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米粒閒聊
-
2 # 傻傻呆呆過日子
波蘭憑啥?憑千百年屈辱的歷史,還是憑抱美國大腿的決絕,還是憑當下擠奶、摘草莓、種蘆筍為歐洲的餐桌出力?波蘭民族,呵呵。
-
3 # 黑白世界瞰天下
講波蘭有可能繼法國和德國之後,也能領導歐洲,完全是無稽之談。
提這個問題的人就很搞笑,甚至是無知。
波蘭2020年預測人口為3865.43萬人,國土面積312.685平方公里,2019年人均GDP是15659美元,GDP是5898.5億美元。
波蘭國徽
波蘭國旗
不說波蘭不具備俄羅斯、英國、法國的五大常任理事國資格,也不具備德國在歐盟中的經濟實力。
就以波蘭這個體量無論在那個方面在歐洲也排不上號。
跟德國、英國、法國就不用比了,就經濟實力,GDP排在波蘭前面的的還有義大利、俄羅斯、西班牙、荷蘭、瑞士、土耳其。
人口比他多,軍事比他強和不差於它的就有俄羅斯、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
所以,波蘭只是歐洲的一箇中等實力國家,談何領導歐洲?
別說領導歐洲,波蘭以後怎麼死都不知道?何解?請聽我慢慢道來。
歷史上,波蘭就是個倒黴蛋。
沙俄帝國、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擴張,從波蘭王國瓜分了不少地盤,沙俄被波蘭人認為是波蘭亡國滅亡的第一元兇,之後波蘭被沙皇俄國奴役了整整123年。直到一戰末期沙俄帝國崩潰,在當時的豪強的英法扶持下,1918年波蘭第二共和國才得以建立,一戰戰敗後的德國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歸波蘭所有,又得罪了德國。
德國位於法國和波蘭之間,二戰爆發前德國已經吞併了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但英國和法國為了“禍水東引”,縱容德國法西斯對蘇聯開戰,而睜隻眼閉隻眼。
誰知道希特勒並不上套,首先跟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撿“弱雞”波蘭先開打,悲催的波蘭被蘇聯和德國又聯手陰了一回。二戰的爆發就始於德軍“閃擊”波蘭,蘇聯也趁機捅了波蘭一刀,跟德軍兩面夾擊波蘭,再次瓜分了波蘭的領土。
蘇德兩軍夾擊波蘭在佈列斯特會師時,雙方長官互相握手致意
德國拿下了波蘭,就打通了進軍蘇聯的道路。
但英法的綏靖政策是搬起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希特勒收拾了波蘭,反手就對英法一擊,不跟英法在馬奇諾防線打消耗戰,而是繞過馬奇諾防線給了法國致命一擊。
蘇軍在對波蘭捅刀時,俘虜了大量的波蘭俘虜。1940年春,大約2.2萬名在押波蘭軍人、知識分子、政界人士和公職人員遭到蘇聯秘密警察慘無人道地殺害,這些人都是波蘭的精英。後來納粹德國發現波蘭軍人屍體指責是蘇聯乾的,當時蘇聯死不承認,直到1990年4月13日,時任波蘭總統雅魯澤爾斯基訪問蘇聯時,蘇方才正式承認對卡廷事件負全部責任。
冷戰時期,波蘭無奈地和蘇聯成為華約組織的一家人。"卡廷慘案"真相大白,再加上波蘭人認為自己在歷史上就沒少吃過俄羅斯人的虧,內心裡肯定是恨死俄羅斯人了。
"卡廷慘案"中被蘇聯人殺害的波蘭軍人的遺骸
波蘭在華沙舉行二戰80週年紀念儀式
不但如此,如今地波蘭還加入了北約,請求美國在波蘭設立名為“特朗普堡”的永久軍事基地。當美國跟德國因為駐軍費用發生爭執撤出在德國的部分駐軍時,波蘭比誰都積極引進美軍。
波蘭這是不識時務,好了傷疤忘了痛,俗話說的好”冤家宜解不宜結"。放著好日子不過在強權中選邊站又蹦躂的那麼歡,一旦北約跟俄羅斯再起衝突,沒波蘭人的好果子吃,一定會被俄羅斯再次狠狠地修理。
-
4 # 牛頭馬面兩鬼
歷史上被三滅囯三立的波蘭能領導歐洲嗎?想了很久也沒找到波蘭能夠領導歐洲的潛力,連自己都不能保護的波蘭,為了自己的囯防安全四處請神,為了防鄰居俄羅斯好不容易請到美國這尊神來駐軍,還求美軍在波蘭建立永久軍事基地,波蘭最終的結局就是請神容易送神難,這是給波蘭預測的,波蘭有一天會因為美軍的進駐後悔的,波蘭應該向鄰居示好,而不是去敵示鄰居,遠親不如近鄰,這句話是有道理的。
俄羅斯作為美國的老對手,波蘭還把美軍拉到俄羅斯家門口,這不是找打是什麼,波蘭把美軍請到家裡以為安全了,可是相反的是波蘭無意中已經成了俄羅斯第一個對準的目標,俄羅斯的超高音速導彈已經研發成功,很快部屬部隊,美國在波蘭的那些攔截系統恐怕毫無用處了,所以在北約70週年大會在英國舉行的時候,波蘭總統杜達對俄羅斯的態度出現了180度的轉彎,杜達希望與俄羅斯友鄰為善,波蘭與俄羅斯的一切矛盾可以在談判桌上解決,還說波蘭沒有視俄羅斯為敵。
波蘭最近發生了一點事情,歐盟都想把波蘭開除出歐盟,因為最近波蘭司法改革提䅁使波蘭多個城市出現了抗議人群,根據“歐盟條約”波蘭司法提案會與歐盟法律形成衝突,歐盟會對此進行審查,如果審查透過,波蘭有可能失去歐盟成員國資格;波蘭在歐洲算不上發達,經濟總量排歐盟第6位,這個成績還是搭上歐盟這列車,透過歐盟的利好扶持政策才有現在的成績,才有點錢,但自從波蘭有點錢之後就不知道東西南北了,該怎麼花了,竟然去死皮賴臉把美軍請到了家裡,美軍一到其實就給小小波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這一下子真的引起了俄羅斯的重視,因為俄羅斯怎麼會願意一個強大的對手在家門口威脅他。所以波蘭給自己惹麻煩了,那還有能力去領導歐洲,自身難保。
-
5 # 木春山談天下
波蘭不可能類似法德這樣領導歐洲。
主要是3點因素決定的:
一是經濟,二是文化,三是軍事。也就是說:
第一,波蘭還不是歐洲強大的經濟體,就算有領導歐洲的雄心,別人也不服氣。
第二,文化上波蘭其實還是斯拉夫文化,不是歐洲主流的日耳曼或者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體系。
第三,軍事上波蘭更是受制於人,難以完全號令歐洲。
下面具體闡述:
先說經濟:客觀來說,這幾年波蘭發展的不錯。最近在歐盟內部是公認的“新歐洲”的代表。
所謂的新歐洲是相對於老歐洲來說的,就是1992年之後加入歐盟的東歐國家。其中波蘭經濟發展確實最為突出。
最近幾年都是歐盟經濟發展最快的國家。比如2018年波蘭GDP增長高達5.1%,201年上半年還增長4.3%。預計全年能維持在4-4.2%之間。而德國和法國的GDP,預計2019年只有1-2%左右。
從經濟角度來看,波蘭確實有後起之秀的趨勢。但是整體的經濟體量和歐洲大國還是沒法比。2019年波蘭GDP也就6000億美元,只有法國的4分之一,德國的7分之一左右。
這樣的經濟體量難以短期內號令歐洲。
另外波蘭是除了英國之外,民眾最想脫離歐盟的國家,也就是他們對歐盟的很多政策並不理解和支援。主要就是經濟和移民政策。
甚至外界創出一個波蘭脫歐的詞,叫polexit。
在此背景下,它們還能領導歐洲麼?
再說文化:歐洲歷史上就是西歐和中歐為核心的地區,無論是西班牙葡萄牙爭霸的時代,還是英法爭雄的時期,乃至德國統一後異軍突起,基本都是在歐洲中西部發展為主。
東歐地區的發展,長期和西歐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因為民族歷史決定了,他們的發展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比如波蘭是斯拉夫人,和烏克蘭、俄羅斯的人種更接近,與雅利安人、日耳曼人等中西歐主體民族還是有差別和不同的。
第三,談軍事。波蘭的地理位置過於偏東,距離俄羅斯很近,被歐洲或者美國保護的意味更大。
這也就意味著該國對外國安保的依賴,比別的國家更強。
這樣一個自己安全都難以完全保障的國家,何談領導歐洲?
無論是英法德,他們雖然也有美國駐軍或者和美國關係密切,但本國軍事實力在全球還是排得上前幾名的,而波蘭顯然不具備這種優勢。
軍事沒有獨立性是難以在國際社會挺起腰桿的,在歐洲內部也如是。
-
6 # 諶人
謝小秘書邀;
從長遠眼光看,歐洲仍然要由英法德俄領導,波蘭無法重現波蘭—立陶宛聯邦17世紀在歐洲的輝煌,但波蘭可望比肩土耳其,成為歐洲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
未來歐洲仍將是英法德俄四分天下英法德俄有稱雄歐洲的歷史底蘊。大英帝國、法蘭西共和國、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曾是歐洲的梟雄和一方霸主。今天它們仍然是歐洲最強國家。俄英法強在擁有世界話語權;英法強在科技和經濟實力;俄羅斯強在軍事實力和資源儲備;德國強在工業製造和對外貿易。展望未來,歐洲沒有那一國能實現彎道超越,歐洲仍然會是英法德俄的四分天下。
波蘭經濟正在快速、持續發展波蘭在蘇聯紅色社會主義陣營崩塌後,進行西方化民主政治改革、進行以私有化為載體的市場經濟改革取得成效,波蘭經濟保持了近30年、每年平均3%的連續穩定增長,經濟總量增長近9倍,2018年人均GDP已達15424美元,已邁過中等收入國家陷阱,正在向富裕國家(人均GDP2萬美元)門檻邁進。
波蘭淡化與大國對抗,走向務實發展經濟之路。波蘭在安全上依靠美國沒有近憂,波蘭也正在吸取歷史教訓,不再一味莽撞的與鄰居大國死扛。波蘭務實的承接德中國產業轉移,保證了國民充分就業。波蘭繼續進口俄羅斯能源,不在進口美國液化天然氣“一棵樹上上吊”。11月英國北約峰會後,波蘭總統杜達迎合法國總統馬克龍的觀點,說“北約面臨的威脅是恐怖主義!”這釋放出緩和與俄羅斯敵對世仇關係的積極訊號。
波蘭已成為歐洲頗具實力的經濟重磅國家。波蘭利用處於歐洲十字路口的空間優勢,向西歐獲得投資和技術,向東歐尋找貿易伙伴開拓市場。現在已悄悄將鄰居烏克蘭(2018年烏克蘭人均GDP3095美元)的經濟差距拉開40—50年。
波蘭是歐洲人口大國,它未來的富裕程度雖然超不過英法德和西歐眾多小國,但它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可在經濟上幹大事的國家,這種能力,歐洲眾多悠閒富裕小國無法比。
波蘭2018年經濟總量5858億美元,已排在世界第22位。
波蘭有機會擠入世界G20集團,世界以後將會聽到波蘭更多的聲音。 -
7 # 廣雅君觀世界
謝謝悟空小秘書誠邀答題。波蘭是一個位於歐洲東部的國家,領土面積31.268萬平方千米,人口3797萬多。波蘭在歷史上確實曾經是一個強國,不過後來因為國勢衰落而被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瓜分,一戰後才重新復國;二戰中波蘭受到過納粹德國的侵略,戰後波蘭曾經是以蘇聯為首的華約集團的成員國之一。1990年東歐劇變後波蘭積極向西方國家陣營靠攏,並於1999年正式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2004年波蘭正式成為歐盟成員國。
不可否認,波蘭近些年來在經濟發展方面成績還算不錯,例如2018年它的GDP總量達到了5856億美元,人均GDP1.54萬美元,其人均指標比自己曾經的“老大”俄羅斯要高(俄羅斯2018年人均GDP為1.13萬美元)。目前波蘭的經濟總量在歐盟內部排名第8,2018年波蘭外貿總額為5271億美元,其中與中國的貿易額為236.8億美元。
在前東歐集團國家中,波蘭的經濟執行體制算是比較完善的了,而且它的經濟發展國際化程度較高;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波蘭的科技發展水平在東歐算是比較高的,這些都是波蘭發展所具有的相對優勢。不過波蘭在工業方面主要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例如波蘭的煤炭、冶金、機電、化學、木材造紙等工業相對發達,但在發展高新科技產業、尖端科技產業方面波蘭卻鮮有亮點,一個缺乏高新產業的國家想成為先進發達國家其實是很困難的。從政治層面看,波蘭加入歐盟時間還不久,加上目前實力有限,在短期內很難成為歐洲的領導國家。另外,波蘭的軍事力量也不很強大(波蘭陸軍有16.86萬多,海軍有1.7萬,空軍有5.61萬),而且本國的國防工業技術水平遠遠沒有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現在波蘭軍隊的主要武器裝備不是俄製的就是美製的,或者採購自某歐洲發達國家的,同時波蘭沒有核武器、沒有航空母艦,這樣的家底想當歐洲領導性國家,別國會服嗎?
波蘭想發展成為歐洲強國,其最大的障礙在於它所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不很好。波蘭東面是強悍的俄羅斯,而且俄波兩國還是世仇,如果以後波蘭在對外政策上稍有不慎,俄羅斯還是會找它麻煩的。而波蘭西部的德國也是它不得不要警惕的國家,畢竟德華人在波蘭建立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屠殺了很多波蘭人啊!而且二戰後德國有相當大一片土地根據雅爾塔會議做出的決定被劃給了波蘭,雖然現在德國表示不在糾結於領土問題了,但誰敢保證以後歐洲形勢變化了,德華人不會出來算舊賬呢?而且波蘭的近鄰烏克蘭現在局勢一直不穩,這對波蘭的發展多少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啊。另外,鄰近波蘭的瑞典、丹麥等北歐國家發展水平比波蘭高不少,波蘭能夠實現趕超它們麼?目前還真是不好說啊。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理論上講波蘭未來應該是有可能像法國、德國那樣發展成為歐洲的領導國家的,但要真正做到那一步實在是太困難了,這不僅需要國家實力的積累,還需要大膽的創新,另外也需要把握住歷史性的機遇。
-
8 # 英武
波蘭?想多了!他真的不論是軍事實力,還是經濟實力,基本上都沒有可能!就在前段時間的北約70週年峰會上,還專門通過了關於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的軍事防禦計劃!
先看看圖:
先說歷史上,三次被滅的波蘭,本身就不是歐洲的傳統強國,人種也屬於斯拉夫派系的,而不是歐洲主流的日耳曼或者盎格魯撒克遜文化體系!說實話,要不是因為歷史原因,其實波蘭與俄羅斯人種更為接近!
當前的經濟發展應該波蘭是“新歐洲”的代表,但是無論是在歐盟還是北約裡面,波蘭是在太沒有號召力了!
-
9 # 謝金澎
波蘭領導歐洲?波蘭已經想了N多年。
波蘭這個國家是一個奇特的存在,夢裡經常有大國主義情節存在,也喜歡不自量力的去招惹一些原本他根本沒有能力招惹的物件。
於是乎,他在歷史上遭遇了三次亡國,但是他從不引以為戒,反而轉眼就好了傷疤忘了疼,又歡呼雀躍的作死。
無論人口、地域還是文化抑或歷史因素,波蘭都不具有領導歐洲的能力。到現在為止,它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歐洲主流中只能算是一個邊緣化的國家。
原本無論從歷史教訓還是它目前所處地理環境,波蘭都應該走一條和平發展的平衡外交路線。二戰初期,就因為它幹了一些不自量力、力有未逮的事情,導致其被蘇德分割。
二戰後,又被蘇聯吞併,好不容易從蘇聯獨立出來了,就應該好好過日子,認真發展民生,但是波蘭目前又在走一條單邊外交路線,那就是全面倒向西方,以圖以己之力,遏制俄羅斯。
這就註定了波蘭不會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而是要持續捲進地緣政治鬥爭的漩渦裡。以它的國力和體量,最後只會成為大國角力的犧牲品。
所以,就不要去操心波蘭能不能領導歐洲了,應該操心的是這麼一個特別喜歡作的弱國,到底要如何才能順利的生存下去。
-
10 # 極品天下
歐洲不但包括歐盟,還包括英國和俄羅斯,要波蘭領導整個歐洲,那就有點太不可思議了。不過要波蘭要繼法國和德國之後,也來領導一把歐盟,卻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的事。但前提是歐盟經過某種演變,法國和德國先後衰落。最好是分裂,然後波蘭還得比現在更強大一些,在這種情況下,也許波蘭還是有可能“西蜀無大將,廖化來做先鋒”的。但波蘭在這種情況下,還得克服它自身的一系列毛病才有可能服眾,不然就算波蘭如何強大,都是沒人肯讓它領導的。
一、勝必驕敗不餒波蘭歷史是有過三次滅國又三次重新復國的經歷的。這說明波蘭是一個比較頑強的國家,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甚至國家都不存在了,但“敗不餒”,最後還是能透過各種手段重新站立起來。但在形成國家以後,在“勝不驕”上卻是有欠缺的。因為波蘭獨特的國家歷史,現在來看是不可能再在德法俄等強國之外再建立一個可以與列強並肩的同等強國的。那麼波蘭就要認清現實,在國家局勢還不錯時就不要去興風作浪,不要總試圖去壓過其他的強國,愛出風頭的結果往往不是更強,而是首先會成為其他列強第一個下口的物件。好像現在波蘭又到了該做選擇的時候了,所以現在波蘭要想的絕不是什麼領導歐洲或者歐盟,而是如何在歐洲或者歐盟中混得水生風起,像個樣子。
二、遠交近攻,以鄰為壑遠交近攻是強國對臨近的弱國可以採取的一種策略。而波蘭無論是對俄羅斯,還是對德國,都不具備這個條件。所以波蘭目前採取的國家策略絕對是錯誤的。“遠交”不一定能保證波蘭的安全,“近攻”卻很可能讓波蘭面臨滅頂之災。波蘭大概是民族的文化不夠燦爛,所以不懂中國的“遠親不如近鄰”所蘊含的大道理。你又滅不了那個鄰居,你又搬不了家,那你天天跟鄰居鬥狠就是在做一件非常沒有理智的事了。
三、“不能忘記歷史”對有的情況,“不能忘記歷史”是對的。比如中日之間的歷史仇怨,就是一種單向的,多次的欺辱和忍受,那麼受辱的一方忘了歷史換來的就只能是再一次的受辱。而波蘭和俄羅斯之間卻不屬於這種情況,在歷史上雙方都有過侵略和殘殺對方的時候,如果不能放下歷史的包袱,那就只能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了。有時“忘記歷史”是一種理智的選擇,因為不忘記過去就沒法面對現在和未來。而有時“牢記歷史”也是一種理智的選擇,因為只有牢記歷史才能防止歷史的悲劇重演。當然,說忘記歷史也不是說要把歷史的一切都全部忘掉,而是要把那些負面的、沒必要的包袱放下來,這樣才能輕鬆開始現在的生活。
四、無故結仇,輕易結怨我們對波蘭這個本來跟我們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國家感受最深的是關於“波蘭在巴黎和會支援日本佔領山東”和“波蘭在國聯投票支援日本佔領東北”這兩種說法,但剛看到一篇文章說這兩個說法都是空穴來風,是壓根就沒有的事。這個既然真假難辨,那就先不作為對波蘭的一個火力輸出點了。但波蘭這次在美國對伊朗制裁時甘願給美國當幫手,同意在華沙舉行由美國牽頭的“反伊朗峰會”卻是我們都實實在在的看到了的。這個可不是傳說,而是“親眼所見”。按說美國欺負伊朗,那也是人家世界警察的職責所在,可你波蘭算咋回事?為了討好美國,就肯輕易去惹怒伊朗,這種小人國的做派可真的是不敢恭維啊。如果波蘭以後改不了這種巴結權貴,蔑視丐幫的文化傳統,恐怕就算波蘭有一天真的富貴了,也是一個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國家啊。
五、國無國格,人有媚骨以我們的智商,是不太理解波蘭為什麼要過分的討好美國的。就算美國能為波蘭撐腰,但花自己的錢親自為美國在自己國內建立一個基地,再命名為什麼堡,再把美國大兵請進國內駐紮,那怎麼想都覺得做的有點過分了吧。
據媒體報道,波蘭總統杜達在9月18日訪問美國白宮,親自向特朗普“邀請美軍永遠駐紮波蘭”,甚至要自掏腰包20億美元為美軍建立永久基地。一貫好面子的特朗普對杜達的“捧場”非常滿意,表示將“鄭重考慮”波蘭提議的美軍永久駐軍要求。假如一個國家都在國格上把自己降低成這種檔次了,那就真的會讓人懷疑這個國家在世界國家之林中,到底是跪著還是站著,是一棵樹,還是一根藤了。
這樣的國家連自尊都沒有了,別的國家還會尊重嗎?一個沒人尊嚴的國家還要給人當領導,那不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嗎?
最後,說一說波蘭在歐洲的那個雅號“歐洲的墊腳布”。這個墊腳布是說波蘭這個國家太能“作”,每次在有點強盛以後就要四處擴張一番,招搖一番,對俄羅斯對德國都沒客氣過。結果最後總會被俄國和德國輪番暴打,一起瓜分。就像俄羅斯和德國出門就要踩一腳一樣。
現在來看,波蘭這塊“墊腳布”現在又有點開始迎風飄搖的意思了,而且那上面還貼了一塊來自遙遠的北美洲的狗皮膏藥,只要俄羅斯德國由天然氣走向合作,則“墊腳布”的命運看來又要重新降臨到波蘭身上了。
波蘭出過偉大的音樂家肖邦,但波蘭不應該只出一名個音樂家,還應該出一名政治家和思想家,好好思索一下自己國家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好好想一下未來的路到底該怎樣走。
-
11 # 松澗山水畫
波蘭成為歐洲正在崛起的一股新生力量,波蘭和美國是對上眼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美國要利用波蘭對抗俄羅斯,還要利用波蘭牽制德法在歐洲的影響力,而波蘭要傍上美國霸權的大腿,徹底擺脫在歐洲被左鄰右舍踩在腳下的百年屈辱歷史。
波蘭有了美國霸權的支援,不但可以在歐洲快速崛起,還可以在歐洲從此狐假虎威了,崛起的波蘭不會再把德法放在眼裡,因為波蘭也即將成為和德法比肩歐洲的新的力量中心。
美國是歐洲的霸主,美國希望的歐洲是一個不斷爭吵,不團結的,四分五裂的歐洲,這樣的歐洲才利於美國的管控,也才最符合美國利益,歐洲曾經是英法德三駕馬車為核心的歐洲,美國成功肢解了歐洲的三駕馬車。
英國脫歐是美國的傑作,歐洲三駕馬車從此成為一去不復返的歷史了,現在的歐洲是以德法為核心的歐洲,美國扶植波蘭崛起,就是要波蘭牽制德法在歐洲的影響力,有波蘭對美國的忠心耿耿,和波蘭要在歐洲崛起的野心,波蘭以後會成為歐洲混亂,不團結的根源,波蘭就是美國安插在歐洲的特洛伊木馬。
但波蘭即使在歐洲崛起了,波蘭也不堪領導歐洲的大任,波蘭只是美國打壓德法核心的一個政治工具,波蘭是給德法團結歐洲添堵的,波蘭崛起讓美國管控歐洲會更加從容。
美國會讓歐洲形成兩個力量中心,一個是以德法為核心的老歐洲集團,一個是以波蘭為核心的新歐洲集團,老歐洲和新歐洲會在美國霸權下形成競爭,歐洲哪一個中心能更讓美國龍顏大悅,美國的支援力度就會向哪一個歐洲中心傾斜。
-
12 # 歷史哨聲
英國脫歐後,誰能取代英國成為歐盟老三
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從經濟上來說,歐盟排名靠前的國家分別是:德國、法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波蘭、奧地利。
下圖是以上幾個國家的GDP發展曲線圖
從地理戰略來說,義大利、西班牙沒有什麼發揮的空間。從面積來說,荷蘭和奧地利難有發揮空間。
雖然波蘭在經濟上比不上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三國,但波蘭在戰略位置和國土面積上都比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三國作用主要得多。
從防務安全形度而言,雖然德國和法國經濟高、政治和軍事地位都高,但波蘭出於歐洲共同潛在對手俄羅斯的核心:
向東是烏克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東歐,向西、北是瑞典、芬蘭等北歐國家和波羅的海三國。
加上波蘭積極引入美國駐軍,讓波蘭在未來北約安全事務中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從地理位置而言,波蘭和德國差不多,除了沒有德國的工業基礎和經濟實力之外,波蘭在地理和軍事上的作用和德國沒有太大差別。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波蘭具有領導歐盟的實力。但波蘭作為北歐和東歐的核心作用,完全可以體現和發揮。
下圖是上述幾個國家軍費佔GDP比例圖
波蘭軍費支出比例僅次於法國,成為第二大比例高軍事支出國家。
2017年世界50大軍費支出國家中:
法國軍費為578億美元,排第七;波蘭雖然在絕對軍費支出金額上低於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但也有100億美元,排名第25位。
總的來說,波蘭由於經濟和軍事上原因,還無力和德法平起平坐,但在美國駐軍波蘭和烏克蘭俄羅斯衝突的持續影響下,波蘭在歐盟中的地位越來越高。目前來說,波蘭是東歐和北歐中出於領導者地位,是歐洲中的區域領導者。
-
13 # 雄鷹展翅長空
波蘭不可能會繼法國德國之後領導歐洲。
波蘭的經濟總量在歐盟中排第8名,人口數量是3840萬,領土面積達32平方公里。波蘭的人口與面積在歐洲國家當中排在中上游的位置。波蘭最輝煌的歷史是在1505年與立陶宛組成的波蘭第一共和國,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里;後被俄國主導的三次瓜分浪潮中滅亡,一戰後復國,二戰中滅亡,二戰後復國,波蘭民族史是一部災難史,俄羅斯民族的興起史也就是波蘭民族的苦難史。
自從波蘭加入歐盟後經濟發展迅速,自從英國公投脫離歐盟後,法國就提出建立以法國、德國、波蘭組成的歐洲大陸領導軸心,波蘭方面也積極響應。那麼波蘭能否成為歐盟當中第三號領導者呢?答案是不能!
在歐盟20多個成員國中義大利人口6500萬,領土面積30餘萬;西班牙人口4672萬,面積50.5萬平方公里;義大利與西班牙的經濟排名也是在波蘭之前。論綜合實力顯然義大利和西班牙都在波蘭之前。
目前波蘭的GDP僅為德國1/7,其經濟上的話語權在歐盟內部仍然不大。
波蘭的軍事實力在歐洲排名第五(排除俄羅斯),由於與俄羅斯的歷史宿怨,波蘭重視軍事力量的發展。波蘭擁有3個機械化師,4個裝甲旅,還有多個機械化旅,擁有700多輛第三代坦克,波蘭陸軍實力超過了英國與德國。雖然波蘭軍事力量在歐盟內部不弱,但是波蘭的軍工與英法德意相差比較遠,波蘭的軍事工業、科技實力在歐洲充其量是佔中遊的位置,波蘭的主戰兵器基本上靠進口。由於地理與歷史宿怨的原因,波蘭成為北約反俄第一線。
過去歐洲五強是英法德意俄,現在的歐洲5強還是這幾個國家。就是在歐盟內部(排除將脫歐盟的英國)綜合實力排名是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波蘭。波蘭自身仍然進不了歐盟前三名,波蘭成不了歐盟內部第三個領導國家。
回覆列表
先來看看波蘭的歷史。波蘭在歷史上,也確實“富有過”,堪稱是東歐的霸主,後來漸漸的“敗家”。1652年,大貴族們迫使議會通過了自由否決權,這已跟分家過日子差不多了。這是與歐洲一些國家開始的加強中央集權,背道而馳的,並給外族入侵帶來了方便。從1772起,波蘭被俄羅斯、普魯士,奧地利三國三次(1772年、1793年和1795年)瓜分,並在歐洲版圖上消失了123年(這期間,1809年拿破崙曾建立了華沙公囯,是拿破崙帝國的附庸,拿破崙失敗後,這個公國又被瓜分)。在一戰結束時刻的1918年11月11曰,波蘭共和國成立。波蘭的新生,是建立在一戰的結局上的,是因為沙皇俄國、奧匈帝國和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消失。在此後的1920年發生的一場戰爭,至今還被波蘭引以為傲。因為,波軍在波蘭首都華沙地區,擊敗了蘇俄軍隊。但這場戰爭,是由波蘭軍隊進佔烏克蘭、白俄羅斯,引發了蘇俄軍隊的反擊,並一直打到了華沙。而且,這還是在蘇俄國內有外來干涉武裝、並有內部的武裝叛亂的情況下。
在二戰中,波蘭再次遭到了瓜分。而隨著二戰的結束,波蘭再次重生,並加入了華約,成為了東方陣營中的一員。冷戰結束後,波蘭倒向了西方。並分別在1999年、2004年,加入了北約和歐盟。
現今的波蘭,因祖上的榮耀而自傲,又因曾經的亡國、附庸的歷史而自卑,而對自身實力高估。這表現在地區、歐洲甚至世界問題,有種以大國自居的言行。那麼,他以後會具有象法國、德國那樣對歐洲產生很大影響力嗎?他有這種想法,但不會具備這種能力。波蘭在國土面積、人囗上都少於法、德,經濟、軍事上更不如法、德。特別是在外交方面,波蘭表現岀了太親美(太親美,有可能會引起一些歐洲國家對他的反感和猜忌),又太仇俄,因此在對外政策上與法、德等歐洲國家不同拍。象一個這樣的波蘭,怎會對歐洲有大的影響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