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鴨綠江畔的濤聲
-
2 # 靜夜史
近日來的普京有點煩,除了越反越腐的焦頭爛額,越描越黑的個人生活,國外形勢的越摻和越惡劣也讓普京欲罷不能。除了老生常談的歐美各國,就連小小的愛沙尼亞也表示算我一個。
而且,這個能量巨大的小國一上來就是索要領土的大招,這讓“噬土成性”的俄羅斯表示去你大爺。
2019年11月20日,愛沙尼亞議長亨·珀呂埃斯稱《塔爾圖和約》依舊有效,要求俄羅斯執行並歸還此前佔據的約2000平方公里愛沙尼亞領土。
珀呂埃斯宣稱的約2000平方公里土地,指的是距離聖彼得堡159公里的列寧格勒州的伊萬哥羅德市和俄羅斯普斯科夫州的別喬爾斯基,佔愛沙尼亞國土面積的5.2%。
而面對愛沙尼亞的表態,俄羅斯方面似乎早有準備。據上海文匯網報道,俄外交部第二歐洲司司長別利亞耶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採訪時稱,當俄愛兩國就邊界線討論時,塔林政府總喜歡引用毫無法律效力的檔案,譬如早已失效的《塔爾圖和約》。
看來,大國就是大國,連耍賴都如此清新脫俗,一句《塔爾圖和約》無效,就基本達到了一擊必殺的目的。在愛沙尼亞激動地表示俄羅斯曾經在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曾白紙黑字地承認愛沙尼亞的領土主權時,俄羅斯表示一句“我不承認”就全盤推翻,鑑於噬土成性的操作早已駕車就熟,俄羅斯幾乎不給任何對手反咬的機會。
而愛沙尼亞之所以能夠讓俄羅斯丟地又丟人,和當時的歷史環境密切相關。
今天的愛沙尼亞雖然生在東歐,但無論歷史背景還是社會現實都更像是北歐國家,尤其和芬蘭更是“血濃於水”,這就決定了愛沙尼亞從一開始就和東斯拉夫人建立的俄羅斯不是一路人。
但俄羅斯表示並不在意,在其雄心勃勃地向周邊擴張,特別是向歐洲方向擴張時,作為俄羅斯必經之路的愛沙尼亞必然首當其衝,1710年,沙皇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戰爭中從瑞典手中奪取愛沙尼亞,從此愛沙尼亞成為沙俄領土的一部分。
“十月革命”爆發後,俄國境內更加風起雲湧。鑑於革命形勢極端危險,列寧推行“民族自決”政策,允許俄國境內各大中民族建立蘇維埃政權,並聯合起來組成蘇維埃聯盟。
此時的愛沙尼亞境內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但1918年2月25日,愛沙尼亞德裔居民在德林斯漢森男爵領導下發動暴動,並請求德國軍隊進入愛沙尼亞。隨後蘇俄為鞏固革命,和德國在1918年3月3日簽訂了《佈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不得不放棄芬蘭、愛沙尼亞斯特蘭(愛沙尼亞)、裡夫蘭(拉脫維亞)、立陶宛和西烏克蘭地區,愛沙尼亞蘇維埃政權遭遇毀滅性打擊。
關鍵時刻,愛沙尼亞於1918年11月28日宣佈獨立,國內德裔居民組建志願軍團,配合愛沙尼亞軍隊頑強抵抗蘇俄紅軍和赤衛隊的進攻,慘烈的愛沙尼亞內戰由此爆發。而此時的美英等列強也迅速組織軍隊干涉蘇俄革命,支援愛沙尼亞抗俄鬥爭。於是愛沙尼亞蘇維埃政權再度被“白軍”擊潰,功敗垂成的列寧只好宣佈承認愛沙尼亞獨立並與之建交,愛沙尼亞終於獨立。
1920年,愛沙尼亞和蘇俄簽訂《塔爾圖和約》,蘇俄承認芬蘭和愛沙尼亞的獨立,將大量蘇芬邊界土地割讓給芬蘭,而愛沙尼亞的領土範圍則包含了伊萬哥羅德市和別喬爾斯基。
更可怕的是,在西方大資本家尤其是美國財團的支援下,納粹德國崛起,法西斯席捲西歐大地,夾在中間的愛沙尼亞再度險惡異常。
1939年8月23日,經過歐洲各方勢力的縱橫捭闔,納粹德國和蘇聯在莫斯科祕密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除規定兩國互不侵犯,更祕密劃定了兩國在東歐的勢力範圍,愛沙尼亞成為蘇聯的刀俎魚肉。
1939年9月1日二戰爆發後,蘇聯趁德國橫掃西歐,開始加緊構築所謂的“東方戰線”。
蘇聯的巧取豪奪激起了愛沙尼亞人的強烈憤慨,隨著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德國很快佔領愛沙尼亞,而大量愛沙尼亞人則加入德軍,對蘇聯展開猛烈進攻。
而隨著蘇聯反攻,1944年愛沙尼亞再度被蘇聯佔領。而為了報復愛沙尼亞人的“資敵”行為,斯大林強行將大量愛沙尼亞人遷到西伯利亞,並遷入大量俄羅斯人。
不僅如此,斯大林還將伊萬哥羅德市和別喬爾斯基強行劃入俄羅斯聯邦。雖然在當時愛沙尼亞和俄羅斯同屬蘇聯屋簷下,所謂的領土變更更像是行政區劃調整。但因行政區劃調整而導致的民族割裂卻讓愛沙尼亞痛不欲生,這更惡化了愛沙尼亞和俄羅斯的關係。
而隨著戈爾巴喬夫的改革失敗,波羅的海三國的抗爭終於看到了曙光。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脫離蘇聯宣佈恢復獨立,隨即在9月17日加入聯合國。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撤軍,愛沙尼亞於2004年加入了歐盟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徹底投入西方懷抱。
作為北約圍堵俄羅斯的橋頭堡,愛沙尼亞地位非同小可,所以愛沙尼亞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國為首的北約會為愛沙尼亞撐腰。
而愛沙尼亞似乎也心知肚明,所以這種沒有結果的表態本質上更像是愛沙尼亞想要“噁心”一下俄羅斯的氣話。
而俄羅斯的表態明顯就有點“玩不起”了,比如俄羅斯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波克隆斯卡婭,即前克里米亞檢察官更是發出威脅:只要是國家間出現領土爭議的案例,受損失的一般都會是小國。
雖說愛沙尼亞拿俄羅斯沒辦法,但半死不活的俄羅斯又敢對愛沙尼亞怎麼樣呢?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3 # 鐵桿軍迷
在俄羅斯旁邊有一個小國叫愛沙尼亞,曾經也是蘇聯的一員,然而近日,該國的內政部長赫爾梅在政府的新聞釋出會上,發表了關於愛沙尼亞和俄羅斯領土爭端的講話。據悉該赫爾梅同時也是保守派人民黨的領導人,赫爾梅稱,現在愛沙尼亞的部分領土仍然被俄羅斯控制,俄方不想歸還,也不想進行相關賠償,然而關於這個問題,俄方並不願意過多的展開談論。
▲愛沙尼亞地圖
毛子侵佔愛沙尼亞領土~愛沙尼亞內政部長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愛沙尼亞不希望使用武力手段,通過戰爭從俄羅斯手中奪回自己的領土。愛沙尼亞內政部長、保守人民黨領導人馬特·赫爾梅不久前的表述很可能會給他的祖國帶來麻煩。
▲愛沙尼亞內政部長、保守人民黨領導人馬特·赫爾梅
-
4 # 木春山談天下
俄羅斯是“領土控”,歷史上除了美國,基本沒有國家敢染指俄羅斯領土,美國也還是用錢購買的阿拉斯加,而不是用武力奪取的。
所以21世紀已經過了快20年了,還有國家敢於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真是“大膽”啊!
更何況向俄羅斯提出領土要求的,竟然還是一個只有俄羅斯土地幾百分之一大小的鄰居——愛沙尼亞。其實這涉及到一段俄羅斯和愛沙尼亞的歷史糾紛。
1917俄羅斯人起義,推翻了沙皇的統治。當時沙皇版圖內的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芬蘭獨立成了四個國家。不過後來俄羅斯革命不承認這些地方獨立,於是又掀起了和這些國家的戰爭。
單說愛沙尼亞吧!
當時愛沙尼亞獨立於俄羅斯後,其實還被德國佔領了。因為沙俄崩潰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正在和俄羅斯打仗。
所以俄羅斯內部出問題之後,德國人就趁機佔領了一些俄羅斯的地方,包括愛沙尼亞。
沒多久,德國一戰戰敗,退出愛沙尼亞,當地局勢基本就是蘇俄和愛沙尼亞的民族主義者的戰爭。
但是蘇俄軍隊被打敗了,不只是在愛沙尼亞打敗了,和其他幾個國家包括芬蘭的戰爭中都失敗了。於是簽署了一個名叫《塔爾圖條約》的協定,這個協定承認了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芬蘭獨立的權力。同時蘇俄割讓一些土地給這些國家。
(愛沙尼亞和俄羅斯領土爭端圖)
對愛沙尼亞來說,有兩個地方,一個是伊萬哥羅德,一個是佩茲裡。這兩個地方加在一起並不大,也就2500平方公里,佔愛沙尼亞面積的5.5%左右吧。不過俄羅斯始終沒有承認。
俄方認為,《塔爾圖條約》是一份缺乏現實法律約束力的歷史檔案。因此,以上兩個地區不會給愛沙尼亞。
特別是俄羅斯和德國曾簽署互不侵犯條約,此後愛沙尼亞成了爾羅斯的勢力範圍,俄羅斯出兵吞併了。之後曾按照《塔爾圖條約》劃給愛沙尼亞的兩個地方,又被俄羅斯收回來了。
既然收回來了,俄羅斯怎麼還能吐出去?所以俄羅斯歷屆政府,都不承認《塔爾圖條約》。
其實愛沙尼亞一些政黨的做法,肯定不能有效果,他們只是表達對俄羅斯的不滿。特別是對俄羅斯歷史上對他們的侵略太多,目前依然引發這些國家的不滿。
包括愛沙尼亞在內的波羅的海三國,他們在歷史文化、宗教特質、甚至人種上都和俄羅斯人格格不入,而是於瑞典、挪威、芬蘭、冰島、丹麥等北歐諸國最接近。過去幾十年之所以在俄羅斯掌控下,只是因為俄羅斯對他們強大的政治壓力。因此,任何可以讓俄羅斯難堪的事情,波羅的海三國都非常積極,他們不僅是歐盟成員,還加入北約,公開對抗俄羅斯。
所以領土爭端也是噁心俄羅斯的一個方式而已。
-
5 # 軍武最前哨
愛沙尼亞內政部長馬特·赫爾梅在今年五月份進行的一場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到目前為止仍有5.2%的愛沙尼亞領土被俄羅斯佔據。可俄羅斯卻對此事裝聾作啞,既不想歸還這些土地,亦不願給與適當的補償。
歷史上的愛沙尼亞也曾遭遇頻繁的動盪:十六世紀被丹麥、瑞典和波蘭三國瓜分,進入十七世紀後又被瑞典侵佔,再到十八世紀被俄羅斯帝國吞併;一戰後雖迎來獨立,但很快又在二戰期間被蘇聯強行吞併......直到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終於迎來了第二次獨立的機會。
當前,愛沙尼亞對於俄羅斯的領土要求主要集中兩個地區:現屬列寧格勒州的伊萬哥羅德和普斯科夫州的別喬爾斯基,總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而愛沙尼亞這一訴求的主要依據就是上世紀二十年代蘇俄內戰期間列寧政府與波羅的海國家簽訂的《塔爾圖條約》。
二月革命爆發後,原本屬沙皇俄國統治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芬蘭趁機宣佈獨立。而在隨後的蘇俄內戰中,蘇軍始終無法完全的掌控這些獨立地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塔爾圖條約》誕生了。
蘇俄政府通過該條約將部分領土割讓給了愛沙尼亞等國,其中就包括現在的伊萬哥羅德和別喬爾斯基。在吞併波羅的海三國之前,莫斯科一直將《塔爾圖條約》視為喪權辱國的代表之一。
不過,無論是已經解體的蘇聯政府還是現在的俄聯邦,都認為《塔爾圖條約》早就在愛沙尼亞等國加入蘇聯的那一刻起失去了效力。而這也是克里姆林宮反駁愛沙尼亞領土訴求的核心論調。
平心而論,距離《塔爾圖條約》簽署已經過去了近一個世紀,蘇聯解體也已有三十年之久,愛沙尼亞還想通過翻舊賬的方式討要“領土”實屬痴人說夢,尤其對方還是在領土問題一向強硬的俄羅斯!
-
6 # 亓官仁
俄羅斯與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關係並不都是友好的,許多小國都與俄羅斯有著矛盾。蘇聯建國後形成的分歧較少,必競大家都是在蘇聯大一統的天下。各加盟共和國之間都能相互容忍,當然這個面子不是留給對方,而是把敬畏留給蘇聯。
強大的蘇聯可以令美國恐懼,自然也就使得往日受人欺負的小國有了認同和靠山。蘇聯讓他們感到安全和自豪,相互之間的不餘快暫時都會選擇忘記。蘇聯解體之前沒有地方政府敢同蘇維埃最高權利機關討價還價,當年的各加盟共和國在蘇共中央面前就是一池清水,一眼可以望到底。沒人在私下裡搬弄是非,也就有了虛假的共同發展。
蘇聯走進了歷史後,從前被高壓掩蓋起來的矛盾就全面暴露出來。愛沙尼亞,喬治亞都和俄羅斯有過土地糾紛,蘇聯沒有解體之前,大家少有你的我的糾結,當愛沙尼亞轉向西方,並且加入了北約,又靠上了一個硬主子就勾起了心中的舊帳。俄羅斯搶佔過多國地盤,與多國有土地糾紛,為什麼相安無事?因為舊帳難翻,也因為俄羅斯不好惹。
愛沙尼亞不過是西方陰謀的延續,借北約強勢狐假虎威給俄羅斯製造麻煩。愛沙尼亞人肯定明白,從俄羅斯手中討回陳年舊賬無異與虎謀皮。愛沙尼亞雖然拉了個打手壯膽,最終的結局不會好過喬治亞。當年俄羅斯在經濟最困難時期敢打喬治亞,此時更不會把愛沙尼亞放在眼裡。愛沙尼亞會不會舊帳沒討成再添新憋屈尚未可知,但肯定是開口容易閉口難,俄羅斯不會和他們講道理。
-
7 # 雲中史記
愛沙尼亞主張的領土,主要為俄羅斯普斯科夫州和列寧格勒州的部分土地。
當年一戰結束後,新成立的蘇俄政府面臨國內白軍叛亂、國外多國軍隊的干涉,形勢極其危機,為了集中力量剿滅白軍,不得已和歐洲多國簽署了不平等條約,把俄羅斯西部大片土地割讓給了德國等國,給新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也割讓了一部分,以求邊境安寧。
不過,隨著二戰爆發,蘇聯軍隊於1940年佔領了波羅的海三國,這三個國家後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而之前愛沙尼亞獲得的土地又轉為蘇聯下的俄羅斯聯邦所有。
蘇聯解體後,愛沙尼亞、俄羅斯聯邦等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之後,這2000多平方公里土地就成為兩國的爭議領土。
這一次,11月20日,愛沙尼亞的議長珀呂埃斯就公開向俄羅斯提出《塔爾圖和平條約》依舊有效,要求俄羅斯歸還這部分土地。
愛沙尼亞內政部長赫爾梅同一天也稱:將動用國際法解決這一爭端。
對此,俄國家杜馬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莫羅佐夫說:俄羅斯……沒有吞併愛沙尼亞的土地……珀呂埃斯議長的發言毫無道理……不會帶來塔林政府想要的結果。
而普京的新聞祕書佩斯科夫則表示:克里姆林宮不贊成愛沙尼亞的這一主張……莫斯科無論如何也不會同意。
對於俄羅斯,愛沙尼亞人的心情是複雜的,從沙俄時代到蘇聯時代,愛沙尼亞人一次次被征服、吞併,直到1991年,才算是真正獲得了獨立。
政治和外交上,愛沙尼亞基本上實行向西方一邊倒的政策,它在1994年加入北約,軍事上依靠西方集體防衛確保其安全,2004年加入歐盟,2011年加入歐元區,世界銀行也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
總體來說,愛沙尼亞想要收回這片土地是不可能的事情,當然,想必愛沙尼亞的政客們也很清楚這一點,之所以做出類似的外交表態,更多的只是一種外交博弈罷了。
回覆列表
關於愛沙尼亞和俄羅斯之間的領土糾紛問題由來已久,當時愛沙尼亞和俄羅斯所簽署的條約對俄羅斯來說已無法律約束效力。怨只怨當時愛沙尼亞入侵俄羅斯所導致今天的後果,今天愛沙尼亞的反對黨之所以舊話新提只是為了個人政治利益的一己之私,他的言論並不代表愛沙尼亞政府。愛沙尼亞內政部長、保守人民黨領導人馬特·赫爾梅不久前的表述很可能會給他的祖國帶來麻煩。但克里姆林宮表示,《塔爾圖和約》已經是一份沒有法律約束力的歷史檔案。俄羅斯外交部則認為,《塔爾圖和約》在1940年愛沙尼亞入侵蘇聯後已宣告失效。以上資訊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