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村村遊戲
-
2 # 海陸雙豐
潮劇是廣東省潮汕地區的劇種,它的歷史淵源流長根深葉茂,流傳於潮汕地區、廣東和福建鄰近潮汕的縣市,它還是旅居海外潮汕人的家鄉戲,特別是東南亞的泰國、新加坡等國。
做為潮汕地區的鄰居“陸豐”潮劇一直是本地人最喜歡劇種之一,我從小就是聽著潮劇長大的,要說最喜歡的一部潮劇作品就是“荔鏡記”又名陳三五娘,它還被珠江電影製片廠拍成電影,這部潮劇電影可以是潮汕甚至廣東省上演次數最多的片子,後來還製作成錄影帶、DVD和VCD廣為流傳。這部潮劇電影“荔鏡記”拍攝於一九六一年,那時我還沒有出世據大人們說起這齣電影的上演轟動全城,累計幾天幾夜加場上演盛況空前。
當我看到這部電影時已經是改革開放年代,因為這部戲種種原因被禁了好多年,它重見天日之際已經是大地回春的日子,依然是盛況空前和一票難求,電影院只有加班加點上演也難於滿足所有人的觀看要求,印象中沒有見過比這部潮劇電影更熱的場景!
人們對“荔鏡記”的狂熱追棒之餘還有對兩位女主角姚璇秋和肖南英極度關注,茶餘飯後都是關於她們的舊聞趣事,據說姚璇秋和肖南英還是當時男人們的擇偶標準,本地流傳一句話:“娶不到五孃的話就娶益春”!
說實話時至今日我還是感覺到兩位女主角的美麗音容,她們代表了潮汕女人的美麗和靈巧,據說當年她們二人誰來演主角頗費周章,最後經過潮汕人民全體參與投選才作出的決定。
潮劇是中國古老的戲曲劇種,已有430多年的歷史。四百年間,潮劇上演過數以千計的劇目,潮劇演出的劇目,也和表演藝術一樣。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在潮劇四百年的歷史上,劇目出現過三次大的開拓,使上演劇目無論在題材,表現手法,以及反映社會生活內容等方面,不斷豐富充實,數量也不斷增加。
根據現有資料,潮劇在明嘉靖年間至清代初年,上演的劇目主要是宋元南戲和明代傳奇,如《破窯記》(呂蒙正的故事)、《鸚鵡記》(蘇英梅妃的故事)、《白兔記》《荊釵記》《朱買臣休妻記》《金印記》(蘇秦的故事)、《和戒記》(王昭君故事)、《珍珠記》(高文舉的故事)等,其中也有根據潮汕地方人物故事編寫的劇目,如《荔鏡記》《蘇六娘》《金花女》等。
大約在清代康熙以後,潮劇演出劇目的來源及題材,便開始發生變化。第一次劇目開拓,出現在康熙末年至道光年間,(約18世紀40年代至19世紀20年代間)即被統稱為花部“亂彈”的梆子腔、皮黃腹、絃索腔等聲腔劇種蓬勃興起,並相繼在北京立足之後,以北京和揚州為中心,迅速向南北方傳播,在全國形成一個地方劇種爭奇鬥豔的局面。
地處東南沿海的潮州,是粵東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又是海上交通貿易的集散地,隨著商業貿易的發展,客居潮州的外地商賈,先後在潮州建立會館,各外地會館聘請其家鄉戲班來潮州演出,從而使西秦、皮黃、梆子等聲腔劇種相繼傳入潮州,並落地生根,成為粵東地區的新劇種,如外江戲(廣東漢劇)、西秦戲、正字戲等。
這些在潮州落地生根的外來劇種,特別是外江戲,不僅對潮劇唱腔音樂起了極大影響,而且也帶來了一批從《三國演義》、《水滸》、《封神演義》、《隋唐演義》、《西遊記》、《楊家將》、《岳飛傳》等小說改編的新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