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為他而瘋狂,可想想看,如果他未曾出名,就算死後也是如此,還會有這麼多人知道他迷戀他嗎?
16
回覆列表
  • 1 # 亮月半

    梵高的畫有的也看不懂,有人也有這種心理,大家都不懂的才認為有價值,瞭解高難的自己好像也了不起。就像懂天文的人少,懂高科技的人少,一聽人談也不知什麼意思,抽象的字詞就覺得無比崇拜,像對不知的金字塔怎麼建成的如此嚴絲合縫迷惑,炫與崇敬。

  • 2 # E小佳老師

    十九世紀藝術巨匠文森特.梵高,是後印象主義三傑之一。他出生於荷蘭南部一個牧師家庭,有一個弟弟名叫提奧,他是梵高一生當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梵高從小不喜歡學習,喜歡畫畫,而且語言天賦異稟,他會說英、法、德,還有自己母語荷蘭語。梵高不是瘋子,是常人看不懂的天才!

    文森特.梵高,早年經商,後熱衷於宗教,1880年開始從事繪畫,1890年7月29號在法國瓦茲河畔因患有精神病自殺身亡。

    簡單來說,梵高風格轉變比較明顯的是由整體灰暗的色調轉向明快的色調。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把他的畫作分為四個階段,這個劃分不是純粹按照畫作風格來分,而是從其創作以及生平來劃分,因為我認為畫風的轉變並不是突然發生的,而是與藝術家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的。

    第一階段:1880-1883年(布魯塞爾、海牙、埃頓),開始正式畫畫,並仔細研習繪畫技巧。

    1880年,梵高搬往布魯塞爾,師從威廉·勒洛夫斯。雖然梵高表示他討厭學院式藝術,但威廉還是鼓勵他就讀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在學院期間學習了一些繪畫的基礎知識。

    1881年,梵高開始跟隨當時已成名的畫家安東•莫夫學畫。他是海牙畫派的代表畫家,他的妻子是梵高的表妹。梵高在他的指導下,開始嘗試油畫以及水墨畫創作。

    第二階段:1883-1885年(紐恩南、安特衛普),完全埋首於繪畫之中,繪畫技巧慢慢走向成熟。

    1883年12月,梵高搬回紐恩南,和父母同住。他先在家中房子的後方開闢了一個小畫室,數月後又在鎮上租了一處大一些的空間。當時的紐恩南算得上是“農民畫家”的理想之地。不少農民、鄉間勞工和織工都住在那兒,梵高有機會時常常臨摹這些人物。

    1885年,創作出第一幅他引以為豪的作品《吃馬鈴薯的人》。

    文森特.梵高《吃馬鈴薯的人》這幅畫,該畫描繪了貧困農家晚上在昏暗的燈光下吃土豆的景象,整個畫面給人一種比較沉悶,壓抑的感覺,微弱的燈光照在每一個農民臉上,使得臉上的皺紋更加清晰 。低矮的房屋,顯得屋裡的空間更加顯得狹小,更加渲染出一種緊張的氣氛。從色彩上比較灰暗,運用了誇張的手法,表現了光影效果,使畫面的視角集中在農民憔悴的面容上,雖然生活比較貧窮,但畫面當中土豆散發的縷縷蒸氣,給農民帶來了希望。

    第三階段:1886-1888年(巴黎時期),遇見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並受到浮世繪影響,由灰暗轉向明亮的色彩。

    梵高於1886年3月前往巴黎,於費爾南德·柯爾蒙的畫室就學。在費爾南德•科爾蒙的畫室裡結識了一眾新派的畫家同行,包括亨利•德•圖盧茲—洛特雷克,埃米爾•伯納德等。種種新印象和新朋友對梵高的畫風漸生影響,激勵他去自由地嘗試。

    他開始採用較明亮的色彩,以短促的落筆發展自己的風格。作品主題也隨之而變,從鄉間勞工轉向描繪咖啡館、大街景、塞納河畔的田園鄉村和花卉靜物等,《吃土豆的人》中的那般暗淡色調就被明亮的色彩取代了。

    他也嘗試了更多“商業性”的主題,如人像肖像畫。不過,聘請模特的費用高昂,梵高大部分情況下是坐著畫自己。

    此時,巴黎藝術市場盛行日本浮世繪版畫印張,梵高在其中發現了新的靈感源泉,和提奧一起收藏了些許。其中具有東方特色的粗糲輪廓、遮幅和色彩對比很快就在梵高自己的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四階段:1888-1890年(阿爾勒、奧維爾),創造出他獨特的個人畫風,最著名的作品多半是他在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

    現存最知名的作品幾乎都是這個階段創作的,比如《黃房子》、《星夜》、《麥田群鴉》等作品。

    梵高和弟弟提奧通訊,告訴他自己有意召集一群畫家朋友在阿爾勒建立一個“南方畫室”。

    梵高和高更孜孜不倦地一起工作了一段時間,合作產生了多幅卓越的作品。然而,兩人對藝術的見解迥異,經常發生激烈的爭論。高更主要憑記憶和想象創作,而梵高偏好於畫眼前之所見。個性的差異使得兩人之間的摩擦日漸升級。高更威脅說要離開阿爾勒,這逐漸激化了梵高的情緒和壓力,他變得憂心焦躁。

    雖然他的精神病狀況飄忽不定,梵高在聖雷米期間卻十分多產,在一年的時間內完成了大約150幅油畫的創作。包括其最有名的畫作《星夜》。

    文森特.梵高《星夜》這幅畫,整體給人一種運動的感覺,此幅作品色彩對比強烈,寧靜的村莊、明黃的月亮、煞白的星星、墨綠的油柏樹與遠處到的山峰,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而且線上條的運用上也非常的講究,油柏樹與天空運用了大量到我彎曲線條,形成一種漩渦式動感的畫面。村莊、教堂、山峰運用了重複排列到的短線條,與長線條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觀者在欣賞作品時,一切事物為客觀的載體,更多發揮自己到我主觀情感,去感受其中的奧妙,達到物我統一的境界。

    這就是梵高,他沒有瘋,只是執著於追求自己的道,他的死是一個謎,而這個謎題的答案也沒那麼重要,也許只有星空能配得上他高貴的生命,與藝術無關,這是生命本身的高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現在可以摘掉口罩出門遊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