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路上言語
-
2 # 東方雄雞3355
一個人的學歷高,並非他就學識淵博或者品格高尚。從當今反腐案件中就可發現,許多貪官老虎,學歷都是大學,不少還有碩士博士學位(當然也有假貨)。
學歷低的人,學識和人品高的也大有人在。比如,毛主席是中專師範學歷,陳雲同志只上過小學。但有誰敢否認他們具有博大精深的學識和偉大的人品呢,除非小人或者惡人才會。
至於學歷、學識、人品俱高的人,也有一些但不多。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兩彈一星元勳科學家錢學森先生,他三者合一無可爭辯。
從以上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在校學習取得學歷,是為增強學識和人品打下基礎;工作實踐中勤學苦煉,才是提升學識和人品的關鍵。在用人選人上,一定要吸取教訓,切忌重學歷、輕學識和人品,而應德才兼備、品學兼優、選賢任能。
-
3 # 遇見麗1993
有高學歷的人不一定具有很好的人品,剛剛發現一個自稱自己很優秀的男生,本碩211加985的組合,一開始說談戀愛不在乎什麼學歷和門當戶對這些東西,也是主動找我的,我就聊了一句,結果他的確有要求不符合我的要求,結果人家自己說可以做朋友,然後昨晚朋友圈還點贊,今天就拉黑了,這是什麼心理啊?其實那些自以為優秀的人,內心還是很各方面歧視的,表裡不一。
-
4 # 一聯一詩詞
一個人不管你學歷多高,學識多深、多廣,沒有人品就不是有用的人。
學歷是門檻,學識是能力,人品是保障。
-
5 # 孟小喵
說一下我的看法。
自古以來,最早論證道德與學識之間關係的是蘇格拉底。他提出了“美德即知識”,也叫“知德統一論”,意思是,人掌握的知識越多,擁有的道德水平也就越高。
很明顯,這個觀點有時代侷限性;但是,既然“存在即合理”,那麼肯定有它的合理性。
古往今來,名垂史冊的英雄,大多都是學識淵博的,這個現象可以支援蘇格拉底的言論。
現代社會,高智商男性群體中,出軌比例會大大減少,也支援了以上觀點。
然而,在當今社會,社會精英中,道德低下的也大有人在。比如前陣子的“董事長猥褻9歲女童案”,以及層出不窮的“教授性侵女學生”案件,都可以有力地衝擊蘇格拉底的觀點。
構成道德的四要素是知識、情感、意志、行為。其中,知識是情感和意志的基礎。
學識淵博,必然會在求學過程中調動起情感共鳴,從而驅動道德行為的外化。
如果學識淵博而品德低下,也許是不能很好地管理慾望,使其膨脹;也許是受到外在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總之,只達到了“知”這個層面,而沒有調動起“情”“意”,使其順利地轉化為“行”。
個人認為,兩者確實存在相關,但絕對不是普通的正相關或者負相關,而是比較複雜的關係,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
1.作為普通人,大多還是學識淵博越高,道德水平越高。因為普通人身邊沒有那麼多可利用的資源,也沒有那麼多誘惑,如果不是受到打擊,或者心理出現了嚴重問題,大多還是能恪守底線的。
2.作為特別貧窮或者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精英,其道德水平與學識就沒必然的聯絡了。因為特別貧窮的人,往往只考慮生計問題,只要有利於生計,他們可以捨棄道德底線;而處於食物鏈頂端的精英,因為已經達到一個相對高的地位,其慾望和野心本身就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他們能不能恪守道德底線,就真的要看個人覺悟了,要看其人格和情感達到的高度是否也和學識一樣。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希望對您有幫助。
-
6 # 經典清秋zh
謝邀:事無絕對,我認為在這個社會,所處壞境不同,人的道德思想關就不一樣。只能說學歷高的人更懂得怎樣表現自己的言談舉止,但不能說明他的人品素質就很高!學歷對人品當然也有一定影響,但不是絕對的。 有的人沒有讀過書素質也很高,而有的人是大學畢業,或者碩士生素質同樣低下,高學歷的人受到的教育比低學歷的人多,其中也包括素質上的教育。但是家庭的因素,環境因素也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印象。
-
7 # 職場百態1020
蠻有意思的三個概念,仔細揣摩一下,這三者之間並無絕對的關聯性。
我們先來給它們做個定義:
簡單來說,“人品”就是品行道德,它是指個體按照社會預設的準則、規則行為時,所表現出來的讓人感覺“大度、寬容、慷慨、貼心、擔當”等舒適感覺的穩定的心理特徵。我們大抵可以把“人品好”理解為“做人沒毛病”,這個概念其實非常大,何謂“做人”,就是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總是能夠穩定的表現出讓人舒服的感覺。小到家長裡短的瑣事,大到婚喪嫁娶的要事,你都得全部考慮到。而且,你面對的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由親朋好友構成的圈子,方方面面都照顧到的難度呈幾何級數放大。
所以,人品好,是對一個人至高無上的評價,也是一個壓力巨大的“人設”,一旦背上,很難甩掉,身後的家人可能也要付出很多。因此,別說我人品好哈,我害怕……
學歷:很好理解,把字拆開即可,“學習經歷”。很客觀的一個詞,不帶任何感情色彩。好在也不會給你帶來更多正面或負面的評價了,唯一可以證明的應該就是你的考試能力了。所以啊,別因為學歷高揹負太大壓力,你只是一不小心比別人多參加了幾場重要的考試而已,別想太多。進入社會的那一刻,徹底將它放下。
學識:學到的知識。學識高代表你“知識淵博”,換句話說,就是吹牛的領域比較廣,啥都懂。但知識不等於能力,更不等於工作成果。學以致用很重要,理論知識要在與工作實踐結合的過程中逐漸升華為能力,這才是實打實的競爭力。
好了,針對三者的概念釋義到底為止。
總之,我認為三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係。但對於一般人來說,應該是先有一段學習經歷,進而獲得相應的學識,逐漸認識到做人的重要性,從而不斷去修煉自己的人品。
現在知道為什麼跟很多人都無法講人品了吧!因為他們缺失了前面學歷、學識的積累階段。對待工作生活中類似無法講人品的人和事,保持寬容,因為“寬容”彰顯的是你的“人品”。
-
8 # 依依東望333999
關於這個,個人是以人品 、學識、學歷同等重要,,因為人品是你跟這個社會打交道的一個信用憑證,如果人品不好,無論去哪個組織或者合作,大家都不願意和你合作了,即便上當一次,下次絕不會和你合作。對於學識和學歷,我個人感覺學識重要,雖然我知道學歷對於找工作什麼都很重要,但是他只能作為你進去這個行業的入門劵,學識是很多都是你的實戰經驗,光有學歷沒用,要學識和學歷,再加人品,相信你未來的路一定會比寬敞。
回覆列表
總體上來說,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可以用一句話來形象概括:人品不跟學歷,學識掛鉤,有學歷不代表有學識,有學識不代表就有學歷。
1. 人品不跟學歷,學識掛鉤
細節之處見人品。一個人的人品是從從小受到的教育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是一個人的底色。
這個底色在我們還沒有學什麼知識,沒有什麼所謂的學識的時候,它就已經在慢慢形成了。
人品的好壞跟我們所接受的教育和耳濡目染有關。
所以,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常常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如果孩子從小到大,都處於一個三觀很正的環境中,很大機率上,這個人的人品就不會差到哪裡去。
2. 有學歷不代表有學識,有學識不代表有學歷
這一點,如果經常看一點新聞的人應該都會或多或少的贊同。
有多少所謂的高學歷的人,背後裡做著一些見不得人的事情。有多少人,仗著有點文化,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處處體現出沒有學識的行為。
而有學識的人,即使身處什麼樣的境地,都能夠堅持自立自強,然後透過學習掌握知識,然後肚子裡面才慢慢有點墨水,待人接物上都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應該有的素質。
我們中國這麼大,又是由各個小家庭組成的。每一個家庭,都有各自的教育方式,有好有壞。只是吧,人品是基本。不論什麼教育方式,我們都得先學做人,學為人處世,學歷跟學識就是錦上添花,這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