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龔柳輝

    戰國時期,秦國早就想攻佔南韓、魏國土地,又怕齊國趁機干涉,被迫推遲了東進的步伐。

    後來,齊國的孟嘗君出奔魏國,並擔任相國,他力主進攻齊國,齊、魏兩國因此矛盾不斷,相互攻伐。

    此時,各大國間衝突加劇,外交活動也更為頻繁,出現了合縱連橫的鬥爭。經過一些外交努力後,秦國和齊國又重新交好,這就為秦國東進,創造了有利的時機。

    伊闕之戰,就是秦國東進的開局之戰。

    白起熟知兵法,善於用兵,又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關係很好。輔佐秦昭王,屢立戰功,伊闕之戰,主將非他莫屬。

    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地。伊水向北流入伊闕,從前大禹疏導此山以通河水。兩座山相對,遠望好像門闕,伊水從中間向北流去,所以稱為“伊闕”。

    公元前293年,秦國為開啟東進中原的戰略通道,派遣大將白起統率秦軍,在伊闕龍門大破魏韓24萬聯軍,徹底掃平了秦軍東進之路,可以說是白起成為戰國名將的第一個大勝戰。

    那麼秦國是如何做到以少勝多的呢?秦昭王將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

    同年,秦國軍隊進入伊闕,也就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鎮,在此與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的韓、魏、東周24萬聯軍對峙,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東周聯軍的一半,只有10萬人而已。

    秦將白起針對韓、魏兩軍互相觀望,不願當先鋒,率先出擊的弱點,以少量兵力鉗制聯軍的主力韓軍,而以秦軍的主力猛攻較弱的魏軍。

    根據《戰國策》的記載:

    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二軍爭便之利不同,秦軍以是之故能立功。

    也就是說,在南韓和魏國的聯軍之中,南韓軍隊勢單力薄,韓軍主將暴鳶,總是希望魏國軍隊,能夠替南韓打先鋒。

    而魏軍主將是公孫喜,曾經追隨孟嘗君南攻楚懷王,西伐函谷關,他恰恰覺得韓軍雖然戰力不怎麼樣。

    但是韓軍弩強,而且具有堅甲、美盾、青銅頭盔等精良兵器,作戰時可以更好的發揮作用,所以他覺得韓軍為前鋒打頭陣比較合適。

    白起站在伊闕山上,眺望韓魏兩軍。正好情報兵帶來訊息,認為韓魏兩軍主帥貌合神離,兩軍互相推諉扯皮、都想儲存實力,誰都不願率先與秦軍開戰。

    白起據此情況,決定採取避實擊虛的戰法,各個擊破的敵人。

    秦將白起採用了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法,將秦軍主力軍繞至韓魏聯軍後方,多次擊破聯軍分隊及後方留守之軍,逐漸將韓魏聯軍的主力包圍於伊闕區域。

    白起先設少量疑兵,故意同韓軍對陣,擺出要大舉進攻韓軍的態勢,其實所謂的疑兵,就是堆出無數秦軍旗幟和飄帶而已。

    這些東西令敵人眼花繚亂,誤以為這是主力的進攻的方向。南韓軍隊不知虛實,全部被秦國疑兵牽制住了。

    與此同時,白起抽調自己最精銳的主力部隊,繞道迂迴於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突然向魏軍發起猛烈攻擊。

    此時,魏軍毫無防備,被打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伊闕山的狹隘地區成為魏軍的死地。

    韓軍見魏軍大敗,非常恐懼,且側翼暴露,遭秦軍夾擊,最終潰敗而逃。

    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將韓軍殺的屍橫片野。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犀武,即公孫喜,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

    南韓安邑以東的廣大地區也被秦軍佔領,安邑就是山西省運城市夏縣,此戰結束後,魏、韓兩國被迫割地求和。

    南韓精銳部隊也損失殆盡。秦國則以不可抗禦之勢,得以向中原地區擴充套件領土。

    伊闕之戰,對戰國後期的格局影響極大伊闕之戰後,韓、魏兩國的門戶大開。為秦國的東向發展奠定了基礎。

    前291年-前289年,秦國先後進攻並佔領了南韓的宛,也就是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葉縣、孟州等地。

    與此同時,秦國還奪取了魏國的軹、河雍、蒲阪、皮氏、河內郡大小城池60餘座。徹底掃平了此後秦軍東進的障礙。

    秦國開始崛起,成為令東方六國恐懼的虎狼之國

    伊闕之戰,對戰國後期的格局影響極大,可以說,戰國以後的歷史就是秦國不斷東進的歷史,地處西部的秦國,開始崛起為令東方六國恐懼的虎狼之國。

  • 2 # 奔跑的蝸牛灬

    周赧王時期,秦昭襄王派兵攻打南韓,南韓派使臣向魏國求救,魏王當即發兵救援,東周也派兵加入。

    秦昭襄王派白起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只不過秦國兵力卻不及韓魏以及東周聯軍的一半。韓魏聯軍集結後並沒有攻入秦國,而是在韓魏秦交界伊闕城駐守,等待秦軍。

    伊闕是秦國東出的必經之路,為秦國必取之地。而韓魏聯軍雖人數眾多,但是卻貌合神離,都準備儲存各自實力,不願與秦軍先交戰。

    白起了解情況之後,決定集中優勢兵力,逐個擊破。先是設少量疑兵正面牽制韓軍,然後派精銳兵力繞後向魏軍發起猛攻,魏軍始料不及,被殺得丟盔棄甲,紛紛逃散,旋即慘敗。韓軍得知盟軍被擊潰,軍心不穩,士兵們未戰先怯,而韓軍側翼也已經完全暴露在秦軍面前。白起集中兵力分正面和側翼攻擊韓軍,韓軍不敵潰敗而逃,白起乘勝追擊,全殲韓軍,佔領伊闕及另外五座城池

    伊闕之戰後,韓魏兩國門戶大開,秦國東出之路變得平坦,也為秦國以後一統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 3 # 槍挑花面

    戰爭起因

    周赧王二十一年,秦昭王派兵攻打南韓,秦國將領向壽奪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南韓不敵,向魏國求救。魏國當時與南韓是同盟關係,再加上秦國是共同的敵人,於是命大將公孫喜點齊人馬,前去助戰。於是魏、南韓君起傾國之兵對秦國進行反攻,同時東周也派兵加入魏、韓聯軍。

    魏韓兩國合計派出了24萬人,其中魏國派出了16萬人馬,由公孫喜帶領;南韓則由暴鳶統帥8萬人馬。

    此時的魏韓還不是後期任人宰割的弱國,兩國軍隊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當時面對魏韓的聯軍,引起了秦國一陣驚慌,畢竟秦國的兵力才13萬,導致無人敢為將迎戰。

    就在秦昭王苦惱該派誰出戰的時候,丞相魏冉向昭王推薦了白起,接替向壽出任主將。此時的白起還不是很起眼。

    伊闕地勢險要,位於洛陽以南,是秦國東出中原的必經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闕,從前大禹疏導此山以通水。兩座山相對,遠望好像門闕,伊水從中間流過,向北流,所以稱為伊闕。

    當時兩軍在伊闕對峙。然而聯軍內部卻出現了問題。暴鳶認為己方勢單力薄,而魏軍人多,是絕對的主力,應該作為先鋒進攻秦軍,而公孫喜則認為韓軍雖然人少,但是曾經追隨孟嘗君南攻楚懷王,西伐函谷關,再加上精良的裝備、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等等,又有天下無敵的勁弩,所以他希望韓軍為前鋒打頭陣。雙方相互推諉,僵持不下。

    此時的白起站在伊闕的緩山坡上,眺望韓魏兩軍。韓軍居前,其友軍魏軍的位置比韓軍略錯後,處於韓軍側面略後。正疑惑魏韓兩軍為何久久不進攻之時,情報員帶來了魏韓兩軍為了儲存實力,互相推諉,都不願做出頭鳥的訊息。

    眼見魏韓兩軍主帥貌合神離。白起針對這種情況,決定採取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作戰策略。

    戰鬥開始時,白起先設少量疑兵同韓軍對陣,擺出要進攻韓軍的架勢,所謂疑兵,就是堆出無數旌旗和飄帶擁在陣前,令敵人眼花繚亂,誤以為這是主力的進攻方向 。南韓軍隊不知虛實,被秦國疑兵牽制。

    白起抽調自己精銳主力繞道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突然向魏軍發起攻擊。魏軍毫無防備,被殺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闕山的狹隘地區倉促應戰,陣形來不及統一排程,紛紜各自為戰,或奔或鬥,迅即慘敗。

    南韓軍隊得知其側翼的盟友被瞬間擊潰後,軍心不穩。士兵譁變,主帥控制不住頹勢。這時,南韓軍隊的側翼已經完全暴露在強大的秦軍主力面前。未等主帥佈置,便立刻遭到秦軍左右夾擊,一時間,南韓軍隊潰敗而逃。

    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犀武,即公孫喜,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

    此戰,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獻地求和。白起因戰功卓著升任國尉。同年(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白起趁韓、魏兩國在伊闕之戰慘敗之機,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安邑(今山西省運城市夏縣西北)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此戰又是如何影響戰國後期的格局?

    戰爭影響:白起以少勝多,大敗魏韓周聯軍,使得秦國轉危為安,並且獲得了大量土地人口,國力大增。韓魏則損失慘重,精銳盡失,南韓更是從此一蹶不振。

    伊闕之戰的勝利使得秦國從之前被聯軍欺壓的局面中走了出來,並形成了恐怖的戰鬥力,最重要的是打開了東出函谷關的大門,為之後征戰天下創造了條件。

    從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國先後進攻並佔領了南韓的宛(今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一帶)、葉(今河南省葉縣南)、鄧(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奪取了魏國的軹(今河南省濟源縣東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濟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內郡大小城池61座。掃平秦軍東進之路。

  • 4 # 卡卡是王子和狐狸

    伊闕之戰,是秦昭王與武安君白起、丞相魏冉君臣三人通力合作下完成的一次漂亮的軍事勝利,為秦帝國統一六國的征程中一起舉足輕重的關鍵性戰役,直接影響了六國今後的命運。這裡就根據答主之前的歷史記憶簡單說一說。

    1、首先提一下伊闕之戰的歷史背景:地理上 大家都知道秦帝國於東周初年發跡於西陲,是在於西狄的連年作戰中逐漸成長起來的諸侯國,可以說是在戰國之中有著比較強烈的好戰基因,是在馬背上實打實的廝殺出來族人的生存空間。從地緣上說,秦帝國有利有弊:利好在於闢居一隅,且四面都有易守難攻的關隘與大河作為天然的防禦堡壘,避免了腹背受敵的危險,參考魏國即可知道這種地理優勢的好處。弊端也在於闢居一隅,當時之中國要想稱王稱霸,中原是必爭之地。而秦國恰恰離中原較遠,且有函谷關與桃林高低以及大河形成的天然隔離帶。因此東出爭霸往往受阻。歷代秦王朝統治者要想東出逐鹿中原,無不將先收復函谷關作為第一要務,有了函谷關就能實現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而伊闕地理位置恰恰在函谷關東面與周王朝帝都洛陽之間,可以說要想東出爭霸,伊闕是必經之地。再來看看時間,伊闕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93年,當時是秦昭王在位,經歷了秦孝公、秦惠文王2代的臥薪嚐膽與積極變法,當時的戰國已然成為秦齊最強的局面。各國之間為了利益與生存也是時戰時和。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和韓襄王在同一年去世,南韓、魏國局勢動盪,秦國趁機派兵攻打南韓,秦國將領向壽奪取了武始,左庶長白起奪取了新城。南韓派出使臣,趕往魏國,請求增援。秦國是共同的敵人,韓、魏又有同盟關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將公孫喜點齊人馬,前去助戰。在公元前294年,秦國蜀郡發生內亂,秦國大將司馬錯帶兵十萬國內平叛,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秦國東部邊境空虛,韓魏以為機會來了,就聯軍搶先發動進攻,發起了這次“伊闕之戰”。魏、南韓君起傾國之兵對秦國進行反攻,東周害怕南韓被滅後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刀下亡魂,於是也派兵加入魏、韓聯軍。大戰一觸即發。

    2、戰爭經過:為了進一步鞏固戰爭成果,也為了繼續保有東出通道的順暢,秦國決定迎戰。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薦下,將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壽出任主將。同年,秦國軍隊在伊闕與以魏將公孫喜為主帥的韓、魏、東周24萬聯軍對峙,秦國方面兵力不及韓、魏、東周聯軍的一半。

    南韓和魏國的聯軍之中,南韓軍隊勢單力薄,韓軍主將暴鳶希望魏國盟軍軍隊打先鋒。魏軍主將是公孫喜,他覺得韓軍雖然戰力不甚強,但是韓軍不但弩強,其堅甲、美盾、青銅頭盔、鐵幕,也都精良,所以他希望韓軍為前鋒打頭陣。兩軍將領都在心裡打著自己的小九九,這也為後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至於東周的軍隊,就當他們是打著旗幟喊喊口號助威就行了,真要上戰場估計跑的比誰都快。 白起在觀察了魏韓聯軍的駐軍陣勢後,分析探子彙報的兩軍主帥的戰略意圖後,果斷決定避實就虛,各個擊破。將秦軍戰力薄弱的弱點變成一個拳頭打出去的力量強點。

    戰鬥開始時,白起先設少量疑兵同韓軍對陣,擺出要進攻韓軍的架勢,南韓軍隊不知虛實,被秦國疑兵牽制。白起抽調自己精銳主力繞道聯軍後方,乘魏軍不備,突然向魏軍發起攻擊。魏軍毫無防備,被殺得措手不及,情急之下被迫在伊闕山的狹隘地區倉促應戰,陣形來不及統一排程,紛紜各自為戰,或奔或鬥,迅即慘敗。南韓軍隊得知其側翼的盟友被瞬間擊潰後,軍心不穩。士兵譁變,主帥控制不住頹勢。這時,南韓軍隊的側翼已經完全暴露在強大的秦軍主力面前。未等主帥佈置,便立刻遭到秦軍左右夾擊,一時間,南韓軍隊潰敗而逃。秦軍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把韓軍殺的屍橫無數。全殲韓魏聯軍24萬人,殺主將公孫喜,佔領伊闕及五座城池。

    3、戰爭影響:

    伊闕之戰,以秦國軍隊大勝而結束。戰後,韓、魏兩國精銳喪失殆盡,被迫獻地求和。同年(公元前293年),白起趁韓、魏兩國在伊闕之戰慘敗之機,率兵渡過黃河,奪取了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大片土地。安邑,是魏國幾百年的都城,攻克安邑,意味著魏國徹底斷淪落為弱國。

    另外,戰爭過後,南韓傾國兵力幾乎全軍覆沒,魏國、南韓門戶大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進攻,此後幾年間,秦國先後進攻並佔領了南韓的宛、葉、鄧;奪取了魏國的軹、河雍、蒲阪、皮氏、河內郡大小城池61座。秦國東出的沿途之地幾乎全部成為秦國國土,加快了統一六國的步伐。

    伊闕之戰,秦軍以少勝多,以十萬之眾全殲韓魏聯軍二十四萬,成為秦滅六國戰爭中,戰場上殺人最多的一戰,白起“殺神”之名傳遍六國,並從此開始了自己的“人屠”之路。此後山東六國聞白起之名而膽寒心經,小兒不敢夜啼。

    最後終結一下就是:白起替秦人實現了“下兵三川,據九鼎、案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的夢想,秦人一統六國只是時間問題。

  • 5 # 浮沉的歷史

    公元前293年,秦軍主動攻擊駐紮在伊闕的韓、魏聯軍,史稱“伊闕之戰”。參戰的韓魏聯軍共計二十四萬,秦軍的人數雖然沒有直接的資料,但是根據《戰國策》推測應為韓魏聯軍的一半,因此這是一場數十萬人參戰的大兵團戰役。

    伊闕之戰的過程

    在前298年,秦國在齊、韓、魏三國的聯合打擊下,導致函谷關失守並且被迫割地求和。為了報復韓魏兩國,秦軍趁魏襄王和韓襄王相繼在前296年去世,兩國內部不穩的機會,秦軍發去了反擊作戰。

    前295年和前294年,秦軍在兩年間多次伐韓、伐魏,明眼人都知道秦國這是在報復韓、魏,但是直到前293年,韓魏兩國才慢悠悠的組織起來了一支聯軍聯合攻秦。此次攻秦之戰由南韓主導,魏國配合作戰,雙方集結在地勢險要的伊闕(今河南洛陽市南)。

    韓魏聯軍雖然已經準備就緒,但是在缺少齊國的情況下,兩國對於戰勝秦軍沒有太大的信心,雙方主將互相推諉,遲遲沒有發兵。

    根據《戰國策》記載:“伊闕之戰,韓孤顧魏,不欲先用其眾。魏恃韓之銳,欲推以為鋒。

    戰局稍縱即逝,本來韓魏聯軍所擁有的主動權因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喪失,秦國在得知韓魏伐秦的訊息後,迅速的派出白起統領秦軍主動發起攻擊。

    秦軍兵貴神速,很快就來到了伊闕戰場,鑑於韓魏聯軍人數雖多但卻是貌合神離的情況,白起決定採取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作戰策略。秦軍先是佯攻韓軍,繼而以主力襲擊魏軍,魏軍面對秦軍的突然襲擊,被殺的措手不及率先敗退,緊接著勢單力孤的韓軍也被秦軍所擊敗。秦軍此戰大獲全勝,“斬首韓魏二十四萬,虜公孫喜,拔五城。”

    伊闕之戰的影響:一、秦軍此戰一舉殲滅韓魏二十四萬大軍,極大的消滅了韓魏的有生力量,並迫使南韓依附於秦,分化了韓魏同盟。二、此戰之後的幾年時間,秦軍大量的佔領了韓魏兩國的土地,秦國獲取了一塊東出六國的重要前線基地,為秦國之後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 6 # 一世嘉文

    整體局勢

    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國力開始強大,魏國在和齊趙的連年征戰中變弱!(桂陵之戰、馬陵之戰)公元前331年,公子卬與魏戰,虜其將龍賈,斬首八萬。從此秦國由守轉攻!

    在接來的三十幾年中,秦國不僅取得了黃河以西的土地,還佔領了黃河以東大片的韓魏土地。

    齊國在鄒忌變法後依然雄立在魏國的東方!魏國苦於四戰,以戰養戰的歷史一去不回。

    趙國的趙武靈王去世,胡服騎射的戰力尚存。

    秦國在連年的戰爭中,已經讓魏國和南韓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就算兩國聯合對秦國的勝算也是渺茫的!

    戰場形勢分析

    1.大局直接影響到戰場主帥和士兵的心理!這也是主帥不願讓自己計程車兵主動出擊的原因。

    2.地形上,伊闕的戰場十分狹窄,這讓總體人數佔優的魏韓聯軍無法發揮人數優勢!

    3.將領對比,白起統一指揮秦軍,人數雖然只有韓魏聯軍的一半,但秦軍的戰力已經和“四代亂政”時不可同日而語了!加上白起年輕,魏韓主將應該有輕敵的心裡。魏國將領公孫喜,南韓主帥暴鳶,雖然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但指揮權並不統一,這在戰場上是致命的。這直接導致白起發動進攻時,魏韓不能聯動,僅有的人數優勢蕩然無存!

    4.戰爭意圖。白起第一次作為秦軍前線最高指揮。韓魏聯軍不瞭解白起戰爭的意圖--殲滅戰。雖然人數上不佔優勢,但強弱卻是白起帶領的秦軍更強!白起集中兵力先打魏軍,魏軍猝不及防,直接導致被秦軍屠殺!

    對格局的影響

    這一次戰爭直接導致魏韓失去戰場的有生力量,魏國和南韓徹底成為任由秦國蠶食的魚肉!戰國的形勢變成了東齊、西秦兩強,魏國韓的衰弱直接把趙國推上了秦國的陣前!趙國的地理位置比魏國稍好,但此時的秦國已經無法阻擋!

    尤其是白起的強勢崛起,幾次大戰後趙魏韓的有生力量被消耗殆盡,各國聞風喪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放棄一個深愛的人是什麼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