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4402
-
2 # 若水斑斑
我們老家說的“小年”,一般指元宵節,比“祭灶”隆重。但臘月二十三仍是春節前一個很特別、很重要的日子。我印象中的“祭灶”有兩個環節,焚燒灶王爺舊像和吃芝麻糖。“祭灶”的前提是全家人都在家,如果有在外上學或打工的,二十三便不“祭灶”。小孩子更關心吃芝麻糖,尤其是對這天有儀式感的芝麻糖,感覺吃得理直吃壯。芝麻糖分兩種形狀,豎條狀的和麻花狀的。豎條狀的,最便宜一塊錢一包,有10根,極脆,吃一口就會掉渣。麻花狀的,5毛錢一根,略貴,比較結實,不會掉渣,我更喜歡吃這種的。想起《國家寶藏》裡講新疆博物館的女媧伏羲圖,聯絡到DNA螺旋結構,被網友調侃,女媧伏羲尾部交纏,也像麻繩,現在覺得,也像麻花狀的芝麻糖。
-
3 # 金嗓子腸寶
我們那兒是小地方,習俗沒有太多講究。印象中最深的只有兩個。
一個是打掃衛生(我們那兒叫掃揚塵)。
掃揚塵的掃把一定要是新的,所以那個時候一般是先去竹林砍一些竹枝回來做成掃把,再綁上竹竿,然後從樓頂開始打掃。把積攢了一年的灰塵打掃乾淨,再把窗戶擦乾淨,用高粱做的掃把把地掃乾淨。再者就是洗被子、洗澡了。反正這一天從房頂到地壩(房前壩a),再到床上、身上,全部煥然一新。
再一個就是送灶王爺。
具體時間不記得了,反正要上香、燒紙、上貢品。貢品是好吃的,意思是灶王爺吃了東西,上天庭彙報時,多說好話。
小時候每年都要經歷這些,長大了,基本上是除夕頭兩天才匆匆回家,不到元宵就要上班,小年也就很少參與了。在家也是到處拜年,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不多。記得小時候,去親戚家拜年都是靠走的,年紀偏長的親戚初幾里都不會出門,就等著晚輩們上門拜年。基本上一天去一家親戚,住一晚再去第二家,親戚多的初十之後都還在拜年。
後來電話方便了,晚輩們就商量一起去一個長輩家,再依次去別家,慢慢的拜年的時間縮短了一半。再後來手機方便了、交通方便了,拜年就成了一個形式,基本上早中晚拜三家。開車過去吃頓飯打幾把麻將就去下一家,剩下的時間就是約起打牌、打麻將,那種親朋好友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的年漸行漸遠。
為什麼很多人說年味淡了!其一是網際網路改變我們許多,原來一年到頭才見一次的親戚,現在隨時可見,資訊多元化也讓我們不再侷限於家長裡短。其二我們自己也很久沒有從頭到尾參與一個年了,不是嗎?
-
4 # 隨陪伴依
謝邀:說起小年,我們這裡有一段順口溜:二十三,糖瓜粘,灶王爺去朝天,沒有糖瓜供奉棗……後面的忘記了,這只不過是我小時候流行的順口溜,說實話,我們這裡沒有祭灶神的風俗,但在我小時候,還是吃過糖瓜這種食品的,因為這天,家家戶戶還是挺忙碌的,掃房子,煮肉,做豆腐,蒸年糕,做花饃……這些都是我小時候的事情,現在我住樓上了,這裡過小年還和平常一樣,給幹嘛還幹嘛,至於祭灶神吃糖瓜,已經變成了兒時滿滿的回憶了。
-
5 # 三峽客
小時候在老家,奶奶都要烙灶餅(糖餅),還要多放糖,好粘住灶王爺的嘴,因為灶王爺供臺的上下聯就說好了: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臘月二十三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初一早上放鞭炮就是接灶王爺的。
-
6 # 張風琰
謝邀,對於漢族人來說:到了臘月二十三,就要家中發麵餎餅,而且不多不少餎十三個餅,一年十二個月,為啥要餎十三個呢?那是因為多餎一個表示家中年年有餘,生活幸福美滿,二十三這天下午,我們在廚房灶臺的牆上貼上灶爺爺,灶奶奶,然後點上油燈,沏上八寶茶,擺上紅栆,水果,糖瓜,將餎好的十三個餅子也給擺上,乾果,最後燒上一柱香祭拜灶爺爺,灶奶奶,開始跪地磕三個頭給灶爺爺,灶奶奶,嘴裡唸叨唸叨灶爺爺,灶奶奶灶上天庭為我家說句好話,給上天說說我家一年的狀況,好在來年好運連連,有吃有喝,雖後燒了灶爺,灶奶騎的天馬,送灶爺灶奶上天庭去述職,二十四就是除塵,二十三晚上必須睡個好覺,養足精神,因為二十四除塵要大掃除了。
回覆列表
60年代及70年代要掃揚塵,掃家裡衛生、洗鋪籠罩子。原先購物買年貨,要到十餘華里的鄉場去(趕場)購買,貿易公司(供銷社)只能買些調料。而且三天才趕一回場,所以要備年貨只有到鄉場去買。
現在簡直好到哪裡去了!都住小區高樓,打掃衛生也方便,很多家裡都用全自動洗衣機非常快捷。不一定非要等到臘月二十三才掃塵、洗滌家裡東西。購物也方便得很。只要有居民住宅地,超市、商場、菜市場都會有。還有酒店、飯館……我們家10來分鐘就兩個大超市,一個大菜市場。一年四季鍋碗瓢盆、針頭線腦、吃的、穿的…什麼都有賣的。從早4、5點鐘到晚上10點,買啥都不愁。但是很多人由於工作或家裡人多,選擇在外酒店聚歺較多。也沒那麼多講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