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九州放歌
-
2 # 紅木秀士
說說我的看法:雕版印刷的宋刻本和元刻本收藏價值極高。但是想收藏這兩種刻本,需要雄厚的財力和高超的眼力。其次就是明清的精品古籍。我是有多年經驗的收藏愛好者,下面給大家簡單說說各個時期刻本的特徵。
宋元刻本宋版書:雕版印刷,印刷底板的圖文是雕刻在木板上的。雕版印刷最興盛的時期當推兩宋,也就是“宋版書”。
1.紙張:宋版書以黃麻紙、白麻紙最多。麻紙細且薄,但耐受力很強,歷經千年尚能保持完好。
2.字型:宋版書字型以歐、顏、柳體為主。北宋早期以歐體刻書居多,後轉為顏體。南宋時期盛行柳體。
3.界欄:宋版書早期多是四周單欄,後演變為左右雙欄,上下單欄,版心大多是白口,宋晚期出現細黑口。
4.裝幀:宋版書的裝幀形式基本都是蝴蝶裝,書頁展開如蝴蝶飛舞,也稱蝶裝。南宋晚期出現包背裝。
元刻本:元代初期刻本,上承宋式。
1.紙張:仍同宋版,用黃、白麻紙居多,有少數的竹紙。
2.字型:由於趙孟頫的字型盛行,官、私刻書皆以趙體為準。
3.界欄:元刻本早期沿襲宋制,中期左右雙邊發展為四周雙邊,目錄和篇名上刻有單魚尾或雙魚尾。
4.裝幀:元刻本以包背裝為主。
宋元本有兩點不同。一是元本將宋本的細黑口改為粗黑口。二是元本多用到簡體字,尤其坊刻小說類用的多,官刻經史類則用的少。
明清刻本明刻本:明刻本的存世量相比宋元刻本來說要大的多。大致歸納為早期、中期和晚期。
字型:明洪武到正德年間的刻本仍以趙體為主。正德年間改用歐體,至萬曆年則是呆板的匠體字。匠體字書即使是明版也不受重視。
紙張:明初期和中期多用黃、白棉紙,晚明則多用竹紙。棉紙要比竹紙珍惜的多。
界欄:明本一般是四周雙欄,粗黑口,少數細黑口。正德年間,黑口變為白口。
裝幀:明刻本的主要裝幀形式是包背裝。
清刻本:
字型:清初仍帶著明末的字型特點,康熙後,改為橫輕豎重、撇長捺肥的字型。雖也稱仿宋體,但於明末以有差別,也叫硬體字,乾隆之後字型更加呆板鬆散,被人蔑稱“匠體字”。清刻本中這種字型能佔到八成左右。康熙之後還有一種軟體字,也叫寫刻體,是介於歐、顏、柳、趙之間的一種字型,稱為館閣體。
紙張:清刻本的用紙多樣,開化紙(也叫桃花紙)、開化榜紙(比開化紙略厚)、太史連紙、連史紙(俗稱粉連紙)、毛邊紙、毛太紙、官堆紙、竹紙以及地方產土紙等。
結語古籍的收藏學問很深,不是三言兩語能交代清楚的。以上只是簡單的介紹,古書還要分官刻本、家刻本、坊刻本,初印、後印和寫刻、精刻等很多知識。篇幅所限,以後有時間接著寫。
-
3 # 藻鑑堂
我也是一位古籍收藏愛好者。不要期望在一般的地方能買到宋版書籍或者紙張,因為在清代宋版就極其不好買到了,(一頁宋版一兩金)好像就是清代就有這句話了,清代有名氣藏書樓都以收藏的宋版書的多少而有名氣的,何況現在。除非是高檔的拍賣會。現在收藏古籍,能有套明代的就很不錯了。把目光放在清代到民國還是比較現實點。
現在手邊的書。
-
4 # 絹書孟子
那個朝代的?
絹書
孟子篇
中國古代寫在絹帛上的書
回覆列表
宋元版的書和明清本的書區別就是在印刷質量方面。
區別一本古籍善本是不是上好的質量,首先要看它的工藝,宋元時期的書大部分是刻板印刷的也有活字印刷的在現在有宋版書一頁紙一頁金的說法,那麼它的價值在哪裡呢一個是因為稀少第二個就是它的印刷質量宋朝離我們現在已經過去了近1000年,那麼宋本書為什麼能夠儲存得如此長的那就是她用的紙都是上好的宣紙宣紙有紙壽千年支撐所以那時候的只能夠保留到現在他的紙的質量是非常好的。第二就是他的印刷的字型,元代以前和宋代已經出現了宋體字,據說我們現在常用的仿宋體字就是南宋的秦檜所發明的。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元代以前的書和宋代的書大部分都是字大如錢紙面光潔,經過了時間的浸泡,呈現出一種古色古香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所以他成為古籍善本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宋代時期正是中國文學藝術大發展的時期,對中國文化的重視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因此這個時期的書籍質量是很高的。
第二明清時期的書為什麼質量高的不多呢?因為明清時期正是因為了戰亂,加上當時的封建王朝對文化不是很重視,個體書商自己印書的非常多,而且裡面還有很多的錯誤而且沒經過訂正造成書裡面的錯字很多而且印刷的紙張也不好,書上這樣做為的就是降低成本再加上清朝時期的文字獄非常嚴重,除了皇帝自己要求印刷的書以外民間印刷的書無論是紙張還是印刷質量上都不是很高這也就造成了明朝以來到清代的書古籍善本和有名的書很少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