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
2 # 喃語低徊
學習中醫如果是學生,可以考慮報考中醫學院中醫學專業,在學校進行系統學習。
如果是自學,先應考慮學習的目的是什麼,想學到什麼程度。如果只是瞭解,可以先看看劉力紅的《思考中醫》,艾寧的《問中醫幾度秋涼》等普及性的書籍,也可以看看青斗的《大中醫》這部小說。這些書未必能完全看懂,但可以留些總體的印象。然後學習一下經脈穴位,刮痧,按摩,拔罐,然後再學習日常食材的功效,學一些簡單的藥膳。基本就可以了,如果想再深入一些,學一些感冒咳嗽發燒等常見病的診斷和調理就差不多了。
如果想深入的完整的學習,先準備一套《中醫基礎學》、《中藥學》《方劑學》、《病理學》、《診斷學》之類的教材,好好翻閱一下,目的為了掌握一些專業名詞,對這些有個統一完整的印象和理解;然後學習《藥性賦》、《本草四百味》、《瀕湖脈學》、《湯頭歌訣》、《醫學三字經》、《醫方集解》、《黃帝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溫熱論》、《溼熱條辨》、《溫病條辨》等等。如果想學習針灸,那《針灸甲乙經》、《針灸大成》、經穴分寸歌訣及各種針灸歌訣就需要學習了。這些都是基本的,等後面增加見識時,《中藏經》、《諸病源候論》、《千金方》、《外臺秘要方》、錢乙、劉完素、李東垣、朱丹溪、張從正、《本草綱目》、張景嶽、喻嘉言、傅青主、《醫宗金鑑》、黃元御、陳修園、《醫學折衷參西錄》、《血證論》等等都是需要了解參考的。
-
3 # 炁無炁道一炁
學好古文,背中醫基礎知識,掌握簡單的小病的治療方法,可臨床驗證一下,有了療效,治好了別人的病,才能讓人信心大增,繼續深入下去。
-
4 # 中醫骨科小醫生
中醫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中華民族的五千年傳承保駕護航做出了重大貢獻。像提問者這樣想學中醫的人來說真是佩服。傳承中醫需要這樣想學、愛學,堅持學的人。
作為科班出身的我,也經歷過沒有人指導,迷迷糊糊走入中醫世界的感受。要想學好中醫,不能三分熱度,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首先,需要對中醫感興趣,有學習中醫的強烈意願。興趣是學習的老師,如果不喜歡,就算是華佗再世也教不了這樣的弟子。
其次,中醫是經驗醫學,只有興趣還不夠,需要記憶,熟讀經典,做為初學者最好還是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剛開始不需要理解,就是要背,背到滾瓜爛熟的程度最好。
最後呢,還是跟師學習,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什麼都不懂,就需要好好聽、好好記,熟悉臨床病歷,聯絡自己所記憶的書本知識,逐漸就可以體會里面的精髓。
-
5 # 老咸陽中醫
真正的中醫不是學出來的,學頂多學個皮毛。
比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個華能學來嗎?
千斤詩書方壓得起半兩稱砣。
-
6 # 原始點YS
初次學習中醫,可以先從簡單的,針對性強的開始,培養興趣,比如經絡、藥理,針灸、刮痧等。否則,中醫發展傳承幾千年,留下來的各種著作,方法多不勝數,一個完全要靠自己學習的初學者如何得其門而入,有耐心堅持下去呢?
比如我,出生在農村,自小體弱多病,但慶幸的是,我們村的大多數老人都或多或少略懂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因為我們的祖宗曾出過中醫大夫,而且傳了下來,據說,解放初期,我們村還經營著中藥房。以至我八九歲就經常幫助伯母(接生婆,伯父是赤腳醫生)到田埂、坡崗採挖一些中草藥,十一二歲就經常自己搞拔罐(小時候不懂,睡覺時不蓋被子或踢被子,肚臍被冷後肚子痛。),平時也經常看到別人使用艾灸。也許耳濡目染 和親身經歷的緣故,自小便對醫、藥有著十分的好奇和好感。
初中畢業後,由於家庭原因遂踏入社會背井離鄉輾轉各地奔波生活,但我一直對醫、藥方面的知識情有獨鍾,每到一個地方也會盡一切可能的蒐集一些有關中醫方面的報刊雜誌書藉學習,並且還曾蒐集收藏一些所謂的偏方驗方秘方。在這過程中也曾先後有民間師傅想收我為徒,學習中草藥、針灸、艾灸知識。但是從愛好了解到能學以至用並不是一回事,需要熟記的東東大多了,比如針灸,不用說要熟記操作時的針法,左右、深淺,時長,補瀉等因人而異,單單看到那幾百個穴位,我就望而生畏了,至於中藥中的各種花草、塊莖的辨認,用途、功效,什麼十八反,什麼君臣配比,什麼五運六氣、陰陽,相生相剋等等,我更是懵逼,文化低實力不允許也。以至,我自始至終只是憑著愛好,對中醫心存敬畏,不敢褻瀆,更不敢在別人的身上亂用。
直至2014年春,因緣巧合,一位在市醫院工作的堂姐介紹我接觸、學習了原始點按推處理方法。因為原始點方法操作簡便,安全有效、簡易環保、非藥物、非侵入性等特色的自然醫學方法。而且又不需要藉助於其它物件儀器,不用服藥打針,不用擔心辨診不準,用藥反應等等因素。透過學習在臨床驗證,以及患者的認可,慢慢的我終於舉步邁入中醫的大門,當然,我知道我只是一位初學者,需要學習的知識還很多很多,我不敢驕傲而且沒有什麼值得驕傲。從2014年學習原始點以來,我一直在學習,一直信心滿滿的在幫助有需要的患者調理身體恢復健康。
這就是我,一位半路出家學習中醫的人的過程經歷,希望我這塊石頭能攻擊你的玉,激濺出啟迪的火花。
-
7 # drdong718
如果做為愛好者,而不是想從業當醫生,最好也最快的是學習經方醫學。一年以後,你會發現你可能把你家裡七大姑八大姨多年的慢性病都治好了。這就是經方的魅力。
從業就是另外的故事了,你需要文憑學歷,證書,等等等等。
回覆列表
從學習《中醫基礎理論》入手,把經絡表裡關係,走向,臟腑表裡別通關係,先學明白了"凡病源於髒,凡病歸於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