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惠益農
-
2 # 農醫生
你好,這是蘋果花葉病毒病,蘋果樹感染花葉病後,成為全株性的病害,全身都有病毒,不斷繁殖。因此這種病可以緩解但難以根治。出現這種病多是由於在嫁接時,用了帶病的枝條,另外,還有可能是昆蟲傳毒,像是蚜蟲,木蝨等昆蟲,或是菟絲子都可以傳毒。此病,一般在早春萌芽後不久,即出現病葉,到4~5月份病害迅速發展;但到7-8月份(盛夏期)病害減輕,有時出現症狀隱蔽現象;9月初秋梢抽梢後症狀又重新擴充套件;11月份停止發展。建議防治方法為:當年將有病毒症狀的果樹標記下來,在進行修剪時分開修剪,工具要用消毒液消毒。幼苗時發現病苗,及時拔除銷燬,生產園加強肥水管理,增強樹勢。建議到診所買點醫用病毒靈(鹽酸嗎啉胍)根施或灌根;春秋增施生物菌肥;注意補充鐵鋅等中微量元素肥。樹上噴藥可用鹽酸嗎啉胍、病毒A、病毒1號、2號、寧南黴素、農抗120、含鐵鋅等中微量元素的氨基酸葉面肥等。注意防治傳播性昆蟲如蚜蟲等。
蘋果斑點落葉病
症狀 蘋果斑點落葉病又稱褐紋病。主要為害葉片,尤其是展葉20天內的幼嫩葉片;還可為害葉柄、一年生枝條和果實。葉片染病,初發於5月上旬,初現直徑2~3(mm)褐色圓形病斑,後病斑逐漸增多或擴大,形成5~6(mm)的紅褐色病斑,邊緣紫褐色,中央常具一深色小點或同心輪紋。天氣潮溼時,病部正反面均長出墨綠色至黑色黴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後期灰斑病菌的分生孢子器二次寄生於病斑上,使病斑中央變為灰褐色至灰白色,有的病斑破裂或穿孔。遇高溫多雨季節,病斑迅速擴大,呈不整形,病葉部分或大部變褐。發病嚴重的幼葉由於生長受阻,往往扭曲變形,全葉乾枯。夏秋季節,病菌可侵染葉柄。葉柄染病,產生暗褐色橢圓形凹陷斑,直徑3~5(mm),染病葉片隨即脫落或自葉柄病斑處折斷。枝條染病,在徒長枝或一年生枝條上產生褐色或灰褐色病斑,芽周變黑,凹陷壞死,直徑2~6(mm),邊緣裂開。輕度發病枝條只皮孔裂開。果實染病,產生黑點型、瘡痂型、斑點型和果點褐變型4種,其中斑點型最常見。初期多在幼果果面上產生黑色發亮的小斑點或鏽斑;6月中旬至8月上旬被侵染的果實呈褐色癟病狀,直徑2~3(mm),有時可達5mm,並易在病健交界處開裂3近成熟的果實多為褐色病斑。貯藏期病果在低溫下病斑擴大或腐爛緩慢,遇高溫時,易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致果實腐爛。
病原 Alternaria mali Roberts 稱蘋果鏈格孢強毒株系,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梗由氣孔伸出,成束狀,暗褐色,彎曲多胞,大小16.8~65×4.8~5.2(μm)。分生孢子頂生,短棒錘形,暗褐色,具橫隔2~5個,縱隔1~3個,有短柄,大小36~46×9~13.7(μm)。斑點病病原菌是輪斑病菌的強毒菌系,對蘋果葉片具很強的致病力。病菌發育適溫28℃,在清水中發芽好,適宜pH4.5~6。病原菌可產生3種毒素,不同品種對毒素的抗性存在明顯差異,這一特點可用於苗木的抗病性鑑定。現有認為Alternaria alternata (Fr.) Keissler稱細鏈格孢強毒株系侵染所致。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在芽外部鱗片到內部葉原體上越冬,葉芽是重要初侵染源。翌春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風雨傳播,從傷口或直接侵入進行初侵染。分生孢子一年有兩個活動高峰:第一高峰從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致春秋梢和葉片大量染病,嚴重時造成落葉;第二高峰在9月份,這時會再次加重秋梢發病嚴重度,造成大量落葉。受害葉片上孢子形成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枝條上7月份.才有大量孢子產生,所以葉片上形成孢子較枝條上早。此外在蘋果新梢抽生期雨後5天內新侵染病斑數明顯增多,進入新梢停止生長期,即使有大雨,也難產生新侵染斑,看來葉齡和降雨同時影響該病流行程度。該病的發生、流行與氣候、品種密切相關。高溫多雨病害易發生,春季乾旱年份,病害始發期推遲;夏季降雨多,發病重。蘋果各栽培品種中,紅星、紅元帥、印度、玫瑰紅、青香蕉易感病;富士系、金帥系、喬納金、雞冠、祝光發病較輕。此外,樹勢衰弱、通風透光不良、地勢低窪、地下水位高、枝細葉嫩等均易發病。病害潛育期寺度不同而異,17℃時潛育期6小時,20~26℃4小時,28~31℃3小時。17~31℃葉片均可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如豐縣紅富士及富士系、元帥系和喬納金等。
(2)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落葉,集中燒燬,以減少初侵染源。
(3)加強栽培管理。夏季剪除徒長枝,減少後期侵染源;改善果園通透性,低窪地、水位高的果園要注意排水。合理施肥,增強樹勢,提高抗病力。
(4)封鎖疫區,禁止採集帶病接穗和購買帶病苗木。
(5)藥劑防治。在發病前(5月中旬左右落花後)開始噴1:2:200倍式波爾多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25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400~600倍液、50%撲海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36%甲基硫菌靈懸浮劑500~600倍液、5%菌毒清600倍液、75%達科寧(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倍液、10%多氧黴素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3%多氧清(新多氧黴素)水劑800倍液、70%果爾康超微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生產上可交替使用,隔10~20天一次,共防3向4次。各地應根據發病時期和氣候條件確定噴藥次數和時間,雲南、貴州、四川4月中旬開始用藥,黃河故道5月上旬~6月上旬~7月上旬噴3次藥,華北、東北7月上中旬~8月上中旬防3~4次即可。(內容摘自網路如果對症可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