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島棘海生物科技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久遠源長,雖然沒有前人喝茶的講究,但是在現代性的隨意中,依然保留著人們對茶的嚮往,品一壺好茶,能讓人心曠神怡,放鬆心情,可謂是居家旅行必備。

    隨著越來越多人喝茶養生,泡茶也成了一門技術活。那麼,應該如何正確泡茶呢?要知道,不同的茶葉泡法不同,要注意水溫、茶具、茶水比例與沖泡時間等等因素。

    泡茶的注意事項:

    1、用保溫杯泡茶需注意。保溫杯雖能保溫,但茶葉中多種維生素和芳香油易在高溫或長時間的恆溫水中損失,茶的效用和口味也降低了。好的茶具應首推陶器類,具有一定透氣性,冬天保溫,夏天不餿,不發生任何化學反應。所以紫砂茶壺享有盛名。普通的泡茶玻璃杯最合適。

    2、 用沸水沖泡,注意控制溫度。有些人喜歡用剛開的水沖泡茶葉,其實這是非常有害的。適宜的水溫是泡好一壺茶的的重要因素之一,水溫太高,茶裡的維生素C,茶多酚等都會遭到破壞,同時也會影響茶葉本身口感。

    水溫太低,溶解度不夠,茶裡的有益成分不能充分溶出,茶香也會很淡。

    綠茶:80-85℃,西湖龍井、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等。

    白茶:85-95℃,白牡丹、貢眉、壽眉、白毫銀針等。

    黃茶:85-90℃,君山銀針、蒙頂黃芽、北港毛尖等。

    青茶:95-100℃,武夷巖茶、鐵觀音、鳳凰單叢等。

    紅茶:95-100℃,正山小種、祁門紅茶、滇紅、金駿眉等。

    黑茶:95-100℃,普洱茶、安化黑茶等。

    故而,泡茶的適宜溫度一般為70℃-100℃。

    3、第一次茶要過濾。有些人認為頭遍茶濃,提神醒腦,所以愛喝頭遍茶。殊不知,茶葉在栽培與加工過程中受到農藥等汙染,茶葉表面總殘留一些農藥,相應的頭遍茶農藥等有害物質濃度也高。所以應讓頭遍茶水發揮“洗茶”的作用,棄之不飲。

    4、同一茶葉不要泡多次。茶宜常飲而不宜多飲,應隨飲隨泡,不要擱置太久。茶葉泡的過久,內中很多對人體不利的物質被泡了出來。沖泡時間過長,茶葉中的茶多酚、類脂、芳香物質等可以自動氧化,不僅茶湯色暗、味差、香低,失去品嚐價值;同時由於茶水擱置時間太久,受到周圍環境的汙染,茶水中的微生物(細菌和真菌)數量增多,而影響衛生。茶泡三四杯後就沒有再泡的必要了。

    泡茶的步驟:

    1、泡茶首先必須燙杯:用開水將水杯用開水燙一下,給水杯加下溫。

    2、將合適溫度的水衝入杯中,當然是開的水,開後要以等下倒入茶杯中。

    3、取茶投入,不加蓋。此時茶葉徐徐下沉,幹茶吸收水分,葉片展開,現出芽葉的生葉本色,芽似槍葉如旗;湯麵水汽夾著茶香縷縷上升,如雲蒸霞蔚。此時則似雪花飛舞,葉底成朵,鮮嫩如生。葉落之美,有“春染海底”之譽。

    4、 一段時間之後,茶湯涼至適口,即可品茶。此乃一泡。 茶葉評審中,以5分鐘為標準,茶湯飲用和聞香的溫度均為45-55C。若高於60C,則燙嘴也燙鼻;低於40C,香氣較低沉,味較澀。這個時間不易控制。如用玻璃杯,我一般用手握杯子,感覺溫度合適即飲; 如用蓋碗,則稍稍倒出一點茶湯至手背以查其溫度。完全依靠經驗。

  • 2 # 多知一二

    這個問題太大了,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中國有綠、紅、黃、白、青、黑六大類茶,不同類別的茶有不同的沖泡器皿、沖泡方法和評價標準。

    即使是同一類茶,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沖泡方法,沖泡得當,可以彰顯茶的特點和優點,沖泡不當,無異於暴殄天物。

    要掌握正確的沖泡方法,就要掌握正確使用沖泡器皿、投茶量、沖泡用水、水溫、浸泡時間、出湯等等。

  • 3 # 三恩茶業劉玉紅

    想要衝泡一杯好茶,除了要優質的茶品之外,沖泡技巧也是關鍵,如果你一直覺得自己泡茶水平沒有進步,又找不到原因,看看下面這幾點,幫你快速提升泡茶水平。

    01煮水

    泡茶用水最低要求就是要煮沸。

    哪怕是需要85℃沖泡,也需要先燒至100℃再放涼。

    唐代陸羽的《茶經》中關於煮水沸騰的記載:一沸:當水如魚目,微微有聲時;二沸:緣邊如湧泉連珠;三沸:勢若奔濤、騰波鼓浪。

    簡單說,就是煮水要大火快煮,當水連續冒泡,煮到二沸或是剛剛三沸時,水的活性是比較好的。如果煮的太久,水中的含氧量降低則活性降低,對茶湯影響也不好。

    02選器

    不同的茶要使用不同的茶具。

    綠茶、黃茶—玻璃杯、蓋碗。

    方便觀賞其在水中舞動。其次,因為大多數綠茶、黃茶都比較細嫩,經不起高溫的浸泡,而紫砂壺保溫效能很好,會悶壞茶葉。

    烏龍茶—瓷質蓋碗或紫砂壺。

    如果想展現烏龍茶高揚的香氣,可以使用瓷質蓋碗,方便聞香且不會吸味;如果想展現烏龍茶深厚的韻味可以選擇紫砂壺,紫砂壺能激發茶性。且紫砂保溫性好,可以淋壺加溫,保證沖泡溫度。

    紅茶—白瓷茶具。

    可以便於觀察紅茶的湯色和金圈。黑茶—紫砂壺。

    紫砂壺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能夠減輕黑茶儲存之時產生的一些異雜氣,茶的層次、韻味更好。

    白茶—大口蓋碗。

    白毫銀針原料很嫩,沖泡溫度不能過高,故用大口蓋碗泡茶,避免悶壞茶葉;而白牡丹、壽眉或貢眉之類,使用茶具沒有太多限制,老白茶還可以用陶壺煮飲。

    03投茶比例

    投茶比例也影響茶湯口感。

    綠茶、黃茶:蓋滿蓋碗底部

    通常來說,綠茶和黃茶是所有茶類中公認較為鮮嫩的茶類,且經過揉捻,浸出物出來快,蓋碗沖泡時,放差不多剛好覆蓋蓋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扁形的綠茶、之葉青之類的,大約鋪滿蓋碗底部薄薄一層的量就差不多了。毛峰、瓜片等稍微蓬鬆的綠茶,佔蓋碗體積的1/5左右。

    紅茶:蓋滿蓋碗底部,比綠茶稍多

    紅茶的投茶量與綠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蓋滿蓋碗底部的量,不過可以比綠茶多放一點量。類似祁紅、金駿眉較緊細的紅茶,投放體積佔蓋碗的1/5。滇紅之類條索較粗的紅茶,投放體積約1/4即可。

    白茶:散茶佔3/4-1/2,白茶餅佔1/5

    因白茶沒有經過揉捻,僅僅是鮮葉採摘後經過萎凋、乾燥製作而成的茶類,所以幹茶普遍較輕且蓬鬆,投茶量較大,散茶約佔蓋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餅的話,差不多佔蓋碗容量的1/5。

    烏龍茶:佔蓋碗的1/5到1/3

    烏龍茶的種類非常多,可以根據不同的外形來確定投茶量。

    外形緊結彎曲、呈顆粒狀的茶葉,如鐵觀音、黃金桂、凍頂烏龍等,一般投茶量為蓋碗的容積的1/5。因為顆粒型的烏龍沖泡開後,會迅速張開,放多了容易漫出。

    外形緊結呈條形的茶葉,如大紅袍、鳳凰單叢等,一般投茶量為壺的容積的1/3。一般以茶葉沖泡吸水膨脹後不超過壺口的茶葉量為宜。

    黑茶:佔蓋碗的1/5

    黑茶差不多佔蓋碗容量的1/5。如果口味偏重的話,可以多放點茶葉,並且沖泡時間可稍微延長。

    04水溫

    水溫是泡茶至關重要的因素之一。

    綠茶、黃茶:不能用高於90℃的水沖泡,否則茶湯的鮮活力就會下降;

    紅茶:要用85℃至90℃的水沖泡,以保持最香甜的口感,溫度太高容易酸澀;

    黑茶:需要沸水沖泡,這樣才能沖泡出其稠厚的湯感和濃醇的滋味。

    烏龍茶:要用沸水沖泡,否則香氣不揚,陽剛的風格也表現不出來;

    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用90℃以下的水沖泡,突出其鮮甜味,避免苦味,嫩度較低的貢眉可以用沸水沖泡;

    泡茶本身是個逐漸熟練的過程,多練習,自我總結出來的經驗會更加適合自己的口味哦。

  • 4 # 一茗薌茗茶董樂平

    正確的泡茶及喝茶應當是什麼樣的,這個話題樓主提得太廣泛了,為什麼這麼說呢?茶葉分六大類,單說,每一類中有高、中、低檔,每一檔茶的水溫,時間投茶量都會不一樣的。簡單來說:正確的泡茶,從備茶、選器、選水、煮水、沖泡時間,每一個環節都會給茶湯,茶味造成影響,要想正確的泡好茶,要了解這款茶。

  • 5 # ALice2018

    1、治器——沖茶前的準備工作,從起火到燒開水,衝燙茶具;

    2、納茶——將茶葉分粗細後,分別把茶葉裝入茶壺,粗者置於底、中者置於中、細者置於上,茶葉不可裝得太滿,僅七八成即可;

    3、候茶——講究煮水,以“蟹眼水”為度,如蘇東坡所說,“蟹眼已過魚眼生”,初沸的水沖茶最好;

    4、衝點——講究“高衝”、開水從茶壺邊衝入,切忌直衝壺心,以防“衝破茶膽”,茶葉衝散,茶沫溢位,可能把茶沖壞;

    5、刮沫——沖茶時溢位的白色茶沫,先用茶壺蓋颳去,然後把茶壺蓋好;

    6、淋罐——茶壺蓋好後,即用開水衝淋壺蓋,既可衝去溢位的茶沫,又可在壺外加熱;

    7、燙杯——在篩茶前,先燙杯,一可消毒,二可使茶杯升溫,茶不易涼,也能使茶生香;

    8、篩茶——講究“低篩”,這是潮汕功夫茶的特有篩茶方法,把茶壺嘴貼近已整齊擺放好的茶杯,然後如“關公巡城”般地連續不斷地把茶均勻地篩灑在各個杯中,不能一次注滿一杯,以示“一視同仁”,但一壺茶卻必須迴圈篩酒以至於盡,即所謂“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品茶的“品”字是由三個“口”組成的,所以喝茶要分成三口,一口啜,二口品,三口回味,直至充分體驗到茶香,才能落肚。杯緣接脣,一股茶香撲鼻而米,一啜而盡,三嗅杯底。據說是“味雲腴,餐秀美,芳香溢齒頰,甘澤潤喉吻,神明凌霄漢,思想馳古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韓國最漂亮的女星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