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山青衣客

    天龍八部被稱為武學末世,是原著當中,枯榮大師所講,這其實是一種對比,若是相比金庸小說的其他時代,天龍八部還算得上是武學盛世。

    天龍八部被稱為武學末世的原因:

    第一,在天龍八部年代之前,武學一道,曾經極為繁榮。

    天龍八部中,提到了很多高手,比如大理段氏先祖段思平,比如姑蘇慕容家的先輩慕容龍城,再比如逍遙派的祖師逍遙子,根據書中的描述,這些人,顯然要比天龍八部中的頂尖高手,還要高出一個層次。

    再者,玄慈作為帶頭大哥,率人前往雁門關,阻截蕭遠山時,肯定是率領中原豪傑,武林好手,結果去了二十一個人,被蕭遠山一人斬殺十七個,後來是蕭遠山不願再殺,幾個人才逃得性命。

    直到三十年後,天龍八部裡的武林才漸漸有了起色,才有了一批後期之秀,玄慈也練成了大金剛掌和般若掌。與三十年前對比,才算好看一點。

    第二,存在的幾門頂尖武學,沒有人能夠練成。

    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和姑蘇慕容家的參合指,都需要極為高明深厚的內力做支撐,但是完整的六脈神劍一直沒人能練成,因為內力不夠,想想也是,一陽指都練不到一品,談何去練六脈神劍?

    所以,天龍寺的枯榮大師才會感嘆武學末世,沒有人能夠練得那麼深厚的內功,去修煉完整的六脈神劍。

    姑蘇慕容的參合指也一樣,需要深厚的內力,以慕容博的高深內力,也不過是修煉了參合指的皮毛而已。

    第三,高明的武功皆是前人創造,天龍時代,沒什麼新的武學。

    少林《易筋經》、丐幫《打狗棒法》、大理段氏《六脈神劍》、姑蘇慕容《參合指》《斗轉星移》、逍遙派《小無相功》《天山六陽掌》《天山折梅手》《凌波微步》等等,這些絕世武學,都是前人創造,天龍時代前後,幾乎無人創造新的絕世武學。

    只有在天龍八部結束時,蕭峰與其義弟虛竹子聯手將降龍二十八掌改成了降龍十八掌,去繁就簡,剛柔並濟,威力更大,算是在頂尖武學上的一次進步。

    綜上所述,我個人覺得,天龍八部被稱為武學末世,是基於三個原因:一,前面有頂尖高手,二,沒有新的頂尖武學誕生,三,前人創造的頂尖武學,後人達不到修煉要求。

  • 2 # 影音國際

    天龍八部是武學末世,這是相對於前世來說的,對於後世來說,天龍時代是巔峰。武學從古至今一直在衰弱,遠古時代都是大神,鴻鈞老祖、盤古、女媧、三清等等,到了漢代項羽是第一高手,三國呂布無敵,隋唐李元霸稱霸,北宋金臺第一,掃地僧原型就是金臺。到了南宋,五絕很牛逼了。明朝東方不敗傲視群雄。清朝一落再落,陳家洛這些算是高手了,到了清末,黃飛鴻、王五、霍元甲展露舞臺。民國,陳真、葉問,當代,李小龍。

  • 3 # 顏良但是文丑呀

    只要戰亂時期就是武功盛世,唐安史之亂後,一直動亂不已,但是宋統一百年後,曾經的武學老人大多凋敝。元朝前後又是武學盛世。

  • 4 # 史論縱橫

    要說天龍八部後期,實力最強的應該是掃地僧,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必然會被虛竹和段譽所超越,因為虛竹和段譽都有北冥神功,這個北冥神功有多厲害,就天龍天山童姥和李秋水擁有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加上小無相功,最後一下被虛竹吸個乾淨。鳩摩智會小無相功,少林七十二絕技再加上少林心法,也是讓段譽一下子給吸乾了。

    三老四絕如此厲害,都是被虛竹和段譽秒廢,可見北冥神功究竟有多厲害。

    在天龍結束後,到射鵰前,除了降龍十八掌這樣精簡版的武功和一陽指這樣在天龍里面的二流神功得以傳承,中原武林從此落寞,這又是為何。

    就是因為這段時間,江湖上發生了血雨腥風的事情,西夏駙馬虛竹和大理小王爺段譽在蕭峰死後,虛竹或者段譽,或者他們的傳人對中原武林進行了一次慘不忍睹的洗牌,所有武林高手,包括少林在內,都遭受了滅頂的打擊,武功全被吸走了。

    所以,當時天下第一大門派,少林沉寂百年,直到一天時代憑藉九陽神功才得以重振巔峰;丐幫因為蕭峰的原因,得以儲存,並且剩下精簡版的降龍十八掌,所以,丐幫成為射鵰時代的第一大幫。大理因為段譽的原因得以儲存,這就是南帝北丐的由來。

    東邪西毒則是因為地處偏遠,得以傳承當時的段譽和虛竹看不上的類似一陽指那樣的二流功夫,所以成為射鵰時代的五絕。神秘出世的就《九陰真經》成為射鵰時期的武學擔當。

    虛竹和段譽或者他們的後人,在完成血洗武林後,出走到南海的一個小島上專研武功,憑藉天山六陽掌 + 小無相功 + 北冥神功 +逍遙派武功+逍遙派心法+天山折梅手+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創造出《太玄經》,據說這太玄經已經到了起死回生的功效,我認為這和虛竹繼承童姥的返老還童的因素。

    就是開開一腦洞,哈哈,別太認真。

  • 5 # Windforce1

    就18掌看出。天龍之後 18掌利害?原來18掌是 28掌從虛竹 改化過來。 後來(天龍後) 有些掌門只會15掌,內力,基本功不足練死,吐血都有。6脈神劍需要強大的內力,已經跟獨孤9劍,無劍級一樣(需要強大內力) 所以獨孤求敗是 段姓家族。前期6脈,後來剩1陽,差別太大。6脈需要強大內力(段譽吸了100+多年別人內力) 火焰刀已經是天下絕學,但鴆摩智都想偷6脈可見。 鬥轉就是後來得(弱化) 大挪移。慕容復只學到50%左右威力,但已經南慕容,北喬峰。

  • 6 # 羽菱君

    引起武學末世一說的第一個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本因大師所說的那句話。

    本因道:“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天龍八部•第十章》

    這句話出現在鳩摩智到大理天龍寺意欲奪取“六脈神劍”劍譜前,天龍寺眾高僧為了合煉“六脈神劍”力克鳩摩智時,本因大師對“六脈神劍”這套絕世武學的一個論述。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想要練全和運御“六脈神劍”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身擁強勁和渾厚的內力。

    段譽之前,在大理國的歷代王室高手中,除了創出這門絕學的開國皇帝段思平,沒人能夠練全“六脈神劍”,到本因他們這一代,甚至是之上的枯榮大師那一代,同樣如此。這等於是說,大理王室高手中,沒人能夠修煉到像段思平那樣的內功境界,也可以說,大理王室武學中缺少精妙的內功修煉法門。這點是個事實,從“天龍時代”與“射鵰時代”,大理絕學“一陽指”的威力就可以看出,大理王室高手的內功修為是越來越低的,內功修為的關鍵就在內功修煉法門。

    本因大師作為一代高僧,天龍寺方丈,他的這句話顯然不可能是將他們練不全“六脈神劍”的原因,歸咎於他們沒有精深的內功心法。他的這句話其實是在感嘆他們的武學修為跟祖先段思平相比,根本就是難以望項,是愧對先祖,大理武學,在他們的手中就等於是“末世”。為了維護祖先聲譽,因此他們也才決定合包括枯榮大師在內的六人之力,各分練一脈劍氣,合成“六脈神劍”。

    不過本因的這句話,卻被很多人解讀為“天龍時代”便是武學末世的一個鐵證,甚至將這句話改為枯榮大師所講,以枯榮大師的身份作為權威,來印證這個論斷,事實上便是過渡解讀了。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段譽無意中練全了“六脈神劍”,成為大理王室中第二位練成此絕學的頂級高手。因為他修煉了逍遙派的精深內功心法《北冥神功》,能將他人艱辛修煉的內力吸為己用,內力逐步渾厚,在最終吸了鳩摩智的一身深厚內力之後,徹底將“六脈神劍”貫通,運御自如。

    這反過來也就是說,當世之中是還有精深的內功修煉法門的,也大有能修聚到強勁渾厚內力的人存在,除了段譽能,後來的虛竹也一樣,只不過是當時的天龍寺中沒有這樣的高手而已。倘若“六脈神劍”不是大理的傳世秘籍,放到當世武林中,能修成的應當也不止段譽,“天龍時代”,其實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以此再來看武學末世之說,便成了無稽之談了,“天龍時代”稱之為武學的盛世亦不為過。

    引起武學末世一說的第二個原因

    這個原因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天龍時代”之後,武學一道確實是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許多上乘武學失去傳承而湮滅,然後經歷了一段很長時間的沉寂。到“射鵰時代”,武學一道的復興,實際上是在“天龍”斷了傳承之後的新生,是重新經過探索之後的再創,“天龍時代”和“射鵰時代”是屬於新舊的兩個武學時代。因此,把“天龍時代”看作是武學的末世有一定的道理。

    “射鵰時代”的武學一道,由於曠世絕學《九陰真經》的影響,實現了全面的復興,到第二次華山論劍,武學的水平比之第一次,已是提升了不少境界。到了後來的“神鵰時代”,又更加鞏固。“倚天時代”由於《九陽真經》的再次問世,武學一道更加精進,武林再次實現了百花齊放的輝煌,並最終實現了漢人百年的抗元復國大業。

    元代中土淪於異族,百姓呻吟於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學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其中西域奇士,大都出於崑崙,而中土豪俠,非少林、武當即屬峨嵋。但這是指其卓犖大者,其餘較小的門派山寨,又何下千百。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四回》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兩大武林瑰寶無疑就是造就這個武學復興背後最大的根源。尤其是在《九陰真經》武學境界基礎上繼續深化和昇華的《九陽真經》,更是將武學之道達到了“陰陽互濟”的最高境界,而且《九陽真經》的內功心法和武學原理較之“天龍時代”的任何一門武學,成就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練就《九陽真經》功成的“九陽神功”,內力能夠陰陽互濟,自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中原武學千百年來,渴望將一門精妙的內功心法和短時間修煉便擁有深厚內力合二為一的難題,在《九陽真經》得到了攻克。包括天龍時代和《九陰真經》在內的任何一門內功修煉法門都不能與之相比,修煉《九陽真經》成就自生不息的內力,更不是另走蹊徑將別人辛苦練來的內力吸為己用,成就短時間內擁有深厚內力的《北冥神功》可比的。

    這是中原武學的一次飛躍,只可惜也是最後的一次飛躍。從這方面講,“倚天時代”的武學比之“天龍時代”,是有所超越的。因此,“天龍時代”便是武學的末世這一論斷也是不成立的。

    以這樣的標準來對比,“倚天”之後,武學一道的境界再也沒達到“倚天時代”的高度,一再衰落,沒再復興,“倚天時代”更是名符其實的武學末世。而百花齊放,高手輩出的“天龍時代”,絕對稱得上是武學的一代盛世。

    前期回顧:

    第一百一十一期《中原武學的復興之路》

  • 7 # 忠肝義膽嶽老三

    武學盛世和末世都是相對而言。

    天龍寺本因說道: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

    正是天龍寺眾人難以修煉“六脈神劍”這門高深武學,他們也很明確看到自己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內功不夠,不足以催動“六脈神劍”的劍氣發揮威力,這導致他們無法將這門絕世神功修煉成功。

    本因看到了一個本質的問題:修煉內功速度太慢,快速提升內力的上古高深武功已然失傳,並沒有傳承下來。

    這就是所謂的“武學衰微”!

    那麼,在此時是“武學衰微”,那麼之前肯定有一個“武學盛世”。

    這個盛世裡面高手輩出,各種高深武功層出不窮,隨意一項都能影響後世多年。那麼這個時期是何時呢!

    正是五代亂世。

    可以說五代亂世群雄並起,正是武林最繁華的時期,也是高手最為集中出現的時期:有的開宗立派,有的揭竿而起,有的開疆闢土,有的揚名立萬……

    這些高手的集中出現,讓江湖更加璀璨多姿,也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在五代亂世這個武學盛世時期,江湖湧現了一大批頂級高手。

    可以說知道就有慕容龍城,逍遙子,段思平以及趙匡胤,肯定還有少林高僧等。

    作為姑蘇慕容家的不世奇才,慕容龍城創立了一門獨家絕技“斗轉星移”,將“借力打力”發揮到最高境界,包括還有其他高明武功如“參合指”之類的,他在當時也是獨步天下,鮮有敵手。隨後,“斗轉星移”也成為了姑蘇慕容家的家傳武學,只是後世人未能領悟到慕容龍城的武學精髓,反而是一味追求亂七八糟的華麗武功,沒有真正學到慕容家高深武學,這就註定了後世子孫慕容復一輩子碌碌無為。

    逍遙子領悟到道家武學的至高境界,創立“逍遙派”,發明諸多絕技,如“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小無相功”以及“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凌波微步”等等武學。可以說,逍遙子絕對是一個五百年出一個的武學天才,他創立武功應有盡有,種類繁多,但是“逍遙派”武功都有一個特點:需要高深的內力催動。所以,逍遙子的三門內功絕技都是提升內功的法寶,成就了後世的段譽和虛竹以後,就失傳了。

    段思平作為大理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位武學奇才,他獨創“六脈神劍”和“一陽指”,也是透過高深內力催動劍氣,然後用劍氣傷人,也是具有極大遠端殺傷力的武功。但是同樣,這門武功需要極深的內力催動。內力不夠,是壓根學不會的。

    可見,武學盛世在於內力的高深,武學衰微也是在於內力的衰落,導致高明武功學不會,發揮不了威力。

    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致使武學盛世轉變成了武學衰微呢!

    首先,時代發生了變化。

    五代亂世,更多人選擇學武,一方面可以獨立門戶,另一方面可以建功立業。反正能夠得到存活於世的機會。

    而等到趙匡胤建立大宋,終結亂世,每個人更多的都想著享受太平盛世,不願意去學武,或者學武也沒有太多的作用。

    第二,統治者的故意清洗。

    進入太平盛世,統治者絕不願意看到江湖上高手如雲,這直接會影響到自己的統治,相信趙匡胤在統一以後,對江湖有一場清洗,導致一批高手的死去。就像朱元璋稱帝之後,也對明教有一場清洗。

    第三,武功秘籍的毀去。

    相信趙匡胤對江湖武功秘籍也進行了蒐集和處理,最終導致諸多高明武功失傳。這就讓後世能夠學的武功變得極為有限,武功衰落不在話下。

    所以,武學盛世的確是百家爭鳴的時代,相比而言,北宋時期卻是進入了武學末世,這個時期顯著特點就是有許多高明武功,但是內力不夠導致學不會。段譽虛竹畢竟是開掛,完全是偶然,如果像喬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練習,肯定也是學不會“六脈神劍”。

  • 8 # 一覽眾河小

    看金庸武俠小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除了《越女劍》一部中短篇是春秋時期,其他小說皆在北宋之後,也就是說從范蠡越女到喬峰大概一千六七百年間的時間段,金庸小說都沒有涉獵。下面可以簡單看一看金庸小說的時間,首先說一說明確指出時間的:

    《天龍八部》最早,是北宋年間,下面《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南宋,再往下《倚天屠龍記》是元末明初,《碧血劍》是明末。

    《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連城訣》《鴛鴦刀》《書劍恩仇錄》這六部書裡都有提到關鍵時間節點,是在清朝。

    餘下三部都沒有很明確的指出朝代,不過根據相關描寫,《笑傲江湖》應該是在明朝中後期,因為清虛道長是武當派傳人,肯定比倚天晚,然後那些環境奇怪描寫,不會比碧血劍早。《俠客行》裡面有提到張三丰,清明都可以,明朝機率大一些。《白馬嘯西風》有個高昌國滅國千餘年的說法,那應該也是清代。

    拋開《越女劍》,不管怎麼個排法,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天龍八部》已經是金庸作品裡年代最早的一部了,而且這部作品歷來被廣大讀者認為是整體武學水平最高的一部。可是偏偏年代最早武功最高的這部,書裡的人物枯榮大師居然說是武學末世,這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了。不過仔細看一下天龍里面的武功,再結合金庸先生一貫與歷史結合的寫作手法,天龍八部的枯榮大師說處在武學末世道也不無道理。

    首先從天龍里面提到的一些厲害人物和武功,可以看出來《天龍八部》綜合武功水平冠絕金庸作品,但是跟以前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枯榮大師是大理段氏後人,他們的護門神功是一陽指,最高品級是一品,可是已經無一人可以練到,至於更厲害的六脈神劍,更是無人可以修煉。而他們先祖段思平卻可以修煉,足以看出差距。另外慕容博武功已經很厲害,但是跟他的先祖慕容龍成相比,也是差距不小。至於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創寺以來,除了達摩祖師身兼七十二絕技,其他人最厲害也就練成二十三門,一般能練成五六門就足以是絕頂高手。還有逍遙派,裡面逍遙子沒有露面,但是三個徒弟分別修煉不同的絕世武功,逍遙子的實力也是深不可測。這樣一個武林時代,跟以前相比,確實可以說是一個武林末世。天龍八部裡唯一有前世高手風采的就是一個掃地僧,他可以說是武林末世裡碩果僅存的超凡高手,虛竹段譽雖然內力深厚,但是礙於性格天資,以後能否可以達到或超越掃地僧境界還很難說,不過也可以勉強算是接近武林盛世的高手了。

    其實從達摩祖師到段思平慕容龍成逍遙子他們,中間還隔了幾百年,這麼漫長的歲月裡,應該也有不少武林盛世吧,不過金庸先生都沒有進行描寫。但是透過最早時期的越女,一人可以破敵兩千的實力,可以想見春秋時期那些跳出凡人範疇的武學大師到底有多麼厲害。

    另一個方面來說,金庸先生作品很多都是有歷史背景的,如果按照他作品的一貫思路來說,歷史上武俠文化最興盛的都是在漢武帝大肆殺遊俠之前,特別像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刺客故事,聶政、專諸、荊軻……這些刺客俠士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那如果以他們存在的背景創作武俠,那武功是不是應該更厲害呢,比如越女那樣以一敵千。所以從真實歷史角度來說,武俠越來越衰落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這樣看來,說天龍時代是武林末世也未嘗不可,因為比起前面來,天龍時代確實衰退了,天龍只能是後世人眼裡的武林盛世。

  • 9 # 切割地球

    如果《天龍八部》的時代都是武學末世的話,那金庸武俠就真的沒有高手了,因為除了孤懸於春秋時期的《越女劍》之外,金庸武俠以《天龍八部》所處的北宋為最早,且總體武功水平最高;雖然金庸自己說張無忌是其小說中武功最高的人物,但要考慮到他是金庸小說中唯一一個主體武功囊括了西方武學的主角(乾坤大挪移),實現了武學上的東西合壁。除此之外,哪本小說的整體實力能與《天龍八部》的豪華陣容相比?

    除了《越女劍》中一個人掃平一支軍隊的阿青……如果金庸小說前後的標尺統一,那就意味著從春秋時期到北宋時期,中國的武俠出現了可怕的衰退。這是有跡可循的,因為阿青一個人可以消滅一支兩千人組成的軍隊,而越女法劍傳到《射鵰英雄傳》的韓小瑩手中,卻連銅屍鐵屍都打不過了。從這一點來看,金庸小說中無論是誰都能感嘆一句“如今是武學末世”,因為縱然是張無忌、掃地僧,恐怕也距離阿青太遠了。

    說到底,可能是因為越古老的年代,科學越不發達,“神功”越容易練吧。比如說當“萬有引力”還沒有發現的時候,武林就有“水上飄”、“梯雲縱”等武功;解剖學發展起來之後,經絡理論受到打壓,於是內功也成了無本之源。等到清朝時,西方文明入侵,近代科學漸漸興起,留給武林的空間越來越少,武學自然就消亡了。(嗯,這一段只是開開玩笑,別當真)

  • 10 # Anwxc

    《天龍八部》之所以被稱為武學末世,是因為天龍寺枯榮大師曾經說過:“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

    枯榮大師之所以發出這樣的感慨,我覺得這根枯榮大師的閱歷有關。枯榮大師很早就出家為僧,也曾修煉過六脈神劍,可惜始終無法練成。於是改學枯禪神功,經過十幾年的參悟,也只是到達了半枯半榮,很難再有精進。

    在枯榮大師那一代以及之前的幾代,武學確實在走下坡路。易筋經、六脈神劍幾百年來無人能夠學成,斗轉星移再無人能夠達到慕容龍城的水平,逍遙派絕學自從逍遙子以後,逍遙三老也沒能將其發揚光大。讓人不得不說這是武學末世。其實枯榮大師畢竟久居大理,就算鳩摩智來天龍寺求見,枯榮大師也沒有走動半部出去迎接,所以此時的枯榮大師對外界武林的世界並不是太瞭解,他還停留在他的時代。

    我個人認為此時並不能算是武學的末世,相對射鵰三部曲來看卻是武學的盛世,或者說《天龍八部》是武學復興的時代。

    丐幫的降龍十八掌,在喬峰手裡達到了鼎峰。喬峰憑藉降龍十八掌,在整部《天龍八部》裡未逢對手。降龍十八掌最早叫降龍二十八掌,是喬峰將其濃縮為降龍十八掌,但是其威力卻絲毫不減。喬峰的降龍十八掌比起前任歷代丐幫幫主,有過之而無不及。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外功。

    虛竹基本學會了所有逍遙派絕學,相比逍遙三老,武功更勝一籌。逍遙派叛徒丁春秋就是被他清除。靈鷲宮屬於逍遙派分支。虛竹為人宅心仁厚,靈鷲宮在他的帶領下,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三十六島和七十二洞也是真心實意歸順靈鷲宮。當然靈鷲宮的沒落也跟他脫不開干係,這只是後話。

    段譽學會了失傳已久的六脈神劍,幾百年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段譽憑藉著六脈神劍在少室山更是將成名已久的南慕容,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如果不是王語嫣求情,估計慕容復就會死於段譽的六脈神劍之下。

    易筋經(後來改為神足經)也被遊坦之修練而成。除了慕容家的絕學,可以說當時《天龍八部》中的武學,都有人修練而成。而且憑藉著這些武學,在武林中成名。

    由此可見說《天龍八部》裡的武學是武學末世,並不成立。說是武學復興更為妥當。

    其實武學秘籍都在那裡,就是看個人的機緣和天賦,每個時代都有天賦異稟之人。每樣絕學都有興衰,所以我們不能單憑枯榮大師的一句話,就說《天龍八部》是武學末世。

  • 11 # 田獲三狐

    天龍八部被認為是武學末世只是因為大理國天龍寺本因長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說過的一段話:

    本因道:“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

    這段話本來沒有任何毛病,它只是為後面段譽能夠適逢其會的學會這種神功做一個欲揚先抑的鋪墊,這就是金庸先生寫到此處用的一個小技巧。

    客觀情況也確實如此,“六脈神劍”這種神功在大理國開國皇帝,也是這項武學的創始人段思平能夠熟練操作以外,這些年來確實再沒有第二個人能夠掌握,原因就在於沒有一個人能擁有那麼強大的內功來同時駕馭這六股劍氣。

    而讀者讀到此處心中會如小鹿亂撞一樣怦怦直跳,因為恰好此時我們的主人公段譽掌握了一樣吸收內力的技術——北冥神功,還因為吸收內力太充沛無處發洩急的團團亂轉呢!而現在那個鳩摩智咄咄逼人,形勢十分危急,這樣的話,就有了讓我們關心熱愛的主人公段譽掌握這門神功一個順理成章的理由,從而對這一時刻的到來充滿欺盼。後面的情節果然按照這種預設發展,段譽掌握了“多半吊子”的六脈神劍,從而讓他與鳩摩智以及王語嫣又不斷糾纏在一起,不斷往前推進。

    而後來覺得這種說法不對勁兒是因為我們硬把金庸先生的所有作品串聯在了一起,把它們視作一個體系去解讀產生的疑惑。

    因為在這種情形比對下,“天龍江湖”中的武學不但不能說是“末世”,而是要比除《越女劍》外的所有江湖都要豐富,都要厲害。比如說想“逍遙派”的武功簡直就是玄幻,比如喬幫主的“擒龍”技術就是最強,比如掃地僧的武功好像已經是無敵的存在,這樣的武學時代稱作“盛世”都不為過。

    其實,如果我們把“天龍”按照一部獨立作品去研讀的話,就不會產生疑惑和糾結。金庸先生創作時肯定也始料未及,後來其所有作品會讓讀者自發的做為一個體系去研讀,從而在試圖找尋其中本不存在的客觀規律時產生了新的趣味,而武學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產抗戰劇《亮劍》到底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