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柳波
-
2 # 那些花兒942
僅從漢語語體本身來劃分,可分為文言文詩歌和白話文(現、當代)詩歌。大致以“五.四”運動興起的白化文運動為分水嶺。
若從詩歌種類來細分,大致可分為民謠(民歌)、古詩詞(包含對聯)、當代詩歌(包括歌詞)。而散文詩則處於散文和詩歌之間。
中國的一些民族還有一些口口相傳,經過搶救性發掘而整理完成的敘述本民族傳說的史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蒙古族的《江格爾》,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彝族的《我的聖途》,納西族的《創世紀》、《黑白戰爭》,……等等。
至於國外詩歌的具體情況,需要專業的外語人才才能翻譯過來,而且由於翻譯本身語言共通性的限制,無法予以詳告。
-
3 # 黃智637
詩歌分類大概為格律詩和自由詩。現在對詩歌的分類,還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法。流派很多,能分多少類別誰能說清楚?
一、格律詩是中國的古體詩詞。分為:【古詩】如《古詩十九首》、【風騷】如《詩經》和《楚辭》、【樂府】如《孔雀東南飛》、【排律】如《上韋左相二十韻》、【絕句】可分【五言絕句】如孟浩然的《春曉》和【七言絕句】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五言律詩】如王維的《送別》、【七言律詩】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
二、自由詩分為:【新詩】是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產生的新體詩歌、【頌歌】如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日》、【哀歌】如李瑛的《一月的哀思》、【牧歌】如聞捷的《天山牧歌》、【打油詩】如唐朝的《雪詩》、【歌詞】如中國的《黃河大合唱》、【史詩】如法國的《羅曼之歌》、如中國藏族的《格薩爾王傳》、如蒙古族的《江格爾》、【故事詩】如中國的《阿詩瑪》和《百鳥衣》、【詩劇】如歌德的《浮士德》、如郭沫若的《女神之再生》、【散文詩】如高爾基的《海燕》、如魯迅的《野草》等。
-
4 # 今古雜誌
詩歌有什麼分類?
詩歌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兩類;根據作品語言運用上是否帶有格律,可分為“自由詩”和“格律詩”兩類;若按照句式長短、多少、語言是否帶有韻律,可分為:四言詩,五言詩,七言詩,長短句,散文詩,自由詩,歌詞等七類體裁形式。
詩歌,屬於文學作品形式的一類,是對“詩”的多種體裁的統一稱呼; 詩歌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主要的特點是:能夠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富於想象,語言精煉、形象,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敘述上有鮮明的節奏,用詞富有韻律。
對於古代詩歌,人們最為熟知的莫過於“唐詩”和“宋詞”,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詩經”、“楚辭”等詩詞形式;現代詩歌的形式,主要是清末民初開始產生的“自由詩”、“散文詩”等詩歌形式,還有當代比較流行的民族歌曲、流行歌曲等所使用的“歌詞”類詩歌形式。
在中國曆代文學發展過程中,富有里程碑意義的詩歌體裁,主要有:四言詩《詩經》,散文詩《楚辭》,五言詩《樂府》,格律詩《唐詩》,格律詩歌《宋詞》、《元曲》,現代詩“自由詩”和“歌詞”。
1、詩經
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儲存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作品305篇,分“風”、“雅”、“頌”三部;“風”主要輯錄了各地的民歌,對當時的社會生活反映的比較廣泛;“雅”和“頌”,則大多是反映統治階層和貴族階級的作品。
《詩經》的語言形式多數以4字為一句,多運用“比”、“興”手法,重章疊句,反覆吟詠,其題材形式和表現手法對後世文學有著較大的影響。
2、楚辭
《楚辭》是中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歌總集,收集了戰國時楚國屈原、宋玉到漢代東方朔、王褒、劉向、王逸等人的作品共十七篇,分別是:《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哀時命》《九懷》《九嘆》《九思》。
《楚辭》運用楚地的方言聲韻,以屈原作品為主,其餘各篇也都承襲屈賦的形式,感情奔放,想象奇特。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活潑,節奏和韻律獨具特色,能夠表現較為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
《楚辭》對中國文學的發展影響範圍較大,幾乎每個文學領域,各種不同體裁的文學形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它的身影。 鄭振鐸在《屈原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影響》一文中給予《楚辭》極高的評價:"像水銀瀉地,像麗日當空,像春天之於花卉,像火炬之於黑暗的無星之夜,永遠在啟發著、激動著無數的後代的作家們。
3、五言詩
五言詩,始於漢魏民歌、樂府傳統,主要盛行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以敘事為主,比如《孔雀東南飛》;也有抒情言志的作品,比較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有三國時期的曹操;五言詩要求每句五個字,句數多少、文章長短則沒有限制,句尾要求帶有一定的韻律,至於對仗、平仄則沒有嚴格的要求,韻腳也可以轉換。
4、唐詩
唐詩,泛指創作於唐朝詩人的詩。唐詩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對世界許多民族和國家的文化發展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研究唐代的政治、社會、人文等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唐詩的形式多種多樣。唐代的古體詩,主要有五言和七言兩種。近體詩也有兩種,一種叫做絕句,一種叫做律詩。絕句和律詩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分。所以唐詩的形式基本上有六種:五言古體詩,七言古體詩,五言絕句,七言絕句,五言律詩,七言律詩。古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寬:一首之中,句數可多可少,篇章可長可短,韻腳可以轉換。近體詩對音韻格律的要求比較嚴:一首詩的句數有限定,即絕句四句,律詩八句,每句詩中用字的平仄聲,有一定的規律,韻腳不能轉換;律詩還要求中間四句對仗。古體詩的風格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又叫古風。近體詩有嚴整的格律,所以又稱格律詩。
唐代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形成就,它把中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煉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還特別為人們所喜聞樂見。但是近體詩中的律詩,由於它有嚴格的格律限制,容易使詩的內容受到束縛,不能自由創造和發揮,這是一個很大的缺陷。
5、宋詞
宋詞,是相對於古體詩的新體詩歌形式,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極盛於宋代,是當時最為盛行的一種文學體裁,標誌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
詞是合樂的歌詞,屬於一種音樂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音樂有直接關係。因而宋詞句子有長有短,以便於歌唱,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
詞所配合的音樂稱為燕樂,又叫宴樂或胡樂,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裡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音樂,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據《舊唐書》上記載:"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
進入宋代,詞的創作逐步蔚為大觀,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並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全宋詞》共收錄流傳到現如今的詞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將近兩萬首,彰顯了當時創作的盛況。詞的起源雖早,但其發展高峰卻在宋代,因此,後人把詞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與唐代詩歌並列,齊稱“唐詩”、“宋詞”;宋詞就象一顆中國古代文學CROWN上的明珠,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豔,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代表一代文學之盛。
6、元曲
元曲,是盛行於元代的一種文藝形式,包括雜劇和散曲,有時專指雜劇。 雜劇,來源於宋代一種滑稽搞笑為特點的表演形式,本來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這種“民間文藝”先後在大都和臨安為中心的地區廣為流傳,並逐漸發展成戲曲形式,每本以四折為主,在開頭或折間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宮調同韻的北曲套曲和賓白組成。明清兩代也有雜劇,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同樣盛行於元、明、清三代,屬於沒有賓白的曲子形式;內容以抒情為主,有小令和散套兩種。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雖有定格,但並不死板,允許在定格中加襯字,部分曲牌還可增句,押韻上允許平仄通押,與律詩絕句和宋詞相比,有較大的靈活性。所以讀者可發現,同一首"曲牌"的兩首有時字數不一樣,就是這個緣故(同一曲牌中,字數最少的一首為標準定格)。
繼唐詩、宋詞之後,元曲也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一朵燦爛的花朵,在思想內容和藝術成就上獨有特色,和唐詩宋詞明清小說鼎足並舉,成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7、自由詩
一般認為,美國19世紀詩人惠特曼是自由詩的創始者;五四前後,自由詩開始在中國流行。自由詩在體式上刻意追求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不為格律音韻所束縛,毫無顧忌的傾吐作者的心聲;詩既不分行也不押韻,即使分節分行也完全按照作品內容而隨意排列,形成自由詩藝術形式上的主要特點,代表著當時的文人反封建專制、反舊傳統舊觀念的思想,更多地寄寓著渴求個性自由、獨立的意義。
自由詩沒有嚴格的詞句組合、音節、韻律及其他正規設計上的要求,依靠言語的自然節奏,形成一種“隨意”樣式的文學體裁;自由詩並非什麼現代發明,但它隨著現代主義的到來而佔據重要的地位,並且構成了對19世紀詩歌固定形式的反叛。自由詩沒有任何外在的形式可以利用,同以前的詩相比,可能是最難寫好、最難寫出“詩”的意境的。艾略特(T·S·Eliot)1917年在《對自由詩的看法》中指出,"對於要好好幹一件事的人來說沒有什麼詩是自由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自由詩也可能是最容易寫出來的詩,因為它對語言藝術要求不高,沒有固定的形式,也不講節律,平仄,只要能懂得簡單文句的排列,具有一般水準的語言水平,或者具有能說會道的口才,甚至民間大眾,市井小販,都有可能寫出一篇“自由詩”體裁的文章。至於文章的質量,則需要另當別論!
8、歌詞
歌詞與歌曲密不可分,應當是當代人們最為熟知的一種詩歌形式,無論城市鄉村,到處都有歌曲的旋律,無論男女老幼,也都能哼唱幾句歌曲的歌詞。
歌詞就是指一首歌曲中的文詞部分,是和音樂結合起來,共同完成藝術表現任務的一種藝術體裁;現代流行歌曲、民族歌曲以及影視歌曲,一般都配有歌詞。歌詞與樂曲,絕大多數都能互相配合,成為同時涉及文學和音樂的藝術作品。因為歌詞大多數都是押韻的,是韻文的一種,所以,歌詞也屬於一種文學體裁。
歌詞與詩的區別,主要是詩不一定要合樂,歌詞是要合樂的,也就是說,歌詞是要求與音樂的旋律協調配合的;中國古代的宋詞、元曲均是一種歌詞,除獨立吟誦外,亦可以配合歌曲,以當時的漢字發音唱出。現代的歌詞,不一定要求象宋詞或元曲那樣,需要嚴格的韻律、格式,幾乎可以寫成“自由詩”的樣式,但是,需要有一定的節奏,許多的歌詞也都是押韻的。
現代歌曲的創作,可能是先有曲再有詞,也或許是先有詞再譜曲,因為會譜曲的人不一定有詞,會寫詞的人不一定懂曲,所以經常會出現“有成曲後填詞,或有現詞後套曲”的歌曲創作過程。
歌詞表達著歌曲的宗旨和靈魂,闡述了一首歌的內在感情和主旨,歌詞的優劣很大程度決定了一首歌的成敗!即使年代久遠,觸動心靈的歌詞也往往會一直被人們傳唱和記憶。
-
5 # 老穆說語文
老穆解析✨問:詩歌有什麼分類?
如果按照音律分類,可以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
如果按照內容分類,可以分為敘事詩、邊塞詩、送別詩、詠物詩、田園詩……
但是,穆老師覺得這樣的分類比較刻板,同學們也很難記得住。因此,穆老師就用特別的方式讓同學們記住。
我們都知道,古代經常發生戰亂,離家出走、背井離鄉的事情經常發生,穆老師就以“家”為起點,教大家如何記住。
第一種情況——離開家鄉
〖1〗離開家鄉,就會有離別,因而產生“送別詩”
〖2〗離開家鄉去邊疆建功立業,因而產生“邊塞詩、戰爭詩”;
〖3〗倘若建功立業沒有成功,鬱郁不得志,不免會產生歸隱的想法,於是就有了“抒懷詩和抒情詩”;
〖4〗離開家鄉,外出遊玩,看見美麗的山山水水,就會產生“山水詩”;看見漂亮的動物,就會產生“詠物詩”;看見古建築,就會產生“懷古詩”。
〖5〗遊玩累了,待在荒山野嶺裡不走了,種種菜,墾墾田,於是產生了“田園詩”。
〖6〗離開家鄉後無處可去,到處流浪,四海為家,於是就產生了“羈旅詩”;
〖7〗流浪的歲月總免不了想家,於是便產生了“思鄉懷人詩”。
第二種情況——紮根家鄉
〖1〗在家讀書,遇到許多難忘的事情,於是就產生了“敘事詩”;
〖2〗讀書,可是沒考上,感覺自己懷才不遇,於是就產生了“諷喻詩”;
〖3〗在家,年齡大了,不免要婚嫁,於是產生了“閨怨詩”;
〖4〗結婚後,必然會經歷生老病死的問題,於是產生“悼亡詩”;
〖5〗在家閒暇時光,坐在蘋果樹下發呆,忽然一個蘋果掉在頭上,於是就產生了“哲理詩”。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回覆列表
關於詩詞的分類
要想系統而專業地回答這個問題,那麼需要分幾步來說。
一,什麼是詩和詩人
1"詩必須是韻文,宮商協調,讀起來朗朗上口。
2"詩的語言必須高度凝鍊,具有美感和藝術性,不能口語化。
3"詩歌內容必須要來自真正的生活體驗。要具備時代感、責任感和正義感。在範圍之內地 不斷創新,是詩歌發展和發揚光大的必由之路。同時,一定要避免靡靡之音和固步自封的小我情節。
4"詩歌必須含蓄、優美、具有層次和奇正分明的特點。口水、口號、廢話這寫不足以為詩。
5"真正的詩人,也必須能做到如下幾點:熱愛、信仰、不怕打擊、不怕孤立、不怕清貧,不怕被世俗所拋棄。
二,廣義的詩歌分類
詩歌源起於遠古的勞動生活, 和音樂、舞蹈有著密切的聯絡。從詩經起直到今天,詩歌也在不停的發展和變化。除了從內容上可以分為抒情和敘事之外。形式大致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楚辭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問世以後,就成了詩人們的金科玉律,而夠被尊稱為經。直到以屈原、宋玉等根據楚地風情創作的詩歌出現,才打破了詩經的一統天下的局面。之所以把楚辭單列一類,是因為它獨具特色的語言風格、地域特色和比興方式。
2"古風
也叫古體詩,它的命名是和律詩相對而言的 。初唐之前,詩人創作的時候雖然也講究宮商協調,但遠不及律詩嚴謹。直到沈約、陸法言等人初定四聲八病之後,才出現了非常嚴謹的律詩。當時的人為了和之前的詩區別,就稱為近體詩或者今體詩,而把以前的所有不合律的詩,統稱為古體詩或者古風。在大體上說,漢樂府也可以劃分古風一類。
3"律詩
律詩有著極為嚴格的形式要求,這使得聲韻達到了完美的境界,不但利於歌唱,就是誦讀起來也是鏗鏘有力。 律詩大體上又分為幾種形式,五絕、七絕、五律、 七律和古絕。雖然律詩的基本要求很嚴苛,但變格也很多,熟練掌握之後,在豐富詞彙量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寫起來也是不難。
4"新詩
在陳獨秀領導發起的白話文運動以後,一種全新都詩歌出現了,這就是新詩。新詩的語言更貼近生活,淺顯易懂,尤其在助詞的使用上更為靈活。其中代表人物有徐志摩、林徽因等。至於後期的朦朧詩及其代表人物,如北島、顧城的作品,就不值得單獨分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