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宋志義1
-
2 # 夕陽松
閻老錫是軍閥不假,他和我們一樣也是受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薰陶長大的,只不過比同村,同縣同府的同伴做的更出色罷了,“”軍閥”是後來人給他們的一頂帽子。
-
3 # 龔柳輝
閻錫山當了都督以後,其實一直忙於公務,顧不得回家。可是他對於其父親的外債,卻始終念念不忘。
1913年,他派叔岳丈到五臺縣清理債務,才把債務還清。
後來,閻錫山回了幾次家,因為當時太原到河邊村的公路,以及鐵路都尚未開始修建,所以,他每次回家都是帶20多個護兵,騎馬回村。
閻錫山總是悄悄地回來,悄悄地離開。
有一次騎馬進了村,街上有幾頭毛驢馱著磚塊,慢慢騰騰地走著,擋了閻錫山的路。
閻錫山的馬弁跳下馬,要抽打老鄉的毛驢,閻錫山連忙阻止說:不要打,你就讓它慢慢走好了。
後來,太原到河邊村有了簡易公路,那麼,為什麼閻錫山也不乘車進村,而是到村頭就下車步行呢?其實還是這麼三個方面的緣由。
其一、閻錫山為人比較簡樸,不願意顯示出督軍的氣派,其屬下原本預備了30多輛大小車馬等,都已經拉好單子讓督軍定奪,結果被改為“輕車簡從”,還要換上家鄉的服裝閻錫山的故里原為五臺縣河邊村,解放後屬定襄縣管轄,閻在為人處世上很有自己的特點。
閻錫山在辛亥革命時推翻了山西巡撫陸忠琪的統治,從此登上了山西都督的寶座。
這年春節,閻要“回家過年”,只因是擔任督軍後的第一次省親,他的屬下分析這必然是出自一種衣錦還鄉的心理,一定要安排得既周密又隆重,以便顯示出督軍府的氣魄。
於是,預備了龐大的隨從人眾,數車禮品物件,有嶄新的軍服,也有筆挺的西裝,30多輛大小車馬等,都已經拉好單子讓督軍定奪。
閻錫山眯著眼,拿筆圈劃了幾下,就交還屬下。屬下官員一看,弄得瞠目結舌,不知所措。
因為他規定以後進村前,他和隨從都要下車,而且換上家鄉的服裝。
辛亥革命爆發,閻錫山參加了太原起義後,被推選為山西都督,在山西掌權近40年。但是他的生活卻比較簡樸閻錫山只有出遠門,或逢年過節時,才穿長袍馬褂。
他平常只穿中式短衣褲,外出時穿長袍馬褂,或布做的,或綢緞做的,頭戴瓜皮小帽,腳穿布襪子,家做鞋。
即使陪同馮玉祥等軍政要員,都是如此,只有在極少數場合,才穿禮服,比如他發跡後第一次,衣錦還鄉時,頭一天穿長袍馬褂。
第二天,給本村學生講話時,就戴著有纓穗的高頂帽子,穿著草綠色的大禮服。
閻家的女眷,日常居家,一律穿中式短衣長褲。
她們出門時一般會穿旗袍。但即使在夏天,穿旗袍時,也必須穿長統絲襪,裡面短褲超出開叉,絕不能光腿外露,穿著還是比較得體。
其二、閻錫山衣錦還鄉沒有大張旗鼓,但是為家鄉做了很多公益事業,比如創辦河邊兩級小學校,還宣傳“不娶纏腳的女人”,也就是廢除繁文縟節的那一套,一切輕車簡從閻家在河邊辦的一些好事,其實閻錫山和歷史上許多統治者一樣,也要在家鄉表演一番衣錦還鄉、惠及桑梓的故事。
不過,閻錫山把這些都說成是他父親創辦的“公益事業”。
比如創辦學校:1915年創辦河邊兩級小學校,1918年創辦中學,並將小學合併於中學。
除修建校舍外,閻錫山還出資10萬元,然後存入銀行,以其利息為該校經費,並設有科學獎金等經費開支。
他還按名冊發給故鄉百姓小洋二角 那時,12角小洋頂一塊銀元呢!
一個纏腳的婦女,如果不放腳,或者躲到外面,就罰一塊銀元,有錢人家更要多罰。
小學生每人胸前戴一個布條,上寫:“不娶纏腳的女人”。走上街頭進行宣傳。時間久了,河邊村的女人們,也就都把腳放開,再不纏足了。
其三、閻錫山下車步行,也是尊重祖宗和孝敬父母的意思,閻錫山做了山西督軍厚,衣錦還鄉,也是光宗耀祖,便在原庭院的基礎上進行翻修擴建閻錫山作為山西的封建獨裁者,有很多人研究他,想要了解他。
事實上,只有到他的故居去看看,才能有助於全面瞭解他的一生。
閻錫山生於五臺、定襄交界的河邊村,這個村原屬五臺縣,現屬定襄縣,距離定襄縣城22公里,閻氏故居就坐落在村裡。
它原本是一個農家小院,後來閻錫山做了山西督軍,衣錦還鄉,光宗耀祖,便在原庭院的基礎上進行翻修擴建。
從20年代開始擴建,到30年代初告竣。
歷時14年之久,據說耗銀140萬兩,建成近30座庭院,800餘間屋宇,佔地面積約6萬多平方米,現仍存18座庭院,575間屋宇,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
可以說閻錫山下車步行,也是尊重祖宗和孝敬父母的意思。
綜上所述,閻錫山為人比較簡樸,不願意顯示出督軍的氣派,其屬下原本預備了30多輛大小車馬等,都已經拉好單子讓督軍定奪,結果被改為“輕車簡從”,還要換上家鄉的服裝。
再則,閻錫山衣錦還鄉沒有大張旗鼓,但是為家鄉做了很多公益事業,比如創辦河邊兩級小學校,還宣傳“不娶纏腳的女人”,也就是廢除繁文縟節的那一套,一切輕車簡從。
事實上,閻錫山做了山西督軍厚,衣錦還鄉,也是光宗耀祖,便在原庭院的基礎上進行翻修擴建。閻錫山下車步行,也是尊重祖宗和孝敬父母的意思。
-
4 # 史之策
民國時期,全國陷入混亂。但是有一個地方很特別,就是軍閥閻錫山所佔據的山西。山西在他的治理下可謂是百姓安康,甚至連上學都不要錢。周邊很多省份難民紛紛逃往山西,希望在這裡尋求避難。
閻錫山出生在山西五臺,故鄉情懷特別嚴重。即使工作再繁忙,平時只要有時間,都會回家看看。當他坐上山西第一把交椅時,就提出回家祭祖的想法。
當時很多人認為他這是衣錦還鄉之舉,其實也是在情理之中。部下為了迎合他的意願,先是大操大辦十幾個車隊送行。但是他拒絕了屬下的好意,只是帶了幾個隨從,開著平時的車就回家了。
當汽車到達村頭時,更是停下車步行。遇到昔日長輩,按照當地禮節問好。絲毫沒有顯山露水,在老家祭祖完畢就匆匆離開,周圍人也不知道他這幾年究竟幹了什麼。
在這之後的很多年裡面,閻錫山每次回到老家。從來都是收起在外面的架子,本本分分的做一名山西五臺“普通人”。後來很多人問他為何如此行徑?
他的回答很令人動容,自己老家孕育了他。就算在外面過得再風光,回到老家在老人面前還是一個孩子。做人不能忘本,我是在鄉親父老眼皮子下長大,怎麼會在他們面前炫耀?
而閻錫山並沒有只是說說而已,他先是在山西普及義務教育,又建設起諸如太原兵工廠在內的工業體系。改善了山西的交通情況,在農村地區推行六政三事。抗日戰爭時期,更是積極投入到抗戰中。是所有軍閥當中,口碑比較好的一位。
-
5 # 張伯泣
閻錫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異類的軍閥,他身上集合了太多其他人沒有的性格特點,即狡猾又善變而且懂得經營,這也是他能夠保持在山西幾十年統治的根本。而閻錫山統治的山西在近代中國歷史上來說也算是非常好的,是當時除桂系把持的廣西外的另一個模範省,在這裡就不得不說閻錫山的治理之道了。
閻錫山或許是一個軍閥,山西在那個時候雖然屬於閻錫山的獨立王國,但閻錫山不能說他對山西沒有貢獻,首先,閻錫山在當時的山西發展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教育。當時整個中國還沒有普及義務教育,很多人都是文盲,而閻錫山在統治山西時期乾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普及四年義務教育,儘管只有四年,但這對於當時的華人來說已經難得可貴,這算是他對山西人民乾的第一件實事。
再者,他還大力發展山西經濟,在其執政期間,他廣修鐵路,興建水利,大力發展經濟,使得當時的山西成為了為數不多的發達省份,從而被外華人讚譽,被稱為模範省,當然了,閻錫山最大的功績還是領導了山西人民抗戰。在日軍入侵山西之後,做為山西的軍政一把手,閻錫山為了保衛自己的老巢,參加了忻口會戰、太原會戰等戰役,有力的打擊了日寇,並且其晉綏軍也走出瞭如傅作義一般的抗戰名將,這對於一個軍閥來說,實屬不易。
而像閻老西這樣的一個人,他深知民眾的重要性,其一點一滴的舉動都格外注意,因而和普通百姓關係融洽,而且頗有威望,他當然要禮待百姓。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太原因為閻老西統治的鞏固,因而在解放戰鬥中給予了我人民解放軍極大的傷亡,尤其太原攻堅戰中,徐向前元帥親自指揮,依然是久攻不克,這就不得不說閻錫山的統治能力了。
當然做為一個封建軍閥,他身上還有著極大的獨裁性質,這對於民主國家是不能容忍的,在我解放軍視死如歸的氣勢下,太原最終被攻克,而閻老西也逃跑,結束了他在山西幾十年的獨裁統治。
-
6 # 圍爐煮酒話春秋
衣錦還鄉,古人所尚。
華人的故鄉情結從古至今都不曾變化,山西土皇帝閻錫山自然不例外。
閻錫山是山西五臺縣人士,出生於1883年,1902年開始在武學堂學習軍事,之後去日本留學時接觸到了革命,1905年認識孫中山並加入中國同盟會,從此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開闢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1911年,山西同盟會為了響應辛亥革命,爆發了太原起義。起義軍攻入太原,殺死山西巡撫陸鍾琦併成立了軍政府,閻錫山被推選為山西都督,掌握山西的軍政大權。閻錫山從此之後就長期主政山西,一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閻錫山主政期間,保境安民,深受山西人民愛戴,山西人都叫他“山西王”。
1912年春節之前,閻錫山決定回老家五臺縣河邊村祭祖。部下們滿以為閻錫山是要搞個衣錦還鄉,特意為他準備了幾大卡車的禮品,可是閻錫山上路的時候什麼都沒帶,只帶了幾個隨從和一輛代步的老式美國吉普車。
閻錫山坐著吉普來到河邊村,到了村頭,他就讓司機停下了車。閻錫山走下車去,把自己的外祖母給他做的衣服穿上後,帶著隨從步行進入村莊,一路上還和父老鄉親們問好,攀談,詢問大家的生活狀況。本來閻錫山走到自己的老宅是需要十幾分鍾,可是因為跟鄉親們熱乎,這段路愣是走了一個多小時。
閻錫山祭祖之後便悄然離去。在那之後,閻錫山每次回來都是如此輕裝簡從,不炫耀,不驚動地方,悄悄地來悄悄地走。多年之後,一個長期跟隨閻錫山的隨從問閻錫山為何如此,閻錫山回答說:
孫先生常說,民為本,我為僕。我豈能以嚴威懾於父老鄉親;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謙恭,有德於百姓,則伯川可少過矣!此話聽完讓人動容,身為一省之長官,能做到謙恭不忘本,不可不謂忠孝之人啊。閻錫山主政山西,不為名不為利,凡事以民生為根本,修建鐵路,學校,大力發展工業,使山西成為當時中國較為繁榮富裕的省份,真是大功一件。
1930年,美國時代週刊封面上出現了閻錫山的頭像,時代週刊評價閻錫山為和平軍閥,這還是比較中肯的評價。
-
7 # 青史回聲
閻錫山的名字,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民國時期的“山西王”,統治了山西近40年。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作為革命黨,他響應了辛亥革命,率領山西新軍推翻了當時山西巡撫陸忠琪,中華民國建立後,他被推舉為山西都督,當時他年僅28歲。
作為地地道道的山西人,閻錫山有著很重的鄉土情結,在執政山西的38年裡,他多次回鄉省親,並且他的省親和別人不同,其他大官身邊帶著一群人,開著汽車,浩浩蕩蕩地開往老家,生怕別人不曉得。可閻錫山卻不同。
在他剛任山西都督時,他第一次在春節前回家,準備看望父母,並與其過年。山西最高長官回鄉省親,而且還是第一次,其部下認為一定搞個大場面,要顯出閻都督的氣魄。於是佈置了30多輛汽車,其禮物、僕人、隨從軍士不可勝數,可是閻錫山看到後,什麼都沒說,只給了部下一張紙條,上面寫到:一輛老舊吉普、兩名警衛和一名司機。之後就上路了,而且並沒有通知當地政府。
由此從這裡開始,每次閻錫山回鄉省親,都是這樣的安排,並且堅持了38年,一直沒變過。於是有人就問,為什麼這樣做?閻錫山是這樣回答的:孫先生常說,民為本,我為僕,我豈能以嚴威懾於父老鄉親,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謙恭,有德於百姓,則伯川(他的字)可少過矣。
作為民國時期一省的最高長官,掌握生殺大權尚且如此,作為當代人,豈不能不如前人,思量思量自己,是否也能做到?
-
8 # 福垊
沐猴而冠的項羽把西楚王國的國都定在老家。仗義痞氣的劉邦想把漢皇朝的首都定在老家。他倆都沒成功,但晉(山西)王閻錫山實現了還很成功!
從沒那個軍閥像他一樣控制家鄉四十來年(1911年10月29日-1949年4月24日)。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是每個人的夢想,但閻錫山的方式不太一樣。每次回故鄉都是輕車簡從,從不叨擾地方,一入街巷晉王變晉民,全然沒有架子。見到父老鄉親,都噓寒問暖,親切問好。那麼他到村頭就步行的詳細原因是什麼呢?
閻錫山故居
第一、受教育有關。閻錫山少時讀孔孟,長大又赴日上軍校。他這個武夫可以用儒將來形容,他最推崇儒家的“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他一直緊跟北洋的,加上日本重禮儀,也決定他對任何人都不會過於偏激,總能做到凡事留一線,以後好相見。對於自己的父老鄉親,就更善待了。
第二、留後路有關。①那時各種新舊軍閥,爭來鬥去,朝不保夕。稍不小心,今天你是晉(山西)王明天你就可能是晉奴,甚至家破人亡。典型的如齊(山東)王張宗昌,這個三不知(錢、兵、女人數量)的混世魔王,出盡風頭,成為人見人恨的笑柄。被人刺殺後,還暴屍一天,鄉親拍手稱快!
②再加上唐朝山西有個汾陽王郭子儀的榜樣。他能做到開門讓大家看見他像奴僕一樣給妻女梳妝,他能做到父親的墳墓被挖而能對皇帝流淚自疚。所以他再造唐朝功蓋天下上不疑,統帥三軍權傾天下朝不忌,窮奢極欲而人不非。終成七朝元老!人生大贏家!
第三、鄉土情有關。家鄉養育了他,他不忘本,他勵精圖治,只為回報鄉親。但並沒有像網上傳說的一直都是人人都有飯吃,娃娃都有學上。在災荒時,他也做不到這點。但他一直在努力!
①他比陳炯明更會建設。他主政山西期間,重視人才,培養人才,創辦技校,提升技術,實行包工制。
②多次拒戰,為民謀利。培養民德、提升民智、讓民獲利。豫、魯、冀、秦等地災民、人才大量湧入。人口紅利更促進山西發展,被評為模範省。
最後簡述下其生平。閻錫山生於清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九月初八週一,卒於一九六零年四月廿八週一,天秤座,山西布政使司代州五臺縣河邊村(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縣河邊鎮河邊村)人。閻錫山故居也叫河邊民俗博物館。
-
9 # 小鎮月明
人是一種很複雜的生物,評價一個人有時候並不能的簡單用非黑即白來形容,閻錫山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
一方面,閻錫山是一箇舊時代的軍閥,這就註定了他身上會具有這樣那樣的侷限性。比如說在抗日戰爭時期,閻錫山為了維護自己利益,和日本人也有過眉來眼去,雙方甚至還簽訂了《日閻停戰基本協定條款》(最終這個條款還是沒有生效),只差一點點,閻錫山就淪為漢奸,揹負千古罵名!
另一方面,閻錫山在個人作風方面,卻又是一個無可指責的人,這裡講兩個例子來說明問題。
一、回家祭祖,從不大張旗鼓
閻錫山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老家就在五臺山。閻錫山又是一個鄉土情懷比較嚴重的人,因此主政山西后,只要有空,便會回家祭祖。
閻錫山手下的人以為閻是為了炫耀,畢竟楚霸王項羽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
於是他們自作主張,不僅給閻錫山準備了一支豪華的車隊,還裝了十幾輛大卡車的物資,務必要讓自己的長官風風光光的回去,在老家親戚面前揚眉吐氣,狠狠的炫耀一下。
然而,閻錫山對於手下的安排,卻是毫不領情,反而是狠狠的批評一頓。然後輕車簡從,只帶了幾個隨從,開了一輛舊車就回去了。到了村口,閻錫山讓司機停了車,自己步行了過去。路上遇到了自己親戚,也是親切的打招呼,毫無架子。
回到家中,祭完祖後,閻錫山又悄悄的走路回去,絲毫沒有驚動周圍的人!
二、對妻子忠貞
作為一箇舊時代的軍閥,三妻四妾是很常有的事情,比如與閻錫山同時代的軍閥張作霖,就非常熱衷於娶姨太太,前前後後娶了六房姨太太。但是閻錫山終其一生,也只有一妻一妾。
而且這個小妾,也不是閻錫山自己想要娶的,只是閻錫山的原配妻子徐竹青無法生育。古語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閻錫山經不住家裡人的壓力,最後娶了一房姓許的小妾。
這位許夫人,也算是給力,一口氣給閻錫山生了5男1女。而這6個孩子,卻是不得叫許氏媽,得叫她姨,只能管徐竹青叫媽。
對於娶小妾這件事情,閻錫山對於徐竹青一直是心存愧疚的。他在日記中寫道:對的起父母易,對的起妻子難。對的起眾人易,對的起摯友難。
-
10 # 歷來現實
民國期間軍閥混戰、各據一方,城頭變幻大王旗,搶地盤是永恆主題,有出類拔萃之輩再加上好運眷顧,甚至還坐隴望蜀,夢想執鼎中原,往往卻從此一蹶不振,下野去天津做寓公。
如此亂世間,竟有一公穩據一省,左右逢源,矢志建設,最後把這個省打造成了一個人皆稱頌的模範省份,經濟文化軍事強省,當國府在推行“縣自治”時,此公已把政治經濟改革推進到村級領域。“興三利”、“除三弊”、“保境安民”,在這個獨立王國裡,執意創造完善他的“公道主義”、“按勞分配”、“適中制度”和“村本政治”。
這位軍閥中的奇葩即是閻錫山,閻百川自從1911年推翻滿清後就任山西都督一職,一直到1949年,穩據山西三十八年,山西省沒有一天不在他的直接影響之下,除了短期內署領綏遠,閻錫山的手並不像其他軍閥那樣伸得過長,某種程度上來說,進取心不高,但這樣才樹敵不多,能同時保障他的山西不被人染指。但閻錫山呂端大事不糊塗,從滅清到倒袁到反蔣到抗日,雖擅長縱橫開闔,也有著鮮明立場。
本文題目中所說的閻錫山回鄉一事,足可證實。說閻錫山初登山西都督大位,過年返鄉,手下摸不準這位新任大都督的脈搏,給他臨行前準備了洋服、軍服、禮服等多套服裝備選方案和三十大車的禮品,以便他榮歸故里,在人前風光一下。閻錫山卻全都不採用,只是挑選了兩名老家已經沒人的副官,乘坐一輛破舊的汽車回鄉。汽車開到村子遠處即停,閻錫山在車裡把正裝脫掉,換上了老祖母親手縫製的便裝,與兩名隨從步行進村,堂堂山西都督,見了人都主動打招呼。自此行之後,下屬自然知曉了閻錫山的秉性,往後閻錫山再回老家,便不再安排鋪陳之事。
閻錫山這樣做出解釋:“中山先生說過,民為本,我為僕。我豈能以嚴威懾於父老鄉親;苟能蔽令伯之忠孝,子厚之謙恭,有德於百姓,則伯川可少過矣!”
假使有為政者如閻百川,人前人後始終如一,即便是裝,也裝足一輩子的做派,我們就認他是好做派,好的為政者。 -
11 # 西安—豐鎬遺子
在民國,閻錫山算是一號人物,從辛亥革命起家,到49年逃亡臺灣,山西一直是閻錫山的地盤,人稱“山西王”。
中原大戰,閻錫山戰敗下野,幾年後就東山在起。反觀馮玉祥有四省之地,確一蹶不振,足見閻錫山對晉綏軍的掌控力。
閻錫山是山西五臺人,晉綏軍軍官主要是五臺人,民謠“會說五臺話,腰上洋槍掛”,可見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閻錫山回鄉下車,自己的解釋是:“孫先生說,民為本,我為僕,豈能威懾鄉親。”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沉澱,這就是“榮歸故里,親之以民,為官一方,造福一方”,實際上民國期間山西經濟在全國發展名列前茅,名副其實的“模範省”,和閻錫山的個人儒家思想是分不開的!
-
12 # 華亮天下
其實這才是當官之道,我父親不算官,最大吋也就副科級,在名時七八十年代我鄉大人小孩不知道的不多,他當特派員也就現在派出所所長,鄉里沒有破不了的案子,從村小隊長往上都認識。從我村到鄉駐地騎腳踏車也就半小時他走一小吋到不了,一次帶我到鄉里似乎沒有不認識的,經過四個村要下十幾次車,見熟的要說說話,每次回村村前是菜園地早早下來推個腳踏車走,問他為什麼他說不要讓鄉親感覺有架子,騎車打招呼不禮貌,可惜不到五十就死了,都說累死的,直到現在五十以上的提起很還敬重他,他死那年我十六歲,多少年過去了,不知現在還有多少那樣的小官。
-
13 # 歷史風暴
其實這不難理解,閻錫山所受到的教育和他的成長環境,決定了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閻錫山出生在一個典型的晉商家庭,小時候讀的是私塾,年輕的時候又跟著他的父親做過一段時間的商人,長大後去了山西武備學堂,後又去日本留學。閻錫山的這些經歷對他性格的養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閻錫山的啟蒙教學來自於村裡的私塾。古代私塾在教育方面有自己的一套課程體系。在孩童的懵懂階段,除了教授孩童識文斷字之外,還強調對孩童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生活習慣的培養!所以,經過私塾教育的人,在行為禮節方面都帶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方面的痕跡,用五個字形容就是溫良恭檢讓!
晉商家庭的薰陶閻錫山生長在一個典型的晉商家庭。晉商家庭極其注重家規與家風,以著名的晉商喬家為例,喬氏待人寬厚,非常尊重對方的人格,哪怕是一個僕人也不會被惡語相向和打罵孽待。少年時,閻錫山曾隨父親經商,父親潛移默化的影響,培養了閻錫山低調隨和的性格!
學生生涯讓他果敢無畏閻錫山和父親的生意屬於金融投機,這樣的生意利潤大,風險也大。一次失敗的投機讓他傾家蕩產。但這也給了他脫離商業走向政壇的機會。1902年,閻錫山考上了山西武備學堂,由於成績優異,1年後被派往日本留學,並在日本士官學校畢業。在日本期間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並加入同盟會!
所以,在閻錫山的成長階段,不僅有傳統的儒家思想的教育,也很受家風的影響,最後民主思想也在他的身上留下了烙印!所以,閻錫山作為一個大軍閥,不僅鐵血和投機,還有著非常質樸的性格。
所以,他在回家鄉的時候,才會低調行事,完全是一個回鄉遊子的形態,而不會像項羽那樣衣錦還鄉恐怕別人不知道他出息了!
回覆列表
閻錫山在山西,口碑還行,抗戰時,邀我八路軍東渡黃河,開闢了根據地。1938年1月閻錫山下達批文,在阜平同意聶榮臻成立了邊區行政委員會,捐資30萬大洋作為開辦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