二楚的. 這種情況下,奶奶還是乘妹妹不學不在家把它給扔了. 顯然奶奶認為自己可以把妹妹搞定的. 這麼做不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自己是可以兜住的. 奶奶心裡大概想著一丫頭片子,雖然會難過傷心,但是自己從來就不喜歡倉鼠這個小動物,不就一白色的老鼠嗎?鼠眉鼠眼的,哪裡可愛了?吱吱叫的聲音讓人聽著多鬧心啊?就算再怎麼可愛,身上不知攜帶了多少有害細菌,讓我寶貝孫女生產了怎麼辦?寶貝孫女下課回家就蹲在那看,一看半小時,寫作業的時間都少了,現在都要晚睡才能完成作業,這顯然影響寶貝孫女的身體發育學習成績啊?而且已經讓你養了好長一段時間了. 新鮮勁也應該過去了,但看著這股著新鮮勁似乎還要繼續往下進行,沒有要結束的樣子.奶奶那個急啊,一方面怕扔了寶貝孫女傷心,一方面又覺得自己是奶奶要教育好寶貝孫女是自己的責任.什麼不尊重小孩子啊,不平等啊,都是不負責任的父母,沒有小孩的父母說的話. 奶奶可不是這樣子沒有責任心的奶奶. 奶奶的苦心,我的寶貝孫女現在不明白,以後肯定能明白的. 所以,奶奶思慮再三,終於某一天乘著妹妹上學不大家,大著膽子把小倉鼠扔了. 這件事情蓄謀已久終天發生了.

    面對妹妹的哭訴,奶奶已經做好的心理準備,估摸著給妹妹做頓好吃的哄哄就過去了. 小孩子嘛喜歡的東西一陣一陣的,變得快著呢.不會傷心太久的. 再說了,小孩子家家懂什麼,怎麼能萬事由著她自己的性子,那將來怎麼了得?奶奶可能會這樣想.

    我們在小的時候可能都碰到這樣的家人. 就算你已經40歲了,在媽媽眼裡奶奶眼裡還是個小孩子,不要抱太大期望他們會把你當成一個成年人正常對待. 小孩子懂什麼,我都是為了你好. 這是媽媽們奶奶們的口頭禪. 小的時候是偷偷扔了你喜歡的小寵物,長大了挑剔干涉你喜歡的人,你喜歡工作,你買的書等種種你喜歡的東西. 這種界限感對於一些媽媽們奶奶們是很難學會和尊重的. 她們認為在拯救你的生活前途,事實上是越幫越忙而不自知.

    建議你的妹妹跟奶奶說我愛你奶奶. 接著說小倉鼠被扔了非常不高興. 現在打算買過新的一隻. 希望奶奶象愛寶貝孫女一樣愛小倉鼠.

  • 3 # 人可言

    1.倉鼠攜帶很多細菌,妹妹還是小孩,提抗力弱,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容易生病。

    2.奶奶可能是擔心小孩子讀書期間養寵物玩物喪志,心思不能全神貫注用在學習上,所以扔掉寵物。

    3.奶奶不喜歡小倉鼠,覺得養個小動物礙事又麻煩,所以自作主張趁妹妹不在把倉鼠扔了。

  • 4 # 心理諮詢師蘭小兵

    看見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我孩子四歲的時候,他有一個玩具坦克,他非常喜歡,天天玩。

    有一天突然玩具掉進了又髒又臭的汙水裡,拿出來的時候,我看看又扔掉了。孩子大哭起來,他從不無理取鬧,但這次他哭了很久!

    當時根本不懂心理學,不知道玩具對一個男孩意味著時候。現在每當想起這個畫面,內心充滿愧疚!

    所以這位奶奶和我以前一樣,不知道倉鼠對於孩子意味著什麼!對孩子來說,那是她的朋友,她的親人,她最好的玩伴!

    所以建議所有的父母親 爺爺奶奶們多學習一點心理學,不要無辜的傷害了孩子的童心!

  • 5 # 董一諾

    我們再來看看孩子養小倉鼠的需求。也許在這個過程中她因為照顧小倉鼠而產生了自主感和被需要的滿足感;也許這是她非常好的減壓方式;甚至有可能就是因為奶奶不喜歡小倉鼠,也是她對抗、爭奪權力的一種方式。在這些過程中孩子都可以體會到自己的能力感和掌控感,這對於小朋友的心理健康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我們再來看這個事情,這中間其實很大的一個鴻溝就在於奶奶覺得我是愛你,所以我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式來處理小倉鼠。但對孩子來說,她從這件事情上感受不到奶奶的愛,反而可能會激起深深的逆反。這個其實就是我們在親子衝突中經常出現的情況,很多行為藉著愛的名義,實際上卻是粗暴的干涉和不尊重。

    第二呢就是,家長需要藉由這件事情吸取一個教訓,理解孩子眼中的價值和大人眼中的價值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之前有個媽媽跟我諮詢過一個案例,她給寶貝買了一個從日本代購的非常貴的變形金剛,孩子玩了一段時間之後不感興趣了,就拿這個變形金剛去和另外一個小朋友換了一個已經玩舊了的陀螺。這個交換讓媽媽非常氣憤,她覺得第一孩子不知道心疼父母,父母賺錢也是很辛苦的;第二覺得孩子很傻,吃了很大的虧。但實際上我們如果來分析孩子眼中的價值,對一個孩子來說有趣的、好玩的、他感興趣的玩具,才是有價值的。這個和我們大人認為的價格代表價值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的選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慾望人生,人生簡單化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