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旺仔的日常過往
-
2 # 初中數學尚老師1
應該去公立學校比較好,但最後不管你選擇去哪裡,還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是使自己變得更優秀,才能把工作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裡,才能有選擇工作的權利,才能使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
3 # 不羈的農夫
正巧今天下午我去園林花圃想買幾棵樹苗,當老闆知道種學校裡時,以為我是教師,二話不說,活生生把我趕出來了。鬱悶中我跑旅遊公司和朋友聊起這事,他也說:我們公司不是淡季的話,不做教師的生意。綜合今天下午的經歷,教師真的沒地位。
再說說我這裡比較另類的和那些老師哭訴截然相反的現象:
90%私立學校的年輕教師都在偷偷的考編,深究其因:原來私立學校工資高,年薪8萬(打包了)而公辦編制教師基本一張卡工資低,2500,另一張卡是其他補貼,基本等同於基本工資額度2500,每學期的課時費不到3000,一學期的績效工資才7500,四大節4000、第十三個月工資2500,精神文明單位獎8000,住房公積金月1000出頭。(班主任的話一個月500)。
我累計一下:2500x12=30000+補貼30000+全年績效15000+四大節4000+第十三個月工資2500+精神文明獎8000+住房公積金12000=101500。還有高額度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生育險。
重點是,進去以後就是鐵飯碗,不犯罪,不想升官,你也可以學某些教師,吊兒郎當的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
4 # 如青
看情況了,如果是一二線城市的公立學校肯定好,工資高福利好。
但如果是一般的公立學校,也可以考慮先去私立奮鬥幾年,再轉公立也不遲。一般的公立學校,工作沒壓力,但是生活壓力會比較大,比較容易滋生頹廢感。而私立學校工資雖然比較高,但工作壓力大,不穩定。現在的學生不好管,特別是私立的,教師稍有不慎,容易被炒魷魚。
很多人走上三尺講臺之後,發現其實並沒有當初想象中那麼美好,幾年之後便厭倦當老師了。
因此,教書之餘還得多充電,須得利用好閒暇時間!
樓主,好運!
-
5 # 羅瓜兒呀
雖然說都是做老師,但是差別還是挺大的。你之所以難得抉擇,是因為對私立學校、公立學校認識不夠。只有你分別弄清楚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的利弊就容易做出抉擇了。
公立學校1.有編制,穩定的“鐵飯碗”
要成為公立學校的老師,都需要參加國家統一招聘考試,是有編制的,進去了基本上意味著不會失業。
2.待遇好
有編制五險一金都是按國家標準交的,看病不用擔心,報銷比例高;公積金交比例高得高,買房不用太擔心;退休金高,養老問題不用愁。
3.事務繁多
每個老師要幫扶留守兒童,每個月要去到留守兒童家裡,瞭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情況,還要做資料。有學生輟學,老師要跟蹤勸返。老師還有幫扶的貧困戶,做資料,家訪。
4.晉升空間窄
做公立學校的老師,晉升空間一眼就能看到天花板,大多隻能評個高階優秀教師。
5.門檻高,競爭壓力大,難進入
考教師編的條件高,需要教師資格證,專業相關,普通話證書。競爭壓力大,一個崗位幾百甚至幾千個人考。去年我去考,就招一個人,但是報名人數有500多。
私立學校1.工資高
私立學校是以盈利為目的的,都比較有錢,所以開的工資都較高,進私立學校工資會比公立的高。而且,私立學校有績效獎。
2.准入門檻低
私立學校只要你有教師資格證,不需要專業相關,面試透過就可以進。
3.壓力大
私立學校生存壓力很多,所以老師壓力都比較大,要招生,留住學生;有的不僅負責教學事務,還得負責行政事務。
回覆列表
首先要明確一點,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作體系,肯定是公立學校要好,而且不是好一些,是好很多。為什麼呢?
1.職業性質不同。考公立學校就是俗稱的考事業編,這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競爭,並不比高考要簡單多少,高考是劃線,分數夠了就行,事業編是劃人,只要一個,第二名考再高也不行,也是一個很公平的考試,有能力者居之。考私立學校就是找一個普通的工作,不會有太強的競爭,有點關係可能就會考進去。
2.職業規劃不同。公立老師的職業生涯是一個不斷上升的趨勢。為了提升地區的教學水平,各地教育部門還會經常舉辦各類公開課,交流課等培訓課程,來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私立學校的老師不會有這麼多的機會,私立學校說到底是一個企業,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所以不可能花費大量的金錢去培養老師,誰知道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老師會不會跳槽呢。
3.待遇不同。公立教師的待遇會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而不斷增長,開始的工資水平可能是不如私立學校的老師,但是他們的工資待遇是有發展潛力的,五險一金隨著工齡的增長而不斷增加,如果評上職稱,那待遇更是水漲船高,公立學校老師不用擔心哪天會不會失去工作,而且退休後是事業編的待遇。私立學校老師工資水平開始可能會好一些,但是增長的空間不大,試想一個公司會給員工多高的工資呢。
所以既然能當老師,說明有教師資格證,既然有教師資格證為什麼不拼一把呢?拼盡全力考上事業編制教師,以後的你會感謝今天自己的付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