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魔金石科技
-
2 # FTXT
這是未來的一大方向我的答案是非常看好;
首先,我們從目前產品形態看,從全面屏時代到來之際,手機終端廠商正在不斷創造手機正面屏佔比極限,92%到93%,每1%的屏佔比進步都是對整個全面屏時代的巨大推動,我們越來越接近那個100%屏佔比的未來裝置世界。想象一下,你手中只有一塊螢幕,沒有多餘的邊邊角角,你握著的,看著的,是一個100%的資訊傳輸埠,他有著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互動方式,帶你進入這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多麼美妙的一件事。這個時候,是什麼阻礙你來接受更多的資訊?答:螢幕大小。不要覺得好笑,現在出現越來越多的螢幕你應該發現了,他們出現在汽車的儀表盤,中控臺,冰箱的門上,你的手錶,你的洗衣機等等。越來越多你身邊傳統的物件,新新科技產品,都在以搭載一塊,放大一塊螢幕,來顯示自己對資訊化時代的跟進。
特斯拉中控
螢幕越大就越智慧,越現代?顯然這是個偽命題,但螢幕越多,越大,則至少能說明一個展示資訊的視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多展示越多的資訊,那都是效率實際的提升與飛躍。
電梯裡的廣告顯示屏
現在來看看你手中的最新款手機,他有著近乎接近100%的屏佔比,沒有額頭,下巴的遮擋,你的螢幕是6.4寸,你的手機也就只有6.4寸左右大,這正面幾乎沒有多餘的浪費,都在為你顯示資訊,那現在限制你的,是什麼?
方法一:螢幕變多,那我再來一個手機。似乎可以對吧,一個6.4寸的手機,再來一個6.4的,嗯,資訊展示效率擴充套件一倍,但,你要多帶一個手機,累贅。
方法二:帶一個平板或電腦,提高辦公效率
嗯,還是累贅,雖然提升辦公,但是影響轉換效率,總之有許多不便。
這個時候,如果你的手機,平常可以像個正常的手機,當你需要時,他就可以擴大螢幕,變成平板,螢幕變大,是不是魚和熊掌兼得?
柔宇科技的柔派
不要拿現在的產品舉例子,他們都是這條道路上的探索者,有不足是肯定的。而我們要的是未來。
摺疊屏的好處:你不需要更換裝置,就可以享受兩種產品的優點,在不更換裝置的情況下,自動選擇,擴大螢幕,提高顯示資訊的效率,增加你自己的操作性,從而提升效率。
這是個多美妙且偉大的發明,螢幕的可彎曲,不僅會改變未來移動終端設計的方向,也會改變未來智慧裝置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創新,改變人們的生活辦公方式,將辦公與娛樂和生活更加統一化,提高我們的生產生活娛樂的效率,增加更多不一樣的樂趣。
小米科技展示的摺疊屏概念機
在可以預見的不久未來,摺疊屏裝置必將能為現在追求極致屏佔比的終端產品設計注入一個新的血液,而我們的摺疊屏裝置,也會在數次迭代中,不斷髮展,真正成為屬於我們人的效率工具幫手。而我們現在的與終端裝置的互動方式,也會得到一些質的提升。
不要總以老舊的裝置思想去看待一個新興事物,而應該去想,他的出現,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改變。目前的手機在娛樂上非常發達,但在效率辦公上,由於螢幕大小限制,很難有大的改變,而平板,筆記本之流,卻在便攜性等比不過手機。你也可能會說,現在平板辦公效率也不行啊。沒錯,但這不正是機會嗎?我們可不可以藉此機會,將平板的辦公效率提升一下,達到鍵鼠組合或者其他互動方式來提高?裝置只是提供一個平臺,他的缺陷可以不斷改進,以致進化到一種完美形態,軟體層面的互動也是一樣,需要不斷創新,來達到一個效率與實用等一系列制約因素的制高點,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未來。
-
3 # 一路風塵146961597
摺疊屏只能說是概念機,簡單的說就像以前的滑蓋手機,翻蓋手機,用了半年以後排線全部都要換,況且是摺疊手機,OLED螢幕摺疊處,面對成千上萬次的摺疊,怎麼處理,萬一不小心摔在地上怎麼防護,都是硬傷啊,所以說摺疊手機只是概念機,炒作一下算了吧,以上是個人觀點,歡迎吐槽。
-
4 # Chchc3e4
不看好。
一個發明可以盛行前提是方便,可以解決人們遇到的不方便。手機摺疊屏除了方便攜帶以外,其實沒有任何其他的的突破。
回顧蘋果的盛行,就是因為極大地方便了人們使用手機軟體。喬布斯之前,使用一個手機軟體,需要一系列繁瑣的操作,人機互動極其不友好。所以,當蘋果出現時,迅速佔領了市場,諾基亞也就此走下神壇。這裡的關鍵就是蘋果使得手機使用方便程度走向了另一個里程碑。
不僅如此,像QQ等軟體可以流行,是因為它方便了人們的交流,雖然出現了其他的類似軟體,但是沒有是人的交流可以突破性發展,所以也就無法撼動騰訊的地位。
回到摺疊屏,思考一下摺疊屏滿足了人們哪些需求?摺疊屏沒有像蘋果手機出現一樣,改變手機的使用方法,摺疊屏很多的是新技術的應用。這也就決定了摺疊屏不會盛行,只會滿足少數人的獵奇心,也就稱不上手機革命性發展。
總而言之,摺疊屏我認為它不會流行,只會是小眾產品。
-
5 # 若魚寶寶
亮明觀點,不看好。
我們拿出自己的手機開啟百度,搜尋一下手機外觀發展史,你可以發現一個趨勢,就是手機螢幕越來越大。但是,螢幕再大有個限度,史上也出現過巨屏手機,無一例外都被淘汰了,也就是說手機螢幕會變大但不會太大,這是其一。第二點,摺疊手機的意義,一是有效空間濃縮更大的螢幕,二是螢幕分工,一邊看電影一邊做別的,稍微思考一下,前者已經被我們否定了,真需要大屏有平板,後者已經由系統的分屏操作解決了。綜上,摺疊手機暫時沒有開發出不可替代的功能,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反觀其製作工藝的複雜和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點,其帶來的利潤可能入不敷出,沒有哪個手機廠商是傻子,有賺錢的不研究去研究不賺錢的,這麼迴圈往復摺疊手機的程序會被市場淘汰,最後不復存在。
-
6 # 芭蕉葉海外
如今智慧手機在國內已經越來越普吉
按照這兩年國內手機的發展
摺疊屏手機一定會出現在中國
而很多嘗試是需要市場驗證的
不是誰的回答就能改變什麼的。
價格,品質,應用的適配都是問題。
脫離最佳化談產品都是耍流氓。
-
7 # f1Crystal
不看好,幾年前某牌手機也是標榜著可摺疊手機,但到後來就沒訊息了,好像是倒了吧。
手機這東西,為何需要摺疊?有曲面就很好看了不是嗎?大家現在拿著手機玩遊戲看影片,誰想要看到扭曲的草場、扭曲的人物?
啊不好意思平時遊戲玩太多..離題
話說回來,雖然說可彎曲的螢幕是可以發展在其他地方,但是用在手機上我真的不看好...
回覆列表
我不看好摺疊屏手機。
“摺疊屏”可謂是當今手機市場上最為搶眼的一道風景線,三星Galaxy Fold、華為Mate X、摩托羅拉Razr等一眾黑科技摺疊屏手機一經推出後就成了各大媒體競相追逐報道的熱點。一時之間,“摺疊屏代表手機未來”、“摺疊屏成為流行趨勢”等等訊息鋪面而來,可是作為消費者我認為我們還是應該理性地好好思考一下:摺疊屏手機真的有那麼好嗎?真的值得我們花費一萬大幾甚至十幾萬去購買嗎?
首先我們來看下摺疊屏手機相較於普通手機究竟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是更大的螢幕嗎?顯然不是,市面上各種平板電腦的螢幕尺寸比它更大。是摺疊的機械結構嗎?也不是,翻蓋式手機的摺疊架構早已在上一輪的技術洗牌中被淘汰了。坦白講,目前的摺疊屏手機真正能夠帶給我們的僅僅是可摺疊的螢幕形態而已,而這種形態獨特性大大提高了產品的辨識度,摺疊屏的一拉一合之間很容易就可以把使用該產品的使用者調性凸顯出來。
目前很多摺疊屏手機使用者羞於承認的是:摺疊屏與其說是技術創新,倒不如說是身份標識的體現(類似於三星W系列翻蓋設計的營銷理念)。摺疊屏手機拉風的設計風格與其不菲的售價已經成為了高收入人群用來標榜自己的“電子奢侈品”與送禮的絕佳選擇。
分析完使用者心理,我們再來看一下摺疊屏手機單純從產品體驗上來講究竟哪裡不夠好。
1. 摺疊屏技術尚未成熟,屢屢爆雷三星Galaxy Fold在去年首次釋出時就屢屢曝出“閃屏”、“壞點”、“觸控失靈”等故障資訊,導致三星不得不召回已經售出的摺疊屏產品,進行回爐重造。而改良之後重新上市的三星Galaxy Fold,乃至華為最新發布的Mate X依舊是故障頻頻,成為了近幾年手機大廠中使用者故障反饋最多的兩款產品。至於三星Galaxy Flod螢幕摺疊處的明顯凹痕,使用者們更是無力吐槽。
2. 摺疊屏結構使手機續航嚴重縮水眾所周知,電池一直是手機內佔用體積最大的元件之一,而摺疊屏的設計直接導致了手機內部空間被進一步壓縮,甚至需要重構。摺疊屏手機的螢幕變大了,而電池空間卻被摺疊設計嚴重擠佔了,續航問題成為了當前摺疊屏技術的一大硬傷。
3. 摺疊屏手機各應用適配情況與螢幕解析度尚需最佳化摺疊屏手機展開時的介面互動體驗與平板手機區別極大,這就導致了使用者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成本去適應摺疊屏手機與傳統互動體驗大相徑庭的各項操作。而且目前摺疊屏手機與各個應用的適配情況還處於起步階段,就連玩個王者榮耀也需要適應方形的新視野標準,甚至有些APP根本就沒有進行摺疊屏的適配,要知道目前各類軟體開發商的絕大部分適配標準仍然是基於傳統平板手機的。此外,摺疊屏手機展開後的螢幕解析度也是一個大問題,不僅普遍低於平板電腦,有些情況下甚至連普通平板手機都不如。
4. 摺疊屏手機極為脆弱目前市場上各品牌的摺疊屏手機螢幕均為塑膠材質,螢幕耐久度、硬度、防刮蹭程度和傳統玻璃材質的螢幕根本沒法同日而語,指甲輕輕剮蹭就可以在摺疊屏上留下永久性的傷痕。畢竟手機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講不是奢侈品,是需要切切實實滿足日常通勤需要的電子裝置,總不至於買回家小心翼翼地供著吧。
當然會有很大一部分人說,隨著時間的推進摺疊屏的成本一定會下降,售價自然也會變得親民。但我想反問一句,早在前幾年就異常火爆的曲面屏手機現在售價隨著時間推移降下來了嗎?
一言以蔽之,我認為摺疊屏手機很大一部分是各大品牌商為了噱頭與營銷而做的無營養創新。建議大家還是不要貿然入手,很多媒體過分吹噓摺疊屏技術僅僅是為了替品牌商們背書,而且大多數評測機構的摺疊屏手機也都並非他們親自購買,而是品牌商送去的評測樣機,這也就意味著評測人無法與付出鉅額成本的消費者感同身受,難以達成共識。
從實際情況來講,我身邊很多購買摺疊屏手機的朋友都在使用了極短的時間後就發現了其華而不實的本質,並迅速轉手,更別說當成自己長時間使用的主力機了。對於我來說,摺疊屏手機動輒一萬大幾甚至十幾萬的售價已經是十分充分的勸退理由了。與其購買摺疊屏手機,倒不如花更少的錢,直接入手Mate30、Note10+抑或iPhone11,再額外配備一臺iPad。