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一小道
-
2 # 明離子
“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並沒有明確的出處,目前能夠找到的所謂出處,是錢謙益的《後秋興之十三》裡提到的:
海角崖山一線斜,從今也不屬中華。但值得注意的是,錢謙益這老傢伙可不是什麼好鳥,清軍入侵,和愛妾柳如是約好一起投河自盡,柳如是都跳了,老傢伙卻以“水涼甚”拒絕自盡。
約好拒絕響應清軍的剃髮令,結果錢謙益早早的就把頭踢了,美其名曰“頭癢甚”,成功的成了清朝的舔狗。
所以錢謙益的“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論斷,其實就是一個舔狗為了博得滿清主人的好感而寫出來的,根就不能拿出來說事。
除了錢謙益,網上普遍認為這句話是日本人說的。
因為日本人本來就想以異族統治華夏,這種話說來刺耳,可能會觸犯華人的敏感神經,但從另一方面,卻也讓華人的民族意識減弱,不信大家可以看看,現在信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人也不在少數。
此外,日本人對元清歷史十分標榜,就是為了能夠讓自己順利統治做個輿論宣傳。
首先崖山之後,南宋滅亡,但是元朝的“元”字便是取自《易經》中的“大哉乾元”,元朝的開國皇帝忽必烈也以“三皇五帝”繼承人自居,華夏文明的精神領袖孔聖人,更是被元朝廷封為“大成至聖宣王”。
種種跡象表明,元朝滅了南宋朝廷,卻並沒有滅掉華夏文明,相反的,蒙元被很好的被同化為華夏文明的一部分。
華夏民族本來就是在融合與同化的形成的,比如我們的“龍”圖騰,融合了諸多部落的圖騰元素,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
“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是一個謬論,錢謙益和日本人一廂情願的囈語又怎麼能當的了真呢?
-
3 # 陶大大14
宋朝是中國古代文明的巔峰,崖山之戰後,不僅古代的文化積澱,乃至代表當代文化高峰的文人被消滅,所以有崖山之後無中華的說法。其實這是一個極而言之的說法,中華文化是綿延不絕的。
-
4 # 中上行
有道理,對正統華夏文化是一次大的衝擊。後有明。但沒有了不斷向上騰飛的正統文化精神。明文化的凝聚力沒有南宋。明敗於自己人叛變,農民造反手中,與涯山數萬人投江。看出南宋與明,管理水平相差甚遠。
-
5 # 上善若水93822221
對於一個國家的覆滅概念主要是對其文化的毀滅。一個國家的民族氣節與他的文化歷史不容分割。中華民族之所以偉大就是文化的淵源流長。這也致使外來勢力不能徹底顛覆的原因。縱觀歷史怎樣變幻不管是宋時期以及清時期雖然佔領了華夏大地但是絕統治不了,從而不得不學習大汗文化以適應民情。所以中華不滅,華夏永存,文化遺產豐厚。任何一個民族都是不能比擬的。
-
6 # 品鏵
一直有此說法,但我個人認為有偏頗武斷之處。當時所處環境,南宋日本同屬孔孟之道的中華傳統文化圈,而元即蒙古帝國是草原遊牧民族,生存環境的原因造就掠奪征服是其本性,像狼一樣的民族性格。南宋又不同於大唐尚武,偏重文官,雖經濟繁榮小資生活,但難以抵擋蒙古鐵蹄,難免淪為被統治者。
但我要說的是,雖然正統的漢文化傳承有所破壞阻滯,但元朝也因人少地域轉換生產力低下等因素受漢文化影響和吸引,文字典章制度習俗等等一步步融入中華民族文化圈,成為今天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豐富了中華文化的內涵。(例如行省制度就是元朝設立的,至今變化不大。)
從這個更廣的意義上來理解,是可以接受的。
-
7 # 眛旦
一天分為早中晚,也可分上午下午,也分白天黑夜,也可以是24小時。猶如歷史,你如何強調和分割一個時間段都是歷史程中的一段。
回覆列表
崖山之後無中國,崖山在廣東江門,那裡現在遺留著崖門海戰遺址。南宋末年,南宋逃亡政府一眾文武百官,王公貴戚帶著小皇帝到了此地便逃無可逃。於是,率眾和蒙古人進行了最後的大決戰。這場決戰十分慘烈,從士兵到將軍,從文官到大臣,從秀女到皇后沒有一個怕死的,他們抱著必死的決心和蒙古廝殺到底。
崖山之戰中國第一次淪陷於異族,中國自力成長的過程被打斷,已經高度文明的經濟、文明、科技、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斷了,很多國外的史學家將宋代消亡視為古典意義中國的結束,所謂“崖山之後,已無中國”。
日本人認為,自從元朝軍隊在廣東崖山消滅最後一支南宋的軍事力量,陸秀夫抱著小皇帝跳崖後,中華文明就被阻斷了。後來滿清入關,更是將華夏文明摧毀殆盡了。在南宋和明朝末年的時候,有不少漢人跑到了日本,帶去了先進的文明與文化,在唐宋的時候向中國派了不少人來中國學習,連大唐的都城長安都被他們“微縮”後搬回日本當時的首都奈良去。
華夏族不是血緣共同體,而是因共同文化認同而組成的一個群體。滿清入主中原後,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就是學習華夏文明。這種情況下,由於皇家教育中可以聘請到更好的老師,讓滿洲貴族的漢文化造詣遠超一般人。
滿清佔領了江南一帶,要求男子剃髮,打扮成滿族男人的髮飾,為此還宣佈: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命令。然而無數的江南人並不為所動,為自己的一身傲骨來進行無聲的抗議,併為此還掀起了一定規模的反抗,但是終究抵不過滿清八旗軍隊,造成了“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的慘劇。
歷史上歷次的少數民族的入主中原的初期,都會因遊牧文化與農耕文化的碰撞,而伴隨著對中原漢文化的毀滅與摧殘,尤以蒙元,滿清為甚,但是漢文化並沒有因此被徹底毀滅,反而是強大的漢文化同化融合了這些遊牧民族文化。
至於後面一句“明亡之後無華夏”,則完全是在附會。因為中華與華夏這兩個詞就是可以相互替換的,而且也沒有任何一個學者這麼說過。倒是日本人曾經想利用這種歪曲的理論來征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