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如戲888

    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這首詩形象描繪了一幅有著四周長滿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紅紅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橫坐在牛背,用短笛隨便地吹奏著不成調的曲子。詩人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鄉村晚景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 2 # 西早走天涯

    我們先欣賞一下原文:

    村晚

    宋. 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詩歌描繪了一副鄉間牧童晚歸的生活景象。

    上兩張現代照片應應景:

    “山銜落日浸寒漪”是擬人化的用法,“銜”、“浸”這一動詞很好地體現出來。好比一個人銜著落日,又把落日浸到水裡面,詩歌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 3 # 樣樣紅136819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宋代詩人雷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

    古詩攝取的畫面不大,寫景則集中在池塘上,寫人則集中在牧童上,又都圍繞著“村晚”二字落筆,把人引入了江南優美的田園之中 ,使人對恬靜的鄉村生活充滿著美好的嚮往。

    即景而寫,構成了一幅饒有生活情趣的農村晚景圖,抒發了詩人對家鄉喜愛和讚美之情。

  • 4 # 藍姐的天空

    《村晚》是南宋詩人雷震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人用了擬人、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寫了美好的鄉村生活。

    長滿青草清泉滿溢的池塘,像被遠山咬住倒影水底的紅日,還有坐在牛背上晚歸的牧童,隨性地吹著不成調的短曲。靜中有動,遠近結合,山水一色,天地合一,人行其中...展現了一幅唯美的田園風貌。

    作者透過對池塘、遠山、落日和牧童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嚮往之情!"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牧童天性純樸,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正是作者所追求嚮往的生活方式。迴歸鄉村,擁抱自然,樂於其中...

  • 5 # 王耀才5751

    ,“山銜落日浸寒漪”一句中“銜”與“浸”是有生命的物體才有的動作,這裡把山擬人化,寫出了落日時的景色情態.所以,本詩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描繪出遠山銜著半個夕陽,浸在冰涼的水中閃耀的美麗景象。

  • 6 # 漢子詩人

    (漢子~五首*夜詩* )

    《夜山》

    夜尋桃梨 泥中棲

    輕吹懸月 忍淚啼

    山中金雲 滿頭擠

    銀河斕星 吹殘笛

    〈李恭覺~2019年5月1日*三月初廿七日*夜於北京密雲大月山〉

    《大運河之夜》

    殘月疏 枝停

    夜闌風 寂靜

    舟綽岸 孤影

    夢飄運 河中

    〈李恭覺~2019年4月21日*三月初十七日*3時17分夜宿好友北京通州*月亮河*寓中賦〉

    《夏夜》

    花花隱蕾紅,啾啾棲林中。

    星星浩渺燈,月月淡天空。

    沉沉山入夢,疏疏枝綽影。

    寂寂夜無聲,淅淅雨剪風。

    〈李恭覺~2019年7月17日*農曆六月十五日夜*2時17分於北京延慶松山~友之墅舍~賦……〉

    《中秋夜》

    皓月照千秋,玉盤舉夜空。

    誰呼外鄉人,不敢抬頭應。

    《北京大覺寺之夜》

    悠悶鐘聲 寺抖動

    疏煙氤氳 升夜空

    四野山風 似泣嬰

    圓月墜入 八絕中

  • 7 # 蘭竹944

    這首詩是借景喻人的一種表現手法,用二滿字寫水,用日落山寫暮,用牧童的吹笛表現無拘無束的心情。

    這是老人的心情,水滿則溢,由年青到老是一種自然規律,所以用漣滲表示心情,用牧童的胡吹笛悟到了人生,心情好永遠年青,這才是作者的內涵。

  • 8 # 樊虛

    詩句別裁詩意彩

    村晚(宋.雷震)

    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

    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一首唐詩《陽關曲》可供比較: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二詩中“草滿池塘水滿陂”、“客舍青青柳色新”兩句,是倒錯雜糅句式,正常表述應是“水滿池塘草滿陂”、“柳色青青客舍新”。兩位作者有意悖常規,字詞串雜、措辭錯位,為什麼這樣處理呢?反常使得句式奇譎、語感奇瑰,詩意婉曲微妙。

    《村晚》首聯使用擬人修辭手法。草與水有自主意識,滿裝池塘滿生山坡;山頭銜著夕陽,又一起把倒影浸入清冽池水洗個澡。

    在表現手法上,二詩各有其妙。

    《陽關曲》比興精彩。雨洗清晨,柳色青青,由留人殷殷的送別場景,引出感懷,君將遠行,再乾一杯,遠方難有我們這樣的老交情。

    《村晚》賦法成篇。先描繪鄉村大背景,擬人修辭,安排草與水與山體與夕陽互動,使靜穆徵象律動起來;其後擷取特色畫面,牧童歸牧、騎牛吹笛,隨口吹奏的笛音有聲無調;樸質壯麗,靜謐動感,好一幅溫馨恬遠的田園牧歌情景。

  • 9 # 蓑笠翁78級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蔭學種瓜。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老子、孔子、鬼谷子,請問“悟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